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臺灣與臺灣人:追求自我認同(簡體書)
滿額折

臺灣與臺灣人:追求自我認同(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戴國煇講臺灣》是一套全新講述臺灣與臺灣人故事的作品,是傳奇學者戴國煇先生為普通讀者寫作的多卷本臺灣史,是著作等身的歷史學家、思想家戴國煇先生,一生嘔心瀝血,將他的生命與研究化為一體的智能成果,是一趟抽絲剝繭臺灣過去一百多年歷史的探險之旅。

作者以臺灣出身的中國人的立場,對“臺灣人認同”及兩岸人民的共生關係進行了形象論述。對臺灣歷史,包括少數民族歷史進行了史料基礎上的、具有宏大文化視野的客觀分析。對臺灣與日本殖民者之間的關係,作者立足於在日本學習、工作與生活的40余年的經歷,進行了充分而翔實的闡述。

戴國煇先生生前著作多用日文寫作,戴夫人林彩美女士耗費心血,組織近百位專家學者將其著作翻譯整理,於2011年在臺灣出版了《戴國煇全集》27冊,近700萬字。中文世界自此才有機會了解戴國煇著述全貌。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出席新書發布會,評價戴國煇先生是“一位具有獨立人格的知識分子”,其作品“讓臺灣歷史真相攤在陽光下”,“兼具臺灣精神與民族正氣”。

此次《戴國煇講臺灣》中文簡體版首度出版,經過10年籌備,精選《戴國煇全集》中有關精華。兩岸的長期隔離,使兩岸人民失去了共同的歷史體驗,戴國煇先生將臺灣人的心理歷程和心態變遷置於百年歷史情境中,真實還原。有助於以同理心去傾聽彼此,理解彼此。且作者揭示“臺獨”實質,從“臺獨”產生的歷史根源,深入講述為何“臺獨”不成立,尋求祖國統一的路勁,見解極為精彩獨到。《戴國煇講臺灣》出版對被當前 “臺獨”分子歪曲的臺灣歷史正本清源,幫助大眾了解臺灣、關注祖國統一問題。


《戴國煇講臺灣·臺灣與臺灣人:追求自我認同》 是戴國煇“血淋淋地解剖自己”的心路歷程的記錄,是戴國煇為確認自己的身份認同而留下的歷史證言,也是海內外率先批判“臺獨”理論的學術著作。收入臺灣與臺灣人、我的日本體驗、日本人與臺灣、臺灣支配與少數民族、殖民地體制與臺灣知識人5輯。書日本長期的殖民統治特別是“皇民化”政策之下,臺灣人不僅經歷了政治壓迫和經濟的剝削,語言文化的斷絕、扭曲和異化也為臺灣人的心靈帶來持久的傷害,重新尋求自我認同的道路充滿艱辛和痛苦,也出現如“臺獨”這樣的錯誤。

戴國煇以臺灣人的自身體驗和分析,揭示了“臺獨”的荒謬。

--------------------

《戴國煇講臺灣》系列,同時推出——

《戴國煇講臺灣·愛憎二二八:神話與史實,解開歷史之謎》(已出版)

1947年2月28日,因一位底層婦女販賣私煙而被警察毆打進而引起的全島騷亂的“二二八事件”,被認為是臺灣現代史重要事件,之後臺灣實施長達38年的戒嚴,關於“二二八”事件仍有諸多疑問與爭議。

戴國煇先生親歷“二二八”,是“二二八”研究的先驅者。為了尋找真相,他用數十年時間在海外搜集、整理該事件相關資料,《愛憎二二八》是他對該事件的研究成果,被稱為“二二八”研究的入門著作。在本書中,詳細還原了“二二八”事件始末,介紹了當時臺灣社會的真實情況,談論了該事件對臺灣民眾以及島內外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在該書中提出對光復前後的這段臺灣歷史的建構,在臺灣有關“二二八”歷史論述被主張“臺獨”者篡改、進行政治利用的當下,本書依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戴國煇講臺灣·與日本人的對話》(即將出版)

