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翻譯教學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翻譯教學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91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翻譯教學研究》結合筆者近三十年的翻譯理論和教學經驗以探討翻譯教學具體實踐為主要內容,共分為兩部分:英語專業翻譯課程和翻譯專業系列課程。
在英語專業翻譯課程部分,《翻譯教學研究》依據《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探討高校英語專業筆譯口譯課的教學內容、教學規律、教學方法、教學重點,提出翻譯課程教學的原則,以語言、知識、技能相結合並以技能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及其具體可行的訓練方法和步驟、教材的編選原則及測評方法等問題。在翻譯專業翻譯系列課程教學部分,依據《翻譯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以翻譯專業本科階段教學為研究重點探討翻譯人才的培養模式。討論筆譯系列課程和口譯系列課程的教學目標、課程規劃、教學要求及測評要求,提出基於翻譯能力培養的翻譯專業職業化、規範化的培養計劃。
《翻譯教學研究》適合口筆譯相關的教學和研究人員使用。

在不同語言之間進行的翻譯活動對人類社會的進步有著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從古希臘文明到歐洲的文藝復興,從東漢至唐宋時期佛教進入中國再到鴉片戰爭後的西學東漸,20世紀初馬克思列寧主義在我國的傳播和改革開放40年中國對外交流的發展成就,離開了翻譯幾乎都是不可能的。特別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中外語言之間的翻譯迎來了又一個高峰期,翻譯使中國進一步了解世界,也進一步走向世界。
當今世界,人們之間的交往達到了空前密切的程度。多語種並存與文化多元的狀況絲毫沒有改變,對翻譯的需求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大大地增加了。在我國,盡管學習外語的人越來越多,能用外語閱讀和進行一定程度交流的人數也與日俱增,但是,事實一再證明並不是學會了外語就一定能做好翻譯。世界各地的人們不僅使用不同的語言,還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與習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價值取向。這對肩負跨文化交際任務的翻譯工作者提出了比熟練掌握外語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目前,能夠達到這些標準和要求的專業人才還遠遠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因此,作為翻譯人才培養基地,各高校的外語專業和翻譯專業面臨著極大的機遇和挑戰。翻譯教學從原來外語專業的一門課程逐漸發展成為翻譯專業,是我們社會發展和時代前進的必然。然而,培養足夠數量的、合格的並能適應不同需求的翻譯人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為完成這一重大的任務,在翻譯教學第一線的教師需要有更開闊的理論視野、更扎實的工作實踐和探索。
本書作者結合近三十年的翻理論探索和翻譯教學第一線的實踐,以探討翻譯教學具體實踐為主要特點編寫成此書。本書共分為兩部分:英語專業翻譯課程中的筆譯、口譯教學和翻譯專業系列課程中的筆譯、口譯教學。
在英語專業翻譯課程部分,本書依據《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探討高校英語專業筆譯課及口譯課的教學內容、教學規律、教學方法、教學重點,提出翻譯課程教學的原則、以語言、知識、技能相結合並以技能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及其具體可行的訓練方法和步驟、教材的編選原則及測評方法等問題。
在翻譯專業系列課程教學部分,本書依據《翻譯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以翻譯專業本科階段教學為研究重點探討翻譯人才的培養模式,討論筆譯系列課程和口譯系列課程的教學目標、課程規劃、教學要求及測評要求,提出基於翻譯能力培養的翻譯專業職業化、規範化的培養計劃。
本書基於筆者翻譯教學實踐和翻譯理論學習的經驗編寫而成。筆者由於教學任務繁重、精力所限,盡管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克服了不少困難,但難免有瑕疵,還望各位同行斧正。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中國計量大學人文與外語學院及浙江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課題(編號:2019-18)的資助。

