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提醒您!您有折價券未完成領取,請盡速登入以保存至您的帳號。
上帝宣教之民:再思地方教會的目的
滿額折
上帝宣教之民:再思地方教會的目的
上帝宣教之民:再思地方教會的目的
上帝宣教之民:再思地方教會的目的
上帝宣教之民:再思地方教會的目的
上帝宣教之民:再思地方教會的目的

上帝宣教之民:再思地方教會的目的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書告訴我們,宣教並不是教會要發揮的眾多功能之一,而是教會的本質,這本質體現在地方教會的成長中。只有不斷成長的地方教會,才能實現上帝的宣教使命,真正成為上帝的宣教之民。本書作者結合宣教的實務與理論,為宣教學與教會論提供一嶄新的視野,其開創性可與馬蓋文的《上帝之橋》相提並論,值得讀者仔細研讀思量。

作者序

教室裏一陣哄堂大笑。但這位個頭高高、表情嚴肅的非洲牧師宣稱自己絕不是在開玩笑,他說:「查弟兄,你問咱們召集起教會最起碼得有什麼。我說我只要一個鈴鐺。這可不是在開玩笑。在我們那兒,我只要走進叢林,站在樹下,搖響鈴鐺,教會就召集起來了。」
一位來自巴西的婦女不以為然地搖頭說:「我們那兒不需要什麼鈴鐺。我們只要有人有聖經。不論是天主教的『基層教會團體』(base ecclesial communities, CEBs)1,還是新教的小型教會,他們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都是跟從基督的人,他們聚在一起查考聖經,思想聖經對他們生活的意義,並互相鼓勵,以便在各自的生活中活出福音的精神。他們知道,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基督的名聚集,祂就應許會在他們中間。」(太十八20)
這位非洲弟兄和這位巴西姊妹的智慧之語令我想起當年在墨西哥南部鄉村地區參與福音事工的情景。我們每到一處偏僻的鄉鎮,就馬上去徵求當局的許可開一場福音佈道會。然後,我們幾小時內就搭起講臺,連接好擴音器,掛上燈泡,擺好一架電影放映機及手提發電機,再放上一些木板權當長凳。這樣,太陽落山時,教會就聚集起來了。墨西哥牧師證道,然後放映講述基督生平的影片,接著就邀請慕道友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他們就此成為主的教會中的熱心信徒。
我畢生一直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參與教會事工。但近廿年來,我致力於神學教育,這促使我開始思考一些艱深的問題,那就是教會為何而存在。尤其是當我與數以百計的牧者和宣教士一塊兒生活、交談、旅行、工作之後,我愈發感覺到有必要就教會、尤其是地方教會的存在目的作一番系統的闡述。
在此,我已區分了兩個概念,這一區別對以後的論述至關重要。「地方教會」(the church)是共同尋求上帝旨意的一群會眾的團契。「整體教會」(the Church)則意指它是由耶穌寶血贖得的主的身體,被上帝召喚做祂在世上的子民。上帝的宣教之民就是奉召分佈於各地方教會中的那個整體教會。我們討論的當然是地方教會,但我們主要關心的是這個整體教會的目的。
因此,我們應當瞭解什麼是「整體教會」。夏勒(Lyle Schaller)在〈健康教會的標誌〉("Marks of a Health Church")2一文中指出可以有好幾種方式來理解教會,他特別提到三種。第一,模範教會的方式,即將某一有形教會作為榜樣或模範與其他教會比較。第二,大型樣本的方式,即通過統計學分析和社會學研究設定理想教會所應有的一些特點。第三,聖經查考的方式,即參考聖經中的教會模式、相關教導和命題真理。
