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歌德與席勒:兩位文學大師之間的一場友誼(簡體書)
滿額折

歌德與席勒:兩位文學大師之間的一場友誼(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87235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歌德與席勒》是一部關於文學和友誼的書,呂迪格爾·薩弗蘭斯基在書中為讀者講述了歌德與席勒之間的友誼故事。不論是在德國,還是在世界範圍內,都不乏關於這兩位最偉大文學大師的著作,但專門關注這兩人友情的著述並不多見;而歌德與席勒在魏瑪期間結下的友情時德國文化史上不能忽視的內容,它對兩位元偉人的創作具有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書作者以歌德和席勒的大量日記、通信、文章和相關作品為基礎,按照時間順序,為讀者展現了這段動人友誼的始末。通過閱讀這本書,讀者不僅能夠看到一段不同凡俗的友誼;還可以清楚瞭解到,歌德與席勒的相遇,為德國文化帶來了多麼璀璨的時刻。

作者簡介

呂迪格爾·薩弗蘭斯基

德國當代著名思想史作家、傳記作家,著有ETA霍夫曼、叔本華、海德格爾、尼采、席勒等德國重要思想家傳記,能夠將大量史料和獨特觀點圓融地浸潤於通俗的講述之中,兼具文學性與思想性。在薩弗蘭斯基那裡,哲學似乎與文學、藝術和詩是不分家的,這也是他的書吸引人之處。相比嚴肅的學術著作和龐大的思想體系,讀者可能會更喜歡他那種將哲人生平、思想和創作成果娓娓道來的方式。

書摘/試閱

創辦《季節女神》雜誌

席勒有經濟頭腦,但是他還有更高的追求。他欲以《季節女神》為活動場所,聚集德國人文界的精英。在《季節女神》於1794 年6 月13 日向作者發出的邀請合作的信函中,席勒寫道,現在的報刊太多,得集中精力。如果要能爭取到那些高水平的讀者,那麼對《季節女神》較高的資金投入也值得。科塔願意做好他應該負責的工作——裝幀漂亮、印刷精良、發行量大(一千五百冊),尤其是提供高稿酬,以吸引優秀作家前來合作。

在魏瑪,人們嘲笑這本新雜誌的“高雅的品味”。《德意志水星》出版人維蘭德想必感覺到競爭的威脅,當《季節女神》後來辦得併不順利時,他幸災樂禍的情緒溢於言表。他說,《季節女神》簡直就像保存刻有摩西十誡兩塊石板的木櫃,“誰要動它,裡邊就會冒出火來,吞噬那褻瀆神明的人。現在人們可以稍微放心地來對待它了”。席勒知道,一本新的期刊,尤其在開辦伊始,必定引起人們的關注,褒貶之聲在所難免,有科塔的資金作後盾他信心十足。他在1794 年6 月24 日給克爾納的信中說:我們的期刊要成為劃時代的作品,一切想要有品位的人,都得購買和閱讀它。

邀請信函中說,這本新期刊,將傳播一切富有審美價值和哲學思考的作品,既發表哲學和歷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登載文學方面的佳作。總而言之,它構想建立的是高雅的文學天地,這裡將克服人文領域裡常見的那種專業分工和部門分割。但是這份期刊要遠離政治動盪中那種非純正的黨派精神。在政治方面的這種節制的規定,只限於那些與現實緊密相連的觀點論爭,並不妨礙對於一些根本性問題的研究。通過禁止與當前的世界形勢,以及人們最迫切要實現的期望發生關聯,這本雜誌要從歷史學那裡了解過去的世界,與哲學探討未來,要為了崇高的人類理想……表現具有鮮明特色的個案,聚精會神地盡其所能去構建更好的概念、更純粹的原則和更高尚的道德,歸根到底社會狀況的一切真正改善,都取決於這一構建。

《季節女神》的頭幾期就體現了這一宗旨,刊載了席勒的《審美教育書簡》和歌德的《德國逃難者閒聊記》,雖然說絕對都與政治有關,因為這兩部作品實際上都在回答法國大革命提出來的問題,但是它們不涉及具體事件,而是探討有關社會發展的原則性問題。開宗明義提出要與現實政治保持距離,也是要應對官方的檢查。然而這也不僅僅是個策略問題,至少席勒不這樣認為。他,還有歌德,對普遍的政治化傾向感到憂慮。他擔心這樣會使思想狹隘,會破壞審美趣味。政治觀點的爭論,他寫道,會趕走藝術和科學女神,這種情況已屢見不鮮。誰想要保持深思熟慮的判斷力,就要小心“批評國家”這個什麼都不放過的妖魔。在這政治動盪時期,更加需要,通過對超出一切時代影響的、純粹人性的事物普遍的、更高的興趣,讓你的判斷力重新釋放,將政治上分裂的世界在真與美的旗幟下重新聯合起來。

