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知行合弈:圍棋技藝中的思維和戰略(簡體書)
滿額折

知行合弈:圍棋技藝中的思維和戰略(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作者以圍棋教育指導師的視角,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單調、枯燥且艱深晦澀的弈理和棋技,轉化為普通讀者一看就能理解的文化知識。

本書共14章,從認識圍棋和弈理開始,逐章介紹棋技和著法,包括吃子方法、死活棋形、對殺方略、基本定式、布局及中局下法、官子、復盤、打譜、棋理等內容,有理有技有慧。最後一章總結了從遠古到近現代的弈史故事。結語,作者告訴讀者,要做到“知行合一”,方能成為自己。


作者簡介

陸吉浩: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圍棋文化與技術課程講師;李小豐:圍棋教育指導師

目次

第一章 黑白方圓,東方智能:認識圍棋 1

第一節 堯造圍棋:聖賢教子的初心 1

第二節 棋具形制:天地之象 4

第三節 圍棋禮儀:爭競亦風雅 11

第四節 棋力標準:絕藝如君天下少 17

第二章 易知易從:圍棋基本規則和原理 25

第一節 空枰開局,黑先白後 25

第二節 輪流落子,一人一手 28

第三節 氣盡棋亡 30

第四節 同形禁復 49

第五節 子空皆地,地多為勝 58

第三章 布局之思:角度、高度和速度 71

第一節 角度:建立根據地 72

第二節 高度:戰略發展的方向 74

第三節 速度:安全與高效的抉擇 81

第四節 布局賞析:“石佛”與“神豬”的對決 83

第四章 定式:博弈中的均衡策略 86

第一節 星位定式 86

第二節 小目定式 88

第三節 復雜定式的簡明化 90

第四節 攻守兼備的“中國流” 92

第五節 不定中求定,不變中求變 97

第五章 連接與分斷:中盤攻防戰 102

第一節 直接連接 102

第二節 間接連接 107

第三節 連接與分斷的時機 114

第六章 吃子技巧:劍術指樓蘭 121

第一節 征 子 121

第二節 雙打吃 130

第三節 門 吃 136

第四節 抱 吃 142

第五節 枷 吃 147

第六節 倒 撲 153

第七節 接不歸 159

第八節 吃子的小邏輯和大精神 168

第七章 死活問題:四海兵戈無靜處 178

第一節 真眼和假眼 178

第二節 活棋與死棋 181

第三節 死活狀態的判斷 186

第四節 死活中的常形 201

第五節 如何做活 215

第八章 殺棋方略: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 226

第一節 直接破眼 226

第二節 縮小眼位 231

第三節 殺 機 233

第九章 對殺:行進中的殲滅戰 239

第一節 簡單對殺 239

第二節 復雜對殺 243

第三節 對殺的妙招 245

第十章 收官:打掃戰場,寸土必爭 260

第一節 目的概念與計算 260

第二節 官子的種類 265

第三節 常見官子的計算 272

第十一章 輸贏:沙場戰罷論高下 280

第一節 勝負要待局終時 280

第二節 中盤已無補天手 286

第三節 殘雪壓枝猶有橘 294

第四節 內省而外物輕 299

第十二章 復盤: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02

第一節 古有覆棋,今有復盤 302

第二節 復盤進行時 304

第三節 復盤的心法和技法 323

第十三章 打譜:轉益多師是汝師 325

第一節 一燈明暗覆吳圖 325

第二節 經典棋譜評析 326

第三節 名家名局精解 338

第十四章 弈史:舊學加邃密,新知轉深沉 384

第一節 遠古時期 384

第二節 先秦時期 388

第三節 兩漢三國時期 389

第四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 394

第五節 唐宋時期 398

第六節 元明清時期 407

第七節 近現代 412

結語 棋風:知行合一,成為你自己! 415


書摘/試閱

吾當著棋史

——代序

圍棋自創制以來,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步完備,既古老,又年輕,看似簡單,卻無比深奧復雜,甚而玄妙神秘。無論是宇宙天地,還是兵法政事,都可寄寓在這個古老的東方遊戲中。

