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土星之命:藝術家性格和行為的文獻史(簡體書)
滿額折
土星之命:藝術家性格和行為的文獻史(簡體書)
土星之命:藝術家性格和行為的文獻史(簡體書)
土星之命:藝術家性格和行為的文獻史(簡體書)
土星之命:藝術家性格和行為的文獻史(簡體書)
土星之命:藝術家性格和行為的文獻史(簡體書)
土星之命:藝術家性格和行為的文獻史(簡體書)
土星之命:藝術家性格和行為的文獻史(簡體書)
土星之命:藝術家性格和行為的文獻史(簡體書)
土星之命:藝術家性格和行為的文獻史(簡體書)

土星之命:藝術家性格和行為的文獻史(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10 元
定價
:NT$ 660 元
優惠價
8757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土星之命》是一本涉獵廣泛、敘述緊湊又充滿睿智的佳作,堪稱藝術史寫作上一次先鋒的嘗試。作者對古希臘至法國大革命時期藝術家的大量傳記素材進行了梳理和研究,通過分析藝術家獨特的個性、古怪的行為及各異的命運,對他們社會地位的變化、形象的塑造、性格與作品之間的關係等話題進行了饒有趣味的探討,並解析了怪癖、瘋狂、貪嗇、自虐等人性的弱點何以在藝術天才身上突顯為令人揶揄的病疵。
《土星之命:藝術家性格與行為的文獻史/何香凝美術館·藝術史名著譯叢》自1963年出版後,不斷再版,《時代周刊》稱其為“一本罕見的集學術與八卦為一體、令人愉悅的藝術史經典著作”。

作者簡介

瑪戈·維特科夫爾(Margot Wittkower,1902-1995)

出生於柏林,著名的室內設計師、藝術史學家,主要研究新帕拉第奧式建築,以及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巴洛克藝術,她與丈夫魯道夫合著了一系列圖書,包括《土星之命》(Born Under Saturn)、《天才米開朗琪羅》(The Divine Michelangelo)等。

魯道夫·維特科夫爾( Rudolph Wittkower,1901-1971)

出生於柏林,曾擔任羅馬赫爾茨安南圖書館的助理,協助編輯了有關米開朗琪羅的綜合書目和貝尼尼素描作品的完整目錄;1933年移民英國,後就職於瓦爾堡學院;1956年遷至紐約,擔任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主要著作有《人文主義時代的建築原理》(Architectural Principles in the Age of Humanism)、《從1600至1750年間的意大利藝術和建築》(Art and Architecture in Italy,1600-1750)等。

陸艷艷

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博士,現任教於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美術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美術史論。

名人/編輯推薦

現代學術界常常會對藝術家的性格與其作品風格之間的關係進行探討,而本書正是引發這種探索的源頭。我們真的能從作品中判斷出創作者的個性嗎?是否存在一種藝術家的性格類型?通過本書我們看到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擺脫中世紀的行會開始自立謀生,經歷著一種新的社會地位帶來的巨大變化,作者認為正是在此時誕生了“憂鬱古怪的藝術家”的觀念;在之後的一段時期中,藝術家表現出高尚得體的一面,喬舒亞•雷諾茲爵士就是其中一位傑出代表,他收入不菲、自信滿滿地躋身上流社會;隨著浪漫主義思潮的臨近,威廉•布萊克宣告了一個新紀元的到來,藝術家又再次表現出反叛者的一面,他們打破陳規舊矩,努力掙脫理性的束縛……

