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金字塔原理(簡體書)
滿額折

金字塔原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價
:NT$ 239 元
優惠價
8720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策劃方案沒有頭緒,把握不住重點信息?


產品文案總是被否定,PPT雜亂無序,看起來像半成品?


工作匯報一塌糊塗,聽得領導一頭霧水?


跨部門溝通費時費力,相互配合成為奢望?


……


金字塔原理是全球知名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公司提出的一種思維方式。它能夠有效提升個人邏輯思考能力和結構化思維能力,從如何有條理地去收集各種信息、如何有邏輯地進行思考,到如何精準地做出表達,實現自己的目標。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職場升級,金字塔原理都能有效地幫助你梳理思路,把握問題關鍵點,整合有效信息,找到合適的行動方案,並逐步提升自己的思考力、表達力和行動力,解決實際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作者簡介

吳崢


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現為某大型企業的資深咨詢顧問。有過十幾年廣告策劃和會展營銷的實際經驗,負責過多次國內重要展會的設計項目,後專門從事企業咨詢培訓工作。擁有獨特的市場洞察力和理論分析能力,十分擅長資料收集、流程企劃、數據分析,其所在團隊的業績和凝聚力都位居行業前列。

名人/編輯推薦

★專為管理階層及精英人士打造,暢銷40年的經典培訓教材,只有發現問題的關鍵,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完善邏輯思考,提升精準表達,高效解決問題。打破思維僵局,再繁雜的事務也能通過系統化思考和縝密邏輯變得簡單。


★Facebook、麥當勞、IBM、惠普、西門子……全球知名企業都在使用的邏輯理念和思維方法。


★化繁為簡,切中要害,本書適合所有處於職場瓶頸,力求突破自我,想要提升分析、思考、表達能力的人士。

目次

引言:登頂金字塔,見證成長


第YI部分 原理篇


第YI章 說不對,做不對,根源在於想不對


第YI節 一切行為源於思維


第二節 別讓溝通變成添堵


第三節 解決問題還是製造問題


第四節 從“頭”開始


第二章金字塔的基石——認識金字塔原理


第YI節 金字塔結構的特點


第二節 金字塔原理的規則


第三節 金字塔結構的細分


第三章 利用金字塔原理重塑思維


第YI節 邏輯先行


第二節 如何完善思考的邏輯


第三節 概括分組思想


第二部分 應用篇


第四章 實現精準表達與高效溝通


第YI節 做好準備工作


第二節 既要會說,也要會聽


第三節 綜合打造溝通能力


第五章 打造完美的工作文章


第YI節 為文章建立金字塔結構


第二節 工作文體的“套路”


第三節 為文章加分的技巧


第四節 建造金字塔演示結構


第六章 如何分析和解決問題


第YI節 界定問題


第二節 分析問題


第三節 制定解決方案


第七章 應用金字塔原理的進一步探索


第YI節 金字塔原理的本質


第二節 缺乏明確結構時如何解決問題


結束語

書摘/試閱

第YI章 說不對,做不對,根源在於想不對


在我們平靜的日常生活中,並不乏優秀的個體。學生時代有“德智體美勞”樣樣出色的學霸同學,工作後有獨當一面、沉著能幹的同事,偶爾做個短途旅行也會碰到思維清晰、談吐幽默的陌生旅伴。他們就像漆黑夜空裡的星辰一樣閃著光,是平靜的幕布上熱鬧的裝點。他們讓人欣賞、佩服的同時,也讓人羨慕和心生疑惑:他們的優秀從何而來?


正如托爾斯泰所說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如果沉下心來想想上述問題,不難得出類似的答案:優秀的人往往具有相似的質量,其中ZUI關鍵的在於他們的思維。很多時候“怎麼想”比“拼命做”重要得多,甚至會在關鍵時刻發揮決定性作用。


然而現實中,很多人並不知道應該如何去“想”,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想”已經陷入了誤區。他們經常把不順利歸結到時運不濟、客觀條件制約等因素上,而忽略了自身的原因。本章我們將從“怎麼想”入手展開討論,看看思維上的問題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並看一下金字塔原理將如何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


