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圖說臺灣建築文化史: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一世紀的建築變遷
滿額折

圖說臺灣建築文化史: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一世紀的建築變遷

定  價:NT$ 1800 元
優惠價:90162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17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4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作者過去四十幾年來,對臺灣建築關注、研究及記錄的總結。由主文與後記構成。本文共三十六章,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為第一章至第七章,主題為臺灣原住民的建築、荷西時期建築與明清時期的建築,內容包括了臺灣不同族群原住民建築的描述、荷西時期軍事設施的探討,以及明清時期的住屋、文教建築、宗教建築、城池建設與防禦砲台。
第二部分為第八章至第二十二章,主題為臺灣開港,歷經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復員的建築,主 要的內容再著重在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間,所引入的各種新建築與城鎮變遷,包括官署學校、住宅與宗教建築等。
第三部分為第二十三章至第三十六章,主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今的臺灣各種風潮的建築發展。後記則是對臺灣新世代的期許。
本書書中每一章節論述的不只是時間的切片, 更是一種從臺灣特殊的文化主體性來看的建築現 象。今日臺灣現代建築之最大的癥結也是在於歷史文化的根,就因為失掉歷史文化作為立足點與參考點,所以臺灣的建築只好在時間軸上任意抓取可攀附之處。全書作者嘗試以批判性地域主義的精神來看臺灣建築文化的發展,看到現象,也看到問題,更可以看到希望。
本書相較於其他臺灣的建築史相關著作而言,是討論對象、時間、空間與類型上的廣度。除了超過五十二萬字的文字外,本書還有數千張的圖片, 也因在書名中冠以「圖說」二字。將文章輔以大量圖說,作者是深受臺灣日治時期五十年期間,公私部門發行許多寫真帖或寫真集的影響。雖然這些寫真帖或寫真集的文字不多,而係以照片為主,但是現在卻已成為日治時期研究的重要史料。
作者認為,作為一個建築史家, 除了替臺灣建築撰寫歷史外,為臺灣建築建構更完整的史料,應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義務。基於這種理念,本書對已消失不存的建築,儘量收集老照片;對於既存的建築,作者必然親自到訪,拍攝照片,希望本書現在收納的資料,都會成為明日的史料。

作者簡介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
英國愛丁堡大學建築博士
各地民間講堂(包括誠品、新月、竹溪)講座與專欄作家
專攻建築史與文化遺產,各類著作八百餘種,包括圖書數十本
2019/10 台南文化獎
2010金鼎獎非文學類入圍獎(2座)
2009/12 世界建築史教學與研究阿爾伯蒂獎
2009/05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獎章
2009/05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優秀論文獎
2005「扶輪社百年傑出職業服務貢獻獎」(Rotary Centennial Service Award for Professional Excellence)
2002金鼎獎非文學類推薦優良圖書獎
1994金鼎獎個人著作獎(當年金鼎獎最高榮譽)