目次

第一部分 英語專業翻譯課程
第1章 翻譯課程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
1.1 教學目標
1.2 教學內容
第2章 翻譯課程教學的具體內容
2.1 翻譯是什麼
2.2 翻譯標準
2.3 譯者素質
2.4 翻譯過程
2.5 翻譯方法和技巧
2.6 英漢語言的特點
2.7 中英思維差異
2.8 文體與翻譯
2.9 各種文體的練習比重
2.10 譯者的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轉換策略
2.11 中外翻譯理論的發展
第3章 翻譯教學的原則
3.1 道格拉斯·羅賓遜以人為中心的翻譯教學思想
3.2 翻譯教學的原則
第4章 翻譯課程測試
第5章 翻譯教材
第6章 現代教育技術與翻譯教學
6.1 傳統的翻譯課堂
6.2 多媒體技術與翻譯課堂
6.3 互聯網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6.4 翻譯語料庫與翻譯教學
第7章 構建認知互動的翻譯教學翻轉課堂
7.1 翻譯教學語境中的互動
7.2 翻譯教學翻轉課堂的構建
7.3 翻譯教學翻轉課堂構建的條件
7.4 翻譯教學翻轉課堂的教學評價
7.5 翻譯教學翻轉課堂構建的物質條件
第8章 口譯課程教學
8.1 口譯簡史
8.2 口譯與筆譯
8.3 口譯理論與一般翻譯理論的關係
8.4 口、筆譯評價標準
8.5 口、筆譯的翻譯過程和操作方法
8.6 口譯員的素質
8.7 口譯原則
8.8 英語專業口譯課程的教學要求
8.9 交替傳譯
8.10 交替傳譯筆記

第二部分 翻譯專業系列課程
第9章 適應社會需要。培養合格的翻譯人才
9.1 翻譯專業人才培養計劃
9.2 注重研究學生翻譯的過程
9.3 翻譯專業本科教學的測試評估
9.4 翻譯專業的筆譯課程
第10章 翻譯專業的口譯系列課程
10.1 翻譯專業各種類型的口譯課
10.2 口譯中常見的話語類型
10.3 翻譯專業口譯技能的訓練
10.4 社會對口譯人才的要求
10.5 口譯的職業化和規範化
10.6 翻譯專業口譯的特點
10.7 翻譯專業口譯教學
第11章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IT)
11.1 設置翻譯碩士專業的必要性
11.2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的招生
11.3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口、筆譯的測試評估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書摘/試閱