席勒爭取到他的朋友克爾納和威廉·馮·洪堡,以及兩位新近被聘為耶拿大學教授的費希特和歷史學家沃爾特曼,作為雜誌的內部同事,負責評價和選擇投來的稿件。表示願意參加工作的還有赫爾德、雅各比、亞歷山大·馮·洪堡、弗里德里希·根茨和奧古斯特·威廉·施萊格爾。席勒也向康德和克洛卜施托克發出了邀請,但是他們沒有反應。

要想把精英們都會聚到雜誌社來,首先必須贏得歌德的支持。席勒向出版商科塔做了承諾。像歌德這樣的人,幾個世紀難得出現一個,為了將他爭取到雜誌方面來,花費多大代價都應在所不惜。科塔本來就提高了稿酬,對歌德的報酬還要增加。1794 年6 月13 日,席勒撰寫了帶有外交辭令的、不乏恭維詞語的邀請函。這是席勒第二次致信歌德:附在信中的邀請函(指向參與者發出的正式邀請),表達了雜誌社同人對您的無限敬重,期望您撥冗賜予我們您的大作,有機會拜讀並讓廣大讀者大飽眼福將使我們備感榮幸。如蒙閣下慨允,雜誌的成功則指日可待,本社將不遺餘力地滿足您為此提出的所有條件。

這封邀請函到達歌德手裡,正值歌德處於人生轉折之際。陪同公爵出征疆場已成往事,魏瑪社會對他那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的議論也逐漸減弱,他離開了城邊的獵人居又回到市中心原來位於弗勞恩普蘭的住所。又到了他蛻皮的時節。他有好長時間創作不出朗朗上口的作品了:似乎我的藝術血管逐漸乾枯了。因為他看到,在文學天地里人們開始把他忘記了。在意大利旅行之前與格申簽約的、於1790 年完成的八卷作品選,沒有取得預期的成功。出版後沒有發生任何一次盜版——這是讀者缺乏興趣的可靠標誌。的確,人們仍然尊敬他,但是像對待一位已故的作家,沒有現實意義了。他的聲譽仍然歸功於他年輕時的作品《葛茲》和《維特》。後來的作品早就沒有那樣大的反響了。施托爾貝格們稱《拖誇多· 塔索》為“徹頭徹尾的荒謬”。《哀格蒙特》只上演過一次。當歌德有一次朗讀《伊菲格妮》時,那些善意的聽眾都睡著了。《浮士德片斷》,格申出版社1790 年出版,人們普遍認為是一部失敗之作。《被煽動的人們》和《市民將軍》這兩部戲劇作品,是歌德於1792 年為魏瑪劇院寫的,為了諷刺那些熱衷於革命的人。歌德自己認為他的這些作品不過就是反映當下的急就篇,人們不會為其大做文章。他所以要寫它們,彷彿要證明,他仍然掌握著寫作這門手藝。他在1791 年接管魏瑪劇院時就曾聲明,從現在起他要為劇院每個演出季提供一到兩部戲。他的承諾兌現了,但是這些作品在魏瑪的影響很一般,那些獨立思考的同時代人對歌德筆下的作品如此平淡感到大惑不解。人們認為,歌德文學創作的黃金時代已過。只有在柏林,在亨麗埃特·赫茨和卡爾·菲利普·莫里茨周圍,聚集著一批歌德的崇拜者,而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但是,即使在那裡,對歌德的高度評價也只限於少數人,普通受眾並不買賬。由賴夏德擔綱作曲的歌德的音樂劇《克勞迪婭·馮·維拉- 貝拉》,在1789 年至1800 年期間只演出六場,儘管這齣戲顯而易見是在迎合觀眾的口味。歌德後來回憶這段時間時寫道:沒有人想像得到我當時是多麼孤獨,並且這種狀況持續了很長時間。對於出版商格申的一次抱怨,歌德回答道:如您所說,我寫的東西不如其他人寫的那樣時尚和流行,所以絕大多數讀者就沒有興趣,既然如此,要改變這種情況,那我的寫作就得追隨客觀需求了,我現在就遺憾地預見到這樣做會出現怎樣的結果,出版社對我如此這般寫出的文章作品將完全不會感興趣。