導論
建築為複雜錯綜的社會文化表象中一項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在傳統社會裡,建築是屬於一個整體的一環,在物質與精神層面上同具意義。一棟建築是一座實質的庇護所,同時也是人類可以身處天地之間沉思的空間。十九世紀下半葉,新的建築材料及營建技術開始被運用後,建築觀念產生巨大的變化,但卻仍然無法脫離社會文化的整體脈絡。2014年(民國103年),作者開始這一本書的寫作,到2019年(民國108年)的成書,歷經多次重大修正後,最後決定以多面向的文化為主要視角,並融入批判性地域主義的精神為出發點,來書寫臺灣建築史。寫一部歷史很難,寫一部建築史更難,寫一部臺灣建築史是難中之難,因為四百多年來,各種錯綜複雜的內在與外在因素,不斷影響著臺灣建築的發展。
在傳統社會裡,聚落形態自發性的凝結成長,不僅僅創造出一種文化中心感(cultural centering),而且也顯示建築的問題可以在超物質層次解決之意涵。然而現代科技知識之累積卻已嚴重的改變人類對建築之認知。對現代人而言,建築常被視為是技術的產品與理性的成果。這種認知也影響著建築史的書寫,建築如何被生產以及建築形貌與空間的設計,成為部分建築史家關注的主軸。事實上,若以多面向的文化視角來看,現代建築並不是於一夜之間崛起,傳統建築也未曾遽然消失。世界建築發展是如此,臺灣建築的發展自然也不例外。從文化的視角來看,建築並不僅是被營建生產,它們更是每一個國家文化形塑過程中的一項具體實踐。經由對建築之本質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之後,本書決定放棄過去慣用單純以歷史分期作為論述分類的方式,嘗試提出一種以多面向建築文化為基準的歷史寫作。
本書由主文與後記構成。本文共三十六章,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章至第七章,主題為臺灣原住民的建築、荷西時期建築與明清時期的建築,內容包括了臺灣不同族群原住民建築的描述、荷西時期軍事設施的探討,以及明清時期的住屋、文教建築、宗教建築、城池建設與防禦砲台。臺灣的原住民,有著非常多元的文化,也具體呈現在建築上,是臺灣建築史不能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十七世紀,因為西班牙人與荷蘭人的到來,臺灣逐漸走入世界的舞台。雖然荷西時期保存下來的完整實體建築極為稀少,但透過遺跡與文獻仍可勾勒出當時建設的情景。明清時期漢人大量移入臺灣,也使傳統漢人社會中經常出現的建築類型再現於臺灣。移民臺灣漢人原鄉的居住型態,特別是合院與街屋,是最早被移植到臺灣城鎮主要的建築。漢人自古崇尚儒教之說,重要城鎮均設有學宮(孔子廟),臺灣也是如此。在臺灣傳統社會裡,絕大多數的人民是民間信仰的信徒,此種民間信仰有其自己的神學系統、禮儀與神明,並且與其他社會機制緊緊相融在一起。從最高地位的神祇玉皇大帝到各種神祇的廟寺,早在明清時期成為臺灣城鎮景觀的一部分,其中供奉城隍、媽祖、關帝、保生大帝、玄天上帝、王爺與土地公的廟宇最為普遍。另一方面,包括觀音信仰等泛佛教系統與純佛教的寺院也不斷出現,各種神明誕辰仍然是民間一項重要的節慶,也是傳統信仰的延續。當然,為了防禦各種外患而興建的城池與砲台,不但是臺灣清朝重要的建設,更是當時社會大環境時有動亂及平亂的具體證物。本書的第一部分的主要內容,乃是緊扣著當時社會脈動所產生的建築發展。
第二部分為第八章至第二十二章,主題為臺灣開港,歷經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復員的建築,主要的內容著重在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間,所引入的建築與城鎮改變。從建築歷史的角度來看,臺灣日治時期建築發展可以明顯的分為四個時期。發展初期,各類建築因襲西方或日本原型者多,創意者少,因此可將此期稱為「因襲」期。1908年(日明治41年)西部縱貫鐵路的全線通車宣告臺灣西部邁向一個全面的開發階段,城鎮間之距離縮短之後,各種建築思潮及式樣之流傳與影響更是快速。此時重要建築中以遵照西方歷史建築空間構成及造型元素者最多,呈現出一種建築型制化的特色,可以稱為「型制」期。1923年(日大正12年)日本關東大地震,對於日本本土現代建築之發展造成革命性的影響,臺灣也在這個大脈絡下開始出現「新」的建築。求變轉新是這些新建築共同的特徵,所以可以稱為「轉型」期。