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戰場決勝者:史上最不可思議的戰役復盤 2(簡體書)
滿額折

戰場決勝者:史上最不可思議的戰役復盤 2(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價
:NT$ 239 元
優惠價
87208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邪話正說世界經典戰爭史,妙趣橫生的通俗戰場演義。白話歷史小冊《戰場決勝者:史上最不可思議的戰役複盤 2》來啦!
在上一輯中,我們以霸氣側漏的“統帥”為主題;本輯則收錄了更多在一線浴血奮戰的“戰士”——復仇者尤裡、反抗者巴德、新聞工作者拉塞爾。
三則故事,三段不同的人生經歷,他們背後,則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
迴旋廝殺、鏖戰不休的畫面固然令人熱血,但勝敗必然、人心所向的力量更值得深思。本書從攻克柏林、不列顛之戰、克裡米亞戰爭……這些歷史事件中,擷取親歷者的感悟、精神和意志,用真實人物的經歷來講述戰爭帶給人們的痛苦。

作者簡介

張煒晨,湖北武漢人,愛好文學、旅遊、攝影。自幼研讀歷史,尤喜戰爭題材,常寫有歷史隨筆。曾在報刊上發表過旅行遊記,也曾出版過攝影集,閑來寫作一二,漸漸也積攢許多。

名人/編輯推薦

這是一套根據真實人物經歷改編的歷史小說系列。
歷史的瘋狂,不僅在於國家興廢、權利紛爭;戰場的瘋狂,不僅在於兵法戰術、將臣謀略——還在於被推上極致的喜怒哀樂、愛憎恩仇、責任擔當。
我們回顧歷史,是為了鑒戒未來;我們講述戰爭,是為了呼喚和平。《戰場決勝者:史上最不可思議的戰役複盤 2》投入了更多的眼光在那些被捲入戰爭、敢於戰爭,但是更追求和平的人身上。正是這些血肉之軀與命運抗爭,才有亂世悲涼中的最後希望。

◎關於《攻克柏林》
 
“偉大”是一個沉重又莊嚴的詞。歷史上冠之以這個詞的人或事物也很多,但真正實至名歸的卻屈指可數,而“蘇德戰爭”完全擔當得起“偉大”的頭銜。這場戰爭無論是戰爭規模還是慘烈程度;無論是戰略戰術的先進性、創新性還是雙方意志精神的對抗;無論是戰爭對歷史進程的意義還是戰後對世界格局的影響,蘇德戰爭無疑是人類戰爭史上最波瀾壯闊的一幕。蘇聯以死亡2600萬人為代價,才擺脫了法西斯的威脅,奠定了蘇聯超級大國的地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支軍隊之所以偉大,就是在慘痛的失敗和無畏的犧牲中,能夠扭轉乾坤,抵禦住邪惡勢力。“偉大”不僅僅反映了蘇聯人民的自豪,更體現了他們對贏得這場戰爭所付出代價的悲愴和沉痛。
自從成為民族國家以來,俄羅斯面臨過兩次亡國的危險。
一次在19世紀初,拿破崙指揮他那支舉世無敵的法國陸軍部隊攻下了莫斯科,差一點就站穩了腳跟,可惜最後不得不屈服於俄羅斯可怕的寒冬、巨大的國土面積和難以為繼的後勤。這一次反法戰爭被俄國人驕傲地稱為“衛國戰爭”。
第二次是納粹德國的軍隊從北中南三路向紅色蘇聯侵犯。這支軍隊比當年拿破崙的軍隊更為兇惡,戰鬥力更為頑強,意志更為堅定。但是第三帝國的力量最終還是在列寧格勒、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被粉碎。紅軍在抵抗住初期的慘重失敗後,愈戰愈強,一路從莫斯科反攻至德國的心臟——柏林,取得了蘇德戰爭的全面勝利。這一次戰爭被俄國人以更大的驕傲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
二戰結束後,昔日的東西方盟友立即依據意識形態站隊,分裂成兩個軍事集團,雙方大搞軍備競賽,口誅筆伐。1991年,冷戰以西方勝利告終。蘇聯紅軍的豐功偉績被低估、被掩蓋,甚至被曲解。人們開始大肆宣揚蘇聯紅軍對德國的過度報復和對平民犯下的罪行。
當然,筆者無意為那些非人道行為辯解,但是相信,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後,一名紅軍軍官指著城市廢墟對一群德國俘虜說:“很快,這就是你們德國的下場,柏林也將如此。”復仇,更為猛烈的復仇!這就是俄羅斯民族的性格,一個強悍民族的誓言。
在本文中,筆者只想單純地從軍事角度來評價,蘇聯紅軍理應值得後人研究、尊敬乃至崇拜。
 
