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老乾坤第一部「乾坤照」02:渡河棹在
滿額折
老乾坤第一部「乾坤照」02:渡河棹在
老乾坤第一部「乾坤照」02:渡河棹在
老乾坤第一部「乾坤照」02:渡河棹在
老乾坤第一部「乾坤照」02:渡河棹在
老乾坤第一部「乾坤照」02:渡河棹在
老乾坤第一部「乾坤照」02:渡河棹在
老乾坤第一部「乾坤照」02:渡河棹在

老乾坤第一部「乾坤照」02:渡河棹在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操船戰令曰:整持櫓棹,戰士各持兵器就船。這是戰船軍將集體就位,或進,或退,或守,力量大於個體,屬於明打明鬥之戰事。
橫於河面之舟,原是自家本體之物,操縱起來得心應手。橫於河面之舟,原非自家本體之物,操縱起來未必稱心如意。非此即彼。
小肉人兒落入高尊大靈布袋陣內,要麼被人家三路圍剿吞滅掉,要麼拼死一搏擺脫困境。狹路相逢勇者勝,有勇無謀也不行,智勇雙全的大前提是渡河棹在,開山斧疾,想飛行時航空母艦扶梯在握。也就是說擊毀布袋陣的內在功能,原本就是野渡無人舟自橫,時刻等待服務於本主兒的古本功能。
頂天立地做個人,有些應急性的本能現學現練來不及,但是只要能把原有的本能啟封啟動為我所用,便會是無往而不勝的一種歡樂局面,至少在危機四伏時可以保條人命。人靈交戰,四路開通,東西南北通達,站立在十字中心選擇的躊躇與被三方四面步步緊逼之吞食相比較,何者快樂何者驚懼一目了然。銷毀障礙,四方通達,才有可能轉識成智,遵守時令法度去適合的土壤生根發芽。這便是《渡河棹在》之含義。
閱讀乾坤一卷經七遍,可以啟動各自的元古本能,使自己能夠善始善終圓滿人生歷程,人人皆如是。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作者簡介

張惠賢,生於一九五六年。《渡河棹在》是老乾坤第一部乾坤照書第二本,第一本《雲霧初開》已發行,第三本《天朝指度》隨後發行。
渡河棹在,大旗豎起,一人挑戰三大勢力,一舉化滅三大靈尊合鑄堡壘,震懾的隱靈界目瞪口呆。而這個小肉人兒卻退縮了,不肯再落筆記載陰陽兩界之見聞。全方位進行心理調整補充五個月,這個小肉人兒再度奮筆,先往酒窖裡深埋幾罈女兒紅,為旦兒乾坤一卷經的出嫁做準備,告訴大家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人身不僅屬於自己,人身屬於人類、屬於社會、屬於親朋好友、屬於自己那億萬上古佛,人身的價值比天高比地厚,當倍加珍惜。
老乾坤從落筆到與讀者見面時隔二十多年。地球人與地球靈一路狂奔二十多年後,當乾坤一卷經出版發行時,人們閱覽《渡河棹在》時,所有的艱難險阻已被剔除,大家在茶餘飯後,漫步於平坦的乾坤一卷徑道,汲取沿途所有能源,收合沿途等待的佛尊分體……

名人/編輯推薦

《渡河棹在》落筆於1998年時空段,由人靈交戰開步,到自然禪定昇華,由轉智成識到時令法度體味,逐步展現易經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晝夜輪轉及人體小宇宙與天體大宇宙的密不可分。背景如是。藝術特色在於天地人合一之調息服氣,具體調的什麼息,服的什麼氣,步入渡河棹在一葉小舟自可見;許多古老的傳說風行地上,很久以來人們認為與自己無關,忽略了寒從足下起。跟風隨行,風起雲湧,逐浪滔天,把古今中外天地陰陽人佛揉在一起,展現出肉人兒的擔當與立地頂天之氣概。人人如此。

