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複製貓營銷101(簡體書)
滿額折
複製貓營銷101(簡體書)
複製貓營銷101(簡體書)
複製貓營銷101(簡體書)
複製貓營銷101(簡體書)
複製貓營銷101(簡體書)
複製貓營銷101(簡體書)
複製貓營銷101(簡體書)
複製貓營銷101(簡體書)
複製貓營銷101(簡體書)
複製貓營銷101(簡體書)
複製貓營銷101(簡體書)
複製貓營銷101(簡體書)
複製貓營銷101(簡體書)

複製貓營銷101(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貝克·哈吉斯經典作品
作家貝克?哈吉斯教你實現個人財富的幾何級增長
“如果你想變得富有,就找一個富有的人,做成他正在做的事情。”

《複製貓營銷101(第二版)》從財富概念入手,分析了兩種賺錢的方式,指出了通向財務自由的道路:創造屬於自己的槓桿或倍增系統。作者告訴你:不是你不能富有,而是你不知道富人為什麼比你富有。你也許終身都在模仿一個不能使你富有的系統,而不是模仿一個創造財富的系統。正如美國工會喬·希爾所言:“我們整天工作,卻睡在草堆裡,到死才發現這是個陷阱。”
本書對你的重要的兩個提醒:
1.財富=自由2.你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遠離負債的自由舊的生活方式=用時間“換取”金錢
遠離老闆的自由新的生活方式=用倍增“槓桿”創富
遠離壓力的自由

作者簡介

(美)貝克·哈吉斯

美國企業家、擁有多家快速成長的公司。他經常四處演講,提倡個人創業和財務自由,致力於傳播自由企業精神和個人發展之道。此外,他還是一個出色的圖書作家。《管道的故事》就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名人/編輯推薦

★“忙並不能說明什麼,螞蟻也很忙。問題是:我們究竟忙什麼?”
——大衛·梭羅,《瓦爾登湖》的作者

 ★“如果你想變得富有,就找一個富有的人,做成他正在做的事情。”
——保羅·蓋蒂,石油大亨

目次

目錄
前言如果你不喜歡你的結果,就改變方法吧
第1章我們生活在一個複制貓的世界中
第2章“真正”的財富是什麼
第3章線性增長:用時間換美元
第4章槓桿增長:更聰明而不是更努力地工作
第5章倍數增長:建立財富的公式
第6章增效協作:天堂的婚姻
第7章網絡營銷:終極的複制貓系統
結論輪到你

