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檸檬圖書館
滿額折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檸檬圖書館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20 元
優惠價
9028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2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溫暖無比,充滿智慧的故事。」
――英國作家琳達.紐伯里(Linda Newbery)

失去摯愛時,人們應該如何面對傷痛?
友誼與閱讀,又能帶來什麼樣的正能量?

10歲的小女孩克麗索(Calypso)總是把自己埋在書堆裡,
直到新轉來的女同學小梅(Mae)出現。

小梅也愛看書、喜歡寫故事,兩人建立起親密又特別的友誼。
小梅家總是生氣蓬勃、偶有爭執,忙碌且熱鬧……克麗索好喜歡待在小梅家。

自從克麗索的媽媽過世後,爸爸變得疏遠冷漠,一切都往心裡頭藏。
當她揭開隱藏在爸爸書房裡悲傷的祕密,才察覺他早已瀕臨崩潰邊緣……。

克麗索有辦法改寫破碎的家庭,找到屬於他們的快樂結局嗎?

***

「我跟妳說,我媽媽的病發作得很快。在她離開以前,幾乎沒有時間做她想做的事。有時候我會想,如果他們沒有發現癌症,沒有告訴她,她會不會還活著?我的意思是,是不是因為我們把這件事告訴她,才讓癌症變成真的?」
「妳還OK嗎?」小梅問。
「沒事。」
「可是妳在哭耶。」
「是嗎?」我還在逞強。
她溫柔地抽走我的著色本。「妳一定很想念她。」
小梅靠了過來,一手抱住我。「哭一下沒關係的。」她的語氣好像護士。「妳沒有媽媽了。為了這個流眼淚是很正常的。」
我乖乖照辦。在我哭完之前,小梅一直緊緊抱著我。

*** 

本書透過溫暖動人的文字,帶領我們學會包容每個人「處理悲傷的方式」。
當你了解如何愛人與被愛,心中那些好不了的傷口,也能就此得到療癒。

作者簡介

喬.柯特李爾(Jo Cotterill) 

喬.柯特李爾住在牛津郡,曾經身兼多職:演員、音樂家、老師、報紙小販,現在則為全職作家。
喬喜歡為各種年齡層的讀者寫書,出版作品超過二十本,過去曾以小說《仰望群星》(Looking at the Stars)獲得英國卡內基獎章(The CILIP Carnegie Medal)提名,入圍英國讀寫學會推薦書獎(UKLA Book Award),並登上牛津郡好書獎的極度推薦書單。《檸檬圖書館》同樣獲得2017年卡內基獎章提名,並入圍2017年里茲文學獎(Leeds Book Awards)決選名單。
喬熱愛到各大學校聊書、分享閱讀經驗,平時在陪伴丈夫和兩個年幼女兒之餘,她也會親手寫卡片或編曲。 


譯者簡介:
楊佳蓉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現為自由譯者,背負文字橫越語言的洪流,在翻譯之海中載浮載沉。
譯有《藏身處》、《希特勒的皇帝夢》、《關鍵96小時》、《完美殺機》、《殺戮時刻》、《迷蹤》(以上皆由臺灣商務出版)、《聖嬰降臨書》、《在妳身邊90天》、《黑屋》、《馬雅預言書》系列、《早安,陌生人》、《下一頁,愛情》、《壁花姊妹祕密通信》、《借物少女》系列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心理師、出版人、童書編輯、兒童文學作家,溫暖推薦!※

《檸檬圖書館》描寫的是人與人之間微妙關係的故事,讀了之後,你會發現:不管與親人,或是與他人,必須互相依存,生活會更精采。
――資深國小退休教師、兒童文學作家/李光福


當大人拒絕面對驟變時,孩子將身處什麼樣的生活?一個過於「懂事」的孩子,是否正吃力地為大人扛起不屬於他的責任? 《檸檬圖書館》生動地刻畫出親職化子女的身影,更讓我們再次看見愛與陪伴的力量。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創辦人/李苑芳

一個害怕失去而不敢相愛,令人心疼不已的故事。兩顆悲傷的心,如何相依相扶,這本書帶給讀者淚潸潸而心暖暖的感動。
――臺北市國語實小校長、兒童文學作家/林玫伶

如何面對「失親」的創痛,透過閱讀、寫作?體會真愛的「施」與「受」?這帖療癒靈藥,在本書中有深刻描繪。
――資深童書出版人/桂文亞

我們都可能是克麗索,也可能是克麗索的爸爸,當然也可能是伸出溫暖雙手的小梅。失落後的心聲,終將蛻變為新生。
――臨床心理師/曾心怡

本書讓我們深深體會――只要回應孩子對愛的需求、給予表達情緒的自由,即使是悲傷、痛苦的經歷,也能為他們帶來正向意義。
――親職教育專家 /楊俐容

關於友誼、家庭、自我修復的故事。面對傷痛,故事或許不是最直接的解方,但卻是協助我們跨越阻礙的催化劑。
――前童書編輯、臉書粉專「編輯小姐Yuli的繪圖日誌」板主/Yuli

