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滿額折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商品資訊

定價
:NT$ 890 元
優惠價
9080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8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2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以作者過去三十多年觀影和蒐集各種電影材料的經驗,由第一身出發,記述令人懷念的種種電影人事,談李小龍、金庸、關德興、武俠片、各大電影公司出品、甘草演員、影圈結誼、演員輕生悲劇等。附以各類珍貴圖片,包括演員照片、電影劇照、電影特刊、戲橋等,務求在文字表述之餘,利用更多圖像去展現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的光輝。

作者簡介

連民安,業餘香港電影及粵劇研究者,自幼喜愛蒐集各類報刊資料,及長發展成為興趣,當中以香港報紙及電影文藝刊物收藏較多。著有《中外電影漫談》(二○○一年)、《擷彩繁英——粵劇名伶絕技》(二○○六年)、《創刊號(1940's-1980's)》(二○一二年)及香港早期報刊專題文章多篇。現職教師。

吳貴龍,香港收藏家,主要藏品包括郵品、車票、舊照等。研究文章曾見《郵光》雜誌及中國郵學會網站。編著有《郵歷香江》(二○一六年)和《遊歷港島:香港電車軌跡》(二○一六年)。

目次

序一——小思

序二——翟浩然

前言

 

1 李小龍與「細路祥」

《細路祥》嶄露頭角

同是可憐人

從「細鳳」、「李龍」到「李小龍」

 

2 金庸的電影因緣

寫作多面手

對武俠片的期望

改編影視作品與金庸熱潮

 

3 關德興的「黃飛鴻」電影傳奇

「關德興即是黃飛鴻」

最長壽的電影系列

前後期黃飛鴻電影的風格差異

 

4 「中聯」電影的人文關懷

五十年代的「粵語殘片」

「中聯」電影的父子情

現實社會、人生百態

 

5 「光藝」的電影世界

「四大公司」的競爭與合作

亂世中的温暖

都市現實、生活氣息

 

6 武俠片的輝煌歲月(上)——由《如來神掌》說起

屬於英雄俠客的年代

「如來神掌」與「萬佛朝宗」

「天殘腳」也有弱點

 

7 武俠片的輝煌歲月(下)——「仙鶴港聯」的武俠電影

《仙鶴神針》開前傳風氣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全才導演陳烈品

 

8 漫畫與香港電影雜談

《龍虎門》——相隔三十年的決戰

「烏龍王」針砭時弊

「王先生」與「財叔」

歷久不衰的「老夫子」

 

9 藝海星沉——談六十年代幾顆殞落的星星

阮玲玉、林黛

莫愁、李婷、丁皓

樂蒂、杜娟

 

10 結義金蘭——六十年代影圈結誼憶往

「八牡丹」開結誼風氣之先

「九大姐」、「十兄弟」

「十二金釵」、「七公主」、「十一斧頭」

 

11 漫談粵語片中的甘草綠葉

牡丹雖好,終需綠葉扶持

楊業宏、吳桐、張生

高超、檸檬、西瓜刨

陶三姑、陳立品、馮敬文、周志誠

 

12 綜談電影的宣傳物品

電影公司官方雜誌

電影特刊

電影說明書(戲橋)

影訊

電影宣傳卡

 

後記

書摘/試閱

武俠片的輝煌歲月(上)——由《如來神掌》說起

屬於英雄俠客的年代

 

記得兒時最愛看的莫過於電視台每天播出的兩部粵語長片,無論是甚麼類型,筆者都來者不拒;但人總有偏愛,若論最熱切投入的電影片種,相信非武俠片莫屬。今天回想,原因大抵是這類影片故事情節曲折吸引,片中人物武功高強,掌風可把敵人擊倒,飛劍飛刀隔空對峙之下仍可拚個你死我活⋯⋯一切一切都令兒童的想像空間無限拓展;當然箇中的恩怨分明、父仇不共戴天等江湖人的處世道理,都成為了兒童腦海中簡單的是非觀念。

六十年代是粵語武俠片的輝煌時期,當時有三間電影公司主力拍攝功夫武俠片,分別是「峨嵋」、「仙鶴港聯」和「粵藝」。「峨嵋」成立最早,以拍攝改編自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俠小說的影片廣受影迷歡迎;「粵藝」是光藝製片公司的子公司,作品多來自編劇創作,六部武俠影片佔了一半以民初作背景;「仙鶴港聯」更是在六十年代令武俠片發揚光大的功臣。

