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春天的第七扇門(簡體書)
滿額折

春天的第七扇門(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收錄了作者公開發表的15部短篇小說。小說既獨立成篇,又兼具關聯性。小說構建了蘇中裡下河平原上的一個家族式的文學基地,用“我”的眼光審視和解讀了發生于家族各成員間的親情、友情、愛情,用很大的篇幅書寫了一對漂亮“姐妹花”的糾纏、對決、心戰與和解。本書既可當作“集”單篇看,也可當作“連續劇”的長篇看。小說充滿了社會懸疑的張力,被稱為“汪(汪曾祺)派小說的傳承之作”。作者在設置迷局中,破解了迷局只有一個答案的慣例,每一個迷局都有N種答案,給了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每篇小說的結局猶如殘局,給讀者留下“沒看完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恰似讓人回味、咀嚼的味蕾,使人產生看了一遍,還要再看一遍、接著再看一遍的閱讀循環。緊扣社會的痛點,探幽人性中鮮為人知的隱秘世界,化解人們的精神困頓、人生逆境,給人以暖、以光,是小說的另一大鮮明特色。

作者簡介

資深媒體人,江蘇省作協會員。國家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入選作家、江蘇省作協重大題材文學創作工程簽約作家,鹽城市作協理事兼報告文學委員會主任。出版有《欲望紅顏》《白方禮,一個人的愛心長征》《追捕糯康:專案組獨家揭秘湄公河大案內情》(電影《湄公河行動》真人真事版)等作品七部。長篇小說《蝮蛇行動》《骨語》已售出影視改編版權。曾獲中國法制文學獎、中國小說學會獎、江蘇大眾文學獎、鹽城市政府文藝獎等四十余項。

烈焰或火花――小說創作及其他
徐向林
1
我的文學啟蒙有兩個出處:一個是十一二歲時,挑燈夜讀了文言文版的《三國演義》,另一個是十六七歲時,差不多讀完了所有能讀到的古龍的書。
這兩個出處,對我個人而言有一個共性的啟發,那就是文字表述的集約化。集約化與簡約化不完全一樣,簡約化是十句話並作一句話講,集約化則是把十句話先過下秤,然後給予表述所需的最合適數量。
2
我剛開始寫小說時,我告訴別人,我寫小說的理由是我有話要說。


後來寫著寫著我發現,越往下寫我心裡的話越是不能說,因為我筆下的小說主人公很反感我借著他的嘴巴來說話,他告訴我:最好的境界,是不言!
3
很多小說家在創作談或訪談中,會提及博爾赫斯、馬爾克斯,有一段時間甚至成為潮流,似乎不提提他們,就不懂小說怎麼寫似的。
身處這個潮流中,我也想趕時髦,但老實說,這二位大師的小說我並沒有深讀多少。不知什麼原因,這麼多年的閱讀生涯,我對國外的小說沒有自發的閱讀興趣,除了對馬克·吐溫、契科夫、凡爾納、塞林格、海明威、芥川龍之介、莫泊桑等作家的部分作品稍熟悉外,別的小說我幾乎讀不進。
這是一件很尷尬的事,你想啊,寫小說,不博覽群書能成嗎?


但不管別人怎麼說,我的閱讀體系是深深植入在中國傳統文化根基上的。有一句俗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言來也會湊。我想,如果精讀了四大名著,精讀了儒林外史、聊齋志異,也應該可以寫出優秀的小說。因為這些古典小說的大師們,譬如羅貫中、施耐庵、曹雪芹、吳承恩、吳敬梓,他們當年創作時,也從未閱讀過國外的作品。幸好他們沒讀,就像中國山水畫上,如果加一個油畫肖像,你覺得會成為傳世之作嗎?
4
我寫作紀實文學多年,那些都是非虛構的真實故事。當我從事小說的虛構寫作時,在非虛構和虛構之間穿行,我給它的定義是鏡像。


如果說紀實故事是真實的世界,那麼小說就是鏡子裡的虛幻世界,它只是鏡外世界的局部取景和平面化處理。
都說文學創作要源于生活高於生活,但我始終覺得,小說家的現有認知能力,遠未達到3D掃描和打印的效果,我們現在所做的努力,創造的不是人工智能,只是一個或銅質或玻璃的鏡子而已。
5
從寫作的訴求來看,寫作者有三種類型:一是從心寫作,把內心的話說出來,博客、微博、朋友圈是主空間;二是從職寫作,安放在職業寫作的位置上,比如職業作家、職業秘書、職業記者等;三是從欲寫作,寫作的目的很明確,奔名利而去。
6


虛構一個理想中的世界,決定這個世界裡人物的生死興亡、高興或悲傷、淒涼或榮耀,小說家作為筆下世界的教主,有著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力。
我想,這該是吸引和釋放小說家孜孜不倦創作魔力的一種吧。
7
小說寫作者怎麼才能成為小說家?我想就一個字:寫!
譬如寫短篇,打個冬天裡起床的比方,寫了10篇,才算穿上了內衣,寫了20篇才算穿上了外衣,寫了30篇才算穿上了鞋子,寫了40篇才算洗漱完畢,寫了50篇才能外出見客會友。