本書主要採取第三種方式。這種方式的長處在於,我們面對的是耶穌基督所傳的確然真理。如此,我們有一個確切的出發點,而且也得以有根有基地作評判,知道「整體教會」這個詞包含什麼意思或排除什麼意思。這一方式所提供的有力規範會引導我們、激勵我們、推動我們、堅定我們,這是另兩種方式所缺乏的。同時,因為這方式是從理想的、理論的、邏輯的真理出發,所以我們必須常常以將它轉化至現實生活來查驗它,也務必一直使它與你我實際的教會生活相聯繫。我們以聖經、神學的方式所理解的教會,應當總是與夏勒所說的「模範教會」維持一活躍的、具創造性的張力關係。另外,還應當與「大型樣本」方式所得的調查成果保持對照,以求與社會現實相關。
牧者、宣教士、差會領袖及植堂者都積極致力於在各處建立教會。范恆利(Henry Venn)和安魯福(Rufus Anderson)3極力主張各宣教機構應發展自養、自傳、自治的地方教會,自此產生的問題一直纏繞著我們:我們通過這些地方教會所創造出的整體教會其本性為何?遺憾的是,宣教實踐者、差會領袖、以及國內和海外的植堂者,乃至教會增長專家們,都很少在組建各處教會時考慮這個困難但重要的問題:這些教會究竟是何本性。本書旨在激發大家就此問題進行反思。我愈是研究這個問題,就愈加確信,教會是上帝偉大奇妙的創造。當耶穌的門徒在各地方教會聚集並努力將福音融入他們所處的時空環境時,上帝就在門徒的生活中使教會漸漸成形了。我的論點就是,當地方教會被建立起來、肩負使命進入世界時,他們就將變成因信而有的本相,即上帝的宣教之民。
我謹將此書獻給幫助過我的牧者和宣教士們,正是他們關愛地提出了有關地方教會的各種問題,使我思路更清晰。他們還熱心地與我一道從聖經和神學上探求答案。我對他們對這份研究的全心支持和協助深表感激。那些就本書有過交流的牧者、宣教士和差會領袖亦貢獻良多。
我也誠摯感謝富勒神學院給我一個短暫的休假,正是這段假期使我得以完成書稿。我感謝上帝將Jean賜給我成為我的賢內助,謝謝她因著愛幫我校對書稿。也感謝上帝賜給我的孩子們,Amy、Anita和Andrew,他們支持我和我的工作,並同時使我對基督徒生活的最基本問題保持接觸。最後,我要感謝貝克書房和改革宗聖經學院,他們贊助了1989年的貝克宣教系列講座,本書的部分論述就是出自這一講座。
我希望本書能激發宣教士和牧者們就以下問題作更深入的反省:他們的教會為何存在?他們的教會能如何在各自的環境中清楚明白而勇敢大膽地傳揚福音的好消息?
引言
在美國宣教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Missiology)的年會上,我有整整一天心情非常複雜。早餐時,我們幾個人詳細談論起一則消息,即在密西根州的底特律約有四十間天主教教會將要關閉。在我們去參加第一場研討會的路上,一位同事激動地向我們描述中國大陸家庭教會的發展情況。在親自走訪了那裏的幾處家庭教會後,他對於教會如何處世的看法經歷了一次深刻的轉變。
接下來的這第一場研討會是關於巴西的「基層教會團體」運動。我們得知,這是因著信徒的敬虔而引起的一場復興運動,他們從聖經中得著上帝奇妙的光照,並深切體察現實生活中人民大眾的社經處境。這些生機蓬勃的信徒草根團體的特色、規模和形式令我思緒萬千。離開會場時,我情緒高昂,滿心盼望,對教會宣教前景滿懷嶄新的異象。
然後我去拜訪一位朋友,他在這個城市牧養一間教會。那晚我倆談到他日常的繁瑣生活。他告訴我,他們的教會生活是如何圍繞著各樣傳統事工打轉,主要是敬拜、教導、關懷和佈道。他說,這間教會處於瞬息萬變的城市地帶,但卻相當封閉。他抱怨說,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兼顧教會生活的四大方面,他需要更多的全職同工。可是會眾缺乏奉獻的熱心,使得教會陷入財政困境。他覺得自己一個人應付這牧會工作的重重壓力,好像勉強支撐一棟搖搖欲墜的大廈。