導讀:
失落後的心聲與新生
臨床心理師/曾心怡
 
我們都曾失去過。可能是朋友轉學、遺失了心愛的娃娃,最難熬的,莫過於意識到和一個重要的人永別——我們失去了最愛的人,失去了最愛我們的人。
書中的主角克麗索(Calypso)用她平實的口吻,娓娓道來在和母親永別後,她和爸爸的生活。故事開始時,她是個埋首於書堆的女孩,當新轉學來的小梅(Mae)主動靠近後,克麗索並不確定是否有人真的想和她當朋友。放學回家後,克麗索是個讓人很難相信她僅有十歲的女孩。她需要張羅晚餐、需要關心父親,在這樣的過程中,她也學會把心裡的事隱藏起來,好讓父親放心。在父親的教導之下,她總是時常告訴自己要有「內在力量」,不可以輕易哭泣、不需要依賴外在幫助。
但,內在力量究竟從何而來?傷心的時候到底可不可以哭呢?
在回答這樣的問題前,我們先來談談,人們究竟應該如何理解死亡,以及面對摯愛死亡後的悲傷。
「阿公去當天使了!你要和他說保佑你好好長大,書讀得很棒!」、「不要哭喔!不然阿祖會捨不得離開喔!」對於孩子來說,死亡就如同一個疼愛自己的人憑空消失了。「可是我不要他當天使啊,當天使就不能每天陪我上學了」,孩子心裡有好多的難過和疑惑。當心中的疑惑無法被好好解釋時,有的孩子會出現很多揣想,例如:「是不是我昨天惹阿祖生氣了,阿祖才不要我了?」
其實,孩子這時可以哭、可以難過,然後需要有人告訴他們,死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由於小孩並不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這時如果能用哭泣的方式抒發,並理解這些情緒其實很正常、就連大人也會有,便能幫助孩子走過悲傷。
然而有些時候,甚至連大人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失去至親的悲慟,例如克麗索的爸爸,寄情於各種不切實際的想像尋求安慰,同時也在自己和女兒之間築了一道厚厚的牆。克麗索無法得到來自父親的慰藉,為了適應生活,她因此被迫早熟,成為家庭裡面的照顧者,只好藉由大量的閱讀,在心裡和同樣愛讀書的媽媽產生連結,也形成自我安慰的方式。
克麗索渴望能夠在思念母親時,得到一個容許自己哭泣的擁抱,但由於父親還無法真正面對妻子離世的事實,藉由埋首在(可能)不合時宜的研究中轉移注意力,自然也無法積極面對孩子的情緒。這位父親甚至要求女兒堅強,藉此迴避和孩子共同思念的時刻。實際上,成年人習慣用許多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來隔絕情緒的影響,好讓自己不要那麼痛苦,假裝一切都沒發生般地繼續生活。
心理學中常提到的哀傷(grief)五階段,是由全球安寧療護創始與推動者之一,伊莉莎白.庫伯勒.羅絲(Elisabeth Kubler Ross)博士提出。悲傷五階段分別為: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最後才是接受。這正表示當人們在面對悲傷與失落時,從最初的否認、憤怒,直到最後能真正地接受,是很不容易的過程,不論大人或小孩皆是如此。而當大人能以不過分理智的方式處理情緒時,就能先幫助自己,再協助孩子走過哀傷。
該怎麼走過哀傷呢?在這個最失落的時候,小梅走進了克麗索的世界,讓克麗索重新和人群有了連結,得到溫暖與關懷;兩人在閱讀上共同的喜好,也使克麗索得到了認同與支持。這些來自外在的協助,就這樣逐漸轉化為真正的內在力量,克麗索開始了新的生活,得以逐漸走出哀傷。
近年來,心理學領域很重視創傷後人們的恢復力(resilience),在逐漸走過心裡的創傷後,有些人會從中發現生命的力量,一般稱之為創傷後的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簡稱PTG)。有研究指出在失親兒童的恢復力中,家庭與外在資源的連結,被視為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在本書的中段,克麗索和小梅一起合寫故事。而後,克麗索決定寫下自己的故事。心理學上有所謂治療性書寫(Therapeutic writing),透過書寫,我們得以釐清自身紛亂的思緒與情緒,也會對自己有更多的覺察與頓悟;透過書寫,我們得以和自己對話;透過書寫,我們不會沉溺過去,或是擔憂未來,而是能在「我手寫我心」的過程中,將思考和動作相互連結,進而真真切切地活在當下。
在全書最後,克麗索試圖和父親透過共同創造出新的虛擬生命故事,傳達希望給彼此,彷彿敘事治療(narrative therapy)中的生命故事改寫,賦予過去新的意義與可能。
在《檸檬圖書館》裡,我們看到了家庭中失落的酸楚,也看見了每個成員心裡的傷。當人們企圖穿越層層防衛、碰觸這些傷痛時,需要無比的勇氣,更會經歷極大的動盪。全篇故事最讓我感動的是,作者如實呈現了接觸心理治療與協助後的真實情況:你並非立即就會有神奇的轉變,儘管時好時壞,需要時間與耐性慢慢復原,卻是一步一腳印地將破碎內心拼湊起來的療癒過程。