1937年(日昭和12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對臺政策再次發生重大改變,「皇民化」、「工業化」與「南進基地化」成為此時非常重要之政策,「大東亞共榮圈」的想法也開始出現,臺灣建築發展也因而籠罩於軍國意識型態之影響中,在這段因軍國思想領導所產生之建築,可以通稱為「軍國」期。若從建築文化的觀點來看,臺灣日治時期建築又明顯分為四大類。第一類的建築呈現出的是建築設計者對於西洋歷史式樣的鍾情,與殖民政府以華麗的西洋式樣來塑造權威與進步的意圖;第二類的建築呈現出的是建築設計者想以建築「東洋化」臺灣的企圖;第三類的建築表露的是建築設計者對於「新」建築的期待與追求;第四類的建築則反映出臺灣百姓對臺灣傳統建築的懷念與西方傳教士對於臺灣建築的詮釋。本書的第二部分主要內容乃是從建築文化面向來看臺灣日治五十年四期建築的發展。
第三部分為第二十三章至第三十六章,主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今的臺灣建築。這個部分的建築案例非常的多,但從建築文化的角度來看,卻是現代主義建築、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後現代建築與地域主義四大類建築的競合關係。在戰前就已經被日本建築師引入的現代建築,在戰後因國民政府遷臺復員及美援之直接或間接推波助瀾下,有了更大的表現舞台,特別是現代主義建築,更因學者與建築師的推動,成為新時代的象徵。與其他現代建築相較,現代主義的建築顯得特別與眾不同,尤其是在面對過去歷史的態度上,充滿了決裂的心,建築背後所呈現出來的「現代性」,也就更為強烈,成為1950年代與1960年代的臺灣主流建築之一,並且一直延續至今。中國古典式樣,簡單的說就是採取不同的步趨,運用不同的手法,把中國古典建築的元素,用之於新建築中所呈現出來的風格。1949年(民國38年)國民政府退守到臺灣後,中國古典式樣就跟隨而來,並且在1966年(民國55年),中國大陸開始文化大革命,臺灣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後達於高峰,使臺灣大量出現中國古典式樣新公共建築。不過這股風潮,卻因1980年代興起的地域主義而逐漸衰退。後現代主義建築是1980年代的新時尚,肇因於1960年代起,許多人逐漸發現曾被視為是「現代性」象徵而引以為傲的現代建築問題叢生後,引發的一種泛反現代主義風潮。在建築實踐方面,臺灣後現代建築首先見於大都市中大街商業建築及校園建築,然後再擴及所有類型之建築。地域主義是一種有自覺性意識去彰顯地域建築形式、空間組織、美學、地域材料和構築技術的趨向。在臺灣,地域主義是現代建築發展過程中相當特殊的一種現象,其一方面是由關懷與研究本土建築所衍生之重要發展,另一方面則是許多人在對臺灣的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及現代主義建築希望破滅之後的一種回應,在1950年代與1960年代就已浮現,並在1980年代回歸本土文化自覺意識蓬勃開展後成為建築顯學。1990年代,地域主義曾因為各國普遍重視及提倡本土文化而暫時性的失去主要的論述舞台。1990年代末期以後的全球化(globalisation)發展,又再度促使地域主義受到重視。在新的全球化風潮之下,地域文化再次面臨新的挑戰,地域主義又再度被視為是一股新的力量,臺灣也不例外。
本書每一章節論述的不只是時間的切片,更是一種從臺灣特殊的文化主體性來看的建築現象。這種論述方式,作者承認是深受肯尼斯法蘭普頓(Kenneth Frampton)批判性地域主義(critical regionalism)的影響。法蘭普頓一直希望應用批判性地域主義這個字眼去誘發出一種使建築之批判性文化可用來反對霸權式的文化壟斷狀況,所以至少在理論上批判性文化並不排斥現代化之推力,而是抗拒被其完全吸收或消耗之可能性。在這種觀點下,批判性地域主義之展開是依賴一種雙重的過程。首先它必須解構(deconstruct)所承襲之世界文明;其次它必須經由綜合不同且對立之事物,以使一個無力而衰靡的社會恢復活力,這一點法蘭普頓是極受李寇(Paul Ricoeur)之影響的。李寇認同真正的人類文明將是經由不同文化之間的接觸與調和之後所產生的。但是為了接受這種外來的衝擊,先認識自我是很重要的。臺灣的建築發展,一直是受到外來文明與本土文化的拉扯,既符合法蘭普頓的說辭,更是李寇理論的最佳例證。今日臺灣現代建築之最大的癥結也是在於歷史文化的根,作者所謂的歷史文化是生活的歷史文化而非考古式的歷史文化。就因為失掉歷史文化作為立足點、參考點,所以臺灣的建築只好在時間軸上任意抓取可攀附之處。沒有時間性之純技術表現及以狹義之民族主義作後盾之仿古作品於是成了兩個主要之避風港。在空間軸上,臺灣過去的建築也曾有一段時間在西方或遙遠的古代中國求得寄託。在思想軸上,臺灣的建築也抵不過消費者意識而淪為商品。批判性地域主義所要抗拒的就是這些弊端,並且希望經由一種對地域各種因素之綜合而產生一種兼顧文明與文化,世界性與地方性,視覺與觸覺之真實建築。以批判性地域主義的精神來看臺灣建築文化的發展,可以看到現象,也可以看到問題,更可以看到希望。
