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從大王到天皇:古墳時代飛鳥時代(簡體書)
滿額折

從大王到天皇:古墳時代飛鳥時代(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價
:NT$ 468 元
優惠價
87407
領券後再享88折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日本史學家熊谷公男經典力作,二十萬字還原天皇與日本的誕生始末。熊谷公男長期浸淫日本古代史研究領域,駕馭史料游刃有余,是研究古代氏族、古代蝦夷、政務和儀禮等古代王權問題的代表性學者,其用二十萬字抽絲剝繭地推演了“日本”誕生的內在機理,足見積澱之深厚。

★多維視角切入倭王向天皇轉型的動蕩時代。“天皇”這一稱號與“日本”這一國號是成對出現的組合。“天皇”“日本”與其所指代的統治者和國家至今仍然存續,然而日本列島的統治者絕非自太古時期以來就是“天皇”,7 世紀後半以前,日本列島的統治者大都自稱 “治天下大王”,這一時期的日本仍處於 “倭國”的時代。古代史專家熊谷公男聚焦倭王向天皇轉型的動蕩時代,用二十萬字細密梳理,力圖清晰完整地還原一段“日本”的誕生史。

★北京大學教授王新生推薦:本書利用東亞各國的實物史料與文獻史料,將巨大古墳、遣隋使、聖德太子、大化改新等耳熟能詳的人與事有機地結合起來,充滿邏輯性地論述了4世紀至7世紀的日本古代史。

本書是“講談社·日本的歷史”第二卷。講述日本古墳時代至飛鳥時代的歷史(中國歷史是春秋戰國至南北朝時期)。

4 世紀至 7 世紀,在同東亞各國的碰撞與融合中,倭國逐漸釐清了國家意識,對內構築起中央集權的統治體制,對外則走上了一條與東亞朝貢體系若即若離的道路。在內外因素雙線並軌的推動下,日本列島的統治者完成了從“治天下大王”脫胎為現世之神 “天皇”的轉變。於是,“天皇”治下的“日本”誕生。日本列島進入律令國家的時代。

本卷將日本古代國家的形成過程,置於東亞史動態演化的框架中,力圖以內外並行的多維視角,還原一段天皇創生的激蕩歷史。

作者簡介

熊谷公男

1949 年生,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先後進入同校大學院、宮內廳正倉院事務所工作,後任東北學院大學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本古代史,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古代氏族、古代蝦夷、政務和儀禮等古代王權問題。主要著作有《蝦夷地與古代國家》《古代的蝦夷與城柵》,共著有《新版 古代的日本:近畿Ⅰ》《新版 古代的日本:東北、北海道》《列島的古代史 1》等。

米彥軍

歷史學博士(日本史方向),現任廣東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副教授,著有《江戶時期日語古文文本中的漢典因子研究》《德富蘇峰的右翼思想研究》等,譯有《江戶時代》《過勞時代》《逆說美國的民主》等。

目次

序章 “天下”的統治者
第一章 列島、半島和大陸——東亞世界中的倭國
第一節 連接“大和”與“加羅”之路
第二節 半島的動亂和倭王權的鞏固
第三節 渡來人遷入與列島技術革新
第四節 倭五王—加入和脫離冊封體制
第二章 “治天下大王”的登場
第一節 倭王權的據點
第二節 倭王權和地方社會
第三節 第一代“治天下大王”——幼武大王
第三章 獨立自主的倭王權
第一節 繼體朝、欽明朝時期的王權
第二節 朝鮮半島政策受挫
第三節 國造和氏
第四節 前方後圓墳時代的終結
第四章 倭王權出現轉機
第一節 佛教東傳日本與蘇我氏
第二節 女天皇與太子
第三節 大陸交通線的恢復與內政改革
第五章 向律令制國家過渡
第一節 策劃乙巳政變
第二節 大化改新
第三節 脫離大化改新的政治軌道與戰敗——齊明朝和白村江之戰
第四節 戒嚴體制下的國政改革——天智朝
第五節 升格為神之戰——壬申之亂
終章 “天皇”的出現

