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中國歷代經典繪畫粹編:元代花鳥(一)(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歷代經典繪畫粹編:元代花鳥(一)(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價
:NT$ 468 元
優惠價
87407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中國古代繪畫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從古至今,人們一直注重對歷代名家經典繪畫作品的畫法、鑒賞、品評的研究與整理,強調學理與繪畫技法的關係與影響,以便在「理」「法」之間尋求某種內在聯繫,從而推動中國畫的發展。
「中國歷代經典繪畫粹編」叢書是以中國繪畫「史」的發展為線索,分析中國傳統繪畫中「理」與「法」的內在關係,更深入地認識與理解歷代經典作品,為當代藝術的發展服務。
「中國歷代經典繪畫粹編」叢書按照人物、山水、花鳥三大畫科,根據朝代和流派的發展分卷編寫。朝代以魏晉、隋唐、五代、兩宋、元代、明代、清代幾個時間段分卷。


中國古代繪畫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從古至今,人們一直注重對歷代名家經典繪畫作品的畫法、鑒賞、品評的研究與整理,強調學理與繪畫技法的關係與影響,以便在「理」「法」之間尋求某種內在聯繫,從而推動中國畫的發展。
「中國歷代經典繪畫萃編」叢書是以中國繪畫「史」的發展為線索,分析中國傳統繪畫中「理」與「法」的內在關係,更深入地認識與理解歷代經典作品,為當代藝術的發展服務。
本叢書按照人物、山水、花鳥三大畫科,根據朝代和流派的發展分卷編寫。朝代以魏晉、隋唐、五代、兩宋、元代、明代、清代幾個時間段分卷。
魏晉之際,士大夫對繪畫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所作的紙絹捲軸畫,基本確定了中國繪畫的藝術特點與樣式。
魏晉南北朝雖然戰亂頻繁,然而在此期間,南方的經濟、文化卻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在繪畫方面,畫家與理論家對作品進行品評、探討和總結,寫出了專門的繪畫理論著作,對繪畫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認識。
這時期的西域藝術與佛教藝術,不斷與中原文化交融。中國畫家在傳統藝術的基礎上融入外來藝術,使這一時期的繪畫有了全新的發展,如張僧繇所使用的「凹凸花」法,便結合了天竺繪畫。
此時期的繪畫作品,主要以歷史傳說、風俗題材和道釋、名士等題材為主,主要有曹不興、衛協、戴逵、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宗炳等著名畫家。特別是顧愷之,其提出的「以形寫神」論,標志著中國繪畫從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的轉化。
在畫法上,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人物畫中各種線條、筆法,相繼創立並得以發展。顧愷之以「春蠶吐絲」式線描勾畫出《列女圖》《女史箴圖》等經典作品。張僧繇則在「春蠶吐絲」式線條的基礎上,開創了點、曳、斫、拂不同筆法。同時,陸探微又吸收書法筆法用於繪畫中,對中國畫的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在中國繪畫史上,魏晉、隋唐時期,主要以人物畫為主。魏晉時期的山水和花鳥主要以畫面背景形式出現,獨立的山水和花鳥科直到隋唐時期才得以創建。