目次

專文導讀 失落後的心聲與新生
 
第一~四十二章
 
尾聲

 

書摘/試閱

第一章
 
今天,這個學期剛轉來的新同學小梅邀我一起玩。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她的黑色長髮編成兩條辮子,盤到頭頂上,像是電影《真善美》裡面海蒂跟其他小朋友一樣。人偶一般的圓潤臉龐鑲著明亮的藍眼珠。
我坐在最喜歡的操場一角,捧著一本書,每天午休都是如此。小梅滿懷期盼地對我微笑,但我搖搖頭,繼續看書。
「OK。」說完,她轉身離開。
我努力專注,視線卻不斷飄向她。她常把「OK」掛在嘴邊,這兩個字很適合她,甚至跟她的名字有點押韻。OK,小梅。她在團體活動課上說,自己之所以轉學是因為搬家的關係,不過她好像一點都不在意,總是開開心心的。
我以為她會去找別人,但她獨自晃到圍牆旁,蒐集地上的小樹枝堆成一堆,坐下來,從口袋裡掏出某樣東西。金屬外框反射陽光——是放大鏡。
難道她打算用樹枝生火?我看得入迷,會成功嗎?她費了好一番工夫尋找恰當的角度,一會仰頭看天空,一會低頭看放大鏡,往各個方向傾斜。
這樣不對,我心想。她得要在同一個角度維持一陣子,讓光點替下方的樹枝加熱。我曾在書上讀過,這並不是很實際的方法,不過只要耐性足夠,陽光也夠強,終究還是能生起火。偏偏現在是秋天,陽光不夠強烈。
我看得太專心了,當她抬起頭看到我的時候,我差點嚇到摔了手中的書。我迅速把視線移回書頁,卻又忍不住再偷看了她一眼。她還是看著我,對我露出朋友般的笑容。我尷尬得臉頰滾燙,雙眼再也沒有離開書本。
最後,小梅的樹枝沒有著火。要是真的成功了,老師一定會跑過來處理。上課鐘聲響起,大家一如往常地一哄而散,我懶洋洋地跟在後頭,等到同學幾乎都離開操場,我衝到圍牆邊,探看小梅的樹枝堆。那已經不是整堆的樹枝了。她用樹枝在地上排出字母,拼成一個我再熟悉不過的名字。
 
克麗索(Calypso)。
 
我衝回教室,心臟怦怦跳。小梅為什麼要排出我的名字?
 
爸爸每次都說人要當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小時候我不懂,不過現在我懂了。他的意思是我們應該要樂於獨處;不該仰賴其他人逗你開心。他說他不需要其他人。
有時候我會納悶他是否需要我的母親,但這不是我能問他的問題,而且我也沒辦法問她,因為她已經過世了。
學校老師以前會擔心我總是自己一個人坐著。他們寫了一些評語:「她是個很孤獨的女孩」、「她讓自己孤立」。好像這不是什麼好事一般。
最近的報告多了不同的內容:「假如她無法建立親密的友誼,明年將會難以融入中學。」
「他們根本不懂。」上學期末,爸爸看了老師的報告。「他們無法理解有些人不需要其他人。他們以為獨立等於孤單。沒有人教過他們內在力量是什麼。」
爸爸是內在力量的死忠信徒,他不時會說:「要是我出了什麼事,克麗索,妳會好好的。妳擁有強大的內在力量。」
我很高興他如此肯定我,可是我不喜歡想到爸爸會出什麼事。五年前,媽媽出事了,我也努力不去想那件事。事情發生得太快:她有點不舒服,跑去看醫生。他們做了一些檢驗,說她得了癌症,然後她一下子就病得很重——然後就離開我們了。要是爸爸也過世了,我不認為我能好好的。
每當他說起這件事,淚水總會湧入我的眼睛。他發現之後就會搖搖頭,彷彿我又讓他失望了。「沒有必要為這種事情難過。」他說:「我只是要告訴妳如何變得堅強。找到妳的內在力量。」
我抹抹眼淚,努力嘗試。我相信力量真的存在——尤其他說了那麼多次,那股力量一定存在。「我會好好的。」我拚命努力想穩住聲音:「要是……我出了什麼事……你也會好好的。」
「這就對了。」他鼓勵似地笑了笑,走回書房。我試著不要在意他贊同我的話——那只是因為他擁有內在力量,而不是他不愛我,一定是這樣沒錯。
在學校,其他同學不再試圖和我深交。我喜歡跟他們玩——我並不是討厭其他人。不過說真的,比起與人相處,我更熱愛閱讀。我喜歡它們在我腦中創造出的平靜空間,裡頭充滿了魔法、神祕的島嶼、各種千奇百怪的祕密。
小梅是新同學,還不了解我。再過幾天她就會明白了,到時候她就會找到其他朋友。
 