本書為作者有關日本、日本民族以及日本殖民統治臺灣、臺日關係等內容討論的論文集。作者

以出生在臺灣並親歷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的立場,以在日本生活幾十年的特殊經歷,對他觀察的日本社會存在的弊端和問題,提出"堅忍而溫和地質問",同時作者對中國文化與制度等層面的不足也做了辯證而深刻的反思。 作者站在曾經是日本殖民地的臺灣的立場和日本學者的對話,在日本引起了日本學者的多次響應與討論。

--------------------

2021年下半年計劃陸續推出——

《戴國煇講臺灣》系列(預計12冊)


作者簡介

戴國煇(1931—2001)


海內外知名歷史學家、思想家


臺灣近代史研究的開拓者


“統派的理論家”


臺灣桃園平鎮客家人。1955年大學畢業後留學日本,東京大學農經博士。曾任日本國立大學教授、中國文化大學(臺灣)歷史系教授、日本文部大臣外籍咨詢委員。1996年返臺定居,終老於故鄉臺灣。


戴國煇先生一生著述甚多,他專攻農業經濟、近現代中日關係史、華僑史,同時也是臺灣近現代史研究的開拓者。其研究視角涉及經濟學、政治學、歷史學、文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諸學科,是跨界研究的典範。


旅日40年間,他以“臺灣出生的客家系中國人”身份,知日而不親日,活躍於20世紀日本的主流學界、輿論出版界。由於被國民黨當局列入“黑名單”,他長期不得返回故鄉臺灣,但其視線一直沒有離開臺灣,始終以“隔離的智能”,以敏銳的眼光,以“內在自由之嶄新境界”,觀察著、記錄著臺灣歷史的發展。


他在20世紀70年代首開研究“霧社事件”“二二八事件”風氣之先。他批判日本殖民統治對臺灣的傷害、“臺獨”理論的貧乏、“臺灣民族論”的荒唐。他提出“臺灣主體性”概念,研究臺灣認同問題,解決臺灣人的身份認同危機。他以“睪丸理論”說明臺灣的活力必須扎根大陸,主張海峽兩岸保持自立與共生的關係,“在一個中國的大前提下,一致對外,對內可用和平手段來協商、溝通及調適”。


主要著作有《臺灣霧社蜂起事件:研究與資料》《二二八史料舉隅》《臺灣結與中國結:睪丸理論與自立、共生的構圖》,於2011年在臺灣出版《戴國煇全集》(27冊)等。


名人/編輯推薦

我很想念這位史才、史德兼備的朋友——戴國煇。他在舉世瘋狂時讓大家清醒,他在別人有偏見的時候,毅然廓清矯正偏見,不屈不撓,堅持守住自己的立場。且得到令人欽服的佳績。