四十郎噹謂之不惑之年,人身精力旺盛,人生閱歷積累,未來二十年是百年人生最好的年華。經商年富力強,從政上下飛翔,實現人生夢想的前期鋪墊已經完成。由主流社會人前活躍忽然隱入輔流河床梳捋乾坤陰陽人佛,會有許多的心不甘情不願。無奈,小肉人兒的細胳膊兒擰不過天體佛尊之大腿。人們往往在無選擇的情況下,只能順應,想著沉入河底暫避一時,卻發現輔流河床珍寶無限,都是在主流社會得不到的乾坤珍寶。於是,步步深入,探察巡視,海闊天空中有南極老壽星也有月中嫦娥,有雞足老母親也有白隱禪師,有中軍回位也有各路大軍集結,另一番風景並不比主流社會遜色。於是《渡河棹在》誕生……

目次

渡河棹在
(1998)
第一章 人靈交戰
第二章 自然禪定
第三章 轉識成智
第四章 時令法度
第五章 四奶奶
第六章 易經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第七章 初闖龍界
第八章 無心之過
第九章 人體小宇宙與天體大宇宙相融
第十章 洛神封書

萌芽新發
第十一章 調息服氣
第十二章 海闊天空
第十三章 最好是一帆風順
第十四章 嫦娥
第十五章 南極仙翁
第十六章 沖天巨牛陣
第十七章 風行地上
第十八章 襟懷坦蕩
第十九章 彌勒
第二十章 見月
第二十一章 老頂山
第二十二章 燈不撥不明
第二十三章 雞足老母親
第二十四章 白隱禪師
第二十五章 近衛軍回位
第二十六章 險象環生
第二十七章 新起點
第二十八章 拍賣崑崙位
第二十九章 中軍回位
第三十章 各路大軍集結

書摘/試閱

第六章 易經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1998年6月3日(五月初九)星期三
早晨出現一組數字,心想看個清楚,不要忘了時,一組數字已變成金黃色光團……
光團裡有一女聲:有些生命現像是很可怕的。
光團裡一個男音:人類的生活起居也蘊藏著禍患與安樂。如果人們能隨遇而安,順應自然,不要因為得失和榮辱而使自己過分的高興或痛苦,則沒有一天不感到高興和滿足,這就是安樂的原因所在。如果不順應規律,為了仕途而奔波無度,時間久了就會食不知味,夜不成眠,這種人不知道養生有方,生活中有些該避免的行為,結果讓不利的思想迷惑了自己,於是他的行為便使自己如同枕在長矛上,腳踏在刀刃上一樣,禍患就會伺機落在他的頭上。所以,懂得恬淡虛無,知足的人,就把握了安樂的宗旨,周密考慮安家的地方,才能有一個安樂窩;堅持早晚逸性養生的人,算是知道快樂的方法,閒居山林的人,懂得安樂的樂趣,與好人交往而不結交惡人者,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和朋友處理好關係,就能得到他們的幫助。
光團裡的女聲:再加上飲食調理和鍛煉身體,要想長壽又有何難。百戰百勝在於一個“忍”字,萬言萬當在於一個“默”字,不挑剔苛求,眼界自然心自“平”,沒有任何欲念,心地就很正“直”。
心童:我很悲哀。“忍、默、平、直”是要我做一個白癡……