隋唐時期,特別是唐朝,國家強盛,時代給予藝術家無形的哺育和滋養。蘇軾《書吳道子畫後》雲:「知者創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於學,百工之於技,自三代歷漢至唐而備矣。故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書至於顏魯公,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
唐代重「理」「法」。特別是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史論兼備,是中國古代繪畫第一部通史著作。同時,李白、杜甫、自居易等文人論畫,對詩、書、畫之間的密切關係,以及後來文人畫的創立與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唐畫重法,其繪畫筆跡揮灑磊落,法度嚴謹,筆墨及設色工細,氣度非凡。其設色艷麗,線描能根據人物造型特點,精準而飽滿地描繪出人物的形神風貌。中國畫的造型、線條、設色等技法在唐朝發展得更為嚴謹與完善。
隋唐最著名的畫家有閻立本、吳道子、張萱、周昉、韓幹、韓滉等人。尤其是吳道子,其作品中的創造性與精湛的藝術法度是相統一的,蘇軾評曰「出新意於法度之中」。
五代、兩宋的畫理與畫法,在唐代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其美術理論著作在數量與涉及範圍等方面都超過前朝。有《圖畫見聞志》《聖朝名畫評》《畫繼》等記載當時史料的書籍,又有《益州名畫錄》《五代名畫補遺》《宣和畫譜》《秘閣畫目》等繪畫著錄集,還有涉及評論與收藏的《畫史》《廣川畫跋》《德隅齋畫品》等著作。其間的人物、山水、花鳥畫,皆成為中國繪畫的高峰。
五代人物畫,繼承並發展了唐代流行描繪貴族及士大夫生活的特點。其中,以為皇家服務的翰林待詔顧閎中、周文矩、衛賢等人為代表,畫法更為精細完美。還有西蜀的禪月大師貫休,以有獨特藝術風格的羅漢著稱。五代山水畫,以中原地區的荊浩、關仝,和南唐的董源為代表。這時期的山水尊崇自然,重「師法造化」。畫家根據山石特點創出各種皴法技巧,使山水畫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花鳥畫在這一時期也趨於繁榮,以「落墨花」著稱的徐熙和精細艷麗一派的黃筌為代表,出現了「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的風格。
北宋初年,隨著經濟的發展,繪畫也開始關注百姓的現實世俗生活。繪畫題材除了有貴族高士、仕女、道釋人物等,也拓展至平民百姓。於是,風俗畫和人物故事畫開始流行。
在繪畫技法及風格上,宋代繪畫從層層細染的工細型繪畫,開始向寫意型繪畫拓展。宋代山水畫繼承了五代尊重客觀自然物象的特點,崇尚「師法造化」。其藝術處理是在尊重客觀物象的前提下進行藝術提煉。北宋初年,中原地區的李成、範寬最為著名。李成清勁,範寬雄偉,各有傳人。李成傳派更廣,有郭熙、許道寧、王詵等人。而此時的花鳥畫,有黃筌派傳人黃筌兒子黃居窠,還有後來的崔白,突破陳法,把花鳥畫技法發揮到極致。
宋代繪畫的繁榮,離不開宋徽宗趙佶。其癡迷繪畫,大大擴充了皇家畫院,提高了待詔的地位和待遇。在皇家畫院中,他親自培養了張擇端、王希孟等傑出人才。關於他流傳的作品,徐邦達談到「趙佶的作品面貌不一,可能有一些是出自當時供奉畫師之手,經他題句,後世就認為是徽宗的手筆了。有一類畫法比較拙厚的花鳥畫,倒可能是他自己的親筆。」關於宋徽宗的作品,叢書中獨立成冊,以便專題研究。
北宋以白描畫法著稱的李公麟,善畫人物,又長於畫馬。早年學吳道子,又追學各種流派。其白描畫法出神入化,筆法縱逸精到,風格獨特。