第二章
 
回到家,我依然想不透小梅和那些樹枝是怎麼回事。我走進屋子,踮腳尖經過書房門前,不敢打擾爸爸工作。爸爸的書房就在左手邊那扇厚重老舊的門內,或許他根本聽不見我的聲音,不過我早就養成安安靜靜的習慣,盡量不發出太大的聲響。我上樓回房,開始寫作業。
一樓的書房一直都是爸爸的工作空間。從前媽媽在二樓第三間臥室裡,布置了小小的工作室,她過世以後,我們把這間最小的臥室改裝成我的書房,所以現在我既有臥室也有書房了。我很幸運,目前我還沒遇過哪個同年齡的小朋友,擁有可以專門放自己書的房間。
寫完作業,我下樓泡茶,準備吃點東西。廚房的櫃子裡一向沒放多少食材,不過擺了一些麵包和起司,還有一罐煮熟的豆子。我烤了麵包,將豆子煮滾,磨碎起司灑在上頭,然後坐到餐桌旁,單手拿著麵包,另一隻手捧著書——《波麗安娜》(Pollyanna)。這是一部很久很久以前的作品,我不太能融入劇情,因為女主角實在蠢到不行,她只希望大家都能喜歡她,我開始思考是否值得把它讀完。比起這本書,我更喜歡《清秀佳人》裡的安妮,或是《屋頂上的蘇菲》(Rooftopper)裡的蘇菲、《征服繩索的女孩》(The Girl who Walked on Air)裡的露薏。她們都擁有豐富的想像力、渴望冒險,而不是浪費時間沾沾自喜。
等我吃完麵包、洗完盤子,爸爸還是沒有出現,於是我替他泡了一杯茶,端到他的書房。
「爸爸?」我敲響厚重的門板,往內推開。
爸爸的辦公桌在左邊,他和往常一樣坐在那裡,雙眼盯著一份草稿。他的工作是校對,負責在書本送印前讀過幾遍,確認內容完美無缺。爸爸有本事揪出十個編輯都會漏看的錯誤。就算今時今日有那些厲害的電腦,爸爸的校對功力依舊是天下無敵。他會印出每一份草稿仔細校對,辦公桌上老是擺滿一堆堆整齊的紙張。
長方形的大房間裡光線昏暗,前院的樹木長得太茂盛了,遮住理應穿透大窗戶、照進室內的陽光——雖然今天是陰天。我們還沒搬進這棟屋子前,有人在牆上敲出大洞,裝設了一扇通往後方溫室的玻璃門。當時他們或許擔心書本會在陽光的曝晒下損壞,立於另外三面牆邊的漂亮古董木頭書櫃上,都加裝了雕花遮陽板。儘管近幾年因為外頭的樹木長高,太陽已經照不到書櫃了,櫃子上的遮陽板還是和以往一樣緊緊扣上。由於室內光線不足,爸爸在裡頭工作時,總要打開桌上的檯燈,不過他喜歡這樣,我也喜歡。書房安靜陰暗又舒服。有時候我會想像,書中角色會=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悄悄地行走。
「喝杯茶吧。」我把茶杯擱在桌角。
「等我看完這頁。」爸爸豎起手指,視線沒有離開紙張。
我乖乖地等著。爸爸今年四十二歲,但沒有人猜對過他的年紀。依照當下的感受或是專注的目標,他的面容會變得年輕或蒼老許多。他的棕髮帶點捲度,前額髮線如同退潮般緩緩上移。他看書報時會戴眼鏡,身材高高瘦瘦的。以前我還很小的時候,他曾打扮成稻草人逗我玩,看上去實在是太合適了,彷彿他是稻草人投胎轉世似的。
他讀到頁尾,在最後一行的某個字下草草註記,接著抬起雙眼,對我微笑,眼角浮現紋路。
「克麗索,午安,今天在學校還好嗎?」
「很好。新來的女生用樹枝在地上拚出我的名字。」
爸爸摘下眼鏡,歪歪腦袋。「真怪。」
「嗯,我知道。」
「妳那時候在和她玩嗎?」
「沒有,她自己動手做的。」
「她有拚出她自己的名字嗎?」
「沒有,只有我的。」
他聳聳肩。「好吧,人有時候會做怪事。」
「我知道。你在忙什麼?」
聽到我這麼問,他頓時臉上一亮。「科學期刊。裡頭有一篇講檸檬酸的文章寫得特別好。等我寫完那本歷史書,想請作者來幫忙寫書評。」
爸爸正在寫他稱為「畢生巨作」的作品,聽起來像是什麼廣告詞,不過那其實是一本很厚的書。書名是《檸檬的歷史》,內容全是檸檬的起源、幾百年來的演化、能用檸檬製作什麼藥物、食譜……總之所有和檸檬有關的一切全都寫進去了。出版之後,他就會變成有名的作家,我覺得很棒。有時候我待在自己的書房裡,被書本和作者包圍,心裡偷偷想著總有一天我也要當作家——但我不敢大聲說出口,深怕會戳破這個夢想,就像對著泡泡吹氣那樣。
爸爸的書房過去瀰漫著打蠟後的氣味,現在則變成檸檬的香味,因為他正在室內種檸檬樹。四年前,他憑著一股狂熱,把書房後方的溫室清得一乾二淨,買來六棵檸檬樹以及照顧它們的教學書。那天真的很離奇。我早上去上學,回到家卻發現溫室裡成了一大片檸檬園,他大概就是在那陣子開始寫書的。
「爸爸,你會記得吃晚餐吧?」我問。
「晚餐?」他一臉困惑。
「嗯。要我幫你烤吐司嗎?家裡好像只剩一罐豆子了。」
「現在幾點了?」
「六點半。」
「已經六點半了嗎?妳今天下課滿晚的呢。」
「我已經回家好幾個小時了,爸爸。」
「是嗎?我沒聽到妳進門。」
「爸爸,你的晚餐怎麼辦?」我耐著性子說。
「喔,我對吐司沒興趣。要不要出門吃披薩?」
要是別人看到他這副模樣,絕對猜不到他已經年過四十。他看起來像個興奮的大男孩。
我眨眨眼。「什麼?現在嗎?」
「當然囉!」他跳起來,一手撥了撥茂密的捲髮。「及時行樂!」
「爸爸,我才剛吃過豆子。」
「可是妳還塞得下披薩吧?人人都愛披薩。快去拿外套!」
「我想去洗澡了……。」我低聲抗議,但沒有用,他已經在玄關找鞋子了。
我只好把手上的書塞進外套口袋,跟著他出門。
 
