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紅顏不一定是禍水:顛覆歷史的十大亂世美人
滿額折

紅顏不一定是禍水:顛覆歷史的十大亂世美人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79277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如果沒有美人,歷史將啞然失色:

「勾踐征絕豔,揚蛾入吳關。」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見識高。」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她們究竟是紅顏知己,還是亡國禍水?

▏故事,要從浣溪紗畔說起。
西施,春秋末期越國人。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

西施與范蠡是怎麼認識的?
她會不會真的愛上吳王?
她的愛情有沒有得到善終......

▏中國史上第一個權傾天下的女人,她的真實面貌是什麼?
呂雉,單父人,漢高祖劉邦之皇后,史稱呂后。劉邦死後,呂后臨朝稱制,將劉氏天下變為呂氏天下…….

呂雉背後有什麼樣的靠山,讓她能牝雞司晨?
她怎麼「嚇死」漢惠帝?
為什麼她功敗垂成,最後讓劉家得以捲土重來……

▏風塵女子與錚錚鐵骨,矛盾而美麗的組合。
柳如是,「秦淮八豔」之一,以詞翰名噪青樓,嫁錢謙益為妾。明亡時,柳曾勸錢謙益自盡殉國,錢謙益卻未聽之…….

除了美貌,柳如是憑什麼能成為「秦淮八豔」?
她究竟愛上與自己相差幾十歲的錢謙益哪一點?
除了國破家亡,是什麼樣的刺激,讓她最終選擇自縊身死…….

▏女人憑什麼不能同時擁有權力與愛情?
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是皇太極的孝莊文皇后、順治帝的母后、康熙帝的祖母。
她歷經天聰、順治、康熙三朝,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政治鬥爭中……

在與長子豪格的激烈競爭中,年幼的順治為什麼能當上皇帝?
孝莊太后如何能勸服明末降臣洪承疇為新朝效力?
孝莊又為什麼要「嫁給」攝政王多爾袞……

★全書特色
本書上自春秋末期,西施與吳國滅亡、越國復興的歷史,下迄清初亂世,為個人幸福而不斷與命運抗爭的青樓女子董小宛,敘寫了中國古代歷史上十位美人,於柔情與刀光劍影中勾勒歷史。

打開本書,讓我們與美人一起重溫古代那戰火紛飛的歲月吧!

作者簡介

山陽,不是山羊。從小喜愛寫作,高中上課時常常偷偷寫小說被老師罵。喜歡歷史、思考、古典文學,但對新事物也來者不拒。著有《三國演義的正確打開方式》、《紅樓夢的正確打開方式》、《水滸傳的正確打開方式》等。

金躍軍,筆名毛人、余金。喜愛文字,從中學時代就開始寫作和發表文章,此後變成了自己的一個愛好,現立志以文化人的使命,期望能以自己的不懈努力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優秀作品。

序 言

自古以來,戰爭都是殘酷、充滿血腥的殺戮,是極其慘烈的人類自相殘殺的悲劇,是血與火、刀光與劍影的代名詞。而女人深受造物主厚愛,是水做的骨肉,充滿柔情,萬千嬌媚,是溫婉柔媚的代名詞。從人性的角度看,女人需要被保護,美麗的女人應該遠離戰爭;但從人類的戰爭史看,女人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戰爭,戰爭也從來不能離開女人。美人與戰爭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戰爭因為有了美人顯得陰柔美麗而富有詩意,美人也因為戰爭而變得悲壯剛烈,成為一道美麗的彩虹。
女人和財富是引發戰爭的根源,因美色而起的戰爭,往往成就英雄的傳說,英雄因此拼殺疆場而終身不悔。在荷馬史詩中,古希臘的美人王后海倫因「金蘋果」事件跟情人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私奔,這件事震動了整個希臘聯邦,希臘人覺得他們最美麗的女子被特洛伊人勾引走,簡直是奇恥大辱!為了奪回美人海倫,希臘男人建立了一支希臘聯軍以討伐特洛伊,開始了長達十年的特洛伊戰爭。這場戰爭,使近萬艘戰船葬身火海,十萬餘名勇士喪生,同時也造就了許多流傳千古的希臘英雄。
在古代中國,女人們遠沒有海倫這麼「幸運」。由於戰爭需要,男人設下了一幕又一幕的美人計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戰爭往往由女人引起,戰爭有時還要靠美人來平息。追本溯源,她們都不過是一些陰謀老算的當權者發動戰爭奪取、保護政權的手段而已,美人成了戰爭工具。她們是政治鬥爭中的犧牲品。除此之外,女人還可能是戰爭的參與者或組織者。
戰爭和美人一起導演著歷史,左右著歷史的腳步。有美人的在地方就會有戰爭,有戰爭的地方就會有美人。為了更深入了解美人與戰爭的關係,我們把目光轉移到本書的敘述之中,享受這一美人與戰爭的視覺盛宴——