本書相較於其他臺灣的建築史相關著作而言,是討論對象、時間、空間與類型上的廣度。這個面向,作者除了自己承擔撰寫一部「完整」臺灣建築史的使命外,也深受到三本書的啟迪。第一本是由英國建築史家巴尼斯特弗萊徹爵士(Sir Banister Fletcher,1866-1953)始撰,最早發行於十九世紀的《比較建築史》(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on the Comparative Method)。這本超過一百年的建築史經典到目前已經發行了二十版,全書超過一千六百頁,數千張圖。雖然這本建築史一開始提出的「建築樹」(A Tree of Architecture)觀點早已被推翻,現在的新版本也不再引用此理論。但其收納在書中的許多建築早已不存,書中的影像成為珍貴的史料。《比較建築史》的內容,深深影響本書作者在內文與圖像廣度上的企圖。第二本是由英國都市學者,同時也是人文地理學者彼得霍爾(Peter Hall,1932-2014)所撰的鉅著《文明中的城市》(Cities in Civilization),第一版發行於1998年(民國87年)。這也是一本超過一千頁的書,從非常多的面向,特別是文化,來探討城市的發展歷史,深深影響作者在本書以多重文化觀點來論述建築,並將本書的實質內容偏向是探討「文化中的建築」(Architecture in Culture),企圖與《文明中的城市》相呼應。第三本書就是前述肯尼斯法蘭普頓總結批判性地域主義的《現代建築:一部批判的歷史》(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第一版出版於1980年(民國69年),影響了作者在本書各章的分法與論述。
除了數十萬字的文字外,本書還有數千張的圖片,也因在書名中冠以「圖說」二字。將文章輔以大量圖說,作者是深受臺灣日治時期五十年期間,公私部門發行許多寫真帖或寫真集的影響。雖然這些寫真帖或寫真集的文字不多,而係以照片為主,但是現在卻已成為日治時期研究的重要史料。其他像《日本地理大系臺灣篇》(1930年)及《日本地理風俗大系臺灣篇》(1933)等書,也刊出許多建築的照片,這些建築中不少已被拆除,所以照片也成為日後學術界頻繁的引用對象。作者一直認為,作為一個建築史家,除了替臺灣建築撰寫歷史外,為臺灣建築建構更完整的史料,應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義務。基於這種理念,本書對已消失不存的建築,儘量收集老照片;對於既存的建築,作者必然親自到訪,拍攝照片,希望本書現在收納的資料,都會成為明日的史料。作為一本建築史著作,自然會面對書中案例取捨的嚴肅課題。在日治之前的建築,因為數量不多,並不會是問題;不過在戰後的建築,特別是1980年代以後興建的建築,因為數量很多,就必須有所抉擇,作者作為一個建築史家,自然有所權衡,也負全責。建築案例能被寫入歷史,對建築師而言是一份被看到的努力,對建築本身也是一種肯定。但比起被寫入歷史的建築師與建築,沒有被寫入的建築師與建築更多。這並不表示這些沒有被寫入的建築是不好的。相對的,它們是平凡的庶民建築,默默的構成了臺灣人造環境的主體。同樣的,被寫入歷史的建築,也不是百分之百都是完美的建築,而是它們在當下是值得被討論與被關注的對象。
從歷史的觀點來看,不同的年代都有時代意義與時代精神。除了保護過去的經典建築作為文化遺產外,當下的建築師必須要加倍努力,讓自己設計監造的作品,都能具有傳之永恆的潛力。在目前民間所建之建築多數以商業利益為主要考量,而公共建築又經常面臨經費不足與施工不良的窘境下,在臺灣要創造一棟好建築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面對這些不利的條件,臺灣建築相關人員應該更有社會責任來成就一個好的生活環境。而建築師更要有魄力與決心,讓每一件作品的產生,都像孕育一個珍貴且可以傳世的瑰寶一樣。如果大家都有這份堅持,百年後的臺灣,將是一個富有許多具有文化遺產資格現代建築的地方,這也是作者作為一位建築史家所期待的事。