***
 
氣喘吁吁的福斯轎車幾乎發不動,我憋住呼吸。
「加把勁啊,老太太。」爸爸說。「妳可以的。」
從某些角度來看,我覺得爸爸很像是《波麗安娜》裡頭的角色,現在沒有人叫自己的車子「老太太」了吧?
車子咳了幾聲,甦醒過來,我鬆了一口氣。總有一天,不用太久,這輛車終究會無法動彈。我知道車子應該要定期維修,只是我們家的車大概好幾年沒進廠了。這或許算是「對不起社會」的行為吧,我們的校長吉克斯太太總是如此形容她看不順眼的人事物。
爸爸吃了很多披薩。我已經被吐司跟豆子塞飽了,最多只吃得下兩片,不過真的很好吃。真希望爸爸可以早點提議出門吃飯,這樣我就可以把那些豆子留到明天再吃了。
「我們得買點食材回家。」離開餐廳時,我對爸爸說。
他點點頭。「好,妳去上學的時候我會去買。」
「真的?不會像上次一樣忘記?」
他咧嘴一笑,牽起我的手,走向車子。「我以童子軍的名譽起誓。」
我好開心。回到家後,我躺在床上,又讀了一章《波麗安娜》,皺起眉頭。「牛腳凍」(calf’s-foot jelly)是什麼?聽起來不太好吃。
我伸手撫過床邊桌上的相框,這是我每晚睡前的例行公事。「媽媽,晚安。」我說。
她隔著相框對我微笑,陽光照亮她紅褐色的長髮。不知道我小時候的陽光是不是真的比較燦爛,總之感覺起來是如此。
接著,我關掉檯燈,想起小梅。她有點像波麗安娜,是個討人開心的女生。不知道她明天會不會再來和我交朋友。
但我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希望她這麼做。
 