南宋院體山水畫家有以李唐為首的「南宋四家」,即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擅畫人物的有陳居中、李嵩、梁楷、金大受等畫家。梁楷以寫意水墨人物見長,對後來元明清寫意人物畫影響深遠。南宋院體花鳥則繼承了五代時期「造化」之精神,不管是禽鳥、走獸,還是昆蟲、花卉都注重對物象的寫生,造型精準,風格工細艷麗。這時期傳世作品以小幅、扇面居多,有林椿、李迪、吳柄、馬麟等畫家。同時,還有以墨龍長卷《九龍圖》傳世的陳容。經典作品《百花圖》中的花卉、鳥蟲題材皆來自寫生。其線條工細,造型精準,風格清逸、典雅。此畫在叢書中獨立成冊,以便讀者深入學習與研究。
兩宋期間,在高手如林、名家輩出的畫壇上,文人畫興起,特別是蘇軾提出了「士人畫」的概念。從此,士大夫畫家和畫院待詔,各為陣營。前者如文同、蘇軾、米友仁、揚無咎推崇水墨山水、梅竹等,筆法灑脫,推陳出新,在畫面中推崇詩文題跋,把文人的審美情趣帶入繪畫中。
總之,兩宋時期人物、山水、花鳥畫均取得長足發展,為中國繪畫發展中的鼎盛期。
元朝的統治不到一百年,但對中國古代繪畫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元朝統治者接受了漢族的封建制度及文化傳統,依靠漢族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來鞏固其統治。他們採取了一系列文化措施。如在繪畫上,元朝雖沒有設立畫院,但有與繪畫有關的機構,取得了相當的成效。這時期,文人畫在畫壇占統治地位,繪畫形成了詩、書、畫、印四者合一的表現形式。
元代繪畫在唐宋基礎上有一定的發展與變化。其特點主要是,文人畫強調水墨,趨向寫意。人們充分標榜文人畫的藝術價值,並提出一系列新的藝術主張。如元代初期畫家錢選提出「士氣」說。趙孟頫問錢選:「如何是士夫畫?」錢回答:「隸家畫也。」即以書法用筆作畫。這表明,在宋末元初,書畫用筆的融合已成熟。
錢選的繪畫作品,不管是山水還是花鳥,都以淺淡、高逸的畫風為主,表現出文人之氣節。趙孟頫在「理」「法」方面皆有重要貢獻。他所提出的「書畫同源」,大大擴大了「文人畫」的影響。不管在人物、山水、花鳥畫方面,還是在書法繪畫理論方面,趙孟頫對當時與後世,都影響深遠。
元代山水畫的水墨表現,達到了較為成熟的階段。主要以「元四家」,即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為代表。元四家主要活動在江浙一帶。其中以黃公望為首,他繼承與發展了趙孟頫傳派,以淺絳、水墨兩種畫法為主。他遊杭州,愛西湖,熟識富春江風物。其代表作品《富春山居圖》,描繪的是富春江一帶的景色。王蒙、吳鎮皆師董、巨,筆墨淳厚。倪瓚兼擬荊、關,其創折帶皴,追求高逸之風,「一變古法,以天真幽淡為宗」。元代山水還有高克恭、曹知白、朱德潤、唐棣等諸家。
元代花鳥有工筆重彩,但主要以水墨為主,以墨代色,追求自然、不假雕飾的審美思想。畫家以陳琳、王淵、張中為代表。元代的墨梅、墨竹盛行於世,從趙孟頫、管道昇、李衍到柯九思、王冕、顧安、張遜等都有作品流傳,反映出這時期文人的審美情趣。
元代人物畫雖不及山水畫和花鳥畫興盛,但在唐宋基礎上亦有所發展。趙孟頫、任仁發、王繹、張渥、劉貫道、顏輝、王振鵬等人精研技法,對當時人物畫的發展有所推動。特別是趙孟頫,追求「古意」,對人物畫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明代雖然恢復了皇家畫院,但文人畫仍然是主流繪畫。期間,畫院派畫家與文人畫家相互影響。
明初,在宮廷供奉的畫家,大都繼承了南宋院體畫傳統。主要以戴進為代表。戴進,浙江人,為「浙派」開創性人物。明代後期的宮廷繪畫實際是「院派」與「浙派」混合而成,後來的吳偉也是這一派的健將。明代中期以沈周、文徵明為首的「吳門畫派」與晚明以董其昌為首的「松江畫派」,與明院體畫「浙派」相對峙。
此套叢書沒有把明代與清代人物畫分卷隔開,主要考慮這兩個時期人物畫的發展一脈相承,有緊密的內部聯繫。