圍棋既是消閑遣悶的遊戲娛樂,又是緊張刺激的競技活動,比技藝,較高下,決勝負,還是一項清寧體道的文人雅事,手談中說境界,坐隱中論風韻。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和東方智能賦予了圍棋充盈且生生不息的無限潛能,無論風云際會,還是時運流轉,它總能在時代的召喚下,激發出強大的勢能。古聖賢以弈事論專心,喻兵法,說國政,擬時局,可謂棋以載道;而在當下,新興算法、深度學習、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都陸續推進到這三尺之局的戰鬥場上,這些反過來又激發出圍棋獨具的、與時俱進的活力和能量。與此同時,又讓人覺得黑白方圓的世界好像真的要“變天”了。

2016 年3月,Alpha Go以4∶1 戰勝擁有14個世界冠軍頭銜的韓國棋手李世

石九段。

2017 年5月,Alpha Go Master以3∶0 戰勝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棋手柯

潔九段。

2017 年10月18日,Alpha Go Zero問世,它拋棄了人類的弈棋經驗,在空白

狀態下自行掌握圍棋技藝,並在自我博弈中不斷地學習進化,3 天即以100∶0 橫

掃之前的 Alpha Go版本,40天超越無比強大的Alpha Go Master……

這是圍棋的嶄新時代。諸多的挑戰前所未見,且出人意料,這些都是我們必

須要面對的。

在傳統社會中,圍棋更多地以雅玩的方式存在。棋具精美雅致,對弈環境

清幽靜謐,三兩好友對坐以忘憂,還有詩酒助興,即便是旁觀助陣,也是“楚

江巫峽半云雨,清簟疏簾看弈棋”(唐·杜甫《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二首(其

二)》),盡享一份清歡。難怪清代的張潮在《幽夢影》中發出這樣的感喟。

昔人云:“若無花月美人,不願生此世界。”予益一語云:“若無翰墨棋

酒,不必定作人身。”

春花秋月,窈窕淑女,是一個有“情”的美麗新世界,人們心甘情願地生活

在其中。除此之外,古人還希望人生中有翰墨——詩文書畫來發舒情性,有酒助

興,還要在棋聲之中坐隱忘憂,領略一份清樂。

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

聲,山中聽松聲,水際聽欸乃聲,方不虛此生耳。

對弈除了比技藝、分勝負,儼然還是一場運智體道的思想洗禮,一種高潔

的玩味欣賞,完全可歸入風雅的文事活動中,甚而成為士大夫精神生活的必備活動。對弈既是遊戲,又是競技,有時還有不菲的“彩頭”,它會不會滋生出夸能斗智的弊端,參與者會不會變得機心狡詐,傲慢邪僻……如果說孔夫子的“博弈猶賢”還算寬容大度的話,那麼大儒朱熹在《遊爛柯山》一詩中的感慨似乎就有些“不合時宜”了:“局上閑爭戰,人間任是非。空叫禾樵客,爛柯不知歸。”

棋盤上盡是搏殺格斗,爭先恐後,得失成敗;人世間,已然有太多的是非善惡,好歹輕重,爾虞我詐。或許圍棋太有魅力了吧,讓進山砍柴的樵夫在觀仙人弈棋時,竟渾然忘了歸家之事。其實,若圍棋競技、對弈遊戲脫離了獨立主體精神的人,與人的德行建設、修養教化無關,何嘗不是“閑爭戰”,又何嘗不是“任是非”?若非專業人士或職業棋手一味地在競技場上蒙眼狂奔,讓心魂都跟不上,究其竟,又何嘗不是空空蕩蕩終無所獲,還折損了幾多光陰!有識之士甚至擔心一個人長期沉湎於此,別無所長,其德行是否完美,人格會不會出現缺陷,甚至分裂,等等。這不,用圍棋軟件在賽場上作弊的報道已屢見不鮮,最讓人憂心的是有的參與者年歲尚小,他們的心田播種下的又是怎樣的種子!

