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人的仁愛故事
滿額折

中國人的仁愛故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30 元
優惠價
9020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3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孔子

作者簡介

孔子教導學生:“仁者愛人。”仁愛美德從神農嚐百草的遠古傳說,到孫中山先生“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貫穿五千年歷史,一直滋潤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成為一代一代炎黃子孫為人處世、奮發有為的基本信念和倫理準則。品讀前人有關仁愛的故事,可以幫助今天的人們樹立積極向善的生活理念,為建設更加美好的社會攜手共進

目次

神農嘗百草 …001
為鄰居著想的子罕 …005
子路為雙親百里負米 …009
閔子騫真情感後母 …014
楚惠王恩及廚師 …017
信陵君禮賢下士 …020
有愛心的屈原 …024
與士兵共患難的吳起 …028
羊皮換賢與穆公亡馬 …032
劉邦的約法三章 …036
緹縈上書救父 …040
邴吉仁愛護皇孫 …044
王烈感化盜牛人 …048
陸績懷橘遺親 …052
寬仁恭愛的卓茂 …056
心地仁愛的戴封 …060
爭相與交的黃叔度 …063
羊祜立德 …067
愛民的祖逖 …071
神醫華佗 …075
曹操燒掉了那些信 …079
徐庶侍母歸曹 …083
駱統忍饑送米 …087
寬容大度的蔣琬 …091
善待百姓的陶侃 …095
樂於助人的嚴植之 …099
沈道虔樂於助人 …103
婁師德的雅量 …107
狄仁傑的修養 …111
仁醫孫思邈 …115
宋太祖尊母愛民 …119
韓琦大肚容人 …123
孝親廉潔的包拯 …127
愛民親民的朱熹 …131
愛民如子的陸游 …135
踐行仁義的許衡 …139
常念百姓的劉伯溫 …143
夏原吉施惠於民 …147
教人行孝的陸隴其 …151

書摘/試閱

子路為雙親百里負米

春秋時期,有一個魯國人,姓仲,名叫由,表字子路。他是大聖人孔子的得意門生。在孔子的弟子當中,子路的年齡最大,性格也最直率坦蕩,誠實守信,豪爽仗義,是經過孔子教化的有文化的武夫形象。他對孔子忠心耿耿,辦事認真。而最讓他聞名的、最為後世津津樂道的,還是他對父母的孝敬孝順。
子路小的時候,家裡非常貧困,天天吃的都是粗劣的飯菜,有時甚至連這樣的飯菜也吃不到,只能找一些野菜充饑,什麼藜呀、藿呀的,簡直難以下嚥。他總覺得自己吃些野菜沒有關係,因為自己年輕體壯,身體也吃得消。可是父母年紀大了,而且因為早年的過度勞累,全身都是毛病,還有嚴重的胃病。每次疼起來,豆大的汗珠從父母的頭上往下掉,翻身打滾。看著父母受罪,子路心裡特別著急。他想:要是父母能吃上米,就能少遭一些罪。
可是家裡沒有米呀,怎麼辦呢?為了能讓父母吃到米,他要翻過幾道山,走到百里之外去買米,再把米背回來。就這樣,子路省吃儉用,只要手裡有點積蓄就到百里以外去買米背回來給父母做著吃。一年四季,天天如此。要知道,百里是非常遠的距離呀,也許在現代交通發達的今天,這不算什麼,可是當時交通不便,子路只能徒步而行。一兩次可以,可是經常如此,就很難做到了。
然而,子路就這樣堅持了下來。他心想:自己辛苦一點有什麼關係呢?能讓父母吃到米纔是最重要的。所以,不管酷暑嚴寒,子路都不辭辛苦地跑到百里之外去買米,靠雙腿一天只能走七八十里,而回來的時候還要扛著米,這樣往返一次,就需要兩天多的時間。第一次回來時,子路疲憊不堪,但為了不讓父母看到自己疲憊的樣子,他就在門口休息片刻,纔打起精神進屋。當父母問他累不累時,他拍著自己的胸脯說:“不要說這點路,就算再走上一百多里,也累不倒我。”就這樣,子路不畏辛苦,堅持一年四季往返於兩地之間。
夏天,烈日炎炎,不要說負重行走,就是站在烈日下,不出一刻鐘也會汗流浹背,即使這樣,子路也不肯休息一下,就是為了能早點回到家裡,讓父母能早點吃飯;遇到雨天,他就把米袋放到衣服的最裡面,寧可自己淋雨,也不讓米袋被淋到。
冬天,天寒地凍,不時白雪紛飛,子路踏著凍結的冰面,邁著凍僵的雙腿,一步一滑艱難地走著。抱著米袋的雙手實在凍得不行,就放在嘴邊呵氣取暖,繼續趕路。
父母自從吃上米後,胃疼漸漸緩和,身體也逐漸康復,但是子路即使再苦再累也不吃米,省下來留給父母。每天吃得不好,再加上長時間的往返奔波,他的身體狀況也慢慢變得不好了,滿臉菜色,瘦得只剩皮包骨了。鄰居看到子路這樣辛苦,就問他為什麼能這樣不辭勞苦。子路說,為了父母的身體,這點苦不算什麼。
那個時候,天災伴隨著人禍,兵荒馬亂的,百姓的日子都不好過,路上經常能看到餓死、凍死的遺骨。而子路卻經常背著米袋往返,自然就有人對此上心了。一天傍晚,子路走在買米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夥劫匪。幾個彪形大漢把子路圍在中央,要他交出米袋,否則傷他性命。面對劫匪,子路嚇出了一身冷汗,但很快就冷靜下來。他對劫匪說:“我們都是苦命人,都有父母要供養。而我的父母正等著這些米下鍋度命呢,如果我把米給了你們,那他們就要餓死了。你們要米可以,但是不能全拿走,得給我的父母留點。”劫匪被子路的孝心打動了,就放了他,子路也就有驚無險地回到了家。後來,人們知道了子路為父母從百里之外背米的事情,都誇他是個大孝子。
子路的父母先後去世,他後來到了楚國,經人推薦,與楚國的國君進行過一次長談,被賞識他的才幹的楚國國君再三挽留,並加封了高官。做了高官的子路,行必是車馬,衣必是綾羅貂裘,吃必是美味佳餚,喝必是玉液瓊漿,聲勢烜赫,盛大豪華。但是面對這樣的場面時,他總是撫今追昔,灑淚緬懷父母,總是說,雖然自己現在是富貴一時了,奈何雙親已逝,不能像以往那樣承歡膝下,即使現在還能百里之外背米回來,父母也享受不到了。
子路常說:即使把最豐盛的食物擺在父母的墓前,也不如在他們生前好菜好飯供養他們啊。想到未能讓父母過上一天富裕的生活,子路就心如刀絞,因此在他做官期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自己對父母的一片孝心轉化為孝敬天下的父母,提倡孝道,施行仁政,使楚國上下祥和,君臣有序,長幼互敬,家庭和睦。
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人如果不知道去孝敬自己的父母,他又怎麼會友愛他人,熱愛祖國呢?在我們對子路百里負米的故事感動之餘,我們真的應該向他學習那種孝順父母之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0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