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修練脾氣:治療你的壞脾氣,別動不動就不爽
滿額折

修練脾氣:治療你的壞脾氣,別動不動就不爽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50 元
優惠價
90225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現代社會,變化大、速度節奏快、壓力重、煩惱多,
我們更應細心注意做到不生氣、不發火。
發脾氣,是一種氣急不滿情緒的失控。
發脾氣是我們「理智斷線」所產生的自我保護行為。

每個發脾氣的人都有自己「必須」發脾氣的理由,
而人類對親近的人挑剔發脾氣又是天生的本能。

作者簡介

心理學碩士,資深撰稿人,在處事為人、人文哲學上有很深的造詣。曾在報刊、雜誌上發表過多篇關於成功方面的文章,見解獨到,很受讀者的青睞。

序:人生有三忌:「嘔氣、賭氣、發脾氣」
不知從何時起,每當心煩意亂的時候就喜歡發脾氣,而對象往往是那些最在乎你,最關心你的人。您發過脾氣嗎?您發脾氣之後好受嗎?生活中人總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憤怒發脾氣。而且,還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人們在一般朋友或陌生人面前,忍耐力出奇的好,即使受到別人的指責和埋怨,我們多半也會選擇忍氣吞聲,但在家人面前則正好相反,一點點小事就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發脾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所謂的生氣發脾氣,無非是為了爭高低、論強弱,每個發脾氣的人都有自己「必須」發脾氣的理由,而人類對親近的人挑剔發脾氣又是天生的本能。但是,發脾氣之後你是否解決過任何問題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發脾氣,是一種氣急不滿情緒的失控,是我們「理智斷線」所產生的自我保護行為。可沒有人想過當我們生氣時,我們在別人眼中就同一個傻子一般。因為,生活中的發脾氣,大都是和自己過不去,無論是誰的錯,發脾氣都不值得,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和矛盾,反而激化問題和矛盾。
有些人一直以為生氣、發火,只要不把他表現出來便是一種成功控制脾氣的表現,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想法。一些人會制止自己對他人發脾氣卻又自己生悶氣,有話不說,有氣就壓,以為自己脾氣控制得宜,卻很可能把事情發展到更是不可收拾的地步。
凡「嘔氣、賭氣、發脾氣」,都是一個人情緒消極、失控的表現,對他人發脾氣是把氣出到別人身上;不向他人發火,僅僅自己內心鬱悶、不爽,卻只是把氣出在自己身上而已。這兩種形式,同樣都是脾氣不好的表現,差別在於對象的不同而已。
其實。每個人都是有脾氣的,但為什麼有的人就能冷靜處理憤怒,有的人就不行呢?還有許多人不想著控制一下自己愛生氣的脾氣呢?說到底就是生氣所帶給他的傷害還不夠大,他還沒吃過大虧,還沒學乖。
而且,為這些小事而浪費你的時間、耗費你的精力,讓你產生失敗的負能量是非常不值得的。之前,許多藝人常常會去找白龍王算命,期望自己能夠在事業、感情、財運上順利如意,但往往白龍王回應總是:脾氣要改。所以大家千萬別做一個壞脾氣的人,學會控制好自己的脾氣才是成熟的表現。
沒有一個人能夠一生當中永遠不生氣、不發火,聖人也不例外。但「制怒」卻是一種可以培養和發展的心理習慣。正如蕭伯納所諷刺的那樣,如果我們覺得生氣,可能會越來越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我們發脾氣可能純粹出於習慣,我們做這種反應已經「練習」了很長時間,也就成了一種習慣性發脾氣的反應。但是,我們可以憑藉「修練脾氣」來應付日常生活中使我們不痛快的瑣碎小事和環境,從而使我們得到快樂。
現代社會,變化大、速度節奏快、壓力重、煩惱多,我們更應細心注意做到不生氣、不發火。生氣發火的人往往以愚蠢開始,以後悔告終,既傷害他人,也傷害自己。一個人的內心所想往往會關係到一個人的命運,因此,要想時刻都過得愉快,那就得修練自己的脾氣,讓自己隨時保持樂觀開朗陽光的