書摘/試閱

序章 “天下”的統治者

日本人“天下觀”的起源

“天下”是日本人愛用的詞之一,例如“奪取天下(天下取り)”“爭奪天下的生死決戰(天下分け目の合戦)”“奪取天下之人(天下人)”“天下(天下一品)”“天下無雙(天下無雙)”“天下御免”,等等,簡直不勝枚舉。

“天下”一詞原本是指“普天之下”,即全世界的意思。但日本人所說的“天下人”“奪取天下”的“天下”充其量也只不過是指整個日本列島罷了。原本帶有全世界之意的“天下”,不知從何時起,局限在了日本這一蕞爾小國之內。甚至長期以來,就連日本人自己也對此習以為常,甚至認為這種用法毫無奇怪之處。

說起“天下”二字,日本人肯定會聯想到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等人所處的時代,那是一個由戰國亂世走向政權統一的時代。在日本,織田信長的“天下布武”印章可謂是家喻戶曉。

日式“天下”二字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古事記》在敘述歷代天皇事跡之時,總會在開頭寫道:“(天皇)坐……宮,治天下。”隨意翻閱“六國史”、《萬葉集》《風土記》等古代史料,便能輕易發現“天下”一詞的蹤影。

在日本,“天下”早出現於公元 5 世紀。1978 年,考古人員在埼玉縣稻荷山古墳出土了一柄鐵劍,這柄鐵劍上刻著 “獲加多支鹵大王(即雄略天皇)在斯鬼宮期間,‘吾(鍛造這把大刀的乎獲居臣)左治天下(輔佐大王統治天下)’”。而熊本縣江田船山古墳出土的同一時期的有銀鑲嵌銘文的大刀,其銘文開頭也刻有可推敲字意的“治天下獲 ××× 鹵(幼武?)大王世”字樣,且該處所寫“天下”,顯然是指那個以日本列島為中心的狹小世界。綜上所述,日本的“天下觀”實際上恐怕已有一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了。

自雄略天皇的時代起,日本列島的統治者都聲稱自己是“治天下大王”,這或許與日式“天下觀”的形成密不可分。本書將承接前書(《王權的誕生》)內容,進一步介紹倭王權發展的歷程,以及日本列島的統治者以“天下”之王自居、進而升格為天皇稱號的歷程。具體而言,本書將涉及公元 4 世紀末前後(古墳時代中期)至公元 7

世紀後半(天武天皇即位時期)的歷史。在這一時期的大部分時間內,日本列島的統治者都自稱是“治天下大王”,“日本”這一國號也尚未出現。可以說,這一時期的日本仍處於被稱作“倭國”的時代。

關於天皇稱號出現的時期,有部分學者持推古朝說。然而,近來天武朝、持統朝(公元 7 世紀末期)說的勢頭頗為強勁。1998

年,考古人員從奈良縣明日香村的飛鳥池遺跡上出土了寫有“天皇”字樣的木簡。據推算,其年代正屬於天武朝。這是目前為止考古人員發現的有關“天皇”稱號早的史料。因此,本書認為“天皇”稱號指的的確是天武天皇,也就是說“天皇”稱號早在天武朝就已被啟用,天武天皇過世以後,這一稱號便被用作持統朝統治者的稱號,通過法律和制度被固定下來。

如此說來,日本列島的統治者—倭王,使用了“治天下大王”的獨特稱號,進而在公元 7

世紀末的天武朝、持統朝時期,他們開始以“天皇”自居。在同一時期,“日本”這一國號確立。正如網野善彥、山尾幸久所述,“天皇”這一稱號與“日本”這一國號是在同一時期出現的,它們是成對出現的組合。“天皇”“日本”與其所指代的統治者和國家至今仍然存續,它們已在日本人的歷史與意識中深深扎根。“天皇”與 “日本”就像國歌《君之代》與國旗日章旗一樣,已成為日本的像征及背負日本歷史的重要存在。本書將以王權問題為基軸,力圖向讀者闡明“治天下大王”稱號登場的過程和“天皇”稱號確立的意義。