歌德明白,這期間已經形成了一個新的文學市場。純文學膨脹起來,正在成為商品成批地生產。文學的這種商業化,使其傳統的價值構成發生動搖。之前,人們寫作幾乎不是為了金錢,而是僅僅為得到公眾的承認。在《拖誇多·塔索》中,歌德讓這位詩人主人公登場,他就是為了榮譽而寫作的,沒有經濟方面的擔憂,因為他由一位藝術贊助者供養。榮譽就是對詩人最好的酬報。現在的情形變了,人們看重的是銷售成果,作家面臨的問題是,他是否願意承認這樣的價值衡量標準,並且以此來指導其寫作。

席勒,沒有財產的職業專家,比歌德更早地陷入了這種令人窘迫的境地,靠受眾來養活,率先投入了受眾的懷抱。剛剛帶著《強盜》這本書稿從公爵的家長制奴役下逃脫出來時,當即(1784 年)就在他的新雜誌《塔莉亞》的預告中宣布:現在受眾就是我的一切,是我的學校、我的主人、我的知心朋友。現在我只屬於他們。我面對的就是他們的審判,而非別的什麼法庭。我只敬畏他們主持的法庭。當我想像到,除了民眾的口碑不受任何別的什麼束縛——除了企盼人的心靈,不去呼籲任何什麼皇冠王權,我的心就會突然充滿了高尚的情感。但是席勒也不免感到失望。隨著文學市場的擴展,文學的審美品位並沒有得到改善。席勒不得不忍受,為了迎合觀眾,他的劇本被肢解。他的小說《能看見鬼神的人》是一部旨在追求暢銷的、講述盟邦黑幕的作品,這類作品是當時書市的搶手貨。席勒寫這部作品讓他逐漸對創作失去了興趣。席勒十分關注作品的影響和作用,對經濟利益也格外感興趣,這樣一個人當然知道爭取受眾的重要。但是他不想讓自己去適應受眾,而是要把他們提高到自己面前。他要衛護他的自尊。比如他責備敘事歌謠詩人比爾格過於巴結市場。市場是誘惑人的,對於那些自恃清高的人也如是。在《威廉·邁斯特》中,歌德讓一位次要人物說,假如藝術家發現:這個世界很容易滿足,甚至於在追求哪怕是一點點令人舒服和歡快的假象;那麼,如果貪圖安逸和虛榮不把他牢牢地拴在平庸之輩那裡,就是奇怪的了;如果他不願意用時尚貨色去換取金錢和讚頌,卻選取正確的道路去走,那也就稀奇了,這條路遲早會把他變成一個可憐的殉道者。

歌德決心走那條正確的道路,而同時不成為殉道者。他堅持自己固執的藝術信念,但也想利用市場。他向他的出版商索求高稿酬,使他的同事對他羨慕不已。比如他的《威廉·邁斯特》就讓他從出版商翁格爾那裡獲得二千塔勒,和幾年前出版八卷的格申版文集的稿酬一樣多。關於這方面,威廉·馮·洪堡致信席勒說:“關於他與出版商交際的表現,這里人們的談論對他十分不利,話說得也非常難聽,我聽到了不少。這期間柏林的學者們講起此事也很激動,認為這分明有悖於知識界鄙視銅臭的傳統。赫茨最近就非常嚴肅地問我,歌德究竟拿了錢沒有。”

當1794 年6 月13 日席勒的邀請函寄來時,歌德正在寫《威廉·邁斯特》。他看過信並不十分感到意外,六月初洪堡已經向他吹了風。歌德沒有立即回答,延宕了一個星期。他正為另一件事高興呢:公爵於6月18 日將弗勞恩普蘭這處房產,贈送給了一直租住在這裡的歌德。他很長時間裡總是考慮著要離開這個地方。在意大利旅行期間他曾有幾次猶豫不決,不知道是否還要返回魏瑪。在隨軍出征到法蘭克福時,當地官方曾提議請他擔任顧問,他沒有接受。現在,隨著接受公爵的饋贈,歌德下決心留下來。可以說,現在他才成為一個真正的魏瑪人。

這封邀請函也讓歌德必須做出決定:將來他要比以前更加積極地參與當下的文學活動嗎?這對他有何益處呢?他反复深入地考慮著。如何回應《季節女神》的邀請,他擬有幾種草稿。起先是這樣寫的:我希望通過我的行動答謝對我的信任。隨後又改為:以誠摯謝意接受邀請。以誠摯謝意又改為欣然地。最後一稿寫於6 月24 日,是這樣措辭:我將欣然地全心全意地參與這項工作。歌德避免使用恩賜者的語調,要讓人看出他參與此事對他也有裨益:與這樣一些正直、勇敢、精明強幹的先生們進一步交往,必定會對我產生積極影響,使我停滯不前的某些工作重新啟動並順暢進行。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