我於是一下子被帶回現實中:這便是教會的實際狀況!不過我一邊聽朋友講述,一邊也開始發覺,他和會眾對於自己究竟要做什麼並無整體的異象。對於教會存在的目的以及與外界互動的方式,他們也無一致的看法。他們的「宣教」概念僅止於以下一些範圍:比如教會將自身急需的金錢拿出去資助一些宣教士,或支援自己宗派的某項宣教計畫,以及援助某會友的女兒在駐亞洲某跨教會機構工作。據我所知,我這位朋友儘管已從事牧會工作多年,但從未想過自己所服事的教會為何目的而存在,為何被主安排在此,使命是什麼,在其處境中的優先事工又是什麼。我的朋友受訓於一間出色的神學院,學習過如何留住會眾、取悅會眾、受雇於會眾。我為他深感心痛,也為那些在墨西哥城、內羅畢(Nairobi)、卡拉卡斯(Caracas)、漢城等地陷入同樣事奉困境的牧者們心痛。
在世界各地,宣教學研究最為忽視的領域之一就是教會論。我們沒有開闢新管道,以對地方教會作創造性的處境化處理,使其體現福音實質;相反地,我們一直以來所做的是將教會制度、教會形式、教會結構、教會傳統強加給地方教會,不管這些教會是處於何種文化背景下。雖然我們已逐漸意識到福音和文化的相互關聯,但遠未想到這一關聯亟需何等深遠的反思。
那晚我躺在床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深信,我們必須就眾地方教會的本質與目的提出一些深層次的、探索性的、困難卻大膽的問題,這些問題必須引發各地方教會作出各自獨具特色的回應。毋庸置疑,我們必得為整體教會建立一套地方教會宣教理論。與廿世紀六○年代一些人的預計相反,各地方教會留存至今。但這些教會的生命素質已岌岌可危。他們若非勉強維持現狀,蹣跚而行,就得在其各自處境中獲致他們獨特目標與使命的異象,從而奮起新生。這一異象不僅意味著要建立起教會事工的思想體系,它不只呼籲人們進行更好的目標設定及行政管理,而是促使人們採取更深層的行動。眾地方教會要認識到,他們存在的目的獨獨就是為了宣教。他們要瞭解其所處環境中獨特的文化、民眾和需求,而且要懂得採取宣教行動,藉此他們將會發現自己作為上帝宣教之民的本質。惟當此時,眾地方教會才會獲得新生和活力。
本書的目的就在於激發宣教士、差會領袖、教會植堂者、牧者及眾領袖們,使他們瞭解到自己在各地宣教教會建造過程中的策略性地位。本書旨在號召眾地方教會的領袖們裝備他們的會眾,完成一系列艱巨的工作,從設定首要任務目標,到發展策略、人員和組織結構,並在其中與聖靈同工,如此眾地方教會才得以發現自己的本質。本書切求教會當成為它因著信所當有的模樣。
我的研究中收集了他人的一些先知灼見,他們雖代表著相異的、甚至經常互相矛盾的傳統,但在教會的宣教目的這一點上卻驚人地一致。本書的研究從頭至尾都是朝聖的神學(theologia viatorum),一種行進中的神學。在這一學習的進程中,我們會參考眾多的神學傳統,以求對教會宣教本質這一問題找出一定的共識。對於所引發的眾多議題,我們不求提供所有的答案,也無意提出所有可能的策略,更不是要對不同作者和傳統評頭論足。我們的目的是要向讀者介紹教會宣教神學的豐富寶藏,並激勵讀者進一步參讀有關文獻,以便使他們個人的事工和宣教得到啟迪。我們希望讀者遍覽相關文獻,思索浮現的議題,並將這一關鍵的教會思想應用到地方教會上。本書許多章節後面所附的書目提供了有益的研究資源。我祈望這本書能對普世宣教教會的建造貢獻微薄之力。

目次

第一部 地方教會:上帝宣教之民
 第1章 地方教會之新觀念
 第2章 現代教會論對地方教會的衝擊
 第3章 以弗所書所顯示的地方教會本質
 第4章 歷史角度所顯示的地方教會本質
 第5章 重述地方教會的宣教意向
第二部 地方教會:上帝宣教之民的新異象
 第6章 地方教會的目的
 第7章 地方教會與上帝的國度