統治天下(アメノシタ)的大王

“治天下大王”與“天皇”這兩種稱號,旗幟鮮明地表現了不同時期內日本列島統治者的不同性質。接下來,我們將大致區別這兩種稱號。

大王的正式名稱為“治天下大王”,天皇也有正式名稱,即“現神(明神)御宇天皇”,且其讀法較前者稍長 1。“現神(明神)御宇天皇”通常是用和文體的詔書—宣命書寫的,這種寫法具體闡釋了“天皇”這一稱號蘊含的理念。下面我們將對這兩種稱號進行比較。

首先,自本居宣長的《古事記傳》一書後,人們把“治天下”一詞訓讀為“治(シラス)天下”已然成為一種共識。但是,正如西宮一民指出的,目前尚無明確的資料能證明“治(シラス)天下”的正確性。因此,筆者認為將“治天下”訓讀為“治(オサム)天下”可能更為恰當。

雖說“治(シラス)天下”與“治(オサム)天下”都有統治之意,但如果咬文嚼字,二者的語韻則大有不同。在日語中,“治(シラス)”是動詞“知る(シル)”的尊敬語,它的原意是“排他性地擁有某種東西,單方面無條件地支配某一對像”,其言外之意是“享有超凡、的統治權”。而與此相對的,“治(オサム)”的含義則是“根據臣民的奉獻程度,給出相應的賞罰以治理國家”。也就是說,“治(シラス)”強調統治者擁有性的統治權,而“治(オサム)”則強調統治者擁有互酬性(相互期待對方給予回報,互惠互利的關系)的統治權。從“治(オサム)”到“治(シラス)”的變化,反映出以人身依附關系為紐帶的原始性統治權,發展成了以君權和國家機器為後盾的強制性統治權。

另外,在日語中,雖說“天下”被訓讀為“天下(アメノシタ)”,但在當時的日本人看來,其概念與中國的“天下”卻有著很大的不同。

對中國人來說,所謂的“天”是主宰宇宙的至高無上的神,它具有統治地上萬物命運的意志,“天”被人們稱作“天帝”。“天帝”給地上德行好之人(即有德者)下達天命,將其任命為天子(秦始皇以後的統治者沿用“皇帝”這一稱號),並把天下委托給天子統治,於是新的王朝誕生。不久之後,歷經幾代統治,王朝出現了暴君,“天命”便被收回。“天帝”將另擇有德之人,向其下達天命,委之以統治天下的重任。這就是中國“改朝換代”的傳統思想。在中國人的意識中,包括向中國朝貢的“夷狄”在內,天子的統治所到之處,即為“天下”。

另一方面,日本人所提及的“天”,則是指八百萬天神居住的世界。在《古事記》《日本書紀》的神話中,天上世界被稱作 “高天原”,它是個性迥異的眾神居住的地方。這些天上世界的眾神被認為是地上世界的造物主,也是王權的守護神。那時居住在都城的人們認為,都城就位於“天下(アメノシタ)”,這裡是大王居住的大和的中心,是大王統治所轄的領域。

總而言之,古代的日本人將漢語中的“天下”一詞訓讀為“天下(アメノシタ)”,並在其中融入日式神仙觀念,從而產生了日式的天下觀。雖然也有說法稱,日本列島初使用“天下”時仍借用了中國“天下”的概念,但中國的天下思想不能沒有“德治”與“天命”這樣的要素,“德治”與“天命”是中國改朝換代思想的基礎,可它們與“萬世一系”的天皇制思想卻是互不相容的。因此,我們應該這樣來看,日本列島當初所接納的“天下”,正是施以日式闡釋後的“天下”。

另外,在日語中,“大王”一詞被訓讀為“大王(オオキミ)”,有王中之大者,即首領中勢力強之人的意思。與此相對的,“天皇”則被訓讀為“天皇(スメラミコト)”,其中的“スメラ”(sumera)源自“澄む”(參見終章),“天皇(スメラミコト)”是指在政治、宗教上被聖化之人,且其前還有“現神(アキツミカミ)”作為修飾,所以“現神御宇天皇”就意味著“作為降世之神統治天下的聖人”。因此,筆者認為日本列島的統治者稱號之所以會從“治天下大王”變為“現神御宇天皇”,實際上是因為統治者已從“王中之王”轉變成了“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