——著名歷史學家 許倬云


戴國煇·正本清源的臺灣史


這不是陳詞濫調的陳舊講述,

而是一趟抽絲剝繭有關臺灣過去一百年歷史的探險之旅,

將臺灣的長程和今日的過去,都納入研究並有所記錄。

從歷史根源處,講述臺灣何去何從。

是著作等身的臺灣歷史學家戴國煇先生

一生嘔心瀝血,將他的生命與研究化為一體的研究成果。


求真·獨立

一位具有獨立人格的知識分子——戴國輝,

他對早期國民黨批判,以致被列入黑名單長達11年之久,

他旅居日本40余年,在學術觀點上知日而不親日。

他以“知識的野蠻人”自謙做學問,

堅信“知性的誠實”“道德的勇氣”和社會科學家的批判精神,

長期觀察、記錄臺灣歷史的發展,還原臺灣歷史真相。


求新·建樹

在20世紀70年代首開研究“霧社事件”“二二八事件”風氣之先,

戴國煇率先提出“臺灣主體性”一詞,

認為臺灣深受美國、日本價值影響而不自覺。

執著於臺灣認同問題,

“霧社事件”等研究揭示日本殖民統治對臺灣的傷害,

為反對“臺獨”理論找出一條正確的道路。

率先在日本學界通過嚴謹的學術論證,

提出“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張,

提出著名的“睪丸理論”,

從歷史根源論證,臺灣的活力必須扎根大陸。


求通·廣博

涉獵廣博,歷史學、文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

涉及人文社會科學的多個學科。

以宏大的世界史視野探討近代中國的過去與未來。

將臺灣史納入亞洲史、世界史的

歷史過程中正當地定位,

重新構筑“中國史像”。


求實·平易

使用的豐富史料,

接觸訪問仍在世的歷史見證人,獲取一手資料。

以平易簡潔的語言,解釋復雜的臺灣問題。

在日本、臺灣及海外華人社會,作品受到大眾喜愛。


正如戴國煇先生所說:“我既愛我出生之地臺灣,又深愛我祖先之原鄉——中國大陸,並關懷它的前途。我願為我們及我們祖先的鄉土——海峽兩岸之進步和福祉,奉獻棉力,給它的人文、社會科學的園地扎實地、持續地添些磚,加些瓦。” 閱讀本書——


-你將收獲-

1套 對於臺灣歷史、現在和未來的全新看法,彌補臺灣史等知識空缺。

N種 關於祖國統一問題深入認識。涉及臺灣問題本質及來龍去脈以及臺灣人身份認同問

題、臺灣何處去等與祖國統一息息相關的問題。

N條 揭示“臺獨”實質、反對“臺獨”、證明“臺獨”不成立的豐富的理論支持。“臺灣主體性”、“睪丸理論”、“霧社事件”研究、“一個中國”、“兩岸一中”、“九二共識”……

