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描繪的藝術:17世紀的荷蘭藝術(簡體書)
滿額折

描繪的藝術:17世紀的荷蘭藝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5 元
定價
:NT$ 570 元
優惠價
8749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阿爾珀斯在書中對荷蘭繪畫的描繪性進行了多角度的論述,指出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和荷蘭藝術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分歧:前者主要是對一種“文本文化”的表達,理論家們教育我們去“讀解”繪畫,如此才能引出並闡釋作品的多層次意義;相較而言,後者產生於一種真正的視覺文化,新知識以視覺的方式記錄下來,繪畫與地圖都屬￿獨特的荷蘭視覺文化的表現形式。
作者的關注點不在傳統的、意大利式的故事“敘述”,而在圖像對可視世界的“描繪”,她將藝術史的研究重點從深藏於圖像背後的意義轉移到圖像表面上來,從而向以潘諾夫斯基為代表的圖像學研究發起了挑戰。

作者簡介

斯韋特蘭娜·阿爾珀斯(Svetlana Alpers,1936-),美國著名藝術史家,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榮休教授,主要研究荷蘭黃金年代的藝術作品。著有《描繪的藝術——17世紀的荷蘭藝術》《倫勃朗的企業——工作室與藝術市場》《制造魯本斯》等,其中《描繪的藝術》獲得1983年尤金·凱登圖書獎[Eugene M.Kayden Book Award]。

王曉丹,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現就職於北京外國語大學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譯有《電影的歷史》《記憶斷片——巴克森德爾回憶錄》《兩難之境——藝術與經濟的利害關係》《喬治亞·歐姬芙》《杰克遜·波洛克》《化身博士》《艾米莉的詩樣年華》等16部作品;在《新美術》《美術研究》《國際漢學》等學術期刊發表文章若幹篇。

名人/編輯推薦

阿爾珀斯這本極具獨創性的著作使得關於17世紀荷蘭藝術大師的研究得到了徹底的修正和改觀。

在準備撰寫此書的幾年裡,我蒙受了很多人的恩惠。首先,我受到三所機構及其同事的邀請和款待,從中受益良多。1975年至1976年,我作為斯坦福行為科學高等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at Stanford]的研究員,開始著手寫作此書。1979年,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人文研究委員會的資助下,我以訪問學者和美國學會理事會研究員的身份,在荷蘭的瓦瑟納爾[Wassenaar]荷蘭高等研究學院[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進行為期半年的研究工作。最後,此著作很大一部分內容創作於1979年至1980年,那時我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一名研究員,該學院在克利福德·格爾茨[Clifford Geertz]的努力下,藝術在社會科學學院頗受歡迎。對於每個來自各個學科的新同事而言,在這三所機構從事研究都是一種新挑戰,同時能夠日復一日不受幹擾地專注於自己的工作也是一種樂趣(痛苦也是難免的)。最後,在我遠離故土期間,倫敦大學瓦爾堡研究院為我提供了一個學術之家,相對來說這種學術資助形式更為隨意。
與這段靜修時間同樣重要的是我在伯克利的教書生涯。在我的研討班上,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觀點以及所做的研究都促使我厘清並擴展自己的觀點。他們渴望以嚴肅的態度對待藝術及其歷史,這種治學態度使得這一事業似乎變得有價值。出於某些特定的原因,我要特別感謝一些人。在此我僅想表明在伯克利的教學實踐和我的學生對於此書的寫作至關重要。

目次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康斯坦丁·惠更斯與《新世界》
第二章 “圖畫即所見”:開普勒的眼睛模型和北方圖畫制作的性質
第三章 “真誠之手與忠實之眼”:再現的技巧
第四章 荷蘭藝術中的地圖繪制動力
第五章 注視語詞:荷蘭藝術中的文本再現
結語 維米爾和倫勃朗
附錄 論荷蘭藝術的象征闡釋
注釋
圖片目錄
索引

書摘/試閱

在我們這個時代,藝術史家已然對某些術語進行了詳盡的闡述,並訓練其眼睛和感覺對藝術作品的風格特征——畫面中水平線的高度、樹木或奶牛的位置以及光線等做出響應。所有這些特征被認為是藝術的外觀,等同或超越於我們所觀察到的外部世界。每個藝術家都有其相對清晰的風格發展過程,我們還能詳述藝術家之間的相互影響。那麼在分析主題闡釋時,荷蘭藝術研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最初是用來處理意大利藝術的。那些傾慕特爾博爾齊筆下熠熠生輝的長袍的觀者,現如今被告知我們眼前看到的那個身著耀眼長袍的婦女是一個他人獵艷或買斷的妓女;那些神情哀傷的年輕女子往往坐在床邊或椅子上,接受醫生的問診,她們被讀解為未婚先孕者,而那些照鏡子的女子則被認為是有失道德、愛慕虛榮的人。維米爾筆下站在窗邊讀信的女子被認為正在發生婚外情或婚前性行為。快樂的飲酒者則是暴食者和遊手好閑之人,或是沉溺於味覺享受的受害者;展現於眼前的手表構造或凋謝的異國花卉實則在表現人類的虛空。圖像學家將以上種種讀解視為17世紀荷蘭繪畫的本義,認為在其寫實的描繪性畫面背後隱藏著意圖。然而,我們卻為自己在視覺體驗過程中求助於當下這種文本詮釋的做法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荷蘭藝術本身就與此種觀念格格不入。這裡涉及的問題並不新鮮。它的根源深藏於西方藝術傳統之中。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9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