8


一部現實主義的中短篇小說,能寫活一兩個人物,使之具有鮮明生動的個性特徵,從中可以看出某些人的影子,引發讀者的思考和琢磨,可以說已經達到了小說的部分目的。
9


古語雲:“文者,貫道之器也。”文學創作當然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職責。應該用獨到的思想啟迪,潤物無聲的藝術薰陶,啟迪人的心靈,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
10


春天的第七扇門,我之所以用這個名字來命名本短篇小說集,這有我的美好構想:第一扇門化怨氣,第二扇門去戾氣,第三扇門解怒氣,第四扇門除忿氣,第五扇門驅暮氣,第六扇門破黴氣,第七扇門好運氣。
11


好的小說,不是一下子就能讓人咀嚼出它的真滋味,而是在經過咀嚼、下嚥、消化後,才能從中感受到或苦或酸或甜或辣的滋味,這樣的滋味才能長駐心底。品嘗的時候,感覺就那麼回事兒,過了不久,還想著接著去品嘗。





12
從體量上觀照,微篇小說是開宴前墊一墊的甜點,短篇小說是開胃的涼菜,中篇小說是豐富的熱炒,長篇小說是最後的壓軸正餐,四者缺一,皆不能構成完整的宴席。
雖然也有人會說“百招全不如一招新”,但我還是認為一個完備的小說家,應當長中短微兼修。既然做了文字的大廚,最好什麼菜都能做點出來,當然,要是其中有一道成為特色,就可“一招鮮,吃遍天”了。
13
寫短篇小說的好處是,作者可以是擁有絕對權力的掌控者,筆下的人物誰都聽話。寫長篇小說,雖然有故事大綱,但寫著寫著,筆下的人物覺醒了,他們有了獨立的主張,就不一定聽話了,開始搞獨立搞自治了,作者的王者地位受到了動搖,只能信馬由韁,任由筆下人物自由自在地走下去。
14
李宗盛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所有的好作品,都是老天在給我把筆;所有的爛作品,都是我自己寫的。”這句話,對於我來說感同身受。往深處究,其實李宗盛和我,都是在說關於天賦的話題。



15
小說創作當然有模式和經驗,一個小說作家一旦形成了模式和經驗,相當於建成了一個流水式生產線,小說家會越寫越省事、越寫越舒服,但從生產線上走出的作品,很容易千人一面。小說家如果不意識到這個問題,就會陷進“模式陷阱”或“經驗陷阱”而不能自拔。
16


如果書信寫作能夠算作我文字創作肇始的話,我八九歲時,就開始給千里之外的父親寫信了,應該是早慧了吧。可惜的是,當下的人越來越不會寫書信了,包括我也是。這究竟是科技傷害了書信,還是書信被科技淘汰了呢?
17


最後,說點與這本短篇小說集直接有關的事兒:書中的十五篇小說,大多發生或出發在“西大倉”,這是一個虛構的地方,現實中也可以找到它的真實存在;部分短篇小說中提到的“我”,當然也是虛構的人物,但這個“我”也可以在現實中尋
覓到他的影子。如果與某君有雷同,那純屬巧合。
2017年10月

目次

1 空心(刊于《天津文學》2013年第9期,獲中國小說學會“文華杯”全國短篇小說二等獎)
2 那一段被遺忘的時光(擬刊于《海燕》(已過審定稿,年內刊出))
3 把風拉起來(刊於《芒種》2017年第7期) 頂替(刊於《當代小說》2012年第12期,《湖海文學》2017年春季刊轉載)
4 萬花筒(刊於《當代小說》2017年第7期)
5 近在遠方(刊於《參花》2013年第11期,《湖海文學》2016冬季刊轉載)
6 春天的第七扇門(刊于《天津文學》2017年第7期)
7 板凳的翅膀(刊於《雨花》2014年第3期,《文藝報》2014.6.9刊發短評,獲2014年度鹽城市政府文藝獎)
8 三朵雲(刊于《安徽文學》2017年第2期,《中華傳奇》2017年第6期轉載)
9 你竟如此多情(刊於《當代小說》2012年第9期,獲當代小說全國精短文學徵文大賽一等獎)
10 空白(刊於《短篇小說》2014年第10期,獲第二屆江蘇大眾文學獎,《湖海文學》2015年夏季刊轉載)
11 瓢蟲在歌唱(刊於《短篇小說》2014年第8期,《湖海文學》2015年春季刊轉載)
12 斑馬線(刊於《短篇小說》2014年第9期)
13 磁懸浮(刊于《大觀·東京文學》2017年第5期(雙月刊))
14 雙瞳(《湖海文學》2017夏季刊) 附:部分評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