N個 你所不知道的歷史發現與線索,來自日本的出版物、官方檔案、圖書館館藏,以及相關在世歷史事件見證人的一手訪談資料……

12冊 生動、真摯、抽絲剝繭般的臺灣歷史系統講述

1份 對臺灣、祖國、中華民族的熱愛


目次

給讀者的話/林彩美 01

一位才德兼備的史學家:戴國煇/許倬云 04

他不僅是一位歷史學家/陳孔立 10


輯一 臺灣與臺灣人——追求自我認同

H 的來信/003

父親是日本人/005

客家人與福佬人/008

在西雅圖發生的爭執/011

“臺獨派”的主張不能茍同/014

“清國奴”引發的反彈/016

平林たい子也生氣/020

接連不斷的“臺獨派”歸順/022

R 先生的眼淚所訴為何/024

臺灣人與猶太人不同/025

關於吳濁流/032

客家人、臺灣人、中國人/035

料理是文化/050

中日飲食習慣的比較/058

橫飯、縱飯/066

比較生活感覺、習慣/075

親日易,知日之路險/085

日本人與亞洲 承認有“他分”的世界/099

----------

輯二 我的日本體驗——十足的境界人

料理是文化/050

中日飲食習慣的比較/058

橫飯、縱飯/066

比較生活感覺、習慣/075

親日易,知日之路險/085

日本人與亞洲 承認有“他分”的世界/099

----------

輯三 日本人與臺灣

伊澤修二與後藤新平/111

教育家伊澤修二/111

學醫出身的後藤新平/113

與臺灣的關係/116

芝山巖事件真相/131

後藤神話解密/133

細川嘉六與矢內原忠雄/137

野武士與洋紳士/138

人道主義者與神的使者/140

留學之路/148

殖民地研究/152

中國問題研究/156

----------

輯四 臺灣支配與少數民族

一對門扉的往事/165

送往“故國”的門扉/165

為什麼要“獻給”高砂族?/ 167

要“獻給”的是誰的傷口?/ 169

熱心協助的協力者/170

附錄:廖惟誠致戴國煇函/175

從原日軍補助兵中村輝夫的生還談起/177

戰爭與殖民地統治還未終了

——“中村輝夫”先生的悲劇/177

什麼原因使他不回答“本名”?…

——原日軍的“亡靈”/181

由日本名到中國名/181

因高砂族之故/183

但願再出發的他能幸福/184

關於臺灣“皇民化”運動的展開

——從原日軍補助兵中村輝夫的生還談起/186

作為原型的臺灣/186

“滿洲事變”與臺灣人/189

建設南進基地與“皇民化”運動/200

日軍補助兵的登場/207

為歷史哭泣

——“花岡一郎”是革命烈士?抑或走狗?/ 215

霧社蜂起事件的梗概/215

關於花岡一郎/217

----------

輯五 殖民地體制與臺灣知識人

某副教授之死與再出發的苦惱/223

某副教授之死與“山澗的世代”/223

臺灣知識分子的悲劇/229

建議——日本“原罪”的檢證/235

吳濁流的世界/244

悼老詩人/244

附錄:吳濁流致戴國煇函/273

爆竹與中國人/274

兩本“遺著”

—尾崎秀實與瞿秋白/280

令我臉紅的四十年前的往事/286

隱痛的傷痕/289

附錄:日據價值體系之批判

——訪戴國煇教授談林少貓事件/王曉波 293

日語與我/300

何謂“客家”/308

亞洲之中的日本/315

----------

後記

我的研究並為本書之刊行而記/321


附錄一

書評:以日本統治下的親身體驗為背景/鮫島敬治著、李毓昭譯 326

書評:扣人心弦的自我確認之路/富山和夫著、林彩美譯 328

書評:呈現被殖民者思考的多樣性/石橋秀雄著、蔣智揚譯 332


編後記

戴國煇夫婦的歷史證言與生命結晶——中文簡體版《臺灣與臺灣人》/雷玉虹 334


書摘/試閱

總序1

給讀者的話

林彩美

惋惜戴國煇(1931.4.15—2001.1.9)沒能看到今天祖國欣欣向榮的景況。但是他留下《戴國煇文集》與《戴國煇全集》獲得九州出版社的青睞,他們透過戴國煇的學生雷玉虹女士與我聯繫促成這樁好事。《戴國煇文集》即將初次在祖國出版與讀者見面,他應該含笑九泉。

戴國煇與祖國的接觸始於1988年10月30日,他陪同所任教的立教大學校長參加與南開大學結成姊妹校的儀式。此後到2000年之間,他偶爾會到祖國參加學術研討會、旅行與演講等。然而所能直接接觸的人畢竟不多,一般讀者對他該是陌生的。

承蒙大師、摯友們惠賜大作盛情推薦戴國煇,讓讀者認識他。我要替他向諸位大師摯友深深鞠躬,由衷感謝。我在此也要感謝九州出版社與雷女士玉成《戴國煇文集》在祖國付梓,成全他的心願(與其讓一億日本人讀他的書,我揣測他更希望十四億中國人讀他的著述)。

戴國煇一生命運多舛,出生於被殖民的臺灣,遭遇十五年日本對祖國的侵略戰爭,臺灣人不能聲援更不能共赴國難,還被迫站在祖國的對立面配合寇讎間接打擊祖國,甚至於年輕人被征召去對岸當軍夫幫日本軍搬運槍炮、做雜務或當翻譯,真是不堪回首。

1945年日本戰敗,臺灣光復回歸祖國。國民政府來臺灣接收(被喻為“劫收”)官員的傲慢、公器私用,加上通貨膨脹、物價飛騰等社會與經濟問題,民怨四起,1947年爆發二二八事件。1948年發生“四六事件”,以師範學院為主體聯合臺灣大學所發起的以“救苦、救難、救饑荒、停止內戰”訴求為主的學生運動。當時有自大陸來臺就讀的學生,以及本地不少的知識分子抱有社會主義傾向,引發當局的大規模逮捕行動。當局為防範臺灣“赤化”,於1949年5月20日頒布臺灣省“戒嚴令”。

“寧錯殺一百、也不放過一人(匪諜)”的耳語流竄,全島屏息,噤若寒蟬。是時戴國煇就讀建國中學。他避開是非之地臺北,悄悄南下報考省立臺中農學院農經系。刻意低調,不露頭角,不生是非,只求平安度過大學四年與預備軍官訓練一年,目標是通過考試爭取留學的機會。

