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劉祖農詩文集
滿額折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劉祖農詩文集

商品資訊

定價
:NT$ 998 元
優惠價
9089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99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2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劉祖農詩人的部份作品,分為《絕句集》、《律詩集》、《詞集》、《戲曲評論集》及《格律集》五卷。除了是一部詩文集之外,還有……

一個理科生、數學教師自學中國傳統格律詩詞的故事。
一個詩人,提點社會各界精英失律歪聯的示範。
一個中學教師,指正大學教授妄談詩詞韻文的失言。
一個文士,為廣大詩歌愛好者解說漢語平仄的補底課程。

自序

我生於廣東省中山縣(今中山市),長於香港。幼年時,在家鄉讀過一年小學。印象中最深刻的是當年經常都在唱兒歌。有三首我現在還記得。
第一首:新的棉花新的布,媽媽給我縫衣裳……
第二首:我是一個小畫家,畫了一朵大紅花……
第三首:生水裏面有病菌,喝了下去會生病……
班主任楊婉儀老師教國語及算術。我記得當年是在石板上做加減數的。她十分和藹可親。
五十年代尾,媽媽在鄉間申請出香港成功,携着我和妹妹赴港,和在港工作的爸爸,一家四口團聚。小二及小三,在深水埗的勤愛小學就讀。當時的學費每月十元,十分昂貴。我家環境不佳,我和妹妹經常欠交學費,學校亦不為已甚。後來,我和妹妹都成功申請了入讀石硤尾官立小學。我入下午班,她入上午班。每月學費五元,較為輕鬆了。我在石硤尾官小完成了小四至小六課程。我們這一屆是考全港第一屆升中試的。很幸運當年教我們的老師,都是很有愛心及耐心的老師。六年級的班主任,已故的麥愿曾老師,當年孜孜不倦,對我們循循善誘,愛護有加。在有空時,經常教我們課程以外的唐詩及一些短小的古文。我和我當年很多同學都背了白居易的《長恨歌》及《琵琶行》,又背了杜甫的《兵車行》等。古文方面,背了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傳》、劉禹錫的《陋室銘》、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等。小朋友的記憶力真強!這是我們的中文根基都很不錯的理由。算術科的鍾永文老師,年輕,但很嚴謹。聞說鍾老師對我當年的表現亦算滿意的。英文科的余榮燊老師,教學出色,上課能做到莊諧並重,我們都喜歡上他的課。到今日,我們還間中與鍾、余老師等茶聚,很難得呢!我的中文程度不錯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媽媽的關係。她年輕時讀過師範,做過教師,又幼承庭訓,從我外公處吸收了很多國學知識。她可以背誦的詩詞超過一百首,經常也向我和妹妹講解詩詞古文。
升中派位,被派往港島西區的英皇書院。那個年代,中文科及中史科不受重視,兩科合併只計一百分,其他科目都獨立以一百分作為滿分的。幸而,校內的中文科老師,如郭全本老師、陳嘉老師、陳紹倫老師等的國學修為都很好,我們從他們身上學了很多新舊的文學知識。其中,我最難忘記已故的郭全本老師。郭老師教學認真,備課充足。入班房時,手上經常拿着一大叠資料咭。教中史時,經常用地圖講解各朝各代的疆域及城鎮的位置。他記憶力也強,我們的名字他都記得。郭老師經常鼓勵我們要多讀課外書。我在學校圖書館找到了《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今古奇觀》等,在中三前都讀完了,之後經常重看。在西邊街的贊育圖書館,我看了大批演義小說,如《說唐全傳》、《說岳全傳》、《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等。也開始追看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中五會考,我的成績普普通通,但中文科及中史科分別取了A級及B級。在我們讀書的年代,中五前,我們是文理兼修的。因此,除了兩科語文及數理化生外,我們還要讀世史、中史及地理。到中六選科時,我選了理科,因為我相信文科可以自修,理科不能(因要做實驗)。