西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因為戰爭而出名的美人。作為一個女性,西施以自己的青春為代價。她的犧牲對其個人的心境來說極其複雜和痛苦不堪,她本可以和自己心愛的人相擁相知,隨著歲月流逝慢慢老去。但戰爭的殘酷,使她不能左右自己的命運。無奈的背後,更多的是戰爭對人性的摧殘和壓抑。
一曲《昭君出塞》,讓美人王昭君傳唱千古。漢匈戰爭將王昭君帶入無盡的個人悲歡離合之中,這個看似柔弱的女人成為托起和平橄欖枝的使者。王昭君的出塞,完全是統治者為了避免戰爭而出的下策,是漢朝衰落的象徵。戰爭改變了她的命運,使她不能自由戀愛,跟歷史上所有和親一樣,總是帶有屈辱。
貂嬋之所以出名,也是因為戰爭。貂嬋是東漢末年,統治階級內部權力爭鬥的血色妖姬,她的出場就是為了離間董卓父子,王允獻美人貂嬋,是一個以一當千的美人計。在這裡,貂嬋是個為國除奸的功臣。風姿綽約的她絕對想不到,後世竟有那麼多人記得她。但她依然是別人手中的玩偶,她的個人生活完全被統治集團所控制。
楊玉環因突發安史之亂而富有傳奇色彩,唐明皇忍痛割愛,一代佳人香消馬嵬。自此大唐帝國戰亂紛紛,一蹶不振。女人在更多的時候是戰爭的犧牲品。即使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在六軍不發的情況下,也是難逃「婉轉蛾眉馬前死」的厄運。
國色天香的陳圓圓,琴棋書畫無一不精,豔名遠播。當李自成占領北京,劉宗敏奪了吳三桂的愛姬陳圓圓之後,吳三桂「痛哭三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立誓與李自成為敵,勾結清軍打敗李自成,占領大片的明朝土地。陳圓圓是中國戰爭史上一個與特洛伊戰爭中的海倫類似的美人,看來由男性荷爾蒙引發戰爭,也不僅僅是西方的專利。
呂雉在建立漢政權的戰爭中,始終陪伴劉邦左右,也是劉邦在軍事和政治上得力的助手。化解「白登之圍」,充分體現了她不讓鬚眉的軍事才華,漢初她力主和親匈奴的政策,延緩了匈奴對中原的威脅,為漢武帝反擊匈奴贏得時間。可惜的是,對權利的慾望使她越走越遠,她一手遮天,成為了中國封建史上第一個掌握國家大權的女子,並妄想建立呂氏王朝,最終還是逃脫不了被歷史淘汰的悲劇命運。
提及遼國的歷史,首先想到的應該是以「鐵馬紅顏」美名流傳於世的契丹蕭太后——蕭綽。蕭太后掌權數十年,讓遼國走入鼎盛時代。她以男子一般的氣魄,執法嚴明,毫不軟弱,甚至「親御戎車,指麾三軍,賞罰信明,將士用命」,把北宋部隊殺得屍橫遍野,生擒名將楊業,幾年後又和宋真宗確立「澶淵之盟」,開創了宋遼和平發展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意義重大。在漫長的中國封建史上,帝王勢弱時,像蕭太后一樣的后妃人物鳳毛麟角。
歷史好像給予了孝莊太后太多的幸運,她雖然從未直接參與戰爭,但因為她,皇太極、多爾袞出生入死,開創了清王朝兩百六十餘年的基業,在她的輔佐下,康熙成功平定了「三藩之亂」,成就了「千古一帝」的美名。她總是在變幻難料的政治風雲中,冷靜分析,等待時機,戰勝困難。每一次都經歷九死一生,在中國歷史上實屬少見。
柳如是死後三百多年,人們一直不能忘懷,因為她不懼強權。就氣節和對傳統封建社會叛逆的特立獨行而言,柳如是非常突出,以至於三百年後的今天終於有陳寅恪,為她寫下了皇皇八十萬言、三卷本的《柳如是別傳》。
還有那個兵亂時代,為了追求個人幸福,而受到命運之神一次又一次捉弄的董小宛,儘管每次的重創都令她身心俱疲,但她仍然「拼得一命酬知己,追伍波臣作鬼雄」。如此這般灼熱執著追求愛情,在秦淮青樓粉黛中獨一無二。
戰爭並沒有讓女人離開,戰爭也不讓女人離開。只要有戰爭、或有潛在的戰爭威脅,女人就不可能遠離戰爭,軍旅中也絕少不了女人的嬌小嫵媚或颯爽英姿。在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歷史上,美貌的女人燦若星河,但真正能在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讓人們永遠銘刻在心的女人,不僅僅是因為她們擁有傳說中的美貌,更重要的是因為她們無一不是與戰爭聯繫在一起!是戰爭留駐了她們永恆的美麗。當然,她們在戰爭中已經不是作為具象的女人而存在,實質上,她們已經變成了抽象的物,是實力、權勢和榮譽較量的承載者。
本書上自春秋末期,西施與吳國滅亡、越國復興的歷史,下迄清初亂世,為個人幸福而不斷與命運抗爭的青樓女子董小宛,敘寫了中國古代歷史上十位美人,於柔情與刀光劍影中勾勒歷史。在人物的遴選上,本書力求反映歷史,對她們的一時輝煌的命數,以及難挽狂瀾於既倒的悲哀生動再現。
英國十八世紀的詩人布萊克說:「從一粒沙中可以看見一個世界」,一個美人的命運也常常是一個王朝或一個時代的縮影。對於讀者洞觀時代與個人的命運,本書當不失為一面充滿柔情蜜意的鏡鑒。
打開這本書吧,讓我們與美人一起重溫古代那戰火紛飛的歲月。

