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觀與藏羌聚落(簡體書)
滿額折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觀與藏羌聚落(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9 元
定價
:NT$ 474 元
優惠價
8741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岷江上遊位於四川西北部,連接著成都平原與青藏高原,是漢藏之間的過渡地帶,也是川藏間重要的交通廊道與樞紐。本書先對岷江上遊的自然地理環境、歷史人文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進行論述,闡明了聚落景觀產生的自然基礎與人文背景;然後從宏觀層面對岷江上遊的大地景觀特征、總體聚落景觀分布格局與特征進行了分析,並運用GIS與數據分析工具對藏羌聚落的位置、斑塊面積與山水關係、地貌類型、道路交通、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生產資料等要素的關係進行了定量分析;緊接著選擇了雜谷腦河、孟屯河、黑水河、赤不蘇溝、黑虎溝、小姓溝等六條典型支流,對其中的藏族與羌族聚落景觀特征進行了細致的分析,並以此進行橫向與縱向比較研究。最後得出了岷江上遊地區藏族與羌族聚落景觀的同質性與異質性特征規律,及其各自的理性與非理性因素,以為後續深入的聚落景觀研究與地域性鄉村景觀振興提供依據。

目次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民族地區鄉土聚落所面臨的共同問題
1.1.1 逐漸消失的傳統村落與遠去的精神家園
1.1.2 國家對鄉村弱勢群體的關注與缺乏正確引導的民族風貌建設
1.1.3 民族地區的健康平衡發展與民族間的團結共榮有待加強
1.2 研究區域與物件的選擇
1.2.1 研究區域的界定
1.2.2 研究物件的選擇
1.2.3 主要研究內容
1.3 相關概念界定與前人研究基礎
1.3.1 概念界定
1.3.2 國內外在鄉土聚落景觀方面的研究進展
1.3.3 岷江上遊大地景觀與宏觀聚落景觀的研究進展
1.3.4 岷江上遊藏族、羌族聚落景觀的研究進展
1.3.5 現有研究評述
1.4 數據基礎與技術路線
1.4.1 數據基礎
1.4.2 技術路線

第2章 岷江上遊的背景環境概況
2.1 險峻而奇偉的自然地理環境
2.1.1 高山深谷型地形地貌
2.1.2 危險的地質與貧瘠的土壤
2.1.3 “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氣候條件
2.1.4 水文水系
2.1.5 類型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2.1.6 自然災害頻發
2.2 復雜而繽紛的歷史人文環境
2.2.1 民族遷徙與歷史演替
2.2.2 當前的民族組成與區域分布
2.2.3 語言與文字
2.2.4 瑰麗多彩的風俗習慣
2.2.5 神秘的宗教信仰
2.3 社會經濟環境
2.3.1 社會結構與等級制度
2.3.2 經濟組成及產業支撐
2.3.3 經濟溝通與對外交往
2.4 小結

第3章 岷江上遊的大地景觀特征
3.1 西南邊陲的過渡地帶
3.1.1 大地階梯的過渡地帶
3.1.2 胡煥庸在線的分界帶
3.2 民族遷徙與文化交流的走廊
3.2.1 民族遷徙的“藏彝孔道”
3.2.2 民族文化傳播的走廊
3.2.3 孕育文明的江河源頭
3.3 岷江上遊的大地景觀風貌
3.3.1 高山深谷的地理風貌
3.3.2 線性的對外通道
3.3.3 垂直劃分與水平分異的景觀格局
3.3.4 資源分布的垂直帶譜現象
3.4 小結

第4章 岷江上遊聚落的總體分布特征
4.1 沿水系道路呈線性分布
4.1.1 聚落點密度的線性趨勢
4.1.2 水系緩衝區內的聚落分布規律
4.1.3 道路緩衝區內的聚落分布規律
4.1.4 水系、道路緩衝區內的聚落分布對比
4.2 沿深谷兩側的垂直分布
4.2.1 聚落點與海拔高程分布規律
4.2.2 聚落斑塊面積的垂直分布規律
4.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4.3.1 沿海拔高度的分異特征
4.3.2 不同民族在地貌類型上的分布特征
4.4 與坡度坡向相關的分布特征
4.4.1 聚落分布與坡度的關係
4.4.2 聚落分布與坡向的關係
4.5 與生產資料密切耦合的分布特征
4.5.1 與農田分布的耦合關係
4.5.2 與森林草地的分布關係
4.6 小結

第5章 各溝谷的藏羌聚落景觀特征
5.1 雜谷腦河各溝谷的聚落景觀特征
5.1.1 雜谷腦河中段的聚落景觀特征
5.1.2 孟屯河谷的聚落景觀特征
5.2 黑水河各溝谷的聚落景觀特征
5.2.1 黑水河中段的聚落景觀特征
5.2.2 赤不蘇溝的聚落景觀特征
5.3 岷江幹流各溝谷的聚落景觀特征
5.3.1 黑虎溝的聚落景觀特征
5.3.2 小姓溝的聚落景觀特征
5.4 小結

第6章 藏羌聚落的典型樣本景觀特征
6.1 雜谷腦河的典型樣本聚落景觀特征
6.1.1 樣本01:屯堡聚落——甘堡藏寨
6.1.2 樣本02:半山哨卡——木卡羌寨
6.2 孟屯河谷的典型樣本聚落景觀特征
6.2.1 樣本03:河谷藏寨——日波寨
6.2.2 樣本04:半山羌寨——水塘村
6.3 黑水河的典型樣本聚落景觀特征
6.3.1 樣本05:以水源為中心——大寨子
6.3.2 樣本06:藏羌交匯處——色爾古
6.4 小結

第7章 岷江上遊聚落景觀的基本模式
7.1 岷江上遊聚落景觀分類
7.1.1 宏觀尺度的聚落景觀分類
7.1.2 聚居尺度的聚落景觀分類
7.1.3 住居尺度的聚落景觀分類
7.2 岷江上遊聚落景觀的基本模式
7.2.1 宏觀尺度的基本模式——多樣化的聚落模式
7.2.2 聚居尺度的基本模式——藏羌分明的聚居模式

第8章 總結與展望
8.1 主要結論
8.1.1 藏羌聚落景觀總體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線性發展、沿海拔垂直分異的特征
8.1.2 藏羌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資源關係上存在明顯的分布差異
8.1.3 同一民族的聚落景觀在岷江上遊有多種表達方式
8.1.4 同區域內的藏羌聚落景觀存在同質化現象
8.1.5 岷江上遊的聚落景觀是以自然地理為基礎,以歷史人文為輔助變量而綜合形成的
8.2 後續研究展望
8.2.1 對藏羌聚落在不同時間尺度上的演替規律進行研究
8.2.2 對岷江上遊聚落景觀基因圖譜進行深入研究
8.2.3 對民族地區資源共享與社區健康發展機制的研究
8.2.4 對藏羌聚落景觀的保護與開發的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