第YI節 一切行為源於思維


思維是人類所具有的一種高級別的認識活動。我們能看懂一篇文章、聽懂一首歌曲、理解一個複雜的概念、解決一個麻煩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思維在發揮作用。我們的思維決定了我們的行為,而所有的行為連綴起來定義了我們呈現出來的個人投影。叔本華曾說過:“人人都把自己視野的極限當作世界的極限。”此處的視野當然不是我們的雙眼所能看到的範圍,而是我們的思維的觸角所能延伸到的ZUI遠的距離。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事實性知識幫忙,告訴我們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問題、需要用什麼手段解決。能這樣做的前提是我們剛好知道解決問題所需的事實性知識。但是我們無法杜絕面臨未知領域、未知問題的情況,事實性知識的儲備並不能保證我們可以百分之百地解決遇到的所有問題。此時,思維的重要性便凸顯出來了。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思維的高度決定人生的高度,怎樣思考決定了我們成為怎樣的人。在如今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每個學科的知識都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更新換代,從我們走出校門的那一刻起,我們所學的知識就正在被淘汰。客觀現實決定了完全掌握某個學科的所有知識已經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知識會過時,但是優秀的思考能力卻不會。這些能力就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的“漁”,具有強大的適應性和可遷移性,能讓我們在瞬息萬變的時代迅速適應變化的環境,施展自己的能力,解決新的問題。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隨時調動足夠的思考能力解決問題。我們常常能見到有人抱怨,自己一看到成堆的文件就頭大,理不出頭緒;還有人表示自己一發言就懵,怎麼也說不清楚;也有人表示自己已經努力寫出了所有關鍵信息,也有條理地進行了整理,可閱讀的人依然抓不到重點……想不清、說不清、寫不清,根本原因都是思維不清晰。有人自暴自棄地把這種情況歸結為自己缺乏天賦,真的是這樣嗎?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詹姆斯•莫賽爾(James Mursell)指出:“任何更好的思想是根本不能習得和不能被傳授的,這種觀念只是一個懶惰的謬論,思維永遠垂青那些不厭其煩地思考如何從事實際工作的人。”思維的能力並不是天生不變的,它可以後天習得,可以通過鍛煉加強。


思維不清晰有不同的表現,有時候當事人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思維混亂,因而感到苦惱;有時候當事人則自認為思維有條理,卻總在交流中遭遇挫折,因而感到困惑。我們來看一個事例。


林青是李教授的助手,日常負責李教授的行程安排。她正在就下周的行程安排給李教授寫郵件。她這樣寫道:“周一有一場專業會議需要出席;周三之前需要和學生修訂實驗報告;XX參觀團在本地停留到周四,離開之前需要和您進行一次交流,綜合考慮建議您周三接待他們;XX企業邀請您去演講,並希望避開公司召開例會的周五……”


林青的朋友劉文碰巧看到了郵件,搖了搖頭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林青根據劉文的意見修改了郵件:“建議您如下安排下周的行程:周一出席專業會議;周二和學生修訂實驗報告;周三接待XX參觀團;周四前往XX企業做演講。這樣您可以在周三的截止日之前修改好實驗報告,並且在參觀團離開之前完成和他們的會面,還可以避開XX企業周五的例會時間舉辦演講。”


林青一開始的郵件已經包含了所有需要注意的信息,並且按照不同的物件一一羅列,似乎很有條理,我們很多人會認為這就是一種清晰的思維順序,在表述相同或相似類型的信息時也會采取這種寫法。但是,劉文看到以後卻提出了不同意見,這是為什麼呢?看了修改後的郵件,我們能發現,林青將行程安排結果放到了首位,寫完所有的安排以後才逐一給出如此安排的原因。從讀者的角度來看,讀原始郵件時需要一邊看一邊回想上一條信息,相鄰的兩條信息雖然相互影響但並沒有清晰的邏輯關係,因此不容易形成清晰的思路;讀修改後的郵件時,一開頭就看到了ZUI重要的信息,讀完ZUI重要的信息之後讀者會思考為何如此安排,於是緊接著就給出了原因,前後兩部分之間有清晰的邏輯鏈條,而且ZUI需要傳達給讀者的內容——行程安排結果——在ZUI開始便輸入了讀者的腦海。這種順序和我們的大腦理解事物的順序是一致的。對於讀者來說,ZUI容易理解的文章都是以這樣的順序謀篇布局的:ZUI重要的、ZUI核心的觀點放在ZUI前面,次要的、作為主要觀點的支撐的內容放在後面。核心觀點往往只有一個,但是作為支撐的次要觀點會有多個。