 第8章 地方教會在世界中的角色
第三部 地方教會:成為上帝宣教之民
 第9章 地方教會的宣教目標
 第10章 地方教會的宣教會友
 第11章 地方教會的宣教領袖
 第12章 地方教會的宣教管理
注釋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地方教會之新觀念

一九八○年,我在塔普祖拉城(Tapachula)郊外造了所房子。塔普祖拉城位於墨西哥恰巴斯州(Chiapas)的南端,地處亞熱帶。我在屋前種了一棵小小的夫瑞波揚樹(framboyan tree),大約一英尺高,我如此悉心照料它:旱季我給它澆水,雨季我為它修剪;我為它造型;幾乎每個月我都在它周圍灑上防蟻藥,以免食葉蟻吃它。小樹漸漸長大,它的根將人行道的土拔了起來,我只好重修人行道。為照看小樹,我費時無數。但很值得。三年後,我的樹比邊上的兩層樓房還高,它枝繁葉茂,遮蔽了前院、客廳和我的書房,可將傾盆大雨化為清涼薄霧。它為許多路人提供了休憩之所。它鮮豔的桔色花朵餵飽了不少蜂鳥。我當時所栽的小樹苗不過像株過長的野草,但我那時就知道這小小幼苗終能拔地而起長成一棵樹。
同樣的,成百上千的人在秋天種下小小圓圓的球莖,但他們可沒說自己在種什麼小根或小球──他們說是種鬱金香!這些栽種的人們並不看眼前所見,他們是遠眺那將要破土而出的。
耶穌基督的教會(the Church)1在許多方面就像一棵樹或一株鬱金香。在世界各地,教會建立之初雖微小軟弱,但長成之後,卻可為人們提供避難之所,帶來新生命,助人靈命成長,供應靈糧。我們第一次在人類歷史上看到,教會遍佈全球,旗下十五億信徒皆以某種方式宣告忠誠於耶穌基督並自稱為基督徒。2我們如今已開始進入世界歷史和教會歷史的新紀元。這是所謂「全球門徒化的時代」,其特徵是「可以接觸到全世界的人」。3教會有史以來第一次因其規模夠大和包容度夠廣,可以名副其實成為上帝宣教之民。這個使徒性的、惟一聖而公之教會,現在有機會向每種語言的族群、每個部落、每個國家作見證了。而隨著各地方教會逐漸被建造起來並向外傳揚福音,他們就脫離了幼苗階段拔地而長,成為他們本該有的模樣,作為宣教之民而碩果纍纍。
不論是宣教士,教會植堂者,還是牧者,要想建造一間宣教的地方教會,他們就必須首先對各地方處境中的整體教會有新的異象。這棵小苗已有了樹木的本性,但是尚未成熟。如此嶄新的視角格外激勵人心,因為它在我們本性中看見所有耶穌基督講到的我們將會成為的模樣。當耶穌把天國比作一粒芥菜種和一團麵酵時,祂所表達的就是這個拔地而起的新視角(太十三31、33)。這兩個比喻都未強調眼前的模樣,而是強調將來的景況。我們一定要認識到,潛在的素質不會立即變成現實,未來的成熟也是始於目前的不成熟。當前景況的改變是需要某種催化劑來激發的,正如同麵團沒有那一小塊麵酵就不能膨發,芥菜種不被種入土裡也長不成大樹。
教會因著與天國的臨到密切相關,從而獲得發展的動力。天國的動力藉著聖靈的大能通過上帝的作為將生活從「已然」推向「未然」。教會是基督在世上的屬靈身體。作為唯一的、聖潔的、普世的、使徒性的上帝之子民,教會不可能比現在更完備。然而,教會乃是受召要在其本質上成長得更完全。在這「已然」和「未然」之間的辯證張力中,教會因其在天國的地位而具有一種獨特的品質,它是作為上帝的奧妙之作而現身的,絕非人力可造,乃是耶穌基督藉著聖靈的運作而建成的。然而,上帝的這個奧妙之作正是基督屬靈的身體,它在「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2)時就漸漸成長起來。教會就如一粒種籽,本身便具有足夠的生命力可以成長為它該長成的那株植物,而不會變成別種植物。但種籽要生長也需精心的栽植、澆灌和照料,然後上帝使它長大(林前三6)。有關教會成長的這一觀念,巴特(Karl Barth)提出以下幾個關鍵問題:「教會在多大程度上名符其實?它在多大程度上實際表現出其本質?它在多大程度上真是它所呈現的模樣?它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它所作的宣稱,並滿足了它所引發的期望?」4
