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行將消失的中國景象(簡體書)
滿額折

行將消失的中國景象(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行將消失的中國景象》講述了英國作家阿瑟?亨利?希思在1890—1910年期間來到中國旅行,他從哈爾濱出發,由北向南沿中國東部,沿長江、閩江,后到達香港,游歷了大半個中國,并將沿途所見的自然景色、人文景觀以及當時的社會現狀、旅行見聞寫下,并用油彩畫下當時中國的山川美景。

《環繞上海》講述了美國作家哈羅德?師克明在20世紀20年代初的一個初夏來到上海,開始了為期半年的中國之旅。在這半年間,他走遍了長江中下游的多個省市,體驗了當時長三角魚米之鄉的生活,感受佛教文化,并同一個典型的中國家庭共住一個多月,品味了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趣事,為讀者展現了一幅活色生香的百年前中國世俗生活的畫卷。

《運河人家》是英國作家米范威?布萊恩特的作品,書中通過描寫華北平原上大運河岸邊一個基督教徒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向讀者展示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普通中國人的面貌、普通中國家庭的日常生活情形以及當時中國的社會面貌、民間習俗等。

作者簡介

主編:李輝,當代作家。1956年生于湖北隨縣。1982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曾任人民日報社文藝部高級編輯。以傳記、隨筆寫作為主。主要作品有《沈從文與丁玲》《蕭乾傳》《滄桑看云》《百年巴金》《封面中國》等;譯著有《枯季思絮》《福斯特散文選》《走進中國——美國記者的冒險與磨難》《中國股市繪本》等。



譯者:陳海燕,山東淄博人,80后,文學學士、公共管理碩士。現供職于淄博市教育局。

周舒藝,江蘇揚州人,80后,畢業于武漢大學,文學碩士。現供職于人民日報社文藝部。

殷鵬,江蘇連云港人,80后,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現供職于人民日報社。

書摘/試閱

《行將消失的中國景象》

第二十一章 水上生活

在中國,大約有幾百萬人傍水而居。僅廣州市靠行船為生的人估計就有30萬。盡管住處狹窄擁擠,但他們看上去都非常幸福和知足。按照中國人的觀點,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觸手可及的水,與其說是用來做飯的,不如說是為了洗洗刷刷。他們把水桶沉入水中,隨時隨地保證水的供應,有時就在骯臟的溪水中,我想是因為他們總是把水燒開才免于生病。在這個龐大的國家,漁民有專門法律和市政條例,有強大的治安確保他們遵規守紀。

大量色彩鮮艷、外形美觀的小型戰船行駛在江上、溪流上,意圖攔截走私、抓捕海盜。然而,海盜往往會與警察結成同伙,然后分贓。

客船和貨船幾乎得不到或根本就沒得到保護,還被當局征收重稅;由于乘客走失或是拒不執行規定,他們還會被強收罰金。陸上和海上的壓榨同樣不堪重負。在廣州周邊我見到了樣式繁多的船只。有一種在水上漂流的旅館,有著非常精致的雕木裝飾,船身涂滿華麗的油漆,船上裝飾著真絲和綢緞質地的窗簾。這種旅館主要是為一些娛樂性質的派對或者是在城門關閉后才抵達的人們準備的。還有一種漂流的廚房,從熱水到烤鴨在這里都能買到。還有載著果蔬的小船,載著理發師、醫生的小船等。實際上,所有的買賣、職業看起來都有。

花街柳巷所謂的花船,還有麻風病人的船有專門的停泊地。還有一些漂流的棺材,通過這種方式把逝者送往他們挑選的安息之地。

看鸕鶿捕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人們非常聰慧地利用鳥去抓魚,然后再在它們的脖頸上綁一根繩子不讓它們把魚吞掉。另一種讓人覺得好奇的捕魚方法,是在船的一側裝上一個木架,然后輕輕放到水下,當船在河里上下起伏的時候,魚兒就跳到甲板上并被迅速抓進船里。