目次

自序 iv
導論 vi

第1章 與自然共生的美麗世界 3
 原住民的建築
第2章 與世界的初接觸 33
 西方強權的軍事設施與公共建設
第3章 從早期移民到早期住民 59
 十八到十九世紀的漢人傳統合院住宅與街屋
第4章 教化百姓與科舉制度下的教育設施 85
 十八到十九世紀的孔廟學宮與書院
第5章 原鄉信仰落地生根成長與本土信仰萌芽發展 119
 十八到十九世紀的漢人傳統宗教建築
第6章 戒律下的佛教叢林與體制下的行政設施 157
 十八到十九世紀的漢人泛佛教建築、官署與公共建築
第7章 平地而起的城鎮象徵與守護島嶼家園的堡壘 191
 十八到十九世紀的城池及砲台與燈塔
第8章 與西方第二次相遇 219
 從開港到日治前期的西方宗教與相關設施
第9章 新殖民地的新建設 247
 日治初期的基礎設施與建築
第10章 從意象模仿到構成學習 269
 日治初期的洋風與早期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第11章 市區改正與城市公園 287
 從傳統城鎮到現代都市
第12章 磚造建築與辰野金吾風格的盛行 311
 日治時期以英格蘭磚造建築為典範的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第13章 正統西洋歷史式樣的訊息 343
 日治時期以歐陸石造建築為典範的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第14章 英格蘭磚造與歐陸石造建築的結合 367
 仿石材正統古典元素與紅磚混生的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第15章 百花齊放的紅磚世界 391
 紅磚作為進步且普遍化建材的現象
第16章 新式宗教洗禮與教育的啟蒙 415
 日治時期西洋歷史式樣的中世紀風格
第17章 社會與建築的現代性與現代主義 447
 日治中後期的商業建築與展覽會
第18章 從懷鄉到適應 477
 日治時期的日式住宅
第19章 從神道信仰到佛教信仰 503
 日治時期的日系宗教建築
第20章 閩南風格作為一種品味 529
 日治時期的寺廟建築
第21章 臺灣文化本體性作為一種反作用力 561
 日治時期的漢人住宅與街屋
第22章 從弘揚武德與軍國主義到戰後復員 589
 日治時期武德殿及日本古典式樣新建築與戰後初期建築
第23章 來自新世界的新觀念 615
 戰後初期建築教育與美援建築
第24章 傳統與文化的新詮釋 645
 戰後東海大學的早期建設
第25章 傳統的現代步趨 667
 王大閎與戰後第一代建築師的文化省思
第26章 中華文化道統與政治意識型態 689
 戰後初期的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
第27章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715
 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的高峰
第28章 琉璃瓦下的信仰 739
 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的宗教實踐
第29章 延續現代主義教條 761
 1960年代至1970年代現代主義建築
第30章 戰後的房地產現象 789
 1960年代至1990年代初商品化建築的崛起與發展
第31章 文化與都市思潮反省中的建築現象 819
 揭竿而起的後現代主義與新環境美學
第32章 地域意識的崛起與政治解嚴 855
 戰後地域主義建築
第33章 冷戰時期異質地景元素 877
 眷村及金門與馬祖的軍事建築與設施
第34章 變遷世界中的新曙光 901
 二十世紀末建築現象與九二一地震後的再生與新生
第35章 文化資產作為城鎮空間資源 933
 戰後文化資產及舊屋的保存與再利用
第36章 從創意與永續到臺灣製造的驕傲 965
 以臺灣為品牌的二十一世紀當代建築