目次

序:人生有三忌:「嘔氣、賭氣、發脾氣」

Part 1 人為什麼會像著魔一般的發脾氣?
1.發脾氣是把自己看得太大了 014
2.發脾氣是想達到自己的目的 021
3.年輕氣盛,容易衝動發脾氣 027
4.人有對親近之人發脾氣的本能 033
5.被朋友挖苦諷刺、出賣陷害 040
6.情緒較容易憤怒的人格特質 048
7.人有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愚蠢 055

Part 2 人都會發脾氣,卻很少有人會控制
8.無法控制脾氣,是因為你沒控制 062
9.不會控制脾氣,只因沒吃過大虧 068
10.只生悶氣不表示你會控制發脾氣 076
11.發脾氣時你看過自己的嘴臉嗎? 082
12.不要為別人的錯誤而不爽發脾氣 089
13.克制約束脾氣,不給魔鬼留機會 095
14.控制發怒,更不可遷怒無辜的人 103

Part 3 我們沒有傷害他人和自己的權力
15.無論有多累都不該向別人發脾氣 110
16.生氣憤怒就是靈魂對自我的摧殘 116
17.不要用生氣去對待發你脾氣的人 122
18.批評於事無補,指責會招來怨氣 128
19.憎恨發怒會耗盡你的精力和運氣 134
20.不要不爽,你應該檢討自己才對 140
21.用尊重與理解,取代你的臭脾氣 148

Part 4 改正你不爽、亂發脾氣的「制怒術」
22.留意不悅的信號,不讓它升級為憤怒 156
23.動怒前,描述一下自己和對方的感覺 164
24.按捺十秒鐘,盡量推遲你動怒的時間 170
25.爭執時,儘早讓對方說出最後一句話 177
26.重新判斷能控制許多即將暴發的脾氣 183
27.偶爾也閉上耳朵,關閉不需聽的聲音 189
28.閉閉嘴動動腦,是你應該經常做的事 196
29.學習佛學中平息怒氣的「制怒術」 203
30.訓練快樂情緒,徹底遠離臭脾氣 208

Part 5 人只要脾氣好,凡事都會好
31.脾氣決定了人間是天堂,還是地獄 216
32.暴躁愛生氣,會使生活失去安寧 221
33.唯有心平氣和,才能解決所有問題 227
34.能與所有人合諧相處,百利無弊 233
35.家庭和睦,家人要相互體諒與包容 238
36.世界如此美妙,你又何必發脾氣 244
37.脾氣好、心情好,凡事都會好 250

書摘/試閱

Part 1
人為什麼會像
著魔一般的發脾氣?
您發過脾氣嗎?我敢說沒有幾個人沒發過脾氣。您發過脾氣之後好受嗎?我敢說沒有幾個人發過脾氣好受。發脾氣且不說傷害他人,對自己也是自釀苦酒。那為什麼人還會著魔一樣發脾氣?


