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陳寅恪語錄:突破閱讀門檻,方便通覽領會(簡體書)
滿額折

陳寅恪語錄:突破閱讀門檻,方便通覽領會(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9 元
定價
:NT$ 294 元
優惠價
8725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陳寅恪語錄》從陳寅恪先生的全部著作及旁人對於陳氏講課的記錄、關於陳氏言談的回憶中選錄文字,以編者個人的趣味和眼光做取舍,非敢謂竭澤而漁。選錄內容側重適合“語錄”的通論,更加突出陳寅恪的史識。錄文不避重復,相反特別著重將同類的零散材料匯輯一處,有意做成“語錄長編”,以期起到“材料類編”之用。本編所選錄文字,按“語錄體”根據題材分治學方法、文明與社會、歷史·種族、歷史·階層、歷史·文化、歷史·其他、文學、自述與回憶等八大類六十五個小類編排,並選摘陳寅恪具有思想代表性的詩作,逐一注明出處,簡體橫排,以期更好地提煉陳寅恪的學術精華,還原陳寅恪的精神風貌,方便讀者閱讀、學習,真正領會陳寅恪的學與思、言與行。


名人/編輯推薦

◎學術豐碑,道德楷模

陳寅恪先生是近百年來中國重要的歷史學家之一,他對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及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和佛教經典均有精湛研究,畢生踐行“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信條,為中國學術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學習陳寅恪,對於讀者治學、為人、處世均有深刻意義。

◎匯輯零金碎玉,盡力廣搜博引

本書從陳寅恪先生的全部著作及三十余種旁人的記錄、回憶中廣搜博引材料,按“語錄體”根據題材分治學方法、文明與社會、歷史·種族、歷史·階層、歷史·文化、歷史·其他、文學、自述與回憶等八大類六十五個小類編排,附錄詩作,以凸顯陳寅恪的史識和詩情。錄文不避重復,著重將零散材料匯輯一處,並逐一注明出處,以期起到“材料類編”之用。

◎依據權威底本,還原學術風貌

本書在選錄時注重校勘,除依據權威的陳寅恪作品版本外,還參考不同版次印刷本、手寫本或手跡做了校訂,盡力做成一個可靠的摘錄讀本。這個讀本不僅提煉陳寅恪的學術精華,也努力還原陳寅恪有血有肉的精神風貌,讀者可以更好地領會陳寅恪作為一代中國史學巨擘的學與思、言與行。

◎突破閱讀門檻,方便通覽領會

陳寅恪先生的作品卷帙浩繁、內容龐雜,均以文言文寫成,大多遵其生前願望以繁體豎排形式印行,閱讀門檻比較高。本書做出了一次全新的嘗試,用更適合大眾閱讀的簡體橫排形式,將陳寅恪的學術精華以“語錄體”逐條呈現,內容精煉,編者又加以適當的按語進行注解,有效幫助讀者突破陳寅恪著述的閱讀門檻,方便通覽、學習、研究。


拉雜說明幾點,殊不成章。

先說明我錄入此文本的情況:凡陳寅恪本人的著作,因原文系豎排,多數是打字輸入,少數常見的短篇則從網上復制;凡旁人回憶陳寅恪的文字,因原文系橫排,有打字輸入的,也有通過軟件掃描的。無論哪一種方式,錄入後都曾校對,但因不自覺地求快,都存在一些訛漏。不過,對於我提供的基礎文本,後浪編輯做了全面的校勘,一一查對原文,包括《陳寅恪集》前後不同的版本,指出字句脫漏、出處錯亂等問題甚多,甚至還依據手跡校補了個別錄文。總的來說,這應是一個可靠的摘錄文本。

在學問上,我是不太願意“為人作嫁”的,編輯這個語錄可算例外。之所以做這個例外的事,坦率說,很大程度是由於能利用過去讀書時的標注,不必重新細讀原著,也就少費了很多力氣。

關於編選一部陳寅恪語錄的意義,本不必在此饒舌,但還是簡單指出一點——陳先生作為一個史學家,我覺得有兩方面的長處:一在於考證,即所謂“發覆”之學;一在於通識,可謂之“大歷史”之學。因體裁的關係,這本語錄更多呈現的是後者。但還需要加上一個“但書”:陳先生是有思辨能力和思想深度的史家,但就他所思考的問題來說,就他思考問題的方式來說,我覺得不宜徑稱他為“思想家”——同理,更不宜將錢鍾書稱作“思想家”。

