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滿額折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好牛.好年.好運:林煥彰詩畫集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60 元
優惠價
9032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6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今年生肖屬牛;我從二十歲算起正式寫詩,到今年我寫詩已超過六十年,自認為詩已是我活著的重要記錄;也或許可算是我的另類的一種日記,一種自言自語的記錄,也或許是一種自己看得見的心聲……所以,關於寫詩這回事,我是從未想過要停下來,也自認為在自己有生之年,無論如何,一定要求自己一直寫下去……

今年這個屬於牛年出版的詩畫集,我勉勵自己把小時候種田養牛、牧牛的生活經驗,憑藉久遠的印象畫下來,一樣是不計好壞,旨在完成自己的心願。」──林煥彰

1.詩人林煥彰「牛年」生肖年度詩畫集。
2.朱介英(《WAVES生活潮藝文誌》總編)、羅文玲(明道大學國學研究中心主任)誠摯推薦。

作者簡介

林煥彰

宜蘭人。一九三九年生,二十歲開始學詩、畫畫。詩越寫越短,畫也越畫越簡單。近年傾向於「遊戲」,提倡「玩文字.玩心情.玩寫詩.玩創意」。二○○三年元月起,在泰國、印尼《世界日報》副刊提倡推動六行以內的小詩寫作;二○○六年七月一日和泰華詩友在曼谷設立「小詩磨坊」,探討小詩寫作。已出版著作有百種以上,並有詩文數十篇編入兩岸四地及新加坡中小學語文課本中。部分作品被譯成英、日、泰、韓、德、意、俄、印尼、蒙古、馬來等外文,並已出版中、英、韓、泰文對照版詩集和圖畫書多種。曾任泰、印《世界日報》副刊主編,現任《兒童文學家》發行人。二○○八年香港大學首任駐校作家及海內外講學。

【推薦序】那背影是一座行走的山──揀擷林煥彰詩作裡的象徵╱朱介英(《WAVES生活潮藝文誌》總編)

閱讀林煥彰的詩作,不難發現主體永遠游移在肯定與否定之間,他把語言的視覺用在左右閃爍之間,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法則,就是使用語言所具有的第二層指意性「隱喻與象徵」把詮釋拋給閱讀者,作者在正面與反面當中,埋進一個意象的小幻物(objects petit aa small object又譯為「小對體」),讓讀者覺得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在清晰地否定所描述的事物,正如「黑格爾把它稱為『世界的黑夜』,他論述的重點都是在強調『否定性是所有存在的根本』背景。」(Daly, Glyn. 2008:003)其實,這些小幻物則在潛意識裡提醒讀者,主體企圖把象徵的完整性用來瓦解否定性。隨手翻閱林煥彰本詩畫集《好牛.好年.好運》的詩作,舉目皆是。

不是想睡就能睡,我已經
站了很久──
不分晝夜;只是
白天
我可以偷懶,故意閉上眼睛
……
──〈不選擇,我是路燈〉

一開頭便是否定句,不是想睡就能睡,從頭到尾一直站著,不分晝夜很久很久,夜晚來臨才睜開眼睛,詩人巧妙地用簡單,但卻十分妥切的隱喻手法,說出「路燈」的宿命與無奈,隱射人活於世,有如路燈一樣,一出生便被宿命所定,永遠站立於斯,一邊睜眼、一邊閉眼、無所適從,也是唯一的選擇,當它閉眼時,唯一的選擇就是睜眼,當它睜眼時,唯一的選擇就是閉眼,在白天與黑夜來臨的交叉點上;這首詩裡,「路燈」變成一個象徵符號,以簡潔而有力的睜眼和閉眼游移在宿命給予的兩個唯一選項上,不管從哪一面解讀,都是以否定所有存在來瓦解否定。因為環繞在這些文字所描述的有形事物中間,還有一個真正代表「存在」的元素,也就是那些飄飛在潛意識中的小幻物。
「正如紀傑克所言,人類的生命永遠都不會『僅是生命』,它總是被一種生命的過量所維持。」(Daly, Glyn. 2008:003)用佛洛伊德的概念註解,這種過量的生命維持力就是「死亡驅力」(death drive),就「生存」的意義而言,死亡的驅力就是「生之欲」(libido)。人類的生命其實就與宇宙的生命維繫在一起,物理學家薛丁格(Erwin Schrodinger)說過一句話:「生命好像是有秩序和有規律的物質變化過程,它不是以由有序變為無序的傾向為基礎,而是部分依賴既有的秩序。」(Schrodinger, Erwin. 2016:104~105)若從微觀視覺來詮釋,生命充滿著無可預測的變異;若從宏觀視覺來觀看,生命又隱約依循著某些規矩在運作。薛丁格提出生命依靠「負熵」維生,熱力學第二定律顯示「人一出生便走向死亡」,生命力量的最大值與熵的最大值剛好呈現相反的交叉曲線現象,兩條交叉線在某個交叉點之後,熵便朝向最大值前進,「最大熵」(maximum entropy)就是熱量轉向滅寂的關鍵值。而與最大熵互相抗衡的還有一個人們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感覺不到的「負熵」所量度的生命力,那一股生命力普遍存在宇宙每一個方寸當中,它存在,卻沒有任何證據,無法測量,卻力大無窮左右著浩瀚的寰宇朝前運作,滔滔不絕地隨著時間大流湧向未來。於是詩人們得以在存在當中尋找對「否定」的否定性。