光團裡的男音:能自我滿足的窮通之人,得浮雲富貴而從容不迫;能自我滿足於取捨的人,得江風山月的賜予;能自我滿足於眼界的人,得海闊天空襟懷;能自我滿足於貧困的人,得單瓢陋巷的恬淡;能自我滿足於做官或不做官的人,得茹芝采蕨的清高;能自我滿足於安閒的人,得隱居生活的靜逸;能自我滿足於遊山玩水的人,得歸雲倦鳥的舒緩;能自我滿足於吟詩著書的人,得“一詠”“一觸”的曠達;能自我滿足於居處的人,得五柳三經的幽閒;能自我滿足於嬉遊的人,得“浴水”“舞雲”的瀟灑。若是此數中人,會有身世兩忘的境界,其中自有無窮妙處。
光團裡的女聲:每一類人都有其心安之處,你不理解是因為你沒有身臨其境,不能說人家都是白癡啊。許多人都是身不由己,在時代的潮流中蕩漾,天長日久也就習以為常了。競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但競爭力是受各類因素制約的,國家領袖地位高,但一個國家只有一個領袖。
心童:先是出現了一組數字,又變成金黃色的光團,光團裡有一雙男女與我交談……境況語言是說:人生軌跡有定數,難定人的行為,陰陽雙語雙音雙道同進,人體有一定的自主性,比如進一步是八,退一步是六,原地不動就是七,左移三步是七左、左、左,右挪三步是七右、右、右。人在陰陽雙語雙音雙道中行進,看護好自己的前三步、後三步,挪動好自己的左三步、右三步,就能安然佔據已有的方丈之地。噢,千萬別忘了,還有自己的中三踏步,為自己做進退參考時的左顧右盼、前觀後看之墊步。你的足跡就是你人生軌跡的結局定性密碼,與先天人生軌跡設計密碼定數是有差額的。先天定數是要經過後天足跡來校準,方為人生命運的軌跡定數。
光團中男女合曰:此乃易經在人身日常生活中的運用,你居中,左三右三橫“爻”變,前三後三豎“爻”變,全在居中主體如何邁步。明白這個道理後,再輔之以哲學定律、化學定律、物理學定律、生物學定律、醫學大律、社會大律、人文大律、天體大律、還有歷程進化律等等,綜合運用來調控你的足跡。你的命脈就掌握在你的手中,這是一種客觀性、現實性、超然性、智慧性的自我把握,每時每刻都能切算准自己的命運,每時每刻都能把握好自己的命運。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是人形光彩還是暗淡,都會自然心平,正直行進。默然無音是因為出聲無用。忍辱負重是因為無可奈何。而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如意時。得意時不要忘形,失意時不要悲觀,是修行的真諦。修行不是修與眾不同,而是適時調整心態,保持心平氣和,體態安康,助你走好人生路,善始善終圓滿人生歷程,這是歷代人修行的本質目的。只為人生行程中的起居安樂!
……
紫童(天古導遊):易經,原本是一部地球生命體的生存法典。如今,人們視易經為封建迷信。其實,人人都在易經的法典中踱步至終。時刻看護好自己的左三步右三步,把握好自己的前三步後三步,便是六爻變的全部內涵,五花八門包羅萬象應有盡有,便是歷代人類悲哭笑駡演繹不盡的人生主題。古代小孩有剛日讀史柔日讀經之說,史即歷史,經即易經,經史縱橫交錯融會貫通為一體。讀史可以體驗經之規律,讀經可以明白史之步伐。


