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試論疲倦(簡體書)
滿額折

試論疲倦(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9 元
定價
:NT$ 294 元
優惠價
87256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作品

德語文學“活著的經典”,跨世紀的五個思考片段,是內心的獨白,也是與世界的對話,打破文本界限,展現思維樂趣,一個紛繁蕪雜卻又邏輯嚴密的精神世界

“試論”系列是彼得·漢德克表演的一場語言的幻術,同時也示現了思考的樂趣。無論是抽象的概念,還是實在的物體,彼得·漢德克從一個原點出發,用內心獨白的方式,把和主題相關的人物、時間、地點、情節進行拆解和重組,探討了個體和世界的關係,呈現了一個紛繁蕪雜卻又邏輯嚴密的精神世界,既細膩又深刻,既幽微又宏大,令人嘆為觀止。

《試論疲倦》卷收錄了漢德克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2013年創作的5篇獨具風格的敘事作品,即《試論疲倦》(1989年)、《試論點唱機》(1990年)、《試論成功的日子》(1991年)、《試論寂靜之地》(2012年)和《試論蘑菇癡兒》(2013年)。這五部“小說”對傳統敘事形式的解構,比之漢德克之前所有的作品都要走得更遠,幾乎可以說是創造了一種新的文體。它們是內心的獨白,也是心靈的旅程。無論敘事形式如何變化,漢德克始終關注是自我與世界的關係。《試論疲倦》中的疲倦是一種重要的感知世界的方式;《試論點唱機》則回憶和召喚逝去的時光;《試論寂靜之地》所說的“寂靜之地”竟然是廁所,作者以獨到的表現風格完全超過了人們習以為常及不言而喻的東西;《試論蘑菇癡兒》塑造了一個虛構的對蘑菇著迷發狂的人物,從好奇、追尋、痴迷、癲狂,再到逐漸冷靜、抽離、解脫,漢德克藉此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回顧和反思。

作者簡介

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1942—)

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劇作家。當代德語文學重要作家,被稱為“活著的經典”。1973年獲畢希納文學獎,2009年獲卡夫卡文學獎。著有小說《守門員面對罰點球時的焦慮重現》、《無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劇本《罵觀眾》、《卡斯帕》、《形同陌路的時刻》等。1961年入格拉茨大學讀法律。24歲出版第一部小說《大黃蜂》,在此之前他已退學專心創作。同年發表使他一舉成名的劇本《罵觀眾》,在德語文壇引起空前的轟動。他創作的《卡斯帕》,在現代戲劇史上的地位堪與貝克特的《等待戈多》相提並論,他也被譽為創造“說話劇”與反語言規訓的大師。在文學創作之外,漢德克與文德斯合作編劇的《柏林蒼穹下》成為影史經典,他導演的電影《左撇子女人》曾獲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

名人/編輯推薦

我們走遍千山萬水只為了那偶然的一瞥。享受這本書吧,讀這樣的文章就像搭乘鄉村送奶車一樣地愉快,謝天謝地,我們再也不用為飛速轉發的信息而心煩,只需欣賞輕輕顫動的車窗外令人欣喜若狂的景色。
——斯文·伯克茨(文學雜誌《阿格尼》主編)

毫無疑問,漢德克具有那種有意的強硬和刀子般犀利的情感。在他的語言裡,他是*好的作家。
——約翰·厄普代克

漢德克是活著的經典,他比我更有資格得諾貝爾獎。
——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本書由彼得·漢德克的幾個寓意深刻、意味深長的冥思片段組成,勾勒出一段自我反思的旅程,從阿拉斯加到童年時代的奧地利,同時也燭照了寫作這一行為本身。
——《紐約時報書評》

 本書是在回環往復的道路上所進行的一次哲學跋涉。讀者如果缺乏像作者那樣的冷面幽默細胞,他們就只能對著書頁翻白眼。但他們中計了,其實這就是漢德克想達到的效果。
——《科克斯書評》