那時候的武俠片多分上下集推出,有些三集,更有一些是四集才完結的,主要是因為這類影片多改編自武俠小說作品,人物眾多、情節豐富,而且初集放映收得,自然便會加碼添食,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直到今天,《白骨陰陽劍》(一九六二年)中的千年木精體內竟收藏了一雙奇兵神器,那個利用一支小旗便可操控行屍的女俠,在她旗下,一眾行屍儼然是一支私人軍隊,箇中因由都教筆者大惑不解;《鐵劍朱痕》(一九六五年)中袁小田的慘死,給筆者印象之深遠在主角張英才之上;《武林三鳳》(一九六八年)筆者記得的不是主角雪妮,而是用一支超大號毛筆作武器的沈殿霞;《荳蔻干戈》(一九六六年)的故事更是精彩萬分,石堅這個百毒書生竟可在百寶輪車上對檸檬繞三個圈便要他命斃當場,神州四異十年一次聚會,高魯泉因殺了江湖大盜得以號令其他三異,甚麼「酒中之酒」、「人上之人」、「山上之山」、「天外之天」等,他們一天不能勘破便不能隨心行事。另外,「天香荳蔻」這寶物可令死者屍身不壞⋯⋯以上一切就像蠱惑般,在筆者年幼的心靈中纏繞不去。

 

「如來神掌」與「萬佛朝宗」

如果說筆者對上述的電影過眼難忘是出於個人偏愛的話,那麼「如來神掌」電影系列應是每一個中年人集體不忘的記憶吧。記得《如來神掌》剛發行影碟時,身邊不少早已有錄影留記的朋友,都急不及待地人手一盒;粵語片影碟能掀起一股小搶購潮的,除《如來神掌》外實想不出其他!

《如來神掌》由上官虹同名武俠小說改編而成,原載於《明報》。一至四集自成一系列;第五集《怒碎萬劍門》(一九六五年)承接「三絕掌」的天魔帶出「天殘腳」一條新戰線;三年後又有《再顯神威》和《劈魔平九派》上下集,前後共七集之多。在武俠電影歷史上,相信除了一九二八年上海明星電影公司所拍的十八集《火燒紅蓮寺》外,也難再找到其他比它更多續集的電影了。

以曹達華飾演的龍劍飛為主線的《如來神掌》,故事講述一個初不為師父所喜,復遭早訂終身的師妹所棄的青年,幾陷絕境下如何遇上奇人火雲邪神,得授「如來神掌」絕藝,學成後行走江湖屢有奇遇,不但結識紅顏知己,也因上一代的恩怨而惹禍,中間不少經歷和險阻,形成一段段精彩萬分的劇情。其中最吸引我們的,莫過於那些神鵰野人和怪獸,今天看來有點令人發笑的魔龍妖獸模型,當時知道都是假的,但就是看得投入起勁;靈蛇教主袁小田在自己臉頰一按,毒火便從口中噴出以制敵,也真設想得到!及遭龍劍飛重創,同伴吳殷志並沒有只顧逃命,仍勉力扶走袁,可見邪派也有患難見真情的時候。

有時一部電影最「搶戲」的不是主角,而是那些甘草配角,《如來神掌》也不例外,只要聽到一把拉得長長的「東島長離」聲音,就知道是高魯泉飾演的教主出場了。這位專熨「慢板」的高人,是一群少年俠士的仙人指引,有他在場,甚麼緊張的氣氛都給緩和下來;平心而論,這位長離教教主較個性木獨的龍劍飛或平庸無奇的陸瑜可觀得多。另一位自不待言的自然是檸檬飾演的火雲邪神古漢魂了,他那招牌式的嘯聲(笑聲),還有那異常響亮的話腔,可謂先聲奪人。他不多與敵人埋身肉搏,更多的是與人拼掌法,實不失一代高人的風範,尤其當他初展第九式「萬佛朝宗」剋服「三絕掌」時,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不由自主地即時模仿他的架式,盤坐地上喊出「如來神掌萬佛朝宗」!當時心中那般激情澎湃,真可與日月齊光!