佛羅倫薩的兩座大公宮殿——韋奇奧宮和皮蒂宮之間連著一條長長的走廊,從烏菲齊美術館開始,橫穿過阿爾諾河和熱鬧的奧特拉諾區。這條延伸近千米的長廊不對遊客開放,因此鮮少有參觀者到訪,然而這裡卻收藏了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藝術家自畫像。這項收藏活動從17世紀的樞機主教萊奧波爾多·代·美第奇[Leopoldo dei Medici]開始,一直延續到20世紀。從安德烈亞·德爾·薩托[Andrea del Sarto]和瓦薩里[Giorgio Vasari],到魯本斯和倫勃朗,凡·代克和委拉斯克斯,大衛和德拉克洛瓦,再到莫里斯·丹尼斯[Maurice Denis]、巴拉和夏加爾……這些畫家驕傲又神秘地凝視著我們,時而炫耀著他們精緻的禮服,時而緊握著畫筆和調色板,又或把玩著書籍與樂譜,有時甚至拿著他們的自畫像。漫步在這條宏偉的藝術長廊中,我們驚嘆著這些男子的相貌(偶爾也會閃現幾位女性的面孔),他們似乎在提出一項挑戰,希望我們能從這些畫像中判斷出他們的性格或扮演的形象。早在公元1世紀,作家斐洛[Philo Judaeus]就已經提出過這樣的疑慮:
藝術品始終真實地反映出它們的創造者,因為當觀眾看到雕塑和繪
畫時,難道不會立即時雕塑家和畫家產生某種想法嗎?
這段文字轉引自維特科夫爾夫婦的《土星之命》[Born Under Saturn]。這本書於1963年初版,如今再版。現代學術界常會對藝術家的性格和其藝術特點之間的關係進行探討,而此書正是引發這種探索的源頭。我們真的能從作品中判斷出創作者的個性嗎?我們有關藝術風格的想法從何而來?我們是否充分了解藝術作為一門專業的發展過程?我們需要什麼工具來研究歷史背景下的創造力?在討論從中世紀末到浪漫主義時代之間歐洲藝術家的生平和成就時,維特科夫爾夫婦嘗試將上述這些問題置於歷史情境中加以審視。因此,書頁間浮現出的畫面立刻變得細節豐富,一覽無遺:我們看到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擺脫中世紀的行會開始自立謀生,經歷著一種解放後新的社會地位帶來的變化無常,維特科夫爾夫婦認為正是在此時誕生了“憂鬱古怪的藝術家”的觀念;緊接著一段更為漫長的時期,藝術家卻表現出高尚體面的樣子,喬舒亞·雷諾茲爵士[Sir Joshua Reyndds]就是其中一位傑出代表,他收入不菲、自信滿滿地躋身於上流社會;隨著浪漫主義思潮的臨近,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宣告了一個新紀元的到來,藝術家又再次表現出反叛者的一面,他們打破陳規舊制.努力掙脫理性的束縛。
《土星之命》是一本涉獵廣泛,敘述緊湊,又充滿睿智的佳作。它不僅僅是一本有趣的藝術家生平故事集,也是一次先鋒嘗試。書中首次引入藝術家的概念,並研究這個概念在歷史長河中不斷變化的軌跡。此外,它還清楚地闡明了一些影響20世紀藝術史發展的重要方法論。如果要進一步評估整本書的成就,我們則需要了解更多維特科夫爾夫婦生平和工作的情況。
作為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德國猶太裔藝術史學家之一,魯道夫·維特科夫爾為了逃離納粹政權被迫移民,先避難於倫敦,隨後到了紐約,在哥倫比亞大學任職,直至退休。維特科夫爾最負盛名的是他對文藝復興建築的相關研究,他以非凡且創新的洞察力撰寫了關於阿爾貝蒂、米開朗琪羅和帕拉第奧[Palladio]的著作,同時他也是研究巴洛克雕塑和貝尼尼[Gian LorenzoBernini]作品的權威學者。

目次

序言
引言

第一章導論:從手工藝人到藝術家
一古代藝術家
二中世紀的倒退和為自由的抗爭
三藝術家的新典範

第二章藝術家和讚助人:一種變化關係的探討
一經濟來源和職業活動
二評估藝術品的新舊方式
三宗教信仰和讚助的興衰更替
四商人階層的讚助及藝術家的解放自立
五藝術家和讚助人之間的互換關係
六尤利烏斯二世和米開朗琪羅
七藝術家的拖沓

第三章藝術家的職業態度
一藝術家的個性和文藝復興的開端
二流浪的手工藝人和工匠
三羅馬的魅力
四對工作的痴迷
五創造性的懶散
六孤獨中的創作

第四章古怪的行為和高貴的舉止
一16世紀早期的佛羅倫薩怪人
二米開朗琪羅“痛苦的思想和性情
三萊奧納爾多的冷漠
四身心的磨難
五潔癖
六煉金術士和巫師
七奇異的嗜好
八16世紀對古怪藝術家的批評
九藝術家的高貴形象
十完美的紳士魯本斯
……
第五章天才,瘋狂和憂 鬱
第六章藝術家的自殺
第七章獨身,愛情和縱慾
第八章藝術家和法律
第九章吝嗇鬼和揮霍者
第十章學院派的野心和同行間的嫉妒
第十一章貧富之間
第十二章個性,性格和作品
註釋
致謝
參考書目
圖片目錄
索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7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