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簡體書)
滿額折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簡體書)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簡體書)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簡體書)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簡體書)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簡體書)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簡體書)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簡體書)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簡體書)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簡體書)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簡體書)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簡體書)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簡體書)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簡體書)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簡體書)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簡體書)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9.8 元
定價
:NT$ 359 元
優惠價
8731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譜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創造了同期世界歷史上極其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廣泛傳播於世界各地,使全人類獲益匪淺。中國文明具有豐富的世界性和普遍性。《文明的力量》以“物種與物產”“技術發明”“典籍與教育”“思想與藝術”為單元,列舉20余項中華文明最有代表性的事項,重點論述了它們在世界各地的傳播過程以及對於世界文化的重要影響。

作者簡介

武斌

系瀋陽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副會長。研究領域涉及中國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西方哲學等。曾出版《中國文化史概說》《中國文化海外傳播史》《絲綢之路全史》等著作,其中《絲綢之路全史》入選“2018年度中國30本好書”。

名人/編輯推薦

絲綢、瓷器、茶葉是怎樣進入歐洲上流社會,又是如何改變他們的生活的?日本朝鮮傳統樂器與中國有什麼淵源?孔子是如何成為18世紀啟蒙運動守護神的?
《文明的力量》以時間為線,以文化互鑒為軸。16大主題、89個篇目極速定位傳統文化精髓,120幅圖直觀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是一部中華文明世界影響力的微型百科全書。

目次

目 錄



第一章章 粟與稻

中國是世界三大農業起源地之一 / 002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 004

黃河流域是最早栽培粟的地方 / 004

史前時期粟已傳入東南亞和歐洲 / 005

稻花香裡說豐年 / 007

湖南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稻穀 / 007

稻作文化與“箕子走之朝鮮”說 / 009

稻作文化與“徐福東渡日本”說 / 010

隨東亞大陸原始族群移民東南亞的稻作文化 / 014





第二章章 風靡世界的“三大物產”