現代宣教學中宣教與教會的關係
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宣教理論家、宗教社會學家、教會論學者以及宣教工作者愈來愈認識到,急需對地方教會有一個新的異象,即將它們視作上帝的宣教之民。對建構新的地方教會宣教學的呼聲至少來自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自一九三○年代以來,宣教學家呼籲將「宣教」這一觀念與「教會」這一思想更緊密地聯繫起來,並把重點放在地方教會的宣教本質上。第二,宗教社會學家近來已開始強調地方教會於策略上的重要性。第三,自巴特和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以來的現代教會論學者都在疾呼,要為教會開拓一個全新的異象,並提議開創一種對地方教會有深遠宣教學意義的新典範。以上三股思潮就融匯成一個急切的呼求,要求創造一個新視角來看待地方教會,即將其視為某個地方處境中的上帝宣教之民。
如果要在世上建造宣教的地方教會,我們必須先要仔細思考教會和宣教的關係。耶穌基督的整體教會只有在活出其宣教之民的本性時,才可能最完滿地表現出自己身在天國又與世界相關聯的身分。正如卜仁納(Emil Brunner)所說:「教會為宣教而立,就像火焰為燃燒而存。」5儘管如此,本世紀以來,有關教會和宣教之關係的諸多討論,都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
我們通常認為教會和宣教並非同義詞。我們可以為「教會」下如此的定義:教會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耶穌基督之門徒圍繞著聖道、聖禮和共同的見證而組成的唯一、聖潔、普世並使徒性的社群。而對宣教,我們可以引用廖超凡(Stephen Neill)主教的話將其定義為:「宣教是為了傳揚福音而主動地在言語和行動上跨越教會和非教會之間的障礙。」6這兩個定義就顯明了這兩個概念之間的區別,正如牛畢真(Lesslie Newbigin)在下文所指出的:
絕大多數基督徒認為,「教會」和「宣教」這兩個詞含括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社群。一個是為了獻身於敬拜以及關心和餵養會眾的靈命而設立的,……另一個則是致力於宣揚福音,從而把歸信的人送入教會的安全庇護之下。……人們理所當然地以為,先要滿足教會內部的需要,然後才能履行宣教的義務;先要完全鞏固現有的教會成果,然後才可以向外發展;要建立普世的教會也必須運用這種謹慎穩重的經營態度。7
因此,在我們通常的觀念中,「教會」和「宣教」就成了相互對比的一組概念,如圖一所示。
圖一的描述頗具諷刺意味。時至今日,在許多教會會友的思想裡,「教會」和「宣教」仍是迥然不同,有時甚至相互衝突。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此種觀念甚為普遍,在那裡,「宣教」組織常常獨立於教會組織之外。對「教會」和「宣教」作如此涇渭分明的區分是令人不安的,因為我們知道,這兩個概念理當緊密相聯,而從三○年代以來被人們一再強調的就是這種密切的相關性。