第三章
 
史帕林老師在寫作活動時,把我和小梅分在同一組。我們要把意思相似的字連起來。我知道史帕林老師分給我們的是進階版的字彙,因為這包紙卡是用紫色印刷的。其他同學大多拿到綠色或藍色的字卡,識字障礙的組別則是紅色。
我認得很多字,因為我讀過很多書。老師把我和小梅編在同一組,她是不是也讀了很多書呢?還是史帕林老師只是因為不知道要把小梅放在哪一組?
「『愛說話』。」我伸手拿字卡。「『饒舌』。」
小梅點點頭。「『擔心』。」她把這個字和「焦急」放在一起。
這組很簡單。
「『世故』和『老練』。」我說。
小梅說:「『一觸即發』和『爆炸性』。」
我對她刮目相看了。班上沒有多少人知道「一觸即發」的意思。或許小梅真的讀過很多書。我掃過一張張長方形的紙卡,尋找更多配對。
小梅比我快了一步。「『渺小』和『細微』。」
我挑眉,拿起「聰穎」(cerebral)和「才思敏捷」(intellectural)。
「妳很厲害嘛。」小梅對我說。
「彼此彼此。」我回應。
她笑得燦爛。「我很喜歡文字。」
「我也是。」我有點訝異。還沒遇過哪個同年齡的小朋友坦承自己「喜歡文字」。
「妳不覺得文字很像食物嗎?」她盯著印出來的字彙。「有各種滋味,在嘴裡嘗起來完全不同。就算『聰穎』和『才思敏捷』的意思差不多,但讀起來的感覺就是不一樣。『聰穎』前半截像是汽水一般衝出來,最後又一口氣吞下去;『才思敏捷』有點像口香糖。才—思—敏—捷。咬下去很有嚼勁。」
我不太確定該如何回應,我以前從沒用這種角度看待文字,聽完她的論點後,我腦中七嘴八舌地發表評論,實際上卻半句話都說不出口。
我們以破紀錄的時間完成所有的字卡配對,請史帕林老師過來。她笑出聲來。「我可沒有更難的字卡啦。」她的語氣帶著歉意。「妳們只能先自己讀書了。」
對於這個指示,小梅似乎很開心。她和我都從自己的抽屜裡抽出書。我已經放棄《波麗安娜》了,因為昨晚做了被逼著吃牛腳凍的惡夢,到現在還覺得反胃。現在我朝《黑神駒》(Black Beauty)進攻,書裡講的是一匹馬的故事,可是一點都不溫馨、夢幻。故事背景離現在有點久,叫做黑美人的馬兒遭人虐待。我對馬沒什麼興趣,但這個故事很棒,即使有些句子有點太長。尤其先前聽了小梅關於文字的論點後,我好想好想大聲讀出書中的文字,感受它們的滋味。
我偷瞄小梅的書。她正在看《安妮日記》(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日記?」我無意質問,聲音卻自然而然地冒出來。我唯一讀過的日記是有個小女生發現她其實是公主,劇情有點蠢。「是什麼樣的日記啊?」
「和戰爭有關。」小梅說。「故事裡的女生——她叫安妮——得躲起來避開納粹的追捕。」
我知道納粹。我曾讀過一本書,裡面的德國男孩和納粹集中營裡面的猶太男孩交朋友。那個故事讓人心情很不好。
「是誰寫的啊?」
「就是她呀,那個女生——安妮。這不是捏造的故事,而是真實發生過的。現在她真的很有名。」
「她出版了自己的日記?」
「沒有。她死了。」
我糊塗了。「那妳怎麼讀得到她的日記?」
「戰爭結束後,她父親找到這本日記。」小梅眼中泛淚。「克麗索,真是太可惜了,安妮死後沒多久戰爭就結束了。要是她再撐一下下……。」她吸吸鼻子,抹抹眼睛。「總之這本書很好看。妳應該要讀一讀的。」
「或許吧。」我被她的介紹迷住了,也讓她看看我自己的書。「我正在看這本。」
「喔,我好愛《黑神駒》!」小梅大叫。「可是金潔好可憐!」
「金潔怎麼了?」
她摀住自己的嘴巴。「喔,對不起!我什麼都不該說的!妳還沒讀到那裡呢。」
「讀到哪裡?」
「我不能說!不能說!」她一副要抓狂的模樣。「喔,我最討厭有人洩漏劇情了!真的很對不起!請原諒我!」
「沒關係啦。」眼見她如此激動,我不由得有些在意,很想知道金潔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希望這本書不會讓我做惡夢。
小梅這才鬆了一大口氣。「謝天謝地,我保證不會再多說半個字了。」她比出拉上嘴巴拉鍊的手勢,接著又拉開拉鍊:「我就知道我們喜歡同樣的書。昨天我看妳在讀《波麗安娜》。這個書名唸起來就像……棒棒糖,或是結晶體。感覺好好吃。我也好想有個漂亮的名字,就和妳一樣:克麗索。妳的名字和加勒比海上的某個民族音樂一模一樣!超棒的!」
「喔。」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所以我才拿樹枝拚妳的名字,因為我喜歡這個名字,喜歡到想要寫在地上。」
「這樣啊……謝謝。我也喜歡妳的名字。」感覺這樣回應就對了。「很……夏天。感覺充滿希望、絕對『沒』問題。」我還特地找了一個諧音的雙關。
小梅瞪大眼睛,輕輕地「喔」了一聲。「妳解釋得真好。這下我更喜歡自己的名字了,謝謝。」
我低下頭,有點尷尬。「恐怕我沒辦法讀完《波麗安娜》了。我……呃……做了牛腳凍的惡夢。」
小梅的鼻尖微微皺起。「噁,感覺很恐怖吧?我去查過了,那是一種果凍,做法是把小牛的腳燉爛。不過妳應該知道吧,店裡的果凍其實都是這樣來的。」
「是嗎?」我的下巴垮了下來。「亂講。」
「才沒有。那個叫做動物膠。」
我打了個寒顫。「我要是沒讀那本書就好了。」
「喔,如果妳沒讀完就太可惜了。結局害我哭了!不過呢——」她補上一句,「——我幾乎讀什麼書都會哭。妳不會嗎?」
「沒……沒有。我不會這樣。」
我們沉默了幾秒。
「喔,所以只有我會這樣囉?」她曖昧地笑了笑,話題就此結束。
過了一會兒,我們又讀起自己手中的書。
我覺得不太對勁,有些沮喪,好像說錯了什麼,卻又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也不知道要如何改善這個狀況。
 