在河邊很多地方能看到一個個小小的茅草屋子,有個漁夫孤獨地坐在屋前,把一個裝有大網的方形竹筐固定在一根橫桿的頂端,再浸入水中,橫桿尾端用鉸鏈綁著一塊石頭當做杠桿,與古代從井中打水的方式相似。看漁夫在火把的光照下用長桿刺魚很有趣。

這個廣袤的國家,河流上行駛著來自不同地域的各種船只,不知要用多少張寫生畫才能把它們一一描繪出來。當然,那些最有特點的船只是必不可少的。居于首位的是站在船頭上可以瞭望的舢板。“就像有眼睛一樣可以看,可以行走。”那些外國人說,這些船和裝飾讓他們覺得自己看起來像魚一樣。船身的線條精美,船頭部位和用于居住的船尾位置較高,長長的舵柄高出船頂一截。我不想費力描繪富人們所乘坐的船的內部及臥房裝飾的華麗,也不想一一羅列船上各種不同的建筑,但是我認為,在藝術家們的眼里,寧波的舢板船其奢華程度當仁不讓地占據著首位。龐大的貨船船體曲線美觀,架著橫桿,桅桿稍微前傾,看起來非常美。

…………

《環繞上海》

4

然后,阿周意外出現了。他是一個老頭,個子很小,腦袋呈梨形。摘下帽子以后,那梳得又高又直的黑頭發讓臉顯得更長。一條藍色的長棉衫罩住了他的身影,他的右眼罩著一只黑色眼罩。從整體看,他似乎更顯得可憐而非 可惡。他一只手攥著一把紙傘,另一只手拿著一本筆記本,上面寫著我的中國朋友王熙洛寫的幾句推薦語:阿周先生不同凡響,他可以說一種像英語的語言,肯定能滿足您的要求。

酒店經理給我推薦過一些會說英文的小幫手,并聲稱他們的英文說得“灰常標緊”(非常標準);我和他們都一一簡單聊過,但一旦當我從談論天氣這種泛泛的話題轉移到某個具體的生活場景時,就面對著一堆誤解。與他們相比,阿周那只完好的眼睛中透出了理解,嘴里蹦出的也是相似的音節,真是又棒價又不高;所以此事立即解決。

在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想要結識左鄰右舍只有一個好方法,那就是乘坐住家船!因此,阿周和我一起向蘇州河走去。蘇州河把上海一分為二,然后垂直地流入黃浦江。我們是步行過去的,這樣可以很方便地在“老大”(首席船夫)看到我們之前,以隨意的、漫不經心的方式接近他們的住家船仔細看一看。阿周先生說,要想談成滿意的價格,裝作這種態度十分必要。經過多次無果而終的嘗試,我們看到一條看起來很不錯的住家船停在橋邊。這條住家船的“老大”是一個矮小、結實的男人,神情凝重,留著山羊胡,看起來像拿破侖三世(路易-拿破侖?波拿巴)。他站在船頭,陷入沉思之中。(他后來告訴阿周,我們在半英里之外的時候他就看到了我們!)因此,我們毫不費力地就把他從沉思中拉了出來,結果還租用他的船一個月(含四名船夫,不包吃)。價格總共是四十塊錢,包括小費—或者叫賞錢!所以,在第六天早晨,我們帶著兩個煎鍋、一個水手柜、一個鋪蓋卷、四十捆木柴和阿周先生購買的一些生活物品就出發了。我們收起跳板、拉起錨、踏著翻涌的潮水,駛向蘇州河的一段未名河段。