1955年他如願負笈東瀛,代父探望戰後不曾回臺的二哥於東京。他想先報考東京大學農經系碩士班,在日本待兩三年再轉赴美國。逃離臺灣的解放感,讓他立馬與志同道合的留學生組織讀書會、聯合東大中國同學會又辦會刊《暖流》。此番舉動不慎碰觸到“臺灣駐日大使館”的禁忌,上了黑名單導致旅行證件被注銷。此後,只能留在日本做研究。好在日本戰敗後尚有學術研究的自由、史料也充足,頗能任其涉獵並養成他收集書籍之嗜好。

他站穩自己的人生主軸,公正不阿,不偏不倚,以出生在臺灣的客家人與中國人的立場寫臺灣史。追溯甘蔗糖業的發展寫出兩岸經濟史。以知日而不是親日的滯日華僑身份研究近現代中日關係史、兩岸關係史以及臺日關係史、華僑史。以帶著原罪的漢人後裔,替臺灣少數民族收集資料並研究編寫英勇抗日的霧社蜂起事件。也因長期(四十一年)滯日,更有立場以中國人身份頻頻寫時評給廣大日本人民諄諄的諍言。傾三十年心血投入親身經歷的二二八事件史料的搜集與研究。戴國煇的史論、文筆鋪敘引人入勝,長短論文仿如敘說一則則故事,把自身經歷遭遇串連到海峽兩岸及中日關係的故事之中。


最後也讓戴國煇自己來說話:


我不是“臺灣史的歷史家”。

我是要把臺灣史放在中國史(而且是亞洲史、世界史)之全歷史過程中正當地定位,以此再構筑“中國史像”是我的目標。

作為住在日本的客家裔臺灣人(更是中國人)學者,有明確的責任參加我自己以及自己家族所生存社會的改善。

隨便任由激情做出強硬言行,與努力保持最高的學問水準並追求最高的知性,兩者之間有所不同,我是明辨自知的。(摘自戴國煇寫給林彩美的獻辭[自戴國煇遺物中尋獲],載於《戴國煇全集1》臺北文訊雜志社2011.4.15出版)

總序2

一位德才兼備的史學家:戴國煇

許焯云

國煇和我之間有很多相同的興趣,主要是我們都是關心社會史,尤其是長程的社會發展,不是短程的事件。我們相逢且比較常見的時候,大約在1985—1990年之間,我在臺灣,他也在臺灣,我們常在楊懋春先生位在桃園的工作室相逢。楊先生是臺大農業推廣系的教授,他在桃園有一個工作站。當時有一個小型討論群,成員包括楊先生、鄒文海、吳聰賢、唐美君、李亦園、國煇和我,常常見面,討論共同關心的問題。

他是一個客家人,桃園本地的客家人。我呢,應該講是“新客家”,1948年以後,把臺灣當作新家。新、舊客家都有相同關心的問題:就是在這個新到的地方,我們怎麼樣理解過去,怎麼安頓和定位自己?他經常記掛,如何將數以噸計的書籍,搬回臺灣;我則正在煩惱,如何擺脫臺灣官方人士對我的干擾,俾得安心工作。

他所關心的當然是臺灣過去一百年的歷史。這一百年來,臺灣確實不幸,顛顛簸簸,從日本占領到1945年回歸中國,然後中國內戰,國家分裂,臺灣變成兩方對抗中的一方。這個時候,臺灣找不到自己在歷史上怎麼定位。猶如一個孤兒:有一段時候,寄養在別人家裡面,寄養的一段過程,總是留下許多的記憶,更留下許多傷痕。五十年了,臺灣的傷痕夠深的。