有關此事,最重要的一次研討會是在一九三八年於印度馬德拉斯(Madras)的塘巴蘭(Tambaram)舉行的國際宣教協會(International Missionary Council, IMC)會議上進行的。在這次會議裡,教會宣教學首次得到了大力推動。此次會議的記錄名為《教會的普世宣教》(The World Mission of the Church),8它顯示出與會代表們努力地想要理清教會和宣教之間的密切關係。
一九五二年於德國威靈根(Willingen)舉行的國際宣教協會會議再一次強調了兩者的關聯。在威靈根會議中,普世宣教運動的代表們鄭重宣稱:「若無分於基督的普世宣教使命便無分於基督。建立教會的那一位亦是對教會委以世界宣教使命的那一位。」9自那以後,這一信念便被許多人一再重申。例如托倫斯(Thomas Torrance)確信:「宣教屬教會之本性。」10布勞(Johannes Blauw)說:「除了被差派於世的教會,別無其他教會;除了基督教會的宣教使命,別無其他使命。」11斯托得(John R. W. Stott)宣稱:「若不同時從宣教和末世兩種角度看待教會,就無法正確理解教會。」12
雖然「教會」和「宣教」各不相同,但我們知道,我們絕不可能瞭解或有分於其中之一卻不有分於另一個。一方面,宣教活動需要教會支援,由教會內所差派的人來進行,而宣教的果實也是被教會接收。另一方面,教會要通過宣教實踐上帝的呼召,要在參與上帝之宣教工作的過程中去發現自身存在的基本目的,而且它所開展的無數事工就是為了宣教。這樣,我們必然得出以下結論:若不審視教會之本質,便無從理解宣教,而若不關注教會的宣教使命,就無從理解教會。正如牛畢真說過的:「我們必須堅持,一個不再宣教的教會已失去了它作為教會的根本特質。同樣地,我們也得說,一個宣教團隊如果不同時也是一個真正的教會,那麼它就沒有真正表現出神聖的使徒職分。一個不是教會的宣教團隊和一個不宣教的教會都是怪物。」13
地方教會於策略上的重要性
到了六○年代,人們愈來愈熱衷於討論教會和宣教的關係。這既反映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文件中,14也反映在普世基督教協會(World Council Churches)題為《為他人的教會與為世界的教會》(The Church for Others and the Church for the World)的研究報告中。15遺憾的是,當時盛行的行動主義(activism)最終將教會和宣教混為一談,以教會對社會變革的影響來定義教會。只有當教會有助於世界上的激進改革時,它才被看重。當時流行的口號是:「教會就是宣教」。
但是,就像廖超凡指出的,這種看法缺少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他警告說:「如果什麼都是宣教,那就沒有宣教了。」16例如,為教堂換地毯,買新管風琴,按立新牧師,或重整宗派內部組織,這些都不一定能算得上是為了傳福音的緣故而跨越教會和非教會之間的障礙。
那時,各處開始出現一種還原主義(reductionism),尤其在歐洲和北美。因為人們對制度化的教會愈來愈不滿,結果導致一大批屬於「戰後嬰兒潮」世代的人們離開各地方教會。17儘管他們仍認為自己屬於普世教會的一部分,但他們對自己參與其中的組織化教會都深表悲觀。霍肯迪克(J. C. Hoekendijk)所著的《自內而外的教會》(The Church Inside Out)18深深地影響了這些人,他們參加和平工作團(Peace Corps)、詹森(Lyndon Johnson)總統的「大社會」(Great Society)改革、以及其他一些力圖改變世界的運動,這些都是傳統教會並未涉足的。他們想要宣教,但不想要教會。他們只認同實踐其社會政治影響力的「教會」,他們認為這些實踐就是「宣教」。