像林青的第YI封郵件一樣,諸如此類的思維陷阱還有很多,它們讓我們的表達看似有條理實質上卻十分混亂,對於讀者或聽眾來說難以理解。幸好思維能力是可以學習和培養的,一個簡單、有效的梳理思路的方法就是把思維整理成金字塔結構。林青修改後的郵件便應用了金字塔結構。將核心觀點放在ZUI前面,是金字塔原理的基本規則之一——以上統下,即上一層次的觀點和思想是下一層次的統帥,下一層次的觀點和思想是上一層次的支撐,由此形成一個下大上小的穩固的金字塔結構。我們的思維便在這樣的結構中變得清晰起來。


第二節 別讓溝通變成添堵


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一切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阿德勒指出“個體”沒有辦法脫離社會關係而存在。只要置身於社會關係之中,就會有溝通的需求。


在現代社會中,溝通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即使是少言寡語的人也無法完全避免和他人溝通的場合。有溝通,就有誤解和摩擦,它們幾乎是相伴而生的孿生兄弟。溝通不暢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麻煩,有時候甚至會把我們的生活攪得一團糟。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被稱為“積極心理學之父”,他在《持續的幸福》一書中指出人生ZUI不容忽視的一個要素就是良好的社會關係。而良好的社會關係又賴於良性的溝通。


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失敗溝通的受害者。


趙磊和孫淼是一對夫妻,這天孫淼要出差,出發前邊拿行李邊叮囑趙磊要做哪些事。


“記得按時送孩子去興趣班,別落下課程。”孫淼邊檢查證件邊說,趙磊點頭表示記住了。


“還有,牛奶馬上要喝完了,記得去買,別買錯牌子。”孫淼又說,趙磊回答“好的”。


孫淼繼續說:“再給孩子的班主任打個電話,談談這次月考的情況。”趙磊說沒問題。


“對了,還要給爸媽打個電話,上次體檢的報告應該出來了,問問他們結果怎麼樣。”孫淼拿起包又加了一條,“還有,車開回來記得充電。”趙磊表示都記下了。


孫淼又想起件事:“聯繫一下你堂弟,問一下,上次托他從國外幫爸媽買的保健品寄出來了嗎?”她開始往外走,“差點忘了,青菜也不多了,再買點新鮮的吧。”趙磊回答“行”。


“你停車的時候再看一下停車位,我看還是得報修。”孫淼出門前又叮囑道,“這些事都記著點,別忘了。”


趙磊表示沒有問題,但是一上午過去後,他就有點兒記不清孫淼到底交代了幾件事了。


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孫淼的表達方式是否存在問題,她把話都說清楚了嗎?


乍一看,孫淼的話沒什麼問題,相似的情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常發生,我們的父母也是這樣相處的,我們和朋友也經常這樣聊天,當然,某一方忘記了另一方交代的事情也時有發生,偶爾會引發一些小的爭吵或矛盾,有時嚴重了也會成為一段關係決裂的導火線。那麼,問題出在趙磊這邊嗎?是不是他不上心才沒記住這幾件並不複雜的事情?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孫淼到底交代了幾件事情。按照談話的順序來看,有送孩子去興趣班、買牛奶、給孩子的班主任打電話溝通孩子月考情況、給父母打電話詢問體檢結果、給車充電、詢問堂弟保健品是否寄出、買青菜、報修停車位,一共8件事。同時記憶8件不同的事對我們來說很難辦到嗎?


要回答這個疑問,就不得不提到美國心理學家喬治•米勒(George A. Miller)的一項研究成果。米勒是認知心理學的奠基者之一,以在記憶方面的研究著稱,他曾經發表過一篇在短期記憶研究方面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論文。這篇論文名為《神奇的數字7±2:人類信息加工能力的某些局限》,論文指出人類大腦的短期記憶ZUI多可容納的記憶項目是7個,這一數值在上下2個之間浮動,有些人可以記住9個,有些人只能記住5個。3個是相對來說不容易被遺忘的個數,當然ZUI不容易被遺忘的是1個。如果要同時記憶超過3個的記憶項目呢?當記憶項目達到4個、5個甚至更多時,大腦會開始為它們分類,將它們歸入不同的範疇,以便於記憶。如果大腦一開始接收到的信息便是按照清晰的門類排列的,無疑會減輕大腦的工作量,使它將更多精力放到記憶上去。