1.發脾氣是把自己看得太大了
生活中總有人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憤怒。因朋友約會遲到幾分鐘,你就一整天都苦大仇深的板著臉;公車上,因為急剎車不小心踩到你,你就喋喋不休的沒完沒了,甚至破口大罵;鄰里之間,你也會為了一些小糾紛而各不相讓,爭吵辱罵,沒完沒了;公司宣佈業績,自己的業績比要好的同事少了很多,你氣憤了,第二天再見到那個同事,眼皮抬都不抬……。
其實,這些發脾氣的根源,是自我膨脹,是自以為是,是自以為了不起,一句話,是把我看得太大了。
◎◎◎◎◎◎◎◎◎◎
為人者益謙忌狂,即為人須加強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凡事都謙虛謹慎,做到終生戒狂忌狂。狂妄自大與無知常常聯在一起。俗話說:「鼓空聲高,人狂話大。」凡是狂妄的人,都過高地估計自己,過低地估計別人。他們口頭上無所不能,評人論事誰也看不起,總是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只有自己最行。在他們眼裏,自己好比一朵花,別人都是豆腐渣。
不是嗎?有的人讀了幾年書,就自以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無人可比,現行的文學大家、科學巨匠全都不在話下;有的人學了幾套拳腳,就自以為武功高強,身懷絕技,到處稱雄,頗有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氣勢;有的人演過一兩部電影或電視劇,就自以為演技超群,名揚四海,儼然當代影視圈中最耀眼的明星……。
這些人,由於把自己看的太大了,於是容易讓眼睛跑到頭頂上,一有任何不順眼、不稱心的人或事發生就很容易大發雷霆。其實,任你再看大了自己,在大千世界也不過一粒微塵的茫茫宇宙之中,又哪裏去找小小的你呢?
有一次,因為一個很自私的政客,林肯簽發了一項命令,調動了某些軍隊,愛德華•史丹唐稱林肯是「一個笨蛋」。史丹唐之所以生氣是因為林肯干涉了史丹唐的業務。
史丹唐不僅拒絕執行林肯的命令,而且大罵林肯簽發這種命令是笨蛋的行為。結果怎麼樣呢?當林肯聽到史丹唐說的話之後,他很平靜地回答說:「如果史丹唐說我是個笨蛋,那我得親自過去看一看,因為他幾乎從來沒有出過錯。」
於是,林肯就去見史丹唐,通過交談,他知道自己簽發了錯誤的命令,於是收回了成命。
試想:林肯位居總統高位,尚能對別人出言不遜而虛心受教,假如有人罵你是「一個笨蛋」,你又會怎麼樣呢?其實,你和我也應該歡迎這一類的批評,當你習慣於這麼想的時候,你就離真正的完美很近了。可惜,人無完人,我們對於這一點總是很難做到。
任何事情發生的背後都有原因,為了克服這種狀況,你必須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1.你總是認為自己才是對的?