目次

沉魚之姿,助越滅吳-西施

.苧蘿山下,浣紗少女
.相見恨晚,情定少伯
.勇赴國難,斬斷私情
.巧言妙行,計賺吳王
.功成身隱,泛舟西湖
◎紅袖餘香

獨攬朝綱,誅殺功臣-呂雉
.富貴之女,結緣劉邦
.劉邦稱帝,呂雉封后
.笑裡藏刀,除異姓王
.費盡心機,力保太子
.人彘慘案,惠帝早亡
.女主稱制,大膽作為
.臨終夢魘,諸呂覆滅
◎紅袖餘香

落雁之貌,福臨塞外-王昭君
.第一美人,恨別入宮
.拒賄損容,漫度春秋
.單于求親,元帝回應
.昭君出塞,歎觀草原
.入鄉隨俗,漢胡一家
◎紅袖餘香

閉月之容,捨生取義-貂蟬
.亂中獲救,貂蟬入府
.董卓擅權,江山動盪
.助紂為虐,董呂聯手
.司徒密計,貂蟬應允
.巧施連環,分邀董呂
.鳳儀之戲,董呂反目
.借刀殺人,國賊伏誅
.貂蟬取義,名傳後世
◎紅袖餘香

羞花之美,遺恨千古-楊玉環
.名門之後,壽王愛侶
.玄宗落寞,情傾玉環
.君王專寵,三戚恃勢
.出宮風雲,貴妃得勝
.祿山得勢,受盡恩寵
.暗渡陳倉,祿山謀反
.馬嵬訣別,芳魂無蹤
◎紅袖餘香