六十年代尾,考「香港大學入學試」,成績也是普普通通,只能在物理科、化學科及數學科分別取得A、B及C。進入港大時,選修了數學科及物理科。取得學位後,再在港大讀教育文憑。在港大讀書的年代,經常上馮平山圖書館,讀了不少胡適、巴金、魯迅、老舍等的作品。我也經常閱讀台灣作家李敖、余光中、黃春明、黃尚義、白先勇、柏楊、陳若曦、陳映真、司馬中原、張系國等的作品。從那些年開始,我也經常逛書店及買書,以文史書籍為主。
七十年代初,我成為了一位中學理科教師。在學校,除了教學外,還做過升學及就業輔導主任、數學科科主任及副校長。在學校任職了三十六年。
在二○○九年夏天,我退休了。以往買書藏書極多,但閱讀的時間甚少。退休後,時間充裕了。我大量地閱讀了很多文史書籍。同時,我對戲曲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看了很多粤劇、京劇及崑劇以及這些劇種的書籍。也開始了寫戲曲評論文章,投稿賺賺稿費。很感激《戲曲品味》雜誌的主編廖妙薇女士,她從來未退過我的稿!
同時,我開始研習格律詩詞。唐詩從盛唐開始格律化了。詩人的作品更加聲律和諧。八句的律詩及超過八句的排律,對仗精密嚴謹,使我這個初學者驚嘆。宋詞的格律也不難掌握,於是我開始寫格律詩詞。詩莊詞媚,兩者各擅勝場。按着格律寫格律詩(或稱近體詩),按着詞譜填詞,成了我的習慣,也是我近年的主要興趣。我覺得生活更充實了,也交了很多新朋友,彼此研究、唱酬,其樂不少呢!
數年下來,積累了不少作品。偶然翻出一些重看,覺得頗多沒有深意,太膚淺了。有些也太過「打油化」了。但很多朋友,特別是徒兒淑儀,鼓勵我結集留念。今日終於下定決心出集子了。我狠心捨棄了很多不成熟的作品,但敝帚自珍,亦保留了頗多自己不算滿意的作品,希望讀者見諒。
今日的青年,對平仄的學問鮮能理解。這也難怪。這些知識從來未被納入過中學課程之中。但,學習平仄及詩詞格律並不困難。能夠找到老師指引入門,自然較理想。但,買些詩詞平仄格律的書本自學,未嘗不可。如果能夠掌握這些知識,便可暢遊中國文學的殿堂。我很多朋友都喜愛粤曲。能理解平仄,對學習唱粤曲來說,也甚為有用。
我們雖然生長在香港,但都是炎黃子孫。我們用中文名、寫中文、講中文。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很慶幸自己能生為中國人。
這個集子分為五卷,分別是《絕句集》、《律詩集》、《詞集》、《戲曲評論集》及《格律集》。每卷的內容大致以寫作的先後次序刊出。第四卷的文章,大部分曾於《戲曲品味》雜誌刊登,很感謝廖妙薇女士容許我重刊這些文章。感謝心一堂為我出版此書。感謝潘國森先生及黎廣基博士賜序。感謝方心蕙女士為我的書設計壽面。感謝家人及好友的支持。
書籍簡介 
 本書收錄劉祖農詩人的部份作品,分為《絕句集》、《律詩集》、《詞集》、《戲曲評論集》及《格律集》五卷。 劉校長寫戲曲評論,秉持求知求真的治學態度和歷史研究的批判精神,以史籍記載對比創作內容, 或以戲曲人物印證歷史。他的特點是:敢言、直言。……戲曲評論與詩詞作品一同結集成書,尚屬首見,本書印證了戲曲與詩詞的夙世因緣,也肯定了戲曲的文學地位,愚以為其可觀性在此,其出版價值在此。 廖妙薇 校長的詩詞作品,題材廣泛,言情詠史,說物抒懷,評論時事,不一而足。偶而義正辭嚴,偶而深情款款,更有打油灰謔。讀校長詩詞,每能使人沉醉其中,值得細細品味。 蔡德興 有人誤以為格律詩詞與時代脫節,……劉詩人的作品大都貼近生活,讀其詩,可見格律詩詞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然有強韌的生命力。 潘國森

作者簡介

劉祖農,廣東中山人。十歲來港。曾就讀深水埗勤愛小學及石硤尾官立小學。中學七年,於港島西區英皇書院就讀。後考入香港大學,修讀物理及數學。取得學士學位及教育文憑後,於中學任教數理科。曾出任升學及就業輔導主任、數學科科主任及副校長。喜歡閱讀文史哲書籍及藏書。退休後鍾情於寫作,以格律詩詞及戲曲評論文章為主。

目次

目錄
芳草滿園花滿目(廖序)
蔡序
潘序
自序
卷一:絕句集
卷二:律詩集
卷三:詞集
卷四:戲曲評論集
卷五:格律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89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