曾有位先生約我寫《陳寅恪傳》,但我謝絕了。事實上我從未考慮過寫一部《陳寅恪傳》。我以為,從寫作立場來說,傳記需要全面的素養,是最困難的工作,而從純學術立場來說,傳記又不是最有創造性的工作。這不是適宜我做的事。更何況,要寫一部無所避忌的《陳寅恪傳》,現在還遠不是時候呢。而這本語錄,在內容上盡可能呈現了陳先生的精神面貌,可見其學與思,可見其言與行,在我個人,就將它當作陳先生傳記的一個替代品了。這是編選這本語錄的另一重意義。

在這本語錄裡,收入了黃萱屢被引用的一段話:“陳先生說過:‘詩若不是有兩個意思,便不是好詩。’大概指的是古典今典吧。要從古典來體會今典,是不容易之事。他的詩自然是有兩個意思的,所以難於通解。我相信將來必會有史家用他的‘以詩證史’的方法,把他全部的詩,拿來與近代史相印證。”在錄入時重溫這些話,我想,最後這幾句,我是可以“對號入座”的。這確實讓我覺得驕傲。

2020 年冬於廣州


目次

編選說明………………………………………………………1

引用文獻及其縮略語……………………………………5

治學方法………………………………………………………1

◎學術獨立………………………………………………1

◎同情與客觀……………………………………………5

◎通則舉例………………………………………………7

◎學術風氣………………………………………………8

◎學術競爭………………………………………………13

◎比較語文學……………………………………………14

◎“合本子注”……………………………………………19

◎“格義”…………………………………………………23

◎歷史與神話……………………………………………25

◎古今類比………………………………………………28

◎史料運用………………………………………………32

◎以詩證史………………………………………………37

◎史料舉例………………………………………………39

◎上古與中古……………………………………………47

◎學術史批判……………………………………………52

◎學人評論………………………………………………57

文明與社會…………………………………………………65

◎中西比較………………………………………………65

◎中體西用………………………………………………71

◎域外文化輸入…………………………………………77

◎佛經翻譯………………………………………………79

◎道德與社會變遷………………………………………81

◎政治倫理………………………………………………85

◎青樓與政治……………………………………………87

◎情愛與婚姻……………………………………………89

◎中古門第與婚姻………………………………………92

◎女性與時尚……………………………………………93

◎社會風俗雜說…………………………………………97

歷史·種族………………………………………………101

◎漢化與胡化…………………………………………101

◎外族血緣的刺激……………………………………104

◎關中本位政策………………………………………105

◎山東集團……………………………………………115

◎山東、藩鎮與胡化…………………………………117

◎蕃將與義兒…………………………………………121

歷史·階層………………………………………………124

◎家族、地域與學術…………………………………124

◎北人與南人…………………………………………126

◎士族與黨爭…………………………………………130

◎宦官…………………………………………………140

歷史·文化………………………………………………148

◎清議與清談…………………………………………148

◎名教、自然與政治…………………………………151

◎竹林七賢……………………………………………154

◎儒釋道………………………………………………156

◎道教雜說……………………………………………163

◎佛教與政治…………………………………………166

◎趙宋之世……………………………………………168

◎姓氏雜說……………………………………………170

歷史·其他………………………………………………175

◎經濟…………………………………………………175

◎制度…………………………………………………180

◎建築與軍政…………………………………………182

◎邊疆與外族…………………………………………184

文學…………………………………………………………193

◎文學與自由…………………………………………193

◎駢儷與對聯…………………………………………194

◎詩異於史……………………………………………196

◎古典與今典…………………………………………198

◎用典與次生出處……………………………………203

◎佛教與文體起源……………………………………205

◎古文運動與小說……………………………………210

◎新樂府與白居易……………………………………215

◎文學雜說……………………………………………220

◎名篇散論……………………………………………222

自述與回憶………………………………………………227

◎觀世與處世…………………………………………227

◎著述與準備…………………………………………229

◎側重與旁通…………………………………………240

◎買書與讀書…………………………………………247

◎家世與維新變法……………………………………250

◎生平雜憶……………………………………………252

附:詩摘……………………………………………………273

後記…………………………………………………………291


書摘/試閱

寅恪少時,自揣能力薄弱,復體孱多病,深恐累及他人,故遊學東西,年至壯歲,尚未婚娶。先君先母雖累加催促,然未敢承命也。後來由德還國,應清華大學之聘。其時先母已逝世。先君厲聲曰:“爾若不娶,吾即代爾聘定。”寅恪乃請稍緩。先君許之。乃至清華,同事中偶語及:見一女教師壁懸一詩幅,末署“南注生”。寅恪驚曰:“此人必灌陽唐公景崧之孫女也。”蓋寅恪曾讀唐公《請纓日記》。又親友當馬關中日和約割臺灣於日本時,多在臺佐唐公獨立,故其家世,知之尤諗。因冒昧造訪。未幾,遂定偕老之約。