2.任何事情你都希望獲得他人的認同?
3.只要別人一不順你的意,你就會不爽?
我們要瞭解自己發脾氣的原因及注意發洩的形式,學會好好控制及適當的宣洩自己的情緒。
◎◎◎◎◎◎◎◎◎◎
宋朝人田登愛發脾氣,他當了南京郡守後,他的名字成了忌諱。誰在和他談話時,無意說到一個與「登」同音的字,他一定會雷霆大發,他身邊的許多官吏、兵卒為此受到過鞭打。上元節放燈的日子來臨了,官府在鬧市發文書告知百姓入城賞燈,由於官吏不敢寫「燈」字,就在文書上寫道:
「本州按照慣例,放火三天。」
告示一出,全郡一片譁然,諫官將此事上報朝廷,田登被免了官。
縱觀歷史狂妄的人無一成大事的,在現實生活中,無知者狂妄,當然令人鄙夷,就是有一些本事的人,狂起來亂發脾氣也毫無益處。有了本事自視過高,並進而發狂,表面看來,似乎狂得有點「道理」,其實,這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淺薄氣在作怪。他們不懂得天外還有天、人外還有人的道理,妄自尊大,總想出人頭地露一手。殊不知,等待這些人的只能是摔大跟斗。狂妄的結果是自毀,是失敗,這是被無數事實證明了的客觀規律。
龜兔賽跑是個很典型的例子。兔子狂妄高傲,自以為技術超過烏龜,輕視對手,最後慘敗而歸,落得個後悔莫及;而烏龜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冷靜地參加比賽,堅持不懈地走到終點,最終換來了勝利的喜悅。冷靜確是成功的階梯,而狂妄是愚蠢的開始,是悔恨的告終,項羽是狂妄的,於是他敗給了劉邦,自刎烏江;拿破崙是狂妄的,於是他缺乏冷靜,最後被流放;希特勒是狂妄的,所以遭人唾棄,最後也只能遺臭萬年。狂妄就像是心平靜氣的絆腳石,若不搬開它,又怎麼消彌你那自大的心理而減少發脾氣呢?
事實上,沒有一個人能夠有驕傲的資本,因為任何一個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詣很深,也不能夠說他已經徹底精通,徹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識無窮」,任何一門學問都是無窮無盡的海洋,都是無邊無際的天空……。
所以,誰也不能夠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而趾高氣揚。如果是那樣的話,則必將很快被同行趕上、很快被後人超過。
在社交活動中,人們都不願意和狂妄自大、愛發脾氣的人交往。所以,在社交場合,除非是原則問題,不要爭得面紅耳赤。一般來說,不要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氣,勃然大怒,甚至翻臉,要表現出有氣量,有涵養。俗話說:「氣大傷身。」發怒者會傷身,對自己的形象也有不良的影響。動不動就生氣的人,會失去朋友。



