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趣味哲學啟蒙:培養孩子的理性思維生活認知篇(簡體書)
滿額折

趣味哲學啟蒙:培養孩子的理性思維生活認知篇(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0 元
定價
:NT$ 240 元
優惠價
8720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每一個哲學家都是一個好奇寶寶!
他們總是瞪著大眼睛關注這個世界,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他們希望發現世間萬物的真相,幫助人們解疑答惑。
小朋友,你想成為哲學家嗎?
只要你有一顆致力於探求真理的心,遇到不確定是真是假的事情,願意付出努力去研究,不管能不能找到真相,你都算得上一個小小的哲學家。
本套書將教會你用哲學的角度思考真理、思考人生、思考生活!

作者簡介

知吖親子是上海數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知吖”品牌的親子頻道。
知吖親子擁有一支由數十位優秀的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哲學家和文學家組成的作者隊伍,專注於親子教育、青少讀物等領域的內容創作,致力於為廣大兒童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最直接的幫助。
知吖親子尤其注重青少年學科啟蒙領域的內容探索。迄今為止已推出大量專業、通俗、有趣且廣受青少年朋友推崇的學科啟蒙作品,引發數百萬家長和青少年朋友的共鳴。

名人/編輯推薦

用哲學幫孩子打開探索世界的大門! 培養孩子的理性思維! 認知真理——對世界和人生的哲學思考將開啟孩子的智能人生。 認知人生——將教會孩子如何面對世界,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 認知生活——可讓孩子擁有開闊的視野、自由的頭腦和理智的生活態度。 寫給孩子的哲學思維啟蒙書! 聰明的孩子是這樣思考的!

如何成為一個哲學家 小朋友,你知道天上有 多少顆星星嗎? 聽到貓的叫聲,你知道 它為什麼而叫嗎? 此刻鏡子裡的你和去年 鏡子裡的你比起來有什麼不 一樣? 你知道我們生活的世界 幾百年後將會是什麼樣子嗎 ? …… 上面這些問題好像並沒 有確定的答案,但人類好像 對此類問 題十分好奇。這世界上 有一種人,他們尤其喜歡思 考這些看似並沒有確定答案 的問題,這些人就是哲學家 。很久以前,有些人一直在 思考這個世界究竟是怎麼來 的,他們可以說是最早的哲 學家。比如,古希臘哲學家 泰勒斯,他認為宇宙萬物源 於水。後 來,又有其他哲學家提 出不同看法。有人認為火是 宇宙萬物形成的本原。有人 認為愛是宇宙萬物產生的力 量。 這些觀點現在看來好像 很幼稚,但它們影響了一代 又一代哲學家以及科學家, 甚至催生了現代科學。 讀到這裡,你也許會問 ,既然遠古哲學催生了現代 科學,哲學家催生了科學家 ,那現如今哲學還有存在的 必要嗎?現代科技高度發達 ,現代的哲學家還能幹些什 麼呢? 實際上,哲學家可以幹 的事情還有很多,因為人類 正在面對或即將面對的未解 之謎還有很多。 更重要的是,哲學是一 種態度。對於所有還沒有被 科學解答的謎題,哲學永遠 抱有探求的精神。科學家還 不能解決的問題,仍然需要 哲學家去努力。 比如,現代醫學雖然能 告訴我們人為什麼會生病, 能告訴我們自然人死亡的生 理標準,但醫學仍然無法告 訴我們,人有沒有靈魂,人 死後會去哪裡。 再如,同樣是人,為什 麼有人生來就是貴族,有人 生來卻是平民?人做了壞事 ,給予什麼樣的懲罰才合理 ?如果人死後會去另外一個 世界,那將是一個什麼樣的 世界?神靈存在嗎?如果神 靈真的存在,人類該怎麼證 明其存在呢?我們怎麼證明 我們正在學習的知識是絕對 正確的?等等。 這麼說吧,每一個哲學 家都是一個好奇寶寶。他們 總是瞪著 大眼睛關注這個世界, 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他們 不是雞蛋裡挑骨頭,不是為 了給別人找麻煩。他們只是 希望能夠發現世間萬物的真 相,他們不希望人們生活在 無知之中。 對哲學家而言,搞清楚 什麼是真、什麼是假,非常 重要。 就像一個人忽然生病了 ,身體很難受,如果醫生查 不出他得的是什麼病,就無 法醫治好他。那麼,這個人 就只能一直難受下去。而哲 學家總是想要了解這個世界 上存在的各種“病”,好讓每 個人都得到“醫治”。 小朋友,你想成為哲學 家嗎?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哲 學家呢? 很高興地告訴你,如果 你翻開了這本書並讀到了這 裡,你已經是半個哲學家了 ! 並不是只有在大學裡讀 哲學專業的人,才能成為哲 學家。 哲學家之所以受人尊敬 ,在於他們總是非常認真地 對待任何問題。換句話說, 一個人只要有一顆能永遠探 求真理、尋求真相的心,那 麼他就可以稱得上一個哲學 家。 比如,曾經很多人都認 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哥 白尼卻大膽提出了“日心說” ,從而完成了天文學上的一 次重大變革。當然,現代科 學已經證實,太陽也不是宇 宙的中心。 小朋友,你想成為哲學 家嗎?只要你有一顆致力於 探求真理的心,遇到不確定 是真是假的事情,願意付出 努力去研究,不管能不能找 到真相,你都算得上一個小 小的哲學家。