第四章
 
回到家,我盯著冰箱看。爸爸果然又忘記去買東西了。裡頭只有半塊起司、兩盒過期優格、一罐醃洋蔥。麵包已經發霉了,不過還有兩三顆略帶青綠的馬鈴薯。起司和洋蔥、馬鈴薯還滿搭的吧?我也許可以把馬鈴薯燙熟,再將所有的東西攪在一起,吃起來應該不錯。
我突然覺得好累,彷彿有一股看不見的力量壓著腦袋跟肩膀。我其實不想每天都忙著思考如何張羅晚餐。我曾經在操場上聽到其他小朋友聊到家裡都吃些什麼,有烤雞、馬鈴薯、紅蘿蔔、豆子、肉湯——而且他們不需要自己動手。他們可以繼續玩耍、看電視或是隨便做什麼,等爸爸或媽媽煮好晚餐。想到這裡,我突然意識到——明天沒有乾淨的襪子穿了。我應該要趕快把衣服拿去洗,但就是不想爬上樓拿髒衣服,還要進爸爸房間,撿他每次都忘記放進洗衣籃的衣物。
我坐在餐椅上,凝視著餐桌。我已經在這裡吃了好幾年的飯,桌面都刮花了,還留下幾道凹痕。幾個地方沾上黏答答的果醬或蜂蜜,我應該要拿抹布擦乾淨——不過花一分鐘就能做好的事,我就是無法說服雙腿站起來,或伸長手臂去拿抹布。
我的思緒慢了下來。這一刻為什麼如此辛苦?我可以上樓進書房。不論是讀點自己喜歡的書;或是呼吸帶著油畫顏料的空氣安撫情緒都好。可是我好像成了動彈不得的銅像。今天在學校有什麼事?小梅和我……「小梅和我」這個詞怪怪的,即使只是我在腦中的自言自語……我們說過話、產生羈絆……然後斷裂了。是我搞砸的嗎?我不知道。有時候談話的規則好難捉摸,我還是習慣閉上嘴巴,或者是獨自一人就簡單多了。
不知道坐了多久,耳邊只聽到廚房裡的時鐘指針滴答滴答,冰箱發出微弱的打嗝聲。我覺得好空虛。
 