現在,我們可以試著給孫淼說的事情進行分類,看看能不能優化需要記憶的類別。可以看到,這8件事中有2件是和孩子相關的,分別是去興趣班和給班主任打電話,可以將它們歸為一類;買牛奶和買青菜都屬於購物,可以歸為一類;給父母打電話和聯繫堂弟都是跟父母的健康情況相關的事情,可以分到一起;給車子充電和報修停車位都是與車輛相關的事情,也可以分到一起。經過這樣的劃分,我們得到了四個類別:


孩子的教育:去興趣班、給班主任打電話溝通月考情況


食品采購:買牛奶、買青菜


父母的健康:詢問父母體檢結果、詢問堂弟保健品是否寄出


車的維護:充電、報修停車位


可以看到,經過分類以後,需要記憶的項目由8個縮減為4個,一下子少了一半。而且每個類別內部的子類別之間存在關聯性,只要記住其中一項,就很容易聯想起另一項,這樣一來遺忘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如果趙磊能夠在孫淼一件一件地說出這些事情時在腦中為它們分個類,就可以避免一個上午過去記憶就混亂的情況了。


反觀孫淼這邊,她的失誤其實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會無意識犯下的。下次,在我們交代別人事情之前,不妨先在腦子裡把所有的事項過一遍,分出類別,條理清楚地傳達給對方。這樣對方按照我們的期待完成事情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這個在腦子裡分類的過程就是利用金字塔原理整理思維的過程,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注意到了,孫淼所說的事經過整理後形成了一個個小的金字塔結構,類別的標題是對該類別的總括,每個子類別項目都可以被標題概括,可以看作標題的下屬分支。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會提出疑問:上文提到的方法,我在工作中經常用到,我提交給別人的文件都會分類羅列條目,但是收到的人還是常常不能理解我要表達的重點,這又是怎麼回事?


這種情況就涉及分類的深層依據,只依靠淺顯的共性特徵將內容分組還不夠,我們還得弄清楚其中的邏輯關係。我們來看一份清單:


采購清單


水果:菠蘿


蔬菜:青椒、蔥、姜、蒜、番茄、豆腐、紅椒、豌豆


肉類:多寶魚、裡脊肉、蝦


蛋類:雞蛋


這份清單的分類十分清晰,但是並不能幫助我們記住所有要買的東西,因為每個分類裡的物品都沒有更深層的邏輯關係,雖然只有四類,但是我們要記憶的依然是13種物品。再來看另一份清單:


采購清單


蝦仁燒豆腐:蝦、豌豆、豆腐


菠蘿咕嚕肉:菠蘿、裡脊肉、雞蛋、番茄、青椒、紅椒


清蒸多寶魚:多寶魚、蔥、姜、蒜


在這份清單裡依然有13種物品,但是按照將要制成的每道菜來分類,例如我知道自己要做一道菠蘿咕嚕肉,購買裡脊肉以後很容易想到我還需要繼續購買菠蘿、雞蛋、番茄、青椒、紅椒,換句話說,我不必一一記憶13種物品而只要記住3道菜的名稱就可以了。


現在我們回到上面提到的疑問,有相同問題的讀者可以回憶一下,你在分類的時候是否只是按照簡單的類型羅列條目,而沒有認真考慮各個條目之間的邏輯關係,沒有依據邏輯來分類?需要注意的是,在金字塔原理中,分組並不是簡單的分類,而是基於邏輯關係的整合。如果我們手上有9個條目,經過思維加工分成了3組,每組的標題能完整概括本組的內容,只要記住這3個分組就能得到之前9個條目涵蓋的所有信息,這就是一個成功的分組。成功的分組能實際減少我們需要記憶的條目,對於讀者來說,可以更直觀、更快捷地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這個分組的過程是一個將低層次的思維抽象、升級到更高層次的過程。我們知道,越是抽象的概念,所能概括的範圍越大,例如“植物”這個概念就比“樹木”這個概念囊括更多的物種。


我們的思維就是在這樣分組、抽象、概括的過程中,逐步將零散的信息組織起來,構建成相互關聯的體系的。如果你要將自己的觀點傳達給他人,也就是通過溝通展示自己的體系,你可以先說出概括性的總觀點,再分別列出具體條目,從上而下,從總到分地進行表達。如此一來,溝通就會順暢很多。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