2.11 中外翻譯理論的發展
2.11.1 中國的翻譯事業及理論綜述
中國的翻譯事業約有兩千年的歷史。自漢代到近代兩千多年來,許多翻譯家對翻譯提出了精辟的見解。最初是對佛經翻譯的感想,如支謙對佛經翻譯的論述、道安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鳩摩羅什論西方辭體、慧遠主張“厥中論”、僧睿對翻譯名實問題的思考、僧佑論胡漢音義異同、彥琮論述譯經必須以梵本為依據的“八備”、玄奘的“五不翻”、道宣對歷代譯經的批評、贊寧對譯經理論的總結;接下來是明末清初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王徵、魏象乾等對翻譯問題的論述;在近代有馮桂芬、馬建忠、梁啟超、嚴復、林紓、胡懷琛等的譯論;在現代有胡適、劉半農、鄭振鐸、茅盾、郭沫若、朱自清、魯迅、瞿秋白、朱生豪、朱光潛、金岳霖等的論述,之後還有傅雷、錢鐘書、焦菊隱、王佐良、許淵衝等的論述。這些論述可以說大都是隨感式的,不足以形成真正系統的科學的譯學理論。
據史書記載,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開始了與各鄰近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語言不通給交往帶來不便,於是有了專司翻譯之職的人員。到了公元前四五世紀,我國與世界各地的貿易往來進一步發展,翻譯工作成為其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只不過當時主要是言語的溝通,以現在所謂的“口譯”為主。
漢武帝時(約公元前2世紀),張騫兩度出使西域,為開辟著名的“絲綢之路”做出了巨大貢獻。東西方的文化、經濟交流隨之日增,其中,翻譯人員的貢獻是巨大的。然而,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重要的翻譯時期始於漢末佛教的傳人。從那時起到北魏、隋唐、宋初的一千多年間,以佛教為主的筆譯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在此期間著名的翻譯家有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等僧人,譯經曾達一萬五千卷以上。佛經的翻譯對中國文化的各方面,如哲學、宗教、文學、音韻學、語言文體、音樂舞蹈、繪畫雕刻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佛經翻譯家在翻譯佛經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展開了翻譯標準與方法的探討,初步形成了我國的翻譯理論體系。
宋代以後,佛經翻譯事業衰微,加上封建統治者奉行閉關鎖國的政策,翻譯事業處於停滯衰退的狀態。到了明代,鄭和下西洋重開了我國對外交流史的新紀元,沿海的對外貿易和商品經濟開始活躍,西方的文化也伴隨著經濟往來逐漸傳人我國,出現了介紹西歐各國科學文化的第二個重要的翻譯時期。這期間主要的翻譯家有徐光啟、林紓、嚴復等。明末徐光啟曾與來華的傳教士利瑪竇等合作,編譯了一些先進的科技著作,成為介紹西方科學的先行者。鴉片戰爭期間,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林則徐極力主張睜開眼睛看世界,於是設立譯館,組織翻譯外文書報,搜集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目的是“以夷制夷”。晚清時期,嚴復通過翻譯西方哲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著作,引進資本主義的“西學”“新學”,與封建主義的“中學”“舊學”作斗爭,在中國思想界、學術界起了啟蒙的作用。林紓翻譯了一百八十多種西方文學作品,使中國人了解了西方社會,加強了反帝反封建的意識。其中對翻譯實踐和理論做出杰出貢獻的應首推嚴復。嚴復在大量翻譯了西方政治、經濟名著的基礎上,總結出了“信、達、雅”翻譯標準。在他之前,馬建忠在《擬設翻譯書院議》中提出了“善譯”說,即“譯成之文,適如其所譯……使閱者所得之益,與觀原文無異”,可以說,馬建忠的“善譯”與嚴復的“信達雅”為我國及其以後的翻譯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五四”時期,我國的外國文學翻譯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通過魯迅、瞿秋白、郭沫若、茅盾等人的倡導和努力,大量介紹了俄羅斯文學,被壓迫民族的文學,以及英、法、德等國的現實主義和積極浪漫主義的作品,對我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爭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新中國成立後的十多年,我國的翻譯事業遵循黨的文藝方針,發揚“五四”以來新文化運動的光榮傳統,一方面重點翻譯馬列主義著作,介紹蘇聯和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學作品,另一方面又譯介了不少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古典作品以及反映這些國家人民為爭取自由而斗爭的現代作品,激發了我國人民的愛國熱情,推動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的翻譯工作達到了有史以來的頂峰。前一二十年,主要是對西方文化的介紹,不僅在思想、理論和文學方面的譯介工作搞得有聲有色,而且在譯介西方的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信息方面,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首屈一指,這大大推動了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21世紀,我國的對外譯介工作更出現了蓬勃發展的態勢,特別是近二十年,中國文化對外傳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經過不斷的學習、借鑒、思考、摸索,我國在翻譯理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績。之前,我國的翻譯理論不僅大都是些隨感式的,而且基本上是針對文學翻譯而提出的,如“直譯”“意譯”之爭,“化境”“神似”之說等等。北京大學文學翻譯教授、被稱為將中文詩詞翻譯為英、法韻文唯一人的許淵衝(2006)認為:“中國文學翻譯理論是全世界有史以來運用最廣、水平最高、作用最大的翻譯理論,是我國爭辦世界一流大學,出版世界一流文學作品的先聲。全世界有10多億人在用中文,又有10億人在用英文,所以中文和英文是全世界用得最多的文字,中英互譯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翻譯。不能解決中英互譯問題的理論.不能算是具有國際水平的譯論。20世紀以前,沒有一個西方學者出版過一本中英互譯的文學作品,因此,不可能提出解決中英互譯問題的理論。”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