第一至四集的正派人物,遇到最大的敵手是天、地、人三魔「三絕掌」,他們分別由何少雄、李壽祺和張醒非飾演。何少雄就是黃飛鴻電影中的歹角蓋天雄,也是在《危樓春曉》飾演張瑛叔父的無良地產商;李壽祺是早期粵劇名伶靚元亨之子,他是著名製片,曾執導過不少電影;張醒非是梁醒波的徒弟,在任白《紫釵記》中取得李益作反詩罪證的將軍就是由他飾演。他們三人在其他武俠片中鮮有扮演這類武功高強的反派,因為大都給石堅演去了;但四集《如來神掌》就是沒有石堅的份兒,不過故事並未因此而失色!這三個魔頭同樣不用跟人拳來腳往,只消擺擺塵拂便顯出不凡身手;他們又有與八式「如來神掌」同級甚或過之的「三絕掌」絕藝,再加上有殺人於無形的暗器「霹靂銀梭」,無定飛環孫碧玲和火雲邪神古漢魂都是死在這暗器之下。這三個大魔頭外表毫不猙獰可怖,但行事心狠手辣,看他們暗算火雲邪神得逞時那種氣焰,真看得筆者咬牙切齒。

 

「天殘腳」也有弱點

第五集《怒碎萬劍門》,主角仍是曹達華、于素秋飾演的龍劍飛和裘玉華,但加入了陳寶珠飾演的半人半猿的袁銅和蕭芳芳飾演的小龍女,而且擔戲甚重。這一集的反派鐵面修羅由石堅飾演,他在武俠片中演出的反派角色不知凡幾,但論武功之高、殺傷力之大,當以這部影片的「天殘腳」最為厲害,幾派掌門一齊出手仍不能動他分毫,連本來已誓言不再施展「萬佛朝宗」的曹達華也要重施故技,但仍不敵「天殘腳」,可見天下間沒有最強的武功,只有更強的武功!最後還得靠蕭芳芳道出「天殘腳」的缺陷,在裘玉華僅存的無定飛環和袁銅的飛刀相互合作下,才把「天殘腳」攻破!鐵面修羅以為自己所練的「天殘腳」天下無敵,誠然,但他的腳是從天魔處接上的,上面有一道疤,正是「天殘腳」的弱點所在,他如非急於求成,肯耐心等待一隻完整無瑕的腳,結果如何也未可料。

「怒碎萬劍門」這片名其實有點教人摸不着頭腦,由始至終,本片都是以「天殘腳」為賣點,「萬劍」真不知從何說起。倒是由特技專家盧寄萍製作的「天殘腳」,實在是神來之筆,在熒光幕前看到的是原來大小的模型,石堅要坐在高處配合這腳的擺動來剋制正派掌門。年前電影資料館有一個特技主題展,請得盧寄萍復刻「天殘腳」,讓我們這群尚有赤子之心的中年人得以近距離領略「天殘腳」的威力!

四十多年來,《如來神掌》在電視上播映過無數遍,昔日每當重播時,居處附近的小孩,男的幾乎都以龍劍飛自居,女的自然稱「我是裘玉華」,也有一些會以扮火雲邪神為榮的;但總不能每個都是正派人物,因此便有一兩名同伴自我犧牲,扮作鐵面修羅,我們這班英雄好漢便專向他們的小腿進擊,打得他們雪雪呼痛!

記得有一年颱風襲港,電視台為定時報道風暴消息需作通宵播放。筆者半夜醒來,見到幾位兄長圍在電視機前,默不作聲(因怕吵醒父母)地瞪着熒光幕,筆者擦着惺忪睡眼,一看是小龍女正被蜈蚣蠱毒所害,就知道在重播《如來神掌》了。雖然已看過多次,但難得是五兄弟可以一起收看,那時候三位兄長已出外謀生,工作不定時,日間碰面的機會很少,只有這種停工停學的情況,才可一家人齊齊整整在一起。窗外狂風暴雨,恐怖嚇人,斗室內卻洋溢着一片溫情。時日流逝,筆者已記不起當晚有沒有看完整部電影,但當年當晚的情景,卻一直長存心中。

也許加上這一個私人理由,令筆者對《如來神掌》更增添一份感情。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801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