第十一章 調息服氣

1998年7月4日(閏五月十一)星期六
二點觀香,想起瑜伽,不知古瑜伽為何有“裸行”訓練,我的陽訓六套大擺渡,就是要裸行功八十一天,好在我有個練功房,可以關起門來獨自行,並不妨礙其他人。
圖景之一……我側臥在床上,靜靜觀看著另一個我走上街頭,只穿一件短袖上衣,自己不以為然,眾人熟視無睹,悠然自得地穿過人群,進入一個商品樓,在樓梯上才想起自己沒有穿褲子,左顧右盼前觀後看,人家都穿著褲子。心中暗想:給家裡打個電話,我在這裡等著,讓送條褲子來穿上?半空中電閃雷鳴,傳下話來:“裸露瑜伽的作用只有一個,將來大靈脫體時,赤裸裸一絲不掛,脫體的大靈不會為赤身裸體而難為情,也不會為尋找衣物而有牽掛。”
心童:大靈的衣物,就是肉人身。
圖景之二……我從工作單位出來,在公路邊上遇到了書記烏滔,她推著自行車向東行走,我是步行向西去,擦肩而過時都停住腳步。我對她說:你也該行瑜伽啊,將來走時有好處。她回答:對,免得人靈脫體時,菊花已過玉清河,我卻還留在這裡走不了,落得夫妻陰陽兩界分居。書記在開玩笑。我也戲耍言道:真到那時,憑你有天大的本事,也調不回雲城來了。我們嘻嘻哈哈,言來語去,停留片刻,終究是擦肩而過,各奔東西……
心童:人總是戴著假面具生存在人群中,還美其名曰“城府很深”,就是一種喜怒無形於色,平靜面對現實,不論是暴風驟雨還是電閃雷震,或者是污泥濁水兜頭蓋臉,都能夠泰然處之,心定如山。
仙尊:在人生過程中,每一個人的經歷,都是喜憂參半,毫無例外。但展現在眾人面前的往往是輝煌的一面,淒涼的一面大多被有意無意地掩飾起來。你只要記得日夜輪轉,就沒有想不開的事情。有日必有夜,夜過天光明,午時日中天,子夜月天歡;有陰必有陽,有陽陰必隨,陰陽本一體,鬥轉星移互換位。
心童:二十四小時為一個日月合明天。人們在日下作白天的事,在月下做夜間的事,開門想敞開的臉面,關門想裸露的中點。天底下就是個兩人世界,男女演繹出花樣翻新的人類史,開拓出日新月異的繁榮昌盛。人與人之間就那麼點貓膩兒,早已成為古往今來人人皆知的永恆主題,悲歡離合恩怨情仇結伴同行,是非曲直吵嚷叫駡爭論不休,冷嘲熱諷冰凍熱流四季風行,三寸氣在呼吸不停新陳代謝,男歡女愛如膠似漆謝幕歸天,入土為安還原自然化塵化灰,飛黃騰達觀看後人演繹世界……
仙尊:奔流不息。
心童:迴圈至今。
仙尊:千古環行。人活著就要以養壽為先,養身以治病為急。道德經說,我命在我,又不在於天。善養生者長壽,不會養生者早亡。人的生命在於神,而神依附於形,形又依附於氣,有氣則人體健康,氣衰則人體衰弱。形與氣相互為用,全在調養。假如形體無所依附,六神無主,則人的生命便會終止。調息服氣為養生之根源,導引則是調暢氣機的主要方法。人能通過養氣以保神,氣清則神爽;活動身體以治病,身體活動了病也會痊癒。如若能遵從精氣神的養生規律,則可以避免“三屍九蟲”之侵害。在內探究天心之妙旨,在外遵從自然界的規律。陰陽的運用,都在人的掌握之中,不僅僅遐齡可保,就是達到道的最高境界,也沒有非此開始者。
心童:調息服氣是養生之根源。時常聽人說“我就是不服這口氣兒”。不服這口氣兒,只有一個辦法,閉氣而去!“閉氣”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但因“不服氣”而鬧騰者,終究會導致更多的人閉氣而去,不能善始善終圓滿各自的人生歷程而早亡!人身難得,得之而不珍惜,口呼一聲“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而閉氣。化人身為空靈時,方知那“不服氣”的代價是多麼的昂貴。“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根本不能實現,上天入地也尋找不到那一口氣兒的代用品!再去苦修千萬年,方有可能再度為人。只為去吞食服用人間的那口氣兒,服盡人事間所有氣……
仙尊:適者生存。
心童:不知那“三屍九蟲”之害,又是什麼?
仙尊: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動物屍體都殘存有屍毒;三屍體內各類病菌種類繁多,“九”表多。九蟲即所有“屍存病菌”的總稱。