曾經口無遮攔的德語文學作者,奧地利出生的漢德克如今已是知名度zui高的大師之一,因其創作嚴肅文學(反對娛樂性)的努力而廣受讚譽,他善於傳達極為細膩幽微的感受,以實驗性的寫作形式試圖突破傳統寫作類型,所有的這些特點都在這三篇作品中得以表現。
——《圖書館雜誌》 藉此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回顧和反思。

目次

試論疲倦

試論點唱機

試論成功的日子

試論寂靜之地

試論蘑菇癡兒

書摘/試閱

十多年前,我坐夜班飛機從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到紐約。這是一次非常漫長的航行,午夜過去很久,才從庫克灣旁的城市起飛——漲潮時,那些大塊浮冰矗立著湧進海灣,而在退潮時,它們變成了深灰色,從海灣里又迅速回到大洋裡——,一次拂曉時,飛機中途降落在加拿大埃德蒙頓的暴風雪中,另一次中途降落時先在空中盤旋等待信號,然後才停在停機坪上,沐浴在芝加哥上午刺眼的陽光下,在悶熱的下午,飛機才降落在離紐約市還很遠的地方。終於到了旅店,我想立刻去睡覺,好像生病了——與世隔絕——沒有睡眠、空氣和運動的夜晚。可是過後我看見下面中央公園旁那條條街道,遠離早秋太陽。陽光下,在我看來,人們都沉浸在過節般的氛圍中,於是感覺到,現在待在房間裡會錯過什麼,這吸引著我出去走到他們之中。我坐到陽光下的咖啡館平台上,挨著一片喧囂和汽油煙霧,一直還昏昏沉沉,內心裡讓這個不眠之夜置於令人擔憂的恍惚之中。但之後卻變了,我不清楚怎麼回事,漸漸地?或者又是一波又一波?我曾經讀到過,憂鬱的人或許能夠渡過他們的危機,因為他們徹夜都難以入眠;那些陷入一種危險的恍惚之中的“自我懸索橋”因此會穩定下來。而窘境此刻在我心裡讓位於疲倦時,那個圖像就浮現在我的眼前。這種疲倦有點恢復健康的作用。人們不是說“同疲倦作鬥爭”嗎?——這種決鬥已經結束。疲倦現在是我的朋友。我又回來了,在這個世界中,甚至——絕不是因為這是曼哈頓——在其中間。但後來還有一些東西加入其中,許許多多,一個比一個更加迷人可愛。一直到夜晚,我就坐在那兒觀望著;看樣子,彷彿我甚至都不用去呼吸似的。沒有什麼引人注目、裝模作樣的呼吸練習或者瑜伽姿態:你坐著,並且在疲倦的陽光下才暫時正常呼吸著。總是有很多的、瞬間異常美麗的女人經過——種美麗,這期間我的眼睛濕潤了——,她們所有的人在經過時都掠取我的圖像:我是合適的選擇。(很奇怪,特別是這些美麗的女人很在乎這種疲倦的目光,跟有些老男人和小孩一樣。)但沒有想法,我們,她們中的一個和我,超越這一切彼此開始做點什麼;我對她們無可求,終於能夠這樣觀看著她們,我就心滿意 足了。這也的確是一個好觀眾的眼光,如同一場遊戲,至少有這麼一個觀眾在座時,這場遊戲才能成功。這個疲倦者的觀看是一種行為,它在做什麼事,它在參與其中:由於有人觀看,這個遊戲的參與者會更好,更出色——比如說,他們在這樣的目光面前更加從容不迫。這種緩慢的眼皮開合讓她們滿意——使她們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這樣一個觀看者會讓自己的疲倦奪取那個自我本身,那個永遠製造不安的自我本身,猶如通過奇蹟一樣:所有平日的扭曲、不良習慣、怪癖和謹小慎微都會離他而去,只剩下那雙鬆弛的眼睛,終於也那樣神秘莫測,如同羅伯特· 米徹姆的眼睛一樣。接著:忘我的觀看成為行動,遠遠超越了那些美麗的過路女人,將活著和運動著的一切都囊括在他的世界中心。這種疲倦分解——種劃分,它不是肢解,而是標明——那通常的紛亂,通過它有節奏地成為形式的善舉——形式,只要眼睛可及——疲倦的大視野。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