書摘/試閱

如果你不喜歡你的結果,就改變方法吧
“當今社會裡需要兩樣東西:第一,富人需要知道窮人如何生活;第二,窮人需要知道富人怎么生活。”
——約翰福斯特( JohnFoster)
我最喜歡的商業故事之一是,一位中年經理常常因為忙於應付賬單而焦頭爛額,所以他決定向一位財務顧問請教。這位經理與一位備受尊敬的財務顧問約好要去拜訪他。這位顧問的辦公室坐落在公園大道的一幢豪華大樓裡。經理走進了顧問精心裝飾的接待室。令人驚訝的是,經理並沒有見到接待小姐,而是見到兩扇門。一扇上面寫著“被雇用人士”,另一扇寫著“自僱人士”。
他走進“被雇用人士”的門,在裡面又見到兩扇門,一扇上標著“賺超過4萬美元的人”,另一扇為“賺少於4萬美元的人”。這位經理的收入少於4萬美元,所以他就走進了這扇門,卻又見到另外兩扇門。左邊的一扇上寫著“每年存2000美元以上的人”,而右邊的是“每年存2000美元以下的人”。經理在銀行里只存了1000美元,所以他走進右邊的門,卻驚訝地發現他又回到了公園大道。
同樣的門通向同樣的結局
這是一個痛苦卻顯而易見的現實:故事中的經理永遠都擺脫不了窘境,除非他選擇打開另一扇門。故事的寓意在於,其實大多數人都如經理那樣——他們選擇打開把他們帶回起點的門。
人們得到不同結果的唯一途徑是選擇打開不同的門,對嗎?正如我的一位導師常常說的:“如果你一直在做你過去所做的,你會一直得到你過去所得到的。”你是屬於95%的人,還是5%的人呢?
正如故事中的經理,大多數人都身處窘境,因為他們被困在一個經濟窘迫的無窮無盡的周期中。
像故事中的經理一樣,工業化國家中95%的工人都是被雇用的。他們每年的收入少於4萬美元,存款不到2000美元。
乍一看,這些數字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對每年收入不到4萬美元的人。但事實是,這個世界上95%的人並沒有向前進,他們只不過是在向前混。讓我們來看一下65歲的普通美國公民的財務狀況。
你的情況如何呢?你是否在打開把你導向95%的門?或者你在打開通向財務自由、甚至非常富有的那5%的門?
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想為自己賺得更多,為他們的家庭賺得更多。他們不想窮困潦倒,或者到65歲了還在為生計奔波。我相信如果有更多的人清楚5%的人所享受的利益,會有更多的人選擇在生活中開啟不同的門。
想像一下
想像一下,在你的生活中,時間和金錢不再是一個問題。想像一下,每天早上可以和你的孩子一起去學校,不必因為你要工作而錯過學校的演出或球賽。想像一下,圍繞著高爾夫計劃你的工作,而不是圍繞著工作來計劃你的高爾夫。想像一下,度假時你想回來就回來,而不是由你的老闆來決定你什麼時候回來。想像一下,你的汽車貸款付清了,你的房產按揭付清了,月底時你的信用卡賬單付清了。想像一下,你屬於那5%的財務獨立、來去自由的人。最後,想像一下,通過投資你生命中的一個小時來閱讀本書,你可以發現你一直在苦苦尋找的答案——財富之門的鑰匙。
本書的目的
假設你有機會成為那5%的人,你會抓住那個機會嗎?我誠摯地希望你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是的”,因為這就是本書的目的。在下面的章節裡,你會明白財務自由的秘訣在於知道開啟哪一扇門。
這本書會讓你明白大多數人是95%,因為他們從小受教育,複製那些開啟通向固定工資、沒有前途的工作和經濟依賴之門的人。簡而言之,大多數人復制了錯誤的計劃。
在本書中,你會明白目前大多數人復制的系統是為創造臨時收入而設計的,並不是真正的財富,因為它是基於以時間來換錢的線性增長之上的。
你會明白真正財富的關鍵在於槓桿,你還會明白一個被富人復制了數個世紀、充滿生命力的槓桿方式——倍數增長。
你會明白其實每個人都已經擁有了創造財富的能力,包括你和我,因為它是以一種你我都很擅長的事情為基礎的,那就是——模仿。
最好的是,你會明白一個普通人如何通過複製一個簡單的財富創造系統而擺脫“時間換錢”的陷阱,一勞永逸地開啟通向財務自由之門!
第1章
我們生活在一個複制貓的世界中
孩子們永遠不會乖乖地聽他們長輩的話,但他們卻不斷在模仿長輩。——詹姆斯鮑德溫(JamesBaldwin)
在我的印像中,童年時讀的第一本書是一本幽默書。我還記得其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笑話,曾令我和夥伴們捧腹大笑:“想要錢,就去造——你要絕對精確地模仿。”
我已經告訴你這是個笑話,但其中的含意非常嚴肅。
為什麼我們找不到復制創造財富的途徑?
想一下,我們複製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不是嗎?我們唯獨沒有學會復制真正的財富。讓我們花幾分鐘談談複製的威力,然後我們來看看大多數人找不到復制創造財富途徑的一些原因。
我們所有人都很擅長的一件事——模仿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些與生俱來的天賦或素質,它們使我們成為獨一無二的人。一些人成為了偉大的舞蹈家,而另一些人的腳卻跟不上節拍;一些人有藝術天分,另一些人則畫不出一根棍子;一些人是偉大的運動員,而另一些人則跌跌撞撞才能走完一條直路。
然而,我們所有人都毫無例外,非常擅長的就是——模仿。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模仿得有多麼棒?在模仿方面,我們都有天賦。我們是“複製”天才!模仿是我們優秀的共同特徵,無論我們住在哪裡,無論我們的個性如何,無論我們多麼貧窮或多麼富有,黑皮膚或白皮膚,男性或女性,我們都很擅長模仿。