2.發脾氣是想達到自己的目的
憤怒、發脾氣是你經歷挫折的一種後天性反應。發火的心理就是你想要某些東西,有人阻止你去得到它,有人在中間阻礙。你的整個能量想要去得到什麼東西,而有人阻礙了那個能量,因此你無法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於是,你以自己所不欣賞的方式消極地對待與你的願望不相一致的現實。
水受到激發,就會氾濫;火受到激發,就會漫延;人受到激發,就會作亂。憤怒、發脾氣,可以讓你溫婉可人的美女變成潑婦;憤怒、發脾氣,可以讓彬彬有禮的君子變成小人。
◎◎◎◎◎◎◎◎◎◎
芭芭拉是個非常美麗的四十歲已婚婦女,但卻也是個非常容易生氣的人。家長會上,老師委婉地說她兒子吉米有「多動症」的傾向,芭芭拉當時就怒火中天,回家後不由分說地扣了吉米一個禮拜的零用錢,並責令他吃完飯後在自己臥室面壁兩個小時,不准看電視,不准打遊戲。
吉米非常委屈,但看著盛怒中的母親,他只好回到自己臥室,開始折騰自己所能折騰的一切東西。於是,芭芭拉第二天還得收拾吉米弄亂的臥室,她又開始對著兒子大吼大叫。
由於芭芭拉總是容易發火,不分對象和場合地發脾氣,摔東西,丈夫凱瑞就開始儘量少回家。芭芭拉沒有對象發火,於是一生氣就找吃東西。現在,本來非常美麗的芭芭拉,因為生氣吃東西,已經比去年增加了七十多磅。
「我沒有辦法,因為凱瑞不回家。我竭力壓抑我的憤怒,能多久就多久,通常是三到六個月,然後我就會突然爆發,一下子把氣全撒出來。」芭芭拉說,然後,又開始新一輪的發火和吃東西,最後的結果是:「我記不清自己曾反覆增減了多少體重,但肯定是一個很大的數字,而這都是因為生氣。」
◎◎◎◎◎◎◎◎◎◎
發脾氣是一把雙刃劍,刺傷別人的同時,也會傷了自己。芭芭拉用發脾氣來對待未能達到目標的兒子,剛開始,吉米是有點害怕。但沒多久,他發現媽媽也只是一隻只會發火的紙老虎,根本不會對他進行什麼強制性措施,反而更加肆無忌憚的胡鬧了。而丈夫凱瑞在偶遇了脾氣溫柔的清潔工艾米後,漸漸找到了男人的威嚴感。兩年後,芭芭拉收到凱瑞律師發來的離婚協議書,芭芭拉更加生氣,又開始拿起一大堆垃圾食品狂吃。她實在想不明白,凱瑞居然為了一個地位不如自己的清潔工而甩了她。
生氣可以解決問題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地球不會因為你生氣而停止轉動,事情不會因為你發脾氣而有過轉變,別人也不會因為你憤怒了而對你謙讓。相反,你的憤怒傷害了別人的自尊,別人會更加討厭你,甚至為你的困境落井下石。就如芭芭拉,兒子只會變本加厲地更加搗亂,而丈夫也忍受不了她隨時爆炸的脾氣,就投向了一個清潔工的懷抱。
心理專家曾對一大批在職員工做過一項調查,就憤怒問題及健康狀況對他們進行了提問,還問到他們是否有過曠工的經歷。心理學家先問第一個問題:在過去的三個月裏,你有沒有因為生病而不工作的情況?
有意思的是,那些有習慣性憤怒(每天生氣一次或更多)問題的人,比那些不愛生氣的人對這個問題給出肯定回答的可能性要高出四倍多。同樣,那些當時感到強烈憤怒(暴怒)的人出現曠工的可能性比那些只感到有些不悅的人高出兩倍。
這個發現讓心理學家相信:很多員工會由於憤怒而曠工,而身體上的疾病只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合乎規則的藉口。如果特別生氣,那受傷的可能性是不生氣時的七倍。暴怒的時候,受傷的機率是不生氣時的十二倍。
所以,在你發脾氣之前,可以先問問自己下列幾個問題:
● 你想達成什麼結果?想想你的終極目標是什麼,你的一舉一動應有助於達成目標。
● 我該跟對方說什麼?比方說,你希望對方能照你的目標走,那你應該要怎麼說才能打動對方?如果有人發脾氣對你時,你就會照著對方的方向走嗎?
● 我該用什麼方式溝通?你用心聽別人說話,對方也大多會禮尚往來。抱著多瞭解與學習的心,多問問題,向對方確認你是否真的明白他們的觀點。
● 我該在什麼時機開口?等到你有瞭解更多的意願與同理心、思路清晰,對方也比較願意敞開心胸、冷靜討論時,再和對方接觸。
唯一可取的是保持冷靜,冷靜是一種積極的、由靜轉動的心理活動過程。冷靜,能使自從劣勢轉為優勢,轉危為安。
所以,請在發脾氣之前,深吸三口氣,告訴自己:「我要冷靜,生氣只會讓事情更糟糕。」當你想出口傷人時,把舌頭在嘴巴裏繞三圈,告訴自己:「我要冷靜,發脾氣只會使別人更加討厭自己。」因為遠離怒火,停止發脾氣,你才可以快樂的晉級、進步,達到目的。