駝鈴古道絲綢路 / 020

嫘祖養蠶繅絲的傳說 / 020

功滿王將蠶種帶到日本 / 022

“絲綢之路”名稱的由來 / 026

中國絲綢深得歐洲貴婦們的歡心 / 031

“東國公主傳入蠶種”的故事 / 033

波斯5、6世紀即以產綾錦聞名 / 035

東羅馬“絲綢皇帝”引入養蠶制絲說 / 036

且將新火試新茶 / 039

《茶經》: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 / 039

一枝庵:朝鮮近代茶禮發祥地 / 042

“日本陸羽”榮西 / 043

綠色黃金:茶葉帝國 / 048



茶葉改變了歐洲人的生活 / 050

英國人將中國茶樹移植印度 / 053

陶舍重重倚岸開,舟帆日日蔽江來 / 055

瓷器的誕生 / 055

走向世界的外銷瓷 / 057

從磁州窯到繪高麗 / 060

日本六大古窯與各種“燒” / 062

東南亞土著居民視瓷器為財富象徵 / 066

伊朗人至今仍把瓷器稱為“秦尼” / 068

歐洲人眼中的時髦:中國風瓷器 / 071





第三章章 改變世界的四大發明

世界文明視角下的四大發明 / 082

“書寫革命”造紙術 / 083

從蔡倫獻紙說起 / 083

高麗紙與和紙 / 085

怛邏斯戰役的意外後果:造紙術西傳 / 088

一張紙鋪開的人類文明史 / 094

“文明之母”印刷術 / 096

從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 / 096

八萬《大藏經》如出一人之手 / 099

“五山版”漢籍與日本刻書業 / 103

紙幣與紙牌:雕版印刷術傳入歐洲的載體 / 105

歐洲活字印刷技術與中國的淵源 / 109

印刷術點亮了歐洲啟蒙之光 / 113

獻給世界的古代“文化工業”系列 / 116

“歷史推手”火藥 / 119

火藥最初是用於醫學的 / 119

神奇的火器家族成長史 / 122

蒙古軍隊與朝鮮的火藥交鋒 / 127

種子島“鐵炮傳來” / 130

阿拉伯兵書中的契丹火箭 / 131

歐洲人在與阿拉伯人的交戰中學到火藥知識 / 134

火藥改變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 137

“領航世界”指南針 / 140

磁石的發現與羅盤在中國航海的應用 / 140

隨中國商船駛向阿拉伯的羅盤 / 144

羅盤領航的大航海時代 / 145





第四章章 普濟世人的中醫藥學

中醫藥學:中國人的生命科學 / 150

中醫藥風靡亞洲 / 152

中醫藥學的傳播與東醫集成而自立 / 152

《醫心方》:唐代醫學與日本經驗綜成之作 / 158

阿拉伯《醫典》收錄中醫脈診 / 164

傳教士與中醫藥學西傳 / 165

蔔彌格:中醫西傳的開拓者 / 165

脈診、針灸的西傳 / 168

“最早的天花剋星”人痘術的西傳 / 171





第五章章 獨具東方風韻的藝術

歌以詠言,舞以盡意 / 174

獨具風韻的樂舞藝術 / 174

朝鮮鄉樂、唐樂、雅樂的融合發展 / 178

唐樂在日本受到崇奉 / 181

傳教士帶回歐洲的中國音樂 / 184

妙筆丹青,寫意傳情 / 187

魅力無限的繪畫藝術 / 187

南北宗畫與朝鮮畫風 / 194

中國繪畫之東渡與日本畫家之西來 / 197

風靡歐洲的“外銷畫” / 203

歐洲繪畫藝術的中國趣味 / 207

詩以言志,文以載道 / 211

繽紛多彩的文學藝術 / 211

從《十抄詩》至《小說語錄》 / 215

從唐詩到《萬葉集》 / 219

《趙氏孤兒》《好逑傳》的西譯與流傳 / 225





第六章章 典籍、教育與思想

漢籍在海外的傳播 / 232

宋代藏書量超中國歷代總和 / 232

中國皇帝賜贈是朝鮮漢文典籍的主要來源 / 234

日本是中國本土以外保存漢籍最多的國家 / 238

歐洲傳教士帶回大量漢文典籍 / 242

中國教育制度在東亞的移植 / 245

延續數千年的教育制度 / 245

朝鮮半島書院的興盛 / 248

日本仿唐制建大學、國學 / 250

西方傳教士對中國教育制度的介紹 / 252

科舉制度的世界意義 / 253

科舉制的創建與完善 / 253

科舉制在朝鮮半島延續千年 / 257

科舉制對西方文官考試制度的影響 / 258

孔子走向世界 / 264

儒家學說:中華思想的核心 / 264

朝鮮半島的儒學風氣 / 266

日本政府對儒學推廣的重視 / 269

西方傳教士對儒學的認識 / 271

《中國哲學家孔子》的翻譯與傳播 / 276

啟蒙運動的中國因素 / 279

啟蒙思想家從中華文化看到理性之光 / 279

伏爾泰:在中國發現了新世界 / 283

儒家思想對魁奈和重農學派的影響 / 287

中華思想:啟蒙哲學的參照系 / 290



後 記 / 294

書摘/試閱