住家船十分舒適,它兩頭扁平,大約三十英尺長,頭尾兩端各有一個小的露天甲板。船中間是一個低矮的、像小屋一般的船艙,前端是客艙,后端有一些紅色拋光的木刻。船艙一塵不染,每邊有五個窄小的窗戶,每個窗戶都掛著深紅色的窗簾,與船艙紅色的木刻交相呼應。船艙里的鋪位很舒服,一個可以放鋪蓋卷,另一個放著水手柜。此外還有兩把椅子、一張桌子、一盞燈,頭頂上還有一個架子,可能是書架。客艙后面是阿周的房間,而船尾則是廚房和船夫的住處。

住家船兩側的水流嘩嘩作響,傳遞出繁忙的河運交通聲。平底帆船、大型駁船和貨船要么停泊在碼頭,要么伴隨著船槳滑動有節奏地搖擺著,沿著熙熙攘攘的水道,載著沉重的麻類植物、豆糕、柳筐和草席向目的地駛去。其他的船運載豬、家禽和蔬菜,還有的船裝載著 棕色陶罐,這些罐子體積碩大,足以裝下阿里巴巴故事里的兩個壯漢。

“拿破侖”(我找不到更好的名字來稱呼這位住家船的“老大”)和他一大一小兩個兒子站在船上。船的四周用長竹竿圍了一圈,防止碰到橋頂或路過的其他船只。船在行進中有輕微但規律的波動,感覺就像船槳在船尾擺動滑行。我從船艙后部向船尾的甲板望去,試圖找到到底誰是第四名船夫,發現在后面的長槳邊上站著兩個女人!她們穿著褲子,但確實是女人!在“拿破侖”的字典中,“船夫”顯然是一種通稱!當天晚些時候,我向阿周委婉表達了我對這一特殊現象的質疑;并不是說我反對特殊,但是 阿周解釋說:“老人有一個妻子,一個女兒。每個人都住船屋。那該怎么辦?”“但老人說有‘四位船夫’,不是嗎?”我 皺著眉頭。阿周開始掐指計算。“老頭自己,一個船夫;他大兒子,一個船夫;他細(小)兒子,一個船夫。”他猶豫了一下,眼睛四處觀望并一臉疑惑地看著我。“是的,”我鼓勵道,同時也忍住“細兒子”這一發音帶給我的歡樂,“三個船夫。”老人說,”阿周堅決地繼續說道,“兩個女的算一個船夫!”

這事以后,對于這條有“四名船夫”及驚人真相的船,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啟示號”。

離開上海幾英里之后,微風從東邊輕輕吹來。“拿破侖”讓船夫在甲板上排成一排,升起一根可以移動的桅桿,并沿著桅桿橫著架起一根竹條,再升起一塊方帆。不久之后,我們就開始快速航行,速度和岸上沿著纖道一路小跑的搬運工和雇農一樣。漸漸地,水面的船只也 減少了,面向運河的工廠和茶館也變成了深遠寬廣的稻田,中間點綴著樹蔭覆蓋的茅草屋頂小房子。

…………


第一章 大運河

花開啦!船來啦!

河流解凍了!船正在駛來!

開春溫暖的一天,當河岸邊的人們看見這個春季的第一批船時,好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地傳播開來。漫長的冬天結束了,大運河重獲生命—這條河穿過廣闊的華北平原流動著,最后抵達距離繁忙的天津港不遠處的大海。先是一艘在微風中展開了帆的船出現在眼前,接著另一艘出現了,再接著是一艘連一艘連續地出現,它們匆匆忙忙的樣子,仿佛是為了彌補那些失去的時間。

“你這是要上哪兒去?”一個人在岸邊大喊著。

“去港口。”船夫回答。

“你船上都載了什么東西?”另一個人問。

“棉花。”船夫回答。

現在這艘船正在靠近運河里的一個大灣處,那里的水流很急。撐篙緩緩出現,有著柔軟的身體和發達手臂肌肉的苦力們,正沿著狹窄的甲板牢牢地彎曲著身體,從一端走到另一端。他們邊用篙撐船,邊快活地唱著歌。