一條長長的蚯蚓
每個人都不斷地向蒼天質疑,質疑造物主給人類製造了這麼豐富的世界,但卻從來不給人類一丁點肯定的答案,到底生存擁有那麼多的思維,卻無所適從,那麼多的問題,卻沒有標準答案,林煥彰述說著:

死亡,是另類
哲學──

上一秒,剛剛死去
下一秒,接著誕生

這是永恆的規律;
無須鐘錶顯示
……
──〈上一秒,下一秒〉

永遠找不到答案的交叉、纏繞,千迴百轉的螺旋,在靈魂深處攪起偌大的黑洞,好像時間一樣,它不存在,卻記錄著每一分、每一秒的幻象;上一秒,剛剛死去,下一秒,接著誕生,詩人用特異的觀察力量注視著第四維度(時間維度),驚詫地從內心湧出這兩句話,而這兩句話卻也為以前和以後下了最簡潔的分界線。時間並不存在,它所背負的分分秒秒,其實必須依靠生命的運作才出現,時間在何處?美國密蘇里州一位低廉雜誌的作家羅伯特.安森.海萊茵(Robert Anson Heinlein)在短篇小說〈生命線〉(Life-Line)中提到時間(或生命)是什麼:「把它想像成一條長長的蚯蚓,不斷蠕動爬過這些年歲。」(Gleick, James. 2018:117)時間好比一條長長的蚯蚓,千辛萬苦地蠕動著身軀爬過歲月,時間本質上依附在「爬過」的過程中,蚯蚓不爬的話,時間便不存在,生命如果沒有熵值的話,意義也不存在,以物理學原理來解釋,生命是一段溫度持續的過程,那過程並不是沒有意義,過程讓我們在攀爬間懂得使用與生俱來的力量。
所以時間是什麼?無解,它並不需要單獨存在,詩人認為「無須鐘錶顯示」,一般人認為我們緊緊抱住時間,其實,是時間緊緊抱住我們,抱住我們的記憶,欠缺記憶體,時間蕩然無存。很多文學家呼天搶地,抬頭問蒼天,為什麼不多給一點時間,還有許多許多事要做;對於上帝而言,多給一點時間,也只是讓生命多蠕動個佈滿皺紋的幾吋黏液拓印而已。林煥彰形容得奇妙無比:

我的時間,有皺紋
我不知道
它的年齡;
……
──〈我的時間〉

至少,在生存的過程當中,人類留下了許多痕跡,拓印在充滿著皺紋的記憶體裡,記憶體有碳十四測量儀,把過往的經過用長短的距離標示出來,那些褪色愈嚴重的影像愈模糊,時間也就愈長遠,顏色愈鮮艷則時間愈短暫,假設真的有時間這個東西,那麼時間不是主宰生與死變動的元兇,「時間本身不是引發變動的因,比較像是一個無辜的旁觀者。」(Gleick, James. 2018:127)時間什麼也不做,只是被變動本身抓來當作標示的證據而已,況且這些標示也不是時間本身,而是與時間並存的另一個虛無的符號受體而已。

懸絲傀儡
在文學範疇中,時間是一條繫著符號邏輯(symbolic logic)的虛線,這一條虛線不斷地晃蕩在眼前,被人類當作標記著宿命的第四維度對照物。在卷三,〈五行,蜘蛛之死〉中,林煥彰描述著:

在暴風雨中──
我乃死之初次;
在自由與不自由
之間,選擇

──擺盪!
──〈五行,蜘蛛之死〉

蜘蛛之死,擺盪在暴風雨中,這個意象讓人不禁想到「懸絲淨琉璃」,這個非常典型的符號,「我們做的夢,像自導自演的木偶戲,我們手中牽著許多木偶演員的線繩,控制他們的行動和語言,但是我們並不知道這種情況。」(Schrodinger, Erwin. 2016:185)這句話意思指稱我們是懸絲傀儡的操線者,我們一無所知,但是我們也是懸絲傀儡本身,我們也一無所知,因為操線者是宿命,是無可抵擋的宿命,正如詩人的話語,有若一隻蜘蛛,懸在自己吐出的絲線末端,在暴風雨中擺盪。此時此刻,沒有人是懸絲傀儡的操線人,是意識在操控著命運,是命運在操控著命懸一線的傀儡。但是傀儡自己也一無所知。詩人們、作家們把「筆下的人物都變成傀儡,那些吊線在我們的視野中閃進閃出。」(Gleick, James. 2018:122)我們就像時間的懸絲傀儡,只能依靠回憶在過往褪色的影像裡擷取那些晃來晃去的虛線,經過這麼多的詞語意義轉換,時間就跟夢一樣,掌控著宿命,掌控著潛意識也掌控著生死,可笑的是:時間並不實質存在。

詩的張力
在時間的虛無宿命中,我們把歲月站立成一座〈弓背的橋〉:

橋,背是彎了
駝了,沒錯!
我說他是一個
了不起的,辛苦的挑夫;
他的力氣,巨大無比……
──〈弓背的橋〉

弓背的橋銜接著兩座脆弱的滑坡,一邊是過往,一邊是未來,過往留下的是不可捉摸的回憶,經過遺忘的篩子把苦難和傷感的種子篩濾出來,撒在岸上,萌芽、茁壯、吐蕊、開花、結著滿滿的燦爛果實,供人悼念;未來永遠模糊一片展現在擋風玻璃前方,風雨交加,橋身遍體麟傷,弓著背靜默地忍受著疼痛。所有的內涵,包括宿命、生死、潛意識、生之欲與死亡的驅力,都是透過「心靈的視覺」借用詩人的筆和文