我想,關捩處還在——人。圍棋有過去,有現在,還要有未來,自有其大道和真諦在。這一競技遊戲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人的主體性、獨立性和能動性,突出了以計算和謀略為基準的技能和智術。其實,作為生命的主體,我們更可以選擇如何去面對它,如何去叩問它,如何去開掘它,如何去利用它,如何去駕馭它。面對Alpha Go們的無比強大,人類該怎麼辦?一位棋界賢達曾這樣反問我:你在今天見過有哪位大力士去和起重機、推土機掰手腕的嗎?既然是競技,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事情,比的是技藝,拼的是意志,論的是精神品格。圍棋唯有與人的生命相關時,才是圍棋,才有綿延數千年的圍棋史,才談得上圍棋的價值意義,否則它就是一堆沒有溫度的數字,一套生硬的代碼、算法、算力……於是乎,釋然。

以人為本,這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既然圍棋軟件已足夠強大,可以在

方正的棋盤上輕鬆地碾壓我們的計算、謀略和智能,為何不放下對以計算力為基

石的“技”“術”的執著,回歸以“人”為本的文化精神?否則,不也一樣是迷

失自我,而“爛柯不知歸”嗎?

從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而言,我們在這個時代所致力的,就應當把這一古

老的文化遺產轉換到教育教化、文化修養的路向上來,讓思維訓練更有針對性;

讓深謀遠慮更具大格局觀。昔日的賢哲肯定這一古老遊戲的價值,更希冀在弈棋

過程中實現——守之以仁愛,行之以義理,規範之以禮儀,彰明之以智識。這正

是在用文化精神的力量來護佑棋道之永恒。

不可否認,棋技棋藝的研習屬專門之學,須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刻苦鉆

研,而如何能在“數”“術”的範疇中做到“下學以上達,修業以進德”,更是一

個大難題。這本書的作者以圍棋教育為職志,多以詩文講棋形,解棋理,多了一

份厚重和靈動,棋學的闡釋則力求邏輯明晰和環環相扣。下一盤棋,從頭到尾力

求明其然,更明其所以然,可謂數術和德行兼顧,處處注目圍棋的高境界和大精

神,苦口婆心,難能而可貴。

清代詩人袁枚曾說“余不嗜弈,而嗜(範)西屏”。範西屏是雍正、乾隆時

期的大國手,時至今日,我輩聞其事,覽其譜,亦想見其為人。我和許多人一樣

都愛圍棋,但只略知一二,並不擅長,更說不上嗜好。幼子學棋時,我默坐旁觀

而已。有緣與書的作者相識相知,他們嗜棋,又善棋,技藝有成,且正在由技進

乎道,組織參與京城的圍棋聯賽,致力於圍棋教育事業,孜孜不倦任勞任怨:他

們大概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西屏”吧。

他們說,這本書的目的,很單純——想把單調枯燥且艱深晦澀的弈理和棋

技,轉化為普通讀者一看就能理解,且還饒有興味,並能持續進階的文化讀物。

我想,既然弈事乃傳統文化之精粹,數千年華夏文明之光華,那就該讓它回歸自身的文化屬性,有滋有味;開掘圍棋的教育潛質,應該不劍走偏鋒,讓大家都能

把握住,有獲得感。

每次得晤詳敘時,他們的指畫講解,已讓我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我也深信如南宋思想家陸九淵所言的道藝不二:棋,可以長吾之精神;琴,可以養吾之德行。我相信,若能入得門來,精進不斷,積小以高大,必定可以從圍棋中獲得智能的快樂;若能使更多的人去親近圍棋,感知黑白動靜,領悟方圓奇正,轉運棋理,讓人在棋局內外,皆能專、精且正,進而彰文化之自信,顯大國之風範,啟文化交流之絲路,建中西對話之津梁,實為幸事,亦當可期可待。

範仲淹在《贈棋者》詩中贊嘆一位棋士技藝精湛,稱美圍棋可精思入神,變化不可擬,自勵要寫出一部棋史來:“成敗系之人,吾當著棋史。”我很樂意以一個圍棋愛好者的身份撰寫此文,與廣大讀者共勉,共著新時代的棋史。

是為序。

辛丑年初春

序於首都師範大學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