目次

《趣味哲學啟蒙(培養孩子的理性思維生活認知篇)》
上篇 我們每天在幹什麼——關於生活
第1課 爸爸媽媽說的都對嗎
第2課 想要換個爸爸媽媽可以嗎
第3課 如果不想上學怎麼辦呢
第4課 想要一個弟弟或妹妹可以嗎
第5課 我們一定要做個聽話的孩子嗎
第6課 為什麼每天都要刷牙呢
第7課 為什麼鄰居家有車而你家沒有
第8課 看醫生好可怕,怎麼辦
第9課 最好的老師是什麼樣的
第10課 爸爸媽媽為什麼阻止我們做我們喜歡的事
中篇 什麼是美?什麼是丑——關於審美
第11課 藝術為什麼那麼難懂
第12課 審美需要學習嗎
第13課 美一定要通過感官感受嗎
第14課 丑是什麼
第15課 不美也不丑是什麼樣
第16課 為什麼滿分通常是一百分
第17課 男生可以穿裙子嗎
第18課 為什麼我們的喜好會不斷變化呢
第19課 為什麼過年用的好多東西都是紅色的
第20課 爸爸媽媽為什麼非讓我們學才藝
下篇 人和人如何相處——關於社會
第21課 為什麼不公平會讓人難受
第22課 有沒有錢重要嗎
第23課 奶奶吃飯吧唧嘴,該勸阻她嗎
第24課 為什麼有人愛占小便宜
第25課 為什麼世界上有窮人
第26課 為什麼人會排外
第27課 公平重要,還是自由重要
第28課 人為什麼會離婚
第29課 買賣黃牛票對不對
第30課 為什麼有人要移民

《趣味哲學啟蒙(培養孩子的理性思維人生認知篇)》
上篇 我們如伺成為現在的自己——關於自我
第1課 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性別
第2課 我們應該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第3課 為什麼我們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
第4課 人一定要開心嗎
第5課 感覺自己不受歡迎怎麼辦
第6課 感覺孤獨的時候該怎麼辦
第7課 我們若不想長大,可以嗎
第8課 人活著可以沒有煩惱嗎
第9課 人為什麼要讀書
中篇 我們為什麼活著——關於生命
第10課 我們能決定自己的出生嗎
第11課 人死之後去了哪裡
第12課 “報應”一說是怎麼回事
第13課 上天堂、下地獄,誰決定
第14課 為什麼要有喪禮
第15課 人可以不變老嗎
第16課 人可以獨自一個人活著嗎
第17課 人可以不死嗎
第18課 為什麼有些動物會滅絕
第19課 什麼是愛
下篇 如何做一個好人——關於道德
第20課 人真的有良知嗎
第21課 誰有權力審判別人
第22課 善、惡是一定的嗎
第23課 說謊一定不對嗎
第24課 承諾一定要兌現嗎
第25課 何為“公德心”
第26課 為什麼有人寧願狡辯也不認錯
第27課 做了壞事一定會受到懲罰嗎
第28課 為什麼有人喜歡作弊