對面的岸邊,十個胳膊和肩膀上纏著繩子的健壯男人,正沿著拉船道吃力地搖晃著前行,他們迎風而上,正拉著一艘裝了很多貨物的駁船。他們逆流而上,艱難地移動著,船上滿載著裝油的錫罐—這些油會被運往內陸。在他們身后,又有六個男人正拖著另一艘沉重的船,船上裝著動物的骨頭,這些骨頭將被卸到岸邊的地面上,用作農田的肥料。這時,后面跟上來一只木排,上面裝著被固定在一起的木材。

木排逆流而上,將被劃到離這里不遠的一個大城鎮。接著,過來了一艘由一個人拖拉著的小船。船上裝著一口棺材,棺材上放著一只柳條編織的輕巧籃子,里面有一只活公雞。因為公雞的啼鳴將引領死者的靈魂,這樣,他的靈魂就不會在去往家族墓地的路上迷路。

又來了一艘客運船,這是一艘固定往返于海西鎮和天津港之間的客船。低矮平坦的船艙里,男人、女人和小孩擠在一起,他們坐在自己的行李上,那些行李主要是大件的鋪蓋。在那里,他們坐了兩天兩夜,快樂地聊著天,時不時講些笑話,吃點東西,在灼熱的太陽下打瞌睡。艙內的條件很差,但他們都不在意,因為這種方式的旅程價格極其便宜。在落日的余暉下,看到這樣一艘客運船航行在大運河上,任何人都會認為中國人是一群脾氣非常好的人。

除了擔負交通運輸功能外,大運河還有其他的作用。大運河在這片開闊平坦的平原深處蜿蜒前進,它澆灌了沿途每一塊農田和菜園,這些農田和菜園里生長著洋蔥、大蒜、萵苣、大豆、卷心菜、紅薯、茄子和多汁的甜瓜。順著河岸放眼望去,經常會見到一些男人在沿岸的地里長時間吃力地晃動,他們正以“打包”的形式將水從運河里舀出來,澆灌他們的菜園。他們預先會在堤岸的頂部挖好一個水池,水先被收集到這里,然后再流進與一塊塊農田連接的渠道里。舀水的過程是這樣的:兩個強壯的男人拉動一個由緊密的柳條編織而成、固定在兩條結實的繩索上的籃子,以一個穩定的或是搖晃的動作,將水從河里“打包”到水池里。伴著“嗖嗖”聲,水隨著籃子的翻轉,和籃子里的其他雜物一起被投進上面的水池里,然后,籃子再一次回到河里。干涸的土地靠喝著這樣得來的水獲得了生命,農作物的收成有了保證,農民也收獲了所需的糧食。這些村莊的繁榮興旺,很大程度上依靠著大運河。

當然,河水給河岸邊帶來繁榮的同時也會帶來災難。

夏季來臨,雨水從地勢較高的上游流下來,那時運河的水上漲得很快,嚴重時會引起人們的恐慌,唯恐水淹沒了堤岸。如果鎮子上的主政者和鄉紳長輩目光比較短淺,不重視修護堤岸的話,那么遇上洪水暴發,上漲的河流很可能會淹沒四周的村莊,不僅會沖走莊稼,還會沖走房屋。

通常,水情的變化情況是會被非常小心地監控的。緊挨著堤岸堆積有大堆的泥沙,這正是為了預防決堤,以備萬一需要的時候派上用場。有一年夏季,水上漲得很慢,看守堤岸的人就放松了警惕,他們枕在竹竿上休息,漸漸地睡著了。然后,突然有人喊起來:“水漲上來了!”他們立刻驚醒。此時太陽已下山,人們提著點亮的燈籠,慌張地沖向堤岸,上上下下。他們很害怕,唯恐上漲得越來越快的水會越過堤岸頂部,沖向農田和菜園。人們密切地觀察著,奔跑著,大喊著:“水快到頂部了,快點,把堤壩堆高。”最終,水停止上升,令人恐懼的危險過去了,莊稼得救了。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