鐵馬紅顏,挺進中原-蕭綽
.天降大任,馳騁政壇
.情夫相助,重振國威
.燕雲之戰,生擒楊

書摘/試閱

.策立福臨,入關定鼎

崇德8年8月9日的一天,當皇太極一步步向著自己事業的巔峰邁進之時,卻不幸突患腦溢血,駕崩了。由於皇太極生前沒有對繼承人做出任何安排,宗室內部圍繞著皇位繼承問題展開激烈的角逐。
在爭奪皇位的鬥爭中,有兩個人的實力最強,一個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已經34歲,早些年隨努爾哈赤、皇太極南征北戰,戰功卓著,在眾皇子中顯得異常突出;另一個則是皇太極的十四弟睿親王多爾袞,也曾在戰場上立過許多戰功,同時手裡握有兵權,實力不容小覷。當年在努爾哈赤去世時,其母被強迫殉葬,皇位便落到了皇太極手中,多爾袞一直對此耿耿於懷;如今皇太極已死,他的野心便再度產生,立志一定要奪得皇位。
豪格與多爾袞二人勢成水火,實力相當,一時之間竟很難分出勝負。皇太極的兄長禮親王代善在不斷地觀望,他一時之間也分不清該支持哪一方才對自己有利。可以說,這場鬥爭無論誰勝誰負,大清的國力都會因此而受損。
莊妃目睹這一現狀,心痛不已。她審時度勢,考慮再三,認為能讓這種風波平息的辦法便是不讓他們任何一方奪得皇位,這樣鬥爭便會宣告平息。可大清的基業又必須後繼有人,她立即想到了自己的兒子福臨,若福臨能登上帝位,不但可以化解眼前的危機,自己的將來也會一帆風順。於是,她在心中暗暗打定了主意。
莊妃知道,如果想完成這個計畫,就必須讓豪格與多爾袞都接受福臨繼位這一事實,其難度可想而知。但莊妃透過冷靜的分析,便首先找到了哲哲,替她分析了種種現狀與事實,她這才更加清楚地感覺到了目前大清的危機。她思考再三,感覺若想避免因豪格與多爾袞相鬥產生不可預料的危機,爭取讓他們二人都不能成功,才能平息目前危險的局勢。於是她終於決定同意莊妃所請,讓福臨繼位,這樣便可以化解這場大難。
皇后與莊妃便找到豪格,向他說明了此番來意。豪格也是一個有頭腦的人,只是因為爭奪皇位,才顧不上所有可能導致的禍患。如今被人直接點出他與多爾袞爭位產生的弊端,他雖心中難過,但知道若想保得大清安穩,自己就必須放棄這個機會。他畢竟是識大體的人,最後終於表示,如果皇位真的是由福臨繼承而非多爾袞,他便可以同意。
接下來莊妃又找到多爾袞。多爾袞則不如豪格那樣容易被說服了,他已經為這個皇位等了很多年,當然不會輕易放棄這個機會。可當莊妃向他分析了當前的局勢時,他也明白這個道理,並且在聽說豪格已經同意退出競爭時,心中倒真有了幾分猶豫。
莊妃察言觀色,知道多爾袞已經動心,便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決定讓福臨繼位,由多爾袞為攝政王,統領軍國大權。這樣一來,雖然多爾袞不是皇上,卻擁有著不弱於皇上的權力,同時還能避免與豪格爭位所帶來的一切禍患,可謂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多爾袞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見莊妃如此誠懇地與他相談,便不再猶豫,決定支持福臨登位。
8月14日,王公大臣、各旗貝勒舉行大會,正式議立嗣君。會場外,兩黃旗精兵嚴陣以待,大有兵戎相見之勢。在會上,多爾袞推辭了同母兄弟多鐸和阿濟格要他即帝位的建議。豪格以為大位非他莫屬,也故作姿態,表示謙讓退避,竟然離開了會場。兩黃旗將領群情激昂,誓死要立皇子。
當會議幾近陷入僵局之際,多爾袞見時機成熟,起身宣布:「既然諸位倡言要立皇子,現在肅親王又退讓不願繼統,不如立先帝之子福臨。因其年幼,由我與濟爾哈朗左右輔政,分掌八旗軍兵,待其年長,當即歸政。」
多爾袞此言一出,大大出乎眾人意料。不過兩黃旗見由皇子即位,自己仍為天子親率之旗,當即表示接受;鑲藍旗主貝勒濟爾哈朗得以輔政,也嘗到甜頭,自然不反對;支持多爾袞的一方更無話可說。這一妥協折中的議案就這樣決定了。這一結果,既維護了八旗內部的團結,又照顧了各自的利益,還使多爾袞等人的才幹得以發揮,保證了他們協力一致,共同入關作戰。
此番皇位角逐的塵埃落定,表現了莊妃非凡的膽識和魄力。為了避母以子貴之嫌,防止授人以柄,她接受當年努爾哈赤死後,多爾袞的母親大妃納喇氏阿巴亥被逼殉葬的教訓,主動請求為皇太極殉葬,其意在堵塞眾口。果然,諸王貝勒紛紛以福臨年幼需由母親訓養為由,全力勸阻,堅決請她勉留此身。
福臨即位後,改次年為順治元年。莊妃被尊為皇太后,史稱孝莊太后,清太宗皇太極因諡號「文」皇帝,故又稱之為孝莊文皇后。隨著順治皇帝的登基,孝莊太后的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清王朝的歷史開始了新的紀元。
清順治元年(西元1644年)即明崇禎十七年,闖王李自成擊敗明兵部尚書孫傳庭,占領西安,改稱西京。隨後兵分兩路直攻北京,逼得明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縊而死。李自成率軍由承天門(天安門)登臨皇家宮殿。此時孝莊太后與多爾袞尚在盛京坐觀形勢發展,尋求時機。
李自成入京後,驕傲輕敵,放鬆了警惕,部下大將出現了諸多問題。奉明朝廷之命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本也在坐守觀望。後經李自成招降,一度有歸降之意,但聞知其老父在京痛遭拷掠,家產被抄,愛妾陳圓圓又被李自成大將劉宗敏霸占,遂怒髮衝冠,轉而向關外多爾袞「乞師」求援,並發布了討李自成檄文。多爾袞乘此天賜良機,整頓部隊,辭別孝莊太后和順治皇帝,在吳三桂的佐助下,直逼北京而來。
不久,率兵親征吳三桂的李自成遭到多爾袞的突襲,兵敗退回北京。4月29日,李自成匆匆登基即帝位,次日即撤出北京,退往西安。
5月1日,多爾袞占領北京,實現了父兄多年的夙願。9月,孝莊太后帶著順治皇帝及朝廷文武官僚,離開了生活已近20年的盛京瀋陽,以主人身份來到了北京。她在多爾袞與文武群臣的三跪九叩下,隆重地人居紫禁城內的慈寧宮。從此,清王朝成為北京的新主人,開始了入關以後270年的統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7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