明清人物畫的主要成就是肖像畫的發展。肖像「寫真」法在宋代已有較為成熟的畫法。如宋代《睢陽五老圖》是肖像寫真的精品。發展到明代,西方傳教士帶來的西方繪畫作品,逐漸影響了中國肖像畫的發展。明代中期曾鯨的肖像畫,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西法,如「鏡中取影,妙得神情」,其創立的「波臣派」畫法一時風行,追隨者甚眾。後來的陳洪綬和清代的徐璋,「海派」之首任伯年,皆深受其影響。明清人物畫的另一種風格,便以仇英、唐寅、丁雲鵬、吳彬等畫家為代表,以傳統高士、仕女等為主要繪畫題材。
「明四家」,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無疑在明代畫家中有著重要影響。四人都是蘇州籍。明代,文人興盛的江浙一帶,成為全國的藝術中心。除「浙派」「吳門畫派」「松江畫派」之外,還有謝時臣、藍瑛等重要畫家。
明代花鳥,大體與山水畫類似,也分為院體畫與文人畫兩大體系。院體畫主要以邊景昭、呂紀、林良、孫隆為代表。邊景昭、呂紀為工麗一體,林良的粗筆水墨、孫隆的沒骨法,均別具一格。文人畫則有沈周、文徵明、陳淳、陸治、周之冕、徐渭等代表畫家。明代繪畫,水墨寫意有很大的發展。特別是以徐渭為代表的水墨大寫意,對後世影響深遠。其擺脫了工筆勾填設色,強調筆情墨趣及情感的抒發,貴在「寫意」,追求「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形象。
清代,雖沒有設立畫院,但帝王崇尚藝事,宮廷設有專門的繪畫活動場所。元代以前,文人畫家一般在野,到了清代,宮廷繪畫則以「四王」(王時敏、王鑒、王暈、王原祁)為主流。部分文人畫家進入宮廷,改變了以前文人畫家的性質,變成了適合最高統治者欣賞的宮廷繪畫。
明末清初山水畫,除了「四王」,還有主張革新的在野畫家。如安徽的蕭雲從、梅清、弘仁,南京的龔賢、髡殘,揚州的石濤,南昌的八大山人。他們在山水畫方面反對泥古不化。
清代,花鳥畫最為發達。清初,以惲壽平為首的「常州畫派」的沒骨花鳥,給清代花鳥帶來一股清氣。清代方薰《山靜居畫論》雲:「南田氏得徐家心印,寫生一派,有起衰之功。」張庚在其畫論中評價惲壽平沒骨花鳥:「一洗時習,獨開生面,為寫生正派,由是海內學者宗之。」後來常州畫派的蔣廷錫、鄒一桂的沒骨花鳥皆師法於惲南田。
明清之際重要花鳥畫家還有八大山人、石濤、王武、蔣廷錫及「揚州八怪」諸家。
其中八大山人的構圖與筆墨,造型簡潔,蘊含凝聚。石濤行筆爽利,不受拘束,水墨以豪放著稱。「揚州八怪」是繁榮的揚州在商業經濟與文化融合後的藝術現象。其繁榮的經濟,吸引著全國書畫名家,多以書畫為生。「揚州八怪」是金農、羅聘、鄭燮、華喦、高風翰、李方膺、汪士慎、李鱓等寫意花鳥畫家的總稱。
清代後期,主要有以居巢、居廉為代表的「嶺南畫派」,以及以趙之謙、任熊、任薰、任伯年、吳昌碩等為代表的「海派」花鳥。特別是任伯年和吳昌碩,對後來畫壇影響深遠,如齊白石、徐悲鴻、潘天壽等,都是在其影響下成長起來的藝術大家。
清代繪畫,在中國傳統繪畫與現代繪畫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性作用。特別是「海派」與「嶺南畫派」,對中西繪畫的融合與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中國繪畫的發展離不開對經典的研究和對傳統的繼承。我們應在繼承中求發展,在經典作品的滋養中求革新。面對歷代經典作品,我們回味祖先所思所想,思考古人與今人在對待藝術問題時的異同。也許,在理清這些問題的同時,我們能更深入、更清醒地面對當代藝術中所遇到的問題。

目次


墨花墨禽在元代的發展與風格分析
撰文/趙少儼
元趙孟頫枯枝竹石圖卷
趙孟頫、錢選與元代墨花墨禽
元趙孟頫古木散馬圖卷
元趙孟頫幽篁戴勝圖卷
元趙孟頫秀石疏林圖卷
元趙孟頫古木竹石圖
元趙孟頫二羊圖
元趙孟頫飲馬圖卷
元趙孟頫疏林秀石圖
元趙孟頫趙雍趙麟三世人馬圖卷
元錢選花烏圖卷
元錢選八花圖卷
元錢選秋瓜圖
元錢選桃枝松鼠圖卷
元錢選來禽梔子圖
元任仁發出圉圖卷
元任仁發春水鳧鷖圖
元任賢佐人馬圖
元任賢佐三駿圖卷
元趙雍駿馬圖
元趙衷三花圖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