心童:人類吞食動物屍體,也是疾病層出不窮的根源。“天、地、間”三屍殘存毒素侵害人體,三屍體中隱藏的各類動物病菌吞食人類,無論如何是難以擺脫的社會現象,這也是大自然的一個法則,觸及者必受制裁。人與人之間發生矛盾時,還可以到法庭上去論個是非;人與自然法則發生撞擊時,服氣不服氣都得承擔後果,服氣者有服氣之果,不服氣者有不服氣之果,適者生存。服氣不服氣都不能逃避果報的承擔。所以,菩薩怕因不怕果,‘果’報結束就完事兒。‘因’發於何時何地卻料不定。誰也料不定哪一類病菌在人體內會有多長的潛伏期,因人、因食、因勢、因地,因情、因運、而各不相同,千差萬別,千變萬化。
仙尊:嗯……志乃氣之帥,氣是身體的根本,善於施行的人能保養好自己的生命。相反就會損害形體。所以,行氣的方法,應當自行節制飲食,保持心情愉快。“志堅”則氣機條達,用心專一則能心想事成。時間久了就能掌握其規律。月亮有圓缺,人間世事多艱難困頓,人處在困頓之中,自己又不謹慎,這樣的人很難有成就。養生,當以自慎為“首務”。
心童:志向,當盡可能的去種“善”因,只為修心養性,保養自己的生命……上尊是說我會走向困頓之中,在困頓之中以自慎為首要心境,節制欲望,心情愉快,服盡人世間氣,受盡人前屈辱……
仙尊:人活著,誰不想倚翠偎紅,沉醉於美酒和明眸皓齒的美人之中。但是快樂之事使自己心情愉快時,結伴同行的禍患也接踵而至了。腎為命門,為坎水,水盛火寒,腦宮的靈光也將因此而消減。假如腎水先枯竭,則肝木無所滋潤,肝臟就會發病。腎水病,則心火無所限制而上炎,心臟必受困。火盛則土燥,又導致脾臟發病。脾臟患病則肺金失去依靠,五行受損,生命的根本就會受到威脅。
心童:我為什麼一定要自閉屯守,去調理五行呢?
仙尊: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漸明其中奧妙……平常應深究養生之道,樂守清靜之方,秉承慧劍斬斷塵緣,啟用法眼看破幻影。清靜恬淡,避開俗好,不要一味追逐樂趣而加速死亡,要安定性情保存至誠之念,歸於正道,使得仙、神、佛、不誤我,我不誤身……延年益壽……
心童:清心寡欲,非常重要,不是對我,而是對上尊,很重要啊。
仙尊:仙、神、佛、尊、不誤我,我不誤身……首先得好好活下去,必須有延年益壽的心念,才能夠面對現實中冰封的人情,才能夠啟迪深層智慧去調理五行。行屍走肉般地遊走於熱火朝天的同事間,人們見到你如同逃避瘟疫一樣去排斥你,你像本工作單位同事腳下的一片垃圾,不理不踩倒還罷了,一旦飛腳……你一定要深究養身之道,無論如何必須立志活下去!那怕是忍辱負重,苟且偷生,絕不放棄人生!請你一定要記好!
心童:今日交談內容,越來越沉重,負載無數……既厚又重……有一種視死如歸的豪情壯志……我理不出個頭緒來,也不想繼續談下去了。你想逼我發誓心,可是明天如何,你也不知道,你若能把握也就不必給我打這預防針了。你希望我能與你同心協力,共同度過難關,可我不知那關究竟有多難,我是否能承受得住,我對自己沒信心,我怕把握不了自己。你能以誠相待我很感激,但我無法滿足你的心願,我不願騙你也不能騙自己,我只能做到一點:看好今日今時今刻。僅此而已。昨日已去,好歹已成過去了!明日未來,時空狀況、客觀存在、身體條件、家庭環境、工作單位、人文心態等等,都是未知數。俗話說計畫趕不上變化,更何況我是一個任人差遣的茅草人兒,哪裡會知曉自己能活幾天?每天晚上入睡前,我都會對自己說,今天活的問心無愧,今晚躺倒,不再起來也心安,我對得起自己這百十來斤兒了。這是今時之前的心境。此刻之後,依然如故。人是血肉之驅,人的承載力有限,壓力過大會趴下,再大會被壓成肉泥的。我能克己複理,把握有生之年的今日今時今刻,在每一個今日今時今刻量力而行,我已經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茅草人兒了!
仙尊:謝謝你坦誠相待。陰陽兩界有差別,“仙尊”需要接受人類再教育,深入瞭解人類的心情,人類的茅草人兒們了不起啊。仙,神,佛,尊,如若都能把握住今日今時今刻,就不會錯失良機;人類若能夠把握今日今時今刻,什麼事情也能處理至最佳狀態。
……
紫童(天古導遊):陰陽雙修,一天一地,同步邁進,需要以誠相待,相互把各自的想法告訴對方,在交匯中統一思想達成一致。未來遇到什麼特別之事,雙方都知曉各自會做出怎樣的抉擇。人尊與佛尊,相互接受對方再教育的過程,就是統一思想達成一致的融合過程。畢竟各居陰陽,一界為光體,一界為肉體,思維方式和處理問題的方法,會有許多的不同。協調好各自在陰陽兩界的胳膊腿兒,是陰陽雙修的基本內容。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