國煇關注的問題,一個是臺灣少數民族在日據時代,遭逢了怎麼樣的情景。一般來講,少數民族在日據時代,日化相當深,他們幾乎都會說日本話,這是因為移居臺灣的漢人,並沒有盡力推廣福建話、廣東話。當日本統治以後,日本殖民當局卻全力貫徹了日文教育。二戰期間,許多少數民族部落青年被調到東南亞去作戰。少數民族去南洋作戰的人數,大概比臺灣從廣東、福建兩省來的後代,在比例上更多一些,雖然人數上不一定更多。

所以這一段歷史,使得國煇相當關心,日本當局如何對待少數民族。他從日據時代官方記錄發掘出,日本當局如何從小小臨時事故,發展為全面鎮壓,竟出動正規軍,使用現代武器,甚至飛機和大炮,發射毒氣彈鎮壓少數民族。人類史上,宗主國對自己殖民的居民,以如此殘暴的方式處理,實屬罕見。

這個記憶在日本長期統治期間被蓄意掩蓋,當局卻致力於表揚少數民族軍夫出征東南亞,或少數民族少女又是如何相送日本青年軍人出征,視作非常浪漫的一段過程,譜為情歌,如“沙林之愛”等贊揚歌頌。國煇根據日本官方檔案,揭發日本殖民當局在“霧社事件”中的殘暴。他的作風,當然和許多親日的“皇民”後代,在意見上有相當大的差距。“皇民”是日本在臺灣培育的一批親日分子。他們改用日式姓名,日常使用日語,自動同化於日本—這就是“皇民”。臺灣最顯赫的是李登輝 ,所以“客家”戴國煇和“皇民”李登輝之間,在這個問題上,他們的意見非常不一樣。

第二樁國煇費心研究的歷史事件,就是我們知道1947年2月28日,發生那一段非常不幸的動亂,到今天還有許多人對此有不同的解釋,陳述其歷史上的意義。我仔細閱讀過許雪姬和賴澤涵等人受委托撰寫的一篇報告書,內容相當翔實。可是,也有人還認為當時臺灣人是反對中國人,不一定是反對當時的中國政府而已。也有人對於當時罹難人數(多少大陸人?多少臺灣人?)持不同的說法。等到臺灣當局開放,二二八不再是禁忌話題,這時候當局決定賠償二二八受損害的遺族,由當時“副總統”呂秀蓮女士主持如何發放賠償費。到現在為止,大概真正登記、取得補償的人數,也就二千多人,這和上述許、賴報告的估計其實相當吻合。當時罹難者總數並沒有三萬多人,而且有一批受到衝擊的大陸人,或已死亡,或已離開臺灣,到今天還沒有得到補償。牽涉於二二八事件的人物: 有從南洋回來的“軍夫”,也有當時中國共產黨在臺灣的人物,例如謝雪紅帶領的遊擊隊……國煇他為了尋找真相,憑著一己的努力和良心,不偏不倚,也做了相當詳盡的研究。

我佩服國煇之處:這個人對自己身處之地的過去,認真執著,不折不撓之外,還必須不受別人偏見的影響,不媚時,不曲解,以史實和史料為主。國煇有一宏大的計劃,要將臺灣的長程和今日的過去,都納入研究並有所記錄。我的專業是古代文明,方法學是社會學,對臺灣的過去和今日,也都有所接觸,這兩方面我們都有很多可以討論的空間,有許多的機會可以互相交流,這使得我對他非常佩服。我認識的這個人—戴國煇,正是一位認真執著的學者。

在桃園相交的時段,我們發覺彼此研究途徑頗有交集:我們都習慣於借重韋伯和雅斯貝爾斯的理論,思考自己鉆研的問題;也都習慣於文化宏觀與比較的研究。而且,我們也都重視文化傳統對於個人取舍抉擇的影響。我們在提到韋伯和雅斯貝爾斯理論時,由於我是通過英文譯文學習,他則從日文譯文研讀,彼此之間的溝通,還頗費周章,交錯交融,方能漸入佳境。我們逐漸感覺對於專題研究,對於彼此“所見略同”的愉快。

同在桃園交會時期的不同場合,我感覺,他對於自己的歸屬感頗為重視,承認文化歸屬,要比地域歸屬,更有認同功能。我自己,生於戰亂流離,不遑定居,處處是家,視家如寄,旅途暫歇,“故鄉”永遠在夢中。有一次,我對他自稱“新客”,稱他為“老客”,並且戲稱:“也許,我們更適宜在全球化的大取向做世界公民吧。”他靜默片刻回答:“我不能,我終究是客系中國人。”其實,我自己又何嘗能夠如此拋開“中國人認同”?

