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別處另有世界在:邁向開放的比較文學形象學
滿額折
別處另有世界在:邁向開放的比較文學形象學
別處另有世界在:邁向開放的比較文學形象學
別處另有世界在:邁向開放的比較文學形象學
別處另有世界在:邁向開放的比較文學形象學
別處另有世界在:邁向開放的比較文學形象學

別處另有世界在:邁向開放的比較文學形象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00 元
優惠價
9054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9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意在勘探「比較文學形象學」這一傳統學科領域的觀念與方法的邊界,試圖開放「比較文學形象學」,使不同學科的理論視野在該領域相互挑戰、借力並重組。異域形象在本書的寫作中,既是研究對象,亦是研究方法。本書把異域形象作為現象學意義上的跨文化空間,解析其中的指意實踐與表徵策略。本書的寫作在文學、藝術、社會、歷史、媒介等不同類型的文本中擷取有關異域形象的素材,採用跨文化、跨學科的理論化視角,對其中的話語構型進行解析,探討西歐-北美-東亞在現代性情境中的話語遭遇。

作者簡介

周雲龍
文學博士,現任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美國杜克大學文學系訪問學者,從事比較文學(跨文化形象學、異域形象的指意實踐、比較文學學科理論、中外文學關係)、戲劇(跨文化戲劇、中國現代戲劇文化)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長於從跨文化、跨學科和理論化的方法路徑,對文學藝術/社會歷史文本的話語構型進行表徵分析。學術論文見於《文藝研究》、《學術月刊》、《中國比較文學》、《跨文化對話》、《戲劇藝術》、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等中英文期刊。已出版《越界的想象:跨文化戲劇研究》(2010)、《天地大舞臺:周寧戲劇研究文選》(選編,2011)、《大陸的神話:元地理學批判》(合譯,2011)、《呈述中國:戲劇演繹與跨文化重訪》(2012)、《歐洲形成中的亞洲,VOL.1.1》(翻譯,2013)、《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理論批評史》(合著,2013)、《他鄉是一面負向的鏡子》(合著,2014)、《孤意在眉:一九四六和一九四七年的張愛玲》(2014)、《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美國卷》(合著,2014)、《別處的世界:早期近代歐洲旅行書寫與亞洲形象》(2021)等。

目次

目次
第六輯總序 1
目次 1
致謝 1
前言 1
壹 別處的世界
一 別處的世界:莎士比亞《考利歐雷諾斯》中與近代歐洲的環球秩序想像 3
愛德利安的語言哲學 3
「確定性」與共同體 8
偽「世界主義」 16
近代歐洲的知識型與世界觀念 19
二 比較研究的「後歐洲」困境:從錢林森《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法國卷》談起 23
問題意識與斷代呈現 23
跨學科與「形象」作為個案體系化的方式 27
「反寫」的困境 30
中外文學關係研究的思想資源與合法性 33
「後歐洲的」中外文學地理圖繪 36
三 亞洲景框與「世界圖像」時代的來臨:《曼德維爾遊記》中的「替補」邏輯 41
引言 《曼德維爾遊記》及其問題 41
同岑異苔:《曼德維爾遊記》與《鄂多立克東遊錄》 44
亞洲景框與反思性主體的生成 49
結語:「世界圖像」時代的來臨與「替補」邏輯 56
四 開放的心靈:門多薩《大中華帝國史》的現代性世界觀念體系 59
克婁巴特拉的鼻子 59
被延擱的欲望 64
浪漫的觀念旅行 67
文化大發現,或知識地圖的展開 72
開放的心靈 80
貳 西方的中國形象
五 西方的「中國崛起論」:話語傳統與表述脈絡 89
基本問題與知識立場 89
西方「中國崛起論」的歷史節點與時間架構 92
西方「中國崛起論」的意義結構 97
六 東方文藝復興思潮中的梅蘭芳訪美演出 111
「孩子」的歷史(哲學)隱喻 113
同一演出,兩般效應 124
梅蘭芳作為文化鏡像 134
東方文藝復興思潮中的「梅蘭芳」 141
「扮女人」與「男人扮」:國族/性別認同的危機 151
餘論 160
七 主體的眼睛:美國舞臺上的中國戲劇與中國形象 161
劇場:他鄉中的故鄉 162
戲曲作為意識形態反叛的美學資源 169
主體的眼睛:美國戲劇中的中國形象 177
八 《木乃伊3》的中國顯影及其跨國消費 195
中國顯影 196
魔域桃源之外 201
九 西方的中國形象:源點還是盲點? 205
推導式論述結構中的邏輯陷阱 206
研究對象的錯置 208
作為盲點的中國形象「源點」 211
祛魅/再魅:本土批判立場的缺失 215
參 表演中國
十 寫意戲劇觀:西方的脈絡 221
「寫意」的知識譜系 222
西方的脈絡 226
中國戲曲:珠玉抑或泥沙 229
西方主義 233
十一 「國劇運動」及其文化民族主義悖論 237
問題:「中華文化的國家主義」 237
「寫實」與「寫意」的文化轉喻 240
「國劇」作為理論激情 244
「國劇運動」的衍生性 248
回到「往昔」?或發明傳統 251
形式的難題 255
十二 中國崛起與文化本真性:當代華語電影的國家形象構建 259
窺視主義與「真實的激情」 259
《金陵十三釵》的表演主義 267
奧德修斯的無望歸程:《色,戒》、《梅蘭芳》與《一代宗師》274
結語:鄉關何處? 281
肆 中國的西方知識狀況
十三 普適性的建構:新、舊劇觀念論爭中的西方知識狀況 287
激進與保守:系統殘缺或結構問題? 287
本體之外的誘惑 289
合法的「西方」闡釋者? 292
作為知識幻象的「西方」 301
普適性的建構(或瓦解) 307
十四 娜拉在現代中國:一項知識的考掘 311
問題與脈絡 311
《終身大事》作為敘事「原型」 314
娜拉在現代中國 319
「窺看主義」悖論 323
十五 厭女與憂鬱:漫筆《傷逝》 329
前提與方法:作者已「死」 329
「子君」的性徵與性別 330
自然主義;或物質的性別指涉 331
「娜拉」是誰? 334
希望與階級 337
十六 視覺與認同:《太太萬歲》的時空轉譯及其文化政治 339
「跨文化性」:前提與問題 341
時空轉譯與現代性體驗 346
與主流話語的共享基點 367
十七 欲望香港:娛樂文化的北上與中國「後革命」轉型 389
問題與方法 389
脈絡與圖像 392
欲望及其投射 39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4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