後記 998
永無止盡的臺灣建築史書寫
註釋 1007
重要參考書目 1037
重要建築索引 1050

 圖片來源 1057

書摘/試閱

臺灣辰野金吾式樣建築之成熟
1910年代開始,臺灣的紅磚西洋歷史式樣開始有了戲劇性的變化。相對於與前面所提臺南縣知事官邸、第一代臺北停車場、臺北鐵道旅館、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北新起街市場及總督府臺北中學校本館,這時候設計興建的建築對於西洋歷史語彙與古典柱式的應用,愈來愈成熟,也更加接近西方原型。在淺色(灰白色、白色或淺黃色)水平帶的應用,也從表相的「純裝飾」發展成為「建築構成術」(architectonics)的思維。這類磚造或混凝土加強磚造,邏輯性地應用淺色水平帶與磚材共同成為立面上主導元素之一。也因為建築立面成為主角,屋頂並無一定形式但開口部基本上應用精準的古典元素,且建築多數為對稱。換句話說,臺灣的紅磚西洋歷史式樣建築,開始邁入成熟的辰野金吾式樣。辰野式樣之建築在臺灣為數不多,但多為重要公共建築,好幾座都是總督府技師森山松之助之作。
從建築史的角度來看,辰野金吾在臺灣唯一的作品「三十四銀行臺南支店」應該是辰野式樣在臺灣的濫觴。「三十四銀行」成立於1897年(日明治30年),前身是1878年(日明治11年)開業於大阪高麗橋的「第三十四國立銀行」,1895年(日明治28年)9月,大阪中立銀行於基隆設立大阪中立銀行基隆出張所,是臺灣最早的現代化銀行。1899年(日明治32年),大阪中立銀行併入三十四銀行。同年,三十四銀行在臺北與臺南設支店,座落於臺南市本町,落成於1908年(日明治41年),這正是辰野金吾開始創造出獨特風格的初期。此棟位於街道轉角的銀行規模並不大,主要入口朝南,為樓高兩層立於抬高基座的磚造建築。量體上分兩段,西側較短但略為突出,東側較長略為退縮。入口位於東側量體中央,門上有木造雙坡屋頂以形塑門廊意象。建築主要的表現在清水磚牆的正立面上,一樓在基座上與一樓與二樓間簷口線間有四道橫跨全立面的灰白色水平線,最上一道與長方形開窗上方的弧拱形窗楣形成一體,弧拱的拱心石位置飾以灰白色灰泥上接一樓與二樓間的簷口線。在二樓部分,窗台與一道水平線相結合,窗頂平拱拱心石位置飾以灰白色灰泥上接由托架承托的屋頂簷口線。屋頂簷口線在主入口上方則突出形成圓山牆,牆內有白色圓拱飾帶(註9)。(圖12.62)
1910年(日明治43年)落成的第一代臺南郵便局是總督府技師森山松之助所設計,於1907年(日明治40年)就開始施工,然因土地補償及承包廠商資金出現問題因而延宕完工。森山畢業於帝國大學造家學科,必然受當時任教之辰野金吾的影響,而他於1906年(日明治39年)赴臺任職時,日本本土已經出現幾棟準辰野式樣的建築,所以森山抵臺後,必然有著將當時開始流行且受到佳評的式樣應用於他所設計的建築上的企圖。此棟二層樓磚造郵便局座落於白金町與錦町交接的路口,在當時周圍都是閩南風格建築的環境中顯得十分特異。建築立於抬高的基座上,主入口位於街角,朝向東南,由兩座衛塔夾以有突出三面高大的門廊。門廊在造型上分兩段處理,下半段為紅磚拱並由拱心石及間隔的拱石延伸的灰白色水平線形成主要的裝飾系統,這些線飾並且與衛塔的基部合為一體。相對的,上半在每一面都由三根類似棕櫚葉短柱及兩根半柱框出四個長方形窗戶。短柱上承橫楣,每面都再冠以一座三角形山牆,山牆內有類似勳章飾的圓飾,並與拱心石相連。兩側衛塔造型上,則分成三段,下兩段與門廊整合,最上段又恢復為紅磚與表白色飾帶,最上冠以小圓頂。門廊之後,衛塔之間的立面正中為大圓拱,亦分兩段處理,上為磚下為磚牆外飾灰泥,並依拱石位置延伸出線腳與白色飾帶。圓拱上為三角形山牆,並由拱石誇大的拱心石飾與之相接。在西翼與北翼方面,立面的處理在一樓與二樓也不同,一樓都是在磚構造上飾以灰泥,再拉以線腳,窗戶為平拱;二樓則為露明磚牆,窗戶為圓拱,拱石並間隔飾以灰泥,在立面上形成飾帶效果。屋簷每隔數個拱窗位置突出成為圓拱,屋頂上各有數個三角形老虎窗,其中有一個尺度較大,裝飾也較華麗。(圖12.63-12.6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62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