《寒柳堂記夢未定稿(補)》,《寒柳》

(附)

昨歸自清華,讀賜題唐公(按:唐景崧)墨跡詩,感謝,感謝。以四十春悠久之歲月,至今日僅贏得一“不抵抗”主義。誦尊作既竟,不知涕泗之何從也。

1931 年9 月23 日致胡適函,《書信集》

戊辰之春,俞銘衡君(按:俞平伯)為寅恪寫韋端己《秦婦吟》卷子,張於屋壁。八年以來,課業余暇,偶一諷詠,輒若不解,雖於一二字句稍有所校釋,然皆瑣細無關宏旨。……

《韋莊秦婦吟校箋》,《寒柳》

三十余年前,叔雅先生任清華大學國文系主任。一日過寅恪曰,大學入學考期甚近,請代擬試題。時寅恪已定次日赴北戴河休養,遂匆匆草就普通國文試題,題為《夢遊清華園記》。蓋曾遊清華園者,可以寫實。未遊清華園者,可以想像。此即趙彥衛《云麓漫鈔》九所謂行卷可以觀史才詩筆議論之意。若應試者不被錄取,則成一遊園驚夢也。一笑!……抑更有可言者,寅恪所以以“孫行者”為對子之題者,實欲應試者以“胡適之”對“孫行者”。蓋猢猻乃猿猴,而“行者”與“適之”意義音韻皆可相對,此不過一時故作狡猾耳。又正反合之說,當時惟馮友蘭君一人能通解者。蓋馮君熟研西洋哲學,復新遊蘇聯返國故也。今日馮君尚健在,而劉胡並登鬼錄,思之不禁惘然!是更一遊園驚夢矣。

《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附記,《二編》

陳寅恪於晚間來訪,談中國人之殘酷,感於李大釗等之絞死也。

吳宓日記1927年4月30日

關於思陵御書一事,詳見杜於皇濬《變雅堂文集》七《松風寶墨記》,茲不移錄。寅恪昔年曾於完白山人後裔家,見崇禎帝所書“松風水月”四字,始知於皇此文中“端勁軒翥”之評,非尋常頌聖例語。

《別傳》第三章

寅恪述病及其所感。寅恪甚贊同宓隱居北平讀書一年之辦法。惟謂春間日人曾函邀赴宴於使館。倘今後日人徑來逼迫,為全節概而免禍累,則寅恪與宓等,亦各不得不微服去此他適矣。

吳宓日記1937 年9 月23 日

丁丑之冬時居北平,將南渡江左,臨發之前夕陳援庵先生垣見過……寅恪當時行色匆匆,未敢遽對,及抵長沙,而金陵瓦解,乃南馳蒼梧瘴海,轉徙至於蒙自,憂患疾苦之中,無書可讀,偶訪鄰舍,得見坊本《通志》,因一披閱之……

《讀通志柳元景沈攸之傳書後》,《二編》

憶丁丑之秋,寅恪別先生於燕京,及抵長沙,而金陵瓦解。乃南馳蒼梧瘴海,轉徙於滇池洱海之區,亦將三歲矣。此三歲中,天下之變無窮。

《陳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二編》

但寅恪曾遊云南,見舊歷臘盡春回之際,百花齊放,頗呈奇觀。

《論再生緣》,《寒柳》

寅恪昔年旅居昆明,偶過某戲院,見懸有“珠歌翠舞古梁州 ”七字橫額,亦襲用吳(按:吳偉業)詩之成句,而失其本旨者之一例。

《別傳》第四章

此次來蒙(按:蒙自),只是求食,不敢妄稱講學也。

1938年5月1日致勞榦、陳述函,《書信集》

及寒假錫予偕寅恪同來,在樓宿一宵,曾在院中石橋上臨池而坐。寅恪言:“如此寂靜之境,誠所難遇,兄在此寫作真大佳事。然使我一人住此,非得神經病不可。”

(按:錢穆時居昆明附近宜良西山巖泉下寺中。)

錢穆《師友雜憶》

陳師談及當時的學生運動時說:“我班上的好學生大都是共產黨。我怎麼知道的呢?抗戰前那一兩年,上我的課的學生中有些人學得很好。後來有一天我去上課,他們忽然都不見了,我一打聽,才知道是因為國民黨要抓他們,都躲起來了。我由此感到共產黨將要成功,因為好學生都到那邊去了。”

石泉、李涵《追憶先師寅恪先生》,《追憶》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