我前面講過,他是客家人,我也是客家人;只是,我是新的客家,他是舊的客家。臺灣的客家是從廣東遷移過來的,他們大概在魏晉南北朝、“五胡亂華”的時候,開始“永嘉南移”的長征,整族長途跋涉,從中原遷移到福建和廣東;他們幾千年來 ,離鄉背井,卻一直嚴守著故鄉的風俗習慣;他們的語言,依舊還是當年中古時期,以中原的口音為主體。這些永遠是客居的離人,對於個人的過去,總有兩個認知,兩個自己,一個是“個人自己”、生物性的“個體自己”,我們是張三、李四;另外一個自己是其所來自的族群及其文化背景,這就是臺灣人所說來自“中原的中國人”。縱然離開家鄉到外邊去,必須要自己掙扎求生存,但是不能背離自己的文化傳統。文化傳統可貴的地方要繼續保守,而且要發揚光大,文化傳統中有不適宜的地方,要隨時糾正、修改,處世為人的大原則,則必須恪守不離。

這個立身的認知,我和他一樣。我於1948年離開中國大陸,今天我寄居在海外,我也真的是他鄉作客的“客人”,這是二十世紀中國內戰所造成的後果。我們彼此同意:一個人的認同感,不單自己是張三、李四,還有自身究竟是從哪裡來的認同。不一定是我的籍貫,不一定是我的姓氏,不一定是我祖先的譜系,而是貴重、真實留下來的文化遺產。這份遺產,他和我所承受的有相當大的部分類似,就是中國經過不同時期的整合,終於歸納為儒家、道家、陰陽家,以這幾家為主體的綜合的思想,同時,不自覺地吸收了佛家的思想,也吸收了摩尼教、祆教,並受其影響,還吸收了後來基督教的影響,等等,各種的影響摶成了一個多元復雜的融合,一個復雜的有機體。

事實上,這一整合,乃是擷取世界上各個文化最為可貴之處,並融合在一個系統裡面。這個系統,我認為是未來世界上走向大同、走向全球化以後,取得的綜合的人類文化,其內容就和中國幾千年來,一步步整合的情形,可能是,也應當是兼容且接近的。我們既然已經在這一點工作上,在世界各國之中,在各個民族之中,這些中國的新客家、舊客家,已經走了兩千多年,我們應當自許走出了現在的成績。這些成績,得來不易,我們應當在這個時機,反饋全世界。世界正在走向全球化,這全球化的趨向,不可任由一個國家獨占霸權,堅持霸權,而永遠將其作為某一家的特色,籠罩全世界。人類世界會有,也更可能有一串普世價值,但普世價值不是任何一家文化所能獨占,這些普世價值應是結合與詮釋各種情況下,尋找適應時代、適應地理情況、適應個人,所提出的解釋。國煇和我,這兩個“老客”“新客”,在這方面,我們也有相當契合的地方。

國煇未終天年,不幸早歸,我很想念這位朋友。我們年齡相當,只是我多活了二十年,使我對許多問題的想法,又和當年不太一樣。他離開太早,有許多高見猶待發揮,即已離去,令人遺憾,我們也因此更加懷念這位優秀的學者。他在舉世瘋狂時讓大家清醒,他在別人有偏見的時候,毅然廓清矯正偏見,不屈不撓,堅持守住自己的立場。一位歷史學家能做到這一點,且得到令人欽服的佳績,既是史學專業訓練使然,更在其學者的風範。我向戴國煇先生,一位史才、史德兼備的歷史學家致敬!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