***
 
爸爸突然晃進廚房,打開燈。我眨眨眼,愣了一會兒。是我期盼陪伴的意念把他召喚過來的嗎?
「哈囉。」他訝異地打招呼。「妳怎麼不開燈?還好吧?」
我咬住嘴唇,因為我覺得快要哭出來了,我知道他不喜歡我這麼做。我沒辦法開口,只能聳聳肩。
爸爸走上前,坐下來。「妳看起來好傷心。我可以幫上忙嗎?」
這時,淚水沿著我的臉頰流下,我無法阻止嘴唇幼稚地顫抖,胸中彷彿有一組活塞,鼓動出陣陣啜泣。
爸爸看起來焦急萬分,伸手拍拍我的肩膀。「天啊,克麗索,妳生病了嗎?」
我搖搖頭,說不出話。
他放鬆了些。「喔,很好。嗯,開心點。我保證事情沒有那麼糟。」
我好想被他抱住,在他的襯衫上抹眼淚,這樣一定會讓我感到無比安心。但爸爸卻伸直手臂,在我們之間拉出距離,當我稍稍湊上前,他就微微後退。或許他想提醒我內在力量的重要,但我真心只希望他抱住我就好,像是遊樂區的其他小孩哭起來時,他們爸媽的反應。
我僵著身子,抖個不停,淚水源源不絕地落下,他擔心地拍拍我的手臂。我哭得更兇了,因為我氣他連這麼一件事都沒辦法為我做好——也因為我好慚愧,自己怎麼如此脆弱,無法忍住情緒。
過了幾分鐘,我終於控制住翻湧的心情,爸爸點點頭。「很好。現在我們可以談了。要我泡杯茶嗎?」
「沒有牛奶了。」我突然冒出一句。
「是嗎?喔!」他想到了。「我沒去買東西。抱歉,克麗索。我忘了。我在看一篇迷人的網路文章,主題是西西里的檸檬園以及他們對嫁接樹種的尖端實驗。」
我很想大聲回他:「誰管你啊?你怎麼可以沒去買東西?你明明答應過了。還說什麼以童子軍的名譽起誓。」我拚命尋找可以支持我不朝他大吼的內在力量,卻不知道要往哪裡找。
「沒差。」最後我只能這樣回他:「我只是不知道晚餐該吃些什麼,我已經有點餓了。」
爸爸靠過來,對我笑了笑。「這可不行。看看我有什麼辦法。」他站起來,打開櫥櫃。「嗯,我們剩下的東西不多了吧?啊!義大利麵!還有……嗯……」一個個塑膠袋和紙盒堆到桌上,大多所剩無幾。「我們應該要好好清理一番,對吧?」
「我想應該沒剩多少東西可以用。」我盯著一包年代久遠的扁豆。上頭印著「保存期限:二○○六年。」
「喔,不用擔心那麼多。」爸爸說:「保存期限只是參考用的。製造商印上這個只是基於法律規定,就算過期幾年還是可以吃。」
「就算是這樣,這也過期太久了吧?我想我們應該要把這個丟掉。」
「好吧!應該如此。我們還有什麼?」
等我丟了所有過期兩年以上的包裝瓶罐(爸爸堅持留下其他的),還有被老鼠咬過的米香穀片之後,桌上只剩下一小堆賣相很驚悚的東西。
「嗯。」爸爸看著那些食材,臉垮了下來。「雖然不確定可以做到什麼程度,不過我來試試看吧。」
他拎起平底鍋和整袋馬鈴薯,開始哼歌——我已經好久沒聽到他哼歌了。氣氛突然變了,我從抽屜裡找出蠟燭,照著先前在書中讀過的情節,把它插在缺角的碟子上然後點燃。現在我家的廚房像是回到戰爭時期,我們父女倆靠著配給的糧食苦撐、躲避空襲——就像是在玩扮家家酒一樣,我很喜歡想像各種情境。
「鏘鏘!」爸爸端上晚餐。餐盤裡堆滿了黃色、粉紅色的塊狀不明物。
「這是什麼?」我小心翼翼地問。
「馬鈴薯驚喜盤!」他笑得燦爛。
我也笑了。看他這麼開心,我也很高興。還有這盤神祕的料理,儘管乍看有些詭異,但鼓起勇氣吃下去後,才發現其實一點都不難吃。其中幾口濕濕黏黏,幾口鬆鬆脆脆,總之是起司、馬鈴薯、蕃茄……大概吧。熱呼呼的吃起來很滿足,我全部吃完了。「爸爸,謝謝,我超喜歡的。」
「要說『我非常喜歡』。」他糾正我。
「我還有點餓,你的驚喜盤裡還有嗎?」我不想理會他的語言潔癖。
他笑了幾聲。「抱歉,櫃子裡實在太過荒蕪,我明天一定會去買東西。」
我瞥了他一眼。
爸爸見狀,連忙道:「一定!一定——我今天會完成期刊的校對,明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去超市。妳可以幫我列個清單,我就不怕忘東忘西了。」他難掩興奮的神情。「還有……我還沒打算告訴妳,可是……我準備要把原稿寄給出版社了!」
「你的那本歷史書?」我愣住了。「寫完了嗎?」
他點點頭。「沒錯。雖然還需要修潤,日後也會有更多科學新知推翻檸檬的生長研究……不過我認為現在時機正好。」
「喔,爸爸!」我忍不住起身抱住他。
他稍稍閃避,輕輕拍了拍我的背,彷彿不確定雙手要往哪裡擺。
「太棒了,你太厲害了!」我興奮地再往他靠近。
他又一次輕輕把我推開。「我非常開心。」他笑得這麼燦爛,我幾乎認不得他了。他的臉完全變了個樣,要是拿他這一刻的照片給我看,我一定會問:「這個人是誰?」或許他在媽媽過世之前更愛笑,只是我怎麼想也想不起那段過去。
 
第五章
 
隔天,在美術課上,我對小梅說:「我爸爸一直在寫書,那本書要出版了。」接著我倒抽一口氣,被自己說出口的話嚇到。我為什麼要告訴她?
小梅的畫筆懸在顏料瓶跟紙張之間,她一臉佩服。「真的嗎?什麼樣的書?」
「那是一本很重要的歷史書。」我的臉有點紅。「叫做《檸檬的歷史》。」
「檸檬?」小梅有些困惑。「哪種檸檬?」
「就是檸檬呀。我的意思是,所有的檸檬。主題是從以前到現在,關於檸檬的一切:它們從哪裡來、有什麼用途等等。」
「哇,聽起來很不得了。」她把畫筆插回顏料瓶。
「沒錯。他已經寫了好幾年了。」
小梅點點頭。「可以自己的名字印在書本封面上,那種感覺一定很棒。」
「我知道。」
「等我長大,我也想寫書。」小梅說。
我忍不住答腔:「我也是!」
這件事我沒和任何人提過。我們凝視彼此,隱形的雄心壯志將我們緊緊相繫。
小梅變得嚴肅萬分,她眼中閃著不同的光芒,那是一種認同的眼光。「我就知道妳和我心靈相通。」她輕聲說。
我深深吸氣,慢慢吐氣。「妳讀過《清秀佳人》。」
「當然了。我們就像是裡頭的安妮和戴安娜。」
「我想當安妮。」我馬上選角。
「妳是啊。」她贊同。「因為妳的頭髮是紅色的,還讀過好多書。我的頭髮是深棕色的,總愛哭哭啼啼,就和戴安娜一樣。」她突然咧嘴一笑,我彷彿看到太陽升起。
在不經意間,我們成為朋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