3.年輕氣盛,容易衝動發脾氣
一般來說,青年人好勝逞強、血氣方剛,情緒波動很大,更易發怒。這是因為青少年處於自我意識發展的加速期,習慣性地把自己作為人際和社會關注的中心,往往傾向於根據自己的需要、願望和動機採取行動,因此特別容易衝動發脾氣。他們強烈要求表現自己,實現自我價值,但在行事過程中又經常遭受挫折,一旦需求不能被理解、滿足時,便會採取極端不成熟的方式來發洩自己的不滿,導致矛盾的激化和行為偏差。
◎◎◎◎◎◎◎◎◎◎
為什麼年輕人就特別容易不耐煩的發火呢?其實,這跟年輕時賀爾蒙旺盛的分泌有關,因此人們才會說「年輕氣盛」也就是這個道理。尤其是正經歷發育的叛逆期時在荷爾蒙激素的影響下,會造成情緒上的強烈而多變,經常失去平衡不穩定,難以自控,產生莫名期妙的焦慮,憂鬱,憤怒或態度惡劣,喜歡頂嘴,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症狀,甚至產生自傷的意念和行為。同時,也特別容易對現有的規矩、事物、觀點不滿,往往認為舊有事物等同於無用、過時、腐朽等,認為不再適用於現在,而出現的「逆反心理」。
但經歷過叛逆期過後,卻還經常容易發火、暴怒的年輕人,往往就代表了心理健康水準低於一般同齡人。這些年輕人有的感情淡漠,甚至冷酷無情、好衝動、本能支配慾望、缺乏自制力,因而常與週遭朋友、同學,甚至親人發生激烈的言行衝突。
有的年輕人表現為自我中心,不服從管教,總認為自己的作為是理所當然的;有的年輕人則表現出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難以融於群體中去,即使有些年輕人因其脅迫或利誘而屈服於他,也不能使這個群體從心理上接納他;還有的年輕人挫折忍受能力極差,這是產生暴力攻擊行為的重要原因,有些年輕人在遇到挫折或不滿時,往往說出過激的言語及做出過激行為。
縱觀犯下這類錯誤的年輕人們,會發現他們都有著相似的特點:他們心胸狹窄、斤斤計較,認知水準低下,稍有不如意便勃然大怒,或痛不欲生、悲觀絕望。
此時,強烈的感情體驗支配著年輕人的行為,理智和意志失去了監督作用,往往會做出沒有理智、肆無忌憚、不顧後果的犯罪行為。從激情爆發到暴力犯罪行為的發生,僅是一步之差,只要在某一時刻想不開或者是瞬間不計後果,表現出盲目性、衝動性、無預謀性和瘋狂性等行為特點,就容易給社會造成惡劣的影響。
就像年輕時的我,每次暴怒發完脾氣後也總是問自己能不發脾氣嗎?但我每次這樣問,每次都覺得自己有一大堆理由。於是,每次都覺得自己的脾氣不能不發,不可不發,似乎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發脾氣,成了為真理而鬥爭。直到現在我才知道:即便為發脾氣找出一千條一萬條理由來,也是行不通的理由。
其實每個人都是有脾氣的,但為什麼有的年輕人就能冷靜處理憤怒,有的年輕人就不行呢?雖然發脾氣是一時之氣,是年輕人的意氣用事,在這個基礎上,年輕人是否有想過事情的原委錯誤究竟發生在哪裏?這樣盲目地指責他人,別人會怎麼想呢?也許之後的關係就會有點兒生疏了。
◎◎◎◎◎◎◎◎◎◎
有一則寓言:一天,有一隻老鼠向獅子挑戰,要與獅子決一雌雄。獅子果斷地拒絕了。
「怎麼?」老鼠說,「你害怕了?」
「非常害怕,」獅子說,「如果答應你,你就可以得到曾與獅子比武的殊榮,而我呢,以後所有的動物都會恥笑我竟和老鼠打架。」
這則寓言啟示我們:你如果與一個不是同一重量級的人發脾氣爭執不休,只會浪費自己的資源,降低人們對你的期望,並無意中提升了對方的層面。請記住:你是一隻獅子,別理睬老鼠。凡事都必須考慮其對未來的影響。現在的年輕人,往往做事時易衝動,沒有認真考慮其對未來的影響,從而種下了失敗的種子。
在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叫海格力斯的大英雄。一天,他在一條坎坷不平的山路上行走,突然發現腳邊有個袋子似的東西很礙腳。他便用力踩了那東西一腳,沒想到那東西不僅沒有被他踩癟,反而膨脹起來,體積迅速增大了一倍。海格力斯惱羞成怒,拿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棒砸下去,結果那東西越砸越大,最後竟然把路堵死了。
正當海格力斯束手無策的時候,山裏走出一位聖人。他對海格力斯說:「朋友,趕快停止吧,忘了它,離它遠去吧!不知道吧?它叫仇恨袋,你不侵犯它,它會小如當初,你要是侵犯它,和它為敵,它就會迅速膨脹,和你敵對到底!堵死你前行的道路。」海格力斯聽從了聖人的勸告,離它而去——展現在他面前的是一條坦途。
年輕人大都很愛面子,自主性、自尊心強;認為自己做的都是對的,重視同伴關係,易受同伴影響,聽從朋友的話,因此,可能會做一些並非自己意願但能獲得同伴認同的事。所以,年輕人一定要盡早學會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鍛鍊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培養自己的忍耐力和毅力。請記住:「獅子是不會跟老鼠打架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25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