對於中華文化來說,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來自能被感知的世界,它所強調的完全是現實生活中人們處世的關係。而當中華文化傳人以基督教神學為統治意識形態的、神本主義的歐洲時,歐洲人在宗教神學的權威之外看到了另外一種權威的存在,即倫理道德的權威。他們發現,中華文化中的倫理道德權威,不是來自“上帝”的啟示,而是來自一個人自身的“良知”與“良能”的啟示。正是這樣的發現,使啟蒙思想家們從傳入歐洲的中國文化中,似乎看到了批判基督教神學的理性之光,找到了摧毀基督教神學權威的思想武器。
啟蒙思想家們把目光從基督教神學的天國轉向人間,轉向現實的社會生活領域,努力建立一個新的“理性”的世界,打開大門迎接“理性”的世界秩序。因而,道德問題成為他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德國學者利奇溫(Adolf Reichwein)在分析中國儒家思想在啟蒙運動中的影響時指出:啟蒙思想家們“這種文化的理想,只以‘品德’為倫理的基礎,幾乎完全拋棄宗教的儀式。這時初次傳來孔子著作和中國經書的譯本;人們很詫異地發現,名字已經傳誦于當時賈人海客之口的兩千年前的孔子,具有同樣方式的同樣思想,進行同樣的奮鬥。……因此,孔子成了18世紀啟蒙時代的保護神;……他們只知孔子教化的中國。……
18世紀的整個前半葉,孔子又成為歐洲的興趣中心”。一位美國學者也曾指出:對啟蒙思想家而言,“孔夫子是18世紀啟蒙運動的守護神,他的教導是整個啟蒙運動樸實無華的福音,把東方時尚帶到西方”。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啟蒙時代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歷史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遇,使中華文化走進西方文化轉型的關鍵時刻,從而為啟蒙思想家們的理智活動,為西方新文化的創造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影響和功能作用。由於啟蒙運動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因此也可以說,中華民族的文化創造也通過啟蒙運動而在這一時刻間接地參與了世界文化歷史的進程。

 

天花是一種古老而極為兇險的傳染病,據說,17世紀僅僅在歐洲, 就有4000萬人被天花病毒奪去了生命。僅在1719年的一次流行中,巴黎就死亡14000人。此病在公元1世紀左右傳入中國,因在戰爭中由俘虜帶來的,故名“虜瘡”。15世紀以後,由於中西之間交通發達,人員往來頻繁,天花在中國廣泛流行。
明清之際,中國發明了人痘接種術,開創了人類預防天花的新紀元。這種種痘法很快遠傳海外,1700年英國的醫學家就對中國的人痘接種術有所瞭解。當時英國駐土耳其的大使夫人蒙塔古(M. W. Montague)在君士坦丁堡看到當地人為孩子種痘以預防天花,效果很好,頗為感動。由於她的兄弟死于天花,她自己也曾感染此病,因此,她決定給她的兒子接種人痘。1717年在大使館外科醫生的照顧下,她的兒子接種了人痘。1718年6月蒙塔古夫人返英後,又大力提倡種痘。從此,人痘接種術在英國流傳起來。隨後,歐洲各國也試行接種人痘。
1726年5月,殷弘緒從北京給杜赫德神父寫了一封長信,此時正是種痘法剛剛傳入歐洲不久。他在信中注意到歐洲流行的種痘法與中國的聯繫,他說,從君士坦丁堡傳到英國的種痘法在中國已經流行一個世紀了。他在信中詳細地介紹了種痘法的3種處方,以及每種處方的實施方法以及注意事項。除了殷弘緒之外,錢德明、韓國英(Pierre-Martial Cibot,1727—1780)、巴多明等人都涉及過中國的天花人痘接種技術。
殷弘緒等人對中國種痘術的介紹,在歐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因為天花的流行曾奪取了千千萬萬人的生命,防治天花是當時醫學上的一大難題。而種痘術在歐洲的傳播,是18世紀歐洲人的一個熱點話題。伏爾泰(Francois-Marie de Voltaire,1694—1778)就曾對中國的種痘法倍加讚揚。他在《哲學通信》中專門有一封《談種痘》的信,他寫道:“我聽說一百年來中國人一直就有這個習慣,這是全世界最聰明、最講禮貌的一個民族的偉大先例和榜樣。中國人種痘的方法的確是大不相同的;他們並不割破皮膚;他們從鼻孔把痘苗吸進去,就好像聞鼻煙一樣;這種方式比較好受,但是結果一樣。這一點也可以證實:倘若我們在法國曾經實行種痘,或許會挽救千千萬萬人的生命。”
在現代學者中,李約瑟首先查證清楚中國人發明人痘方法及外傳的歷史。李約瑟在1979年發表的一篇講演中全面闡述了中國發明人痘及外傳的歷史和減毒原理,他說:“……在這段時間裡,如我們所知的情況那樣,人痘接種剛好傳給了土耳其人,又經他們之手傳給了歐洲人。古老的絲綢之路是可以設想的向西方傳播的必經之路。”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