◎關於《不列顛戰役》
 
人類戰爭的第一次維度提升是借助飛機實現的——一舉將二維平面戰爭變成了三維立體打擊。當然,嚴格地說,氣球和飛艇也曾做過武器,不過在飛機出現後就立即被淘汰了。潛艇也有此功能,此處暫不討論。
空軍有多厲害,只要看看兩次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就可窺豹一斑。在完全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進攻方可在敵境旁若無人,精確制導炸彈指哪打哪,嚴重挫傷敵方銳氣。利用這種極端不對稱打擊對付傳統國家(恐怖組織除外),最後可能發展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境界。不過這種拼科技的新式戰爭缺少經典戰爭模式的跌宕和不可預知性,其“觀賞性”也大打了折扣。
在大洋上,航空兵的出現則徹底將依託大炮巨艦的海權理論掃進了歷史角落。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太平洋戰場上,早已有大量實戰證明:沒有制空權,企圖掌握制海權無異於癡人說夢。
有趣的是,歷史上完全由兩支旗鼓相當的空軍主導的戰役卻十分罕見,迄今為止只有一場,那就是“不列顛戰役”。在蘇德戰場、北非戰場,各方都有大量飛機參與空戰,有時規模甚至不亞於不列顛戰役,但其作用只不過是對陸戰不可或缺的支援罷了。只有在不列顛上空,空軍的作用直接決定了英國的存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
正如一個陸權大國很難將戰略思維轉變為“海權”一樣,全世界所有國家對“制空權”的認識也是逐漸加強的,往往還落後于該國航空技術的發展。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之前,雖然人們認為空軍很重要,但“大陸軍主義”依舊盛行,空軍只是陸軍的強有力補充而已。即便美國在越南戰爭期間就已經將陸軍空中化,但想要贏得戰爭,還是得靠陸軍跳下直升機,發動雷霆一擊才行。不列顛戰役卻告訴我們,戰爭勝負原來可以在天空中就確定下來。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科技進步,軍事戰略的思考還會離開近地軌道,深入到太空中的拉格朗日點。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未雨綢繆,溫故知新,這不正是研究歷史的功能所在嗎?
 
◎關於《克裡米亞戰爭》
 
克裡米亞半島——1957年,赫魯雪夫以蘇聯蘇維埃最高主席團決議的名義,拱手將克裡米亞劃給了烏克蘭;2014年,普京趁烏克蘭內部動盪之時,憑藉俄羅斯族在克裡米亞的人口優勢,以公投的形式又將克裡米亞強行收回——除了這些,便幾乎算是個上不了國際新聞版面的小地方。但在歷史上的俄羅斯人看來,克裡米亞絕對是他們的核心利益所在。為了這塊突入進黑海的半島,俄羅斯從17世紀開始便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進行了5次戰爭,逐步推進才奪得這塊領土。俄土間的系列戰爭歷史綿長,如果算上第一次世界大戰,便總共有11次之多。
翻看地圖就可一目了然,克裡米亞是確保俄國在黑海利益的陸上大本營。
俄羅斯原本是個內陸國。從彼得大帝時代開始,奪取出海口就是俄羅斯帝國的基本國策。向北征伐瑞典,得到了聖彼德堡以及後來的摩爾曼斯克,得以出入波羅的海;向東欺淩滿清,得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進入了太平洋;向南擊敗土耳其,佔領克裡米亞,擁有了塞瓦斯托波爾這樣的良港作為艦隊基地。控制黑海,不僅能保護俄羅斯的腹地,還能前進以攫取小亞細亞和巴爾幹的利益,或者伺機進入地中海。
為了這塊寶地,近現代以來俄羅斯在這裡打了兩場大仗,第一次便是克裡米亞戰爭;第二次是同納粹德國血戰。兩次戰爭就戰役局部來看,俄黑海艦隊均遭受毀滅或重創,塞瓦斯托波爾也被敵軍佔領,但戰爭結果還是勉勉強強保住了半島統治權,也算對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女王的在天之靈有個交代。
克裡米亞戰爭是自1815年拿破崙戰爭後,歐洲發生的最大規模戰爭。歐洲五大國,除了普魯士和奧地利保持中立,英、法、俄均赤膊上陣。作為一道歷史“分水嶺”,該戰役也產生了新的時局。
政治上,維持大陸均衡的“維也納體系”徹底崩潰,俄羅斯的強盛勢頭被壓制,戰後普魯士積極冒頭,歐洲政局風雲詭譎,甚至逐漸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軍事上,克裡米亞戰爭雖沒有了拿破崙時代全面戰爭的波瀾壯闊,將軍們的指揮水準甚至還有所退步,但科學技術的創新給戰爭帶來了新的形式。武器成為戰場上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從此戰爭走入現代化。
 
張煒晨
2016年9月

目次

攻克柏林@尤裡•科諾羅佐夫
我只記得刺眼的白雪、漫天的黃沙、灰色的廢墟;我的鼻子裡永遠殘留著嗆人的硝煙和令人作嘔的腐屍氣味。我一路從莫斯科的紅場走來,經歷了太多戰友的死亡之後,終於將皮靴踏在了納粹德國的心臟之上。
 
不列顛之戰@道格拉斯•巴德
我是皇家空軍第242戰鬥機中隊的中隊長道格拉斯•巴德。我的領導風格簡單粗暴:一切為了戰鬥。在我的中隊裡,飛行員們不用遵循連我也記不住的條例和禁令,我對他們只有一個要求:像我一樣,無畏地去戰鬥。
 
克裡米亞戰爭@威廉•霍華德•拉塞爾
我怎能忘記那些驚心動魄的日子呢?那奔騰的馬蹄聲,那炮火的轟鳴,那血腥殘酷的廝殺,還有那位美麗的“提燈女神”……我是倫敦《泰晤士報》的新聞記者,我叫拉塞爾,受命全程報導這場戰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