《趣味哲學啟蒙(培養孩子的理性思維真理認知篇)》
上篇 什麼是哲學——關於哲學
第1課 哲學家都是男的嗎
第2課 學哲學有什麼好處
第3課 世界上第一個哲學問題是什麼
第4課 我們國家有哲學家嗎
第5課 如果有一個哲學家爸爸會怎樣
第6課 狗狗可以學哲學嗎
第7課 什麼是哲學影片
第8課 我們可以“討厭”哲學嗎
中篇 對對錯錯是絕對的嗎——關於真理
第9課 蘇格拉底真的怕老婆嗎
第10課 牛頓是哲學家,還是物理學家
第11課 殘疾人跟普通人有什麼不一樣
第12課 留長頭髮的一定都是女生嗎
第13課 看不見的東西,它存在嗎
第14課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第15課 同樣的情況,為什麼不同的人感受不同
第16課 努力就一定會成功嗎
第17課 既然有計算機,為什麼還要學數學
第18課 有些事明明做不成,為什麼我們還要努力
第19課 貓能聽懂我們在說什麼嗎
第20課 恐龍是如何消失的
第21課 真理越辯越明嗎
下篇 千奇百怪的“問”——擊完待續
第22課 歷史是什麼
第23課 歷史會有完結的一天嗎
第24課 神話故事是怎麼來的
第25課 為什麼我們要跟古人學習

書摘/試閱

第1課爸爸媽媽說的都對嗎
哲學家的使命,就是追求真理,把人們不懂的事情搞清楚,鉆研沒有人知道答案的問題,直至找到解答。當我們遇到不懂的問題,尋找正確答案是很好的態度,但好的態度還需要搭配科學的方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比如說,某一天你忽然很想念老家的奶奶,於是你決定回家看奶奶,但是你不搭高鐵,也不搭飛機,放棄搭乘任何交通工具,打算走回去看奶奶,結果走了幾個小時就因為太累放棄了。這樣看來,你想要回老家看奶奶的孝心盡管很好,但終究沒有實現。
再如,某一天你生病了,爸爸媽媽不帶你去看醫生,而是帶你去找工程師、找警察、找法官……這些人在各自的職業領域雖然都是專家,但他們都不懂怎麼治病。找他們治病,並不能幫你把病治好。
也即,當遇到我們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們如果要求助某人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我們先要確認他能不能做到。
如果某天你有幾道數學題不會做,而你的爸爸是記者、媽媽是會計,你會找誰來幫助你呢?
小朋友,基於前面的內容,你可能已經在思考,既然是要解答數學問題,當然要找爸爸媽媽中數學好的一方來幫自己。
於是,你也許會這樣推理,記者和會計的工作內容分別是什麼?記者的主要工作首先是采訪,然後是基於采訪的內容寫稿子;而會計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跟數字打交道。 這麼來看,既然媽媽是會計,那麼媽媽能幫上忙的概率就大得多。
小朋友,如果你是這麼推理的,那麼你的邏輯推理能力不錯喔!但是也有例外情況。
說到這裡,我們來看這樣一個故事。
以前,人們對男性和女性有許多刻板印象,比如男性的數學天賦肯定比女性好、女性比男性愛哭等。也就是說,男性和女性先天就有很多差異。
有一個小女孩從小就對自然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長大後,她一直很努力地讀書、做研究。她主要研究自然世界中各種元素的放射性。
有的元素放射性很強,其射線能穿透很厚的墻;有的則很弱,其射線穿透紙張都是問題。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我們想要殺死癌症病人身體裡的癌細胞,怎麼辦呢?我們可以先找一種放射性很強的元素,利用其放射線,穿透皮膚,擊中癌細胞,同時又能避開健康的身體組織,是不是很棒呢!其實,這種方法在現代醫學上已被廣泛應用。
盡管這個小女孩長大之後,成了一名優秀的科學家,甚至獲得了諾貝爾獎,但當時很多人仍然認為女性研究自然科學沒有優勢,甚至認為女性不該進入實驗室。
這個小女孩用她的成就,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同時證明了偏見是不科學的。她拿了兩次諾貝爾獎,她就是我們熟知的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的故事能告訴我們什麼呢?
當我們對一件事情一無所知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馬上去找尋答案,而是放下偏見。比如,上面的那種情況,媽媽是會計,成天埋首在數字堆裡,但媽媽就真的擅長解答數學問題嗎?爸爸雖是記者,但有沒有可能他對數學有更深的研究,只是選擇記者作為自己的職業了呢?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這道數學題,爸爸媽媽都不會做。畢竟,科技日新月異,每天都有被發現的新知識,每天也有被推翻的舊知識。
最後,回歸本文的主題,爸爸媽媽說的都對嗎?或者我們應該換個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這個世界上有誰是一定對的嗎?其實,沒有人什麼都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所長、所短。比如,車壞了,修車師傅可能比物理學教授更有辦法。
那麼,針對某一難題,如果我們身邊沒有人能幫我們解決,我們該怎麼辦呢?
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知識,不斷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試著去圖書館查資料、上網查數據或是求教相關專家。
P2-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9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