結果顯而易見。這一觀念不僅脫離了與普世教會的關聯,也喪失了宣教的異象。這種宣教脫離了有形有體、紮根地方、立足社會、彼此相聯的會眾崇拜群體,它是社會行動主義而不是宣教。在這種社會行動主義中,教會的獨特性,它的特質及它分別於世的特性都被湮沒,最終變得完全世俗化。就如巴沙姆(Rodger Bassham)所描述的:「要界定教會存在的作用、本相和果效,關鍵是參與上帝的普世宣教使命。所謂『教會就是宣教』所蘊涵的對於教會和宣教的理解是,教會是宣教的功能之一,而不是宣教為教會的功能之一。」19
莫大衛(David Moberg)曾於一九六二年堅持這樣一個觀點:各地方教會因其主要身分而成為在各自環境中的宣教執行者。20但顯然幾乎沒有人傾聽他的意見。後來,有些人才意識到,偏離、忽略或者遺忘了地方教會作為教會普世宣教事工的基層執行者,這是個多麼嚴重的錯誤。
一九七○年代末期,有些人開始呼籲,應認真地重新評估地方教會在教會普世宣教事工中的角色。莫特曼(J€槀gen Moltmann)在他所著的《教會之盼望》(Hope for the Church)一書中,將這盼望集中在各地的信眾群體身上。他宣稱:「地方教會是教會的未來。」21他又說:「只有當一個教會的規模小到會友們可以相互瞭解、彼此接納,就如同各人自己被主所接納一樣,那時愛的上帝才能被見證出來,才能被經歷到。基督為我們被釘十架這一福音終結了權力的宗教,並讓我們得以可能在真實團契的處境中將上帝體驗為愛的上帝。」22
差不多與此同時,華茲德(David Wasdell)23、申克(Wilbert Shenk)24、童美地(Mady A. Thung)25都在反省於一九六○年代所發展的早期宣教教會論的蘊義。一九八四年,羅真(David A. Roozen)、麥金尼(William McKinney)、和卡羅爾(Jackson W. Carroll)合著了一本關於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市(Hartford)教會狀況的研究。在該書中,他們更加強調地方教會在教會的普世宣教中至關重要的地位:
也許,最顯著的是眾地方教會在援助會友和參與者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歷史上沒有一個社會機構在這方面比教會起到過更重要的作用,它們使人們覺得生活有意義,使人們將自身的存在與超越日常生活的源頭和目標聯繫起來。通過各種教會活動,例如團體敬拜、牧養關懷和教育課程等等,會友和社區都能活生生地看到地方教會的存在。
相對來說,很少有機構能在社會這個龐大的結構與個人之間進行有效的「中介」工作,而地方教會就是這種為數不多的機構之一。……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已失去了私人與公眾之間的平衡,此時教會就起到一種特殊的橋樑作用。26
有意思的是,五年之後,牛畢真對此觀點表示強烈支持。他在《多元社會的福音》(The Gospel in a Pluralist Society)27中苦思一番後,不得不將焦點集中到地方教會上。他認為:「地方教會是對福音的詮釋。……福音怎麼才能令人信服?人們怎麼才能相信,對人類事務有最終發言權的那一力量是由被釘在十字架上的那個人彰顯的?我認為,對此只有一個答案,一個對福音的唯一詮釋,就是相信並依靠這福音而活的男男女女所組成的地方教會。」28
換言之,正因為地方教會是普世之整體教會的一部分,它才得以有分於宣教,而當地方教會活出它的宣教本質時,它就會發現自己漸漸長成為整體教會。我們已經看到,宣教神學和宗教社會學影響了我們對地方教會宣教本質的看法。現在我們需要更具體地討論以下這個問題:現代教會論發展如何使教會重新思考自己的本質,重新闡明自己與世界的關係,並重新決定自己在上帝的宣教聖工中的參與方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