然而為什麼我們找不到模仿創造財富的途徑呢?
從搖籃到墳墓的模仿
我們從生下來就開始模仿,模仿語言、飲食習慣、髮型、走路姿勢、衣裝穿著……
進入學校後,我們通過模仿來學會閱讀和寫作。如果你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你會模仿從左到右的閱讀習慣,如果你在亞洲的某些地區受教育,你會模仿從右到左寫字。
長大後,我們又通過模仿來學習駕車,不是嗎?教練告訴我們如何檢查後視鏡、開轉向燈、輕踩油門、不超速駕駛、在十字
路口停下來。對駕駛教練模仿得越好,你考駕照就越容易。
入鄉隨俗
人鄉隨俗這個說法就是模仿的代名詞,我們走到哪裡就模仿到哪裡。但是,我們已經習慣了模仿周圍的習俗,所以當我們接觸到其他文化時,常感到有趣或驚訝。看一看世界各地電視愛好者喜歡的零食清單,你就會明白我的意思:
美國——爆米花
中國南方——鳳爪
日本——茶、三明治
墨西哥——熏玉米粒
印度——羊肉三明治
韓國——曬乾的蝦皮
你會不會嚇一跳:“他們怎麼會吃那些玩意兒?”曬乾的蝦皮、鳳爪?開玩笑吧?但如果你在韓國長大,你就會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曬乾的蝦皮了。
模仿我們工作的方式
不同文化間有很大差異,但所有文化的共同點是模仿,我們正是通過模仿來融入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的。模仿已經成了我們的第二天性,就像呼吸那樣。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模仿創造財富的途徑呢?
模仿是人類所知道的最有威力的學習工具,它影響了我們的一生,從細微的習慣到改變命運的決定。我們把生命的一大半時間花在工作上,但是否停下來思考過我們是如何完成工作任務的?如何學會用電腦寫信?如何知道穿什麼衣服去辦公室?我們教導新員工,不也是讓他們模仿我們嗎?心理學家把這類模仿稱為“示範和鏡子效應”,我稱之為“職業複製”。
毫無疑問,我們一生中從搖籃到墳墓都在模仿,因為它做起來很容易,無需重新創造,而且很有效果。俗話說:“猴子看,猴子做(Monkeysee,monkeydo)。”也可以說:“人看,人做(Peoplesee,peopledo)。”所以我說,我們生活在一個複制的世界裡。如果有一件事是世界上每個人都擅長的,那就是模仿。
模仿打工的一段簡短歷史課
我們甚至模仿了賺錢的方式。幾千年來,農夫的孩子模仿父母而成為農夫,鞋匠的孩子同樣成為鞋匠。所以很多人的姓來自行業名稱,如Farmer(農夫)、Smith(鐵匠)、Carpenter(木匠)、Tailor(裁縫)。
工業革命後,成千上萬的農夫和鞋匠的孩子脫離了家族的行當,湧入城市裡模仿一個新的工作概念——打工。
模仿在幾代人中都有不錯的效果,尤其在美國。20世紀的前半部分有兩次世界大戰和一次經濟大蕭條,大多數人都在模仿打工,並為獲得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而歡欣鼓舞。只要人們期待的收入不超過實際生活水平,模仿打工的人們就會對已經擁有的東西心滿意足了。
模仿前三思
正如生活中大多數事情那樣,模仿也有不足之處。單純模仿一些東西,並不能讓它們變得更好、更有效率或更有生產力。模仿打工就是如此。
不幸的是,太多人把模仿作為我們思維懶惰的藉口。
它讓我想起了一個老店主的故事。他在店前的窗台上放了一個從曾祖父那兒傳下來的掛鐘。幾年來他注意到一個衣著高貴的男人每天中午在掛鐘前停住,掏出懷錶,小心地對時間。
一天,店主終於按捺不住好奇心,問那個男人為什麼要這麼做。男人笑著說:“我是一個廠長,每天5點鐘的時候要吹下班哨,我要讓哨子每天都準時響起來。”店主驚訝地看著他,然後捧腹大笑。男人退後一步,怒氣沖沖地說:“有什麼好笑的?”“對不起,”店主說,“我不是有意笑話你,但有件事必須告訴你,多年來我一直是根據你的哨聲給我的掛鐘對時間的。”
瞧,我們模仿別人,別人也模仿我們。大家都假設模仿的對像有“正確的答案”。我重複一遍,我們總是假設模仿的對像是正確的。
大多數人都假設,打工是創造財富的最佳途徑。事實上,打工並不是在創造真正的財富。打工創造的是臨時收入,兩者之間有重大的差異。
讓我們來重新審視打工
正如我前面所說的,模仿是我們人類所知的最有威力的工具。但我們要時不時停下來審視我們對模仿對象的假設,以便確認模仿真的給我們帶來我們希望的結果。
在本章裡,我一再問這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沒有找到模仿創造財富的路徑?”結論是令人痛苦的——我們大多數人一直都在模仿打工軌道,而不是創造財富軌道。
為什麼?因為大多數人假設一份工作是實現他們經濟夢想的唯一途徑。可能他們並不知道打工以外的選擇,可能他們不相信財富另有來源,可能他們不相信自己能通過打工以外的方式來創造真正的財富。
無論是什麼原因,結果都是一樣的。大多數人成了95%的人,而不是5%的人,因為他們模仿了打工軌道,創造的是臨時收入而非真正的財富。
你又如何呢?你選擇模仿什麼?你選擇像那些模仿打工軌道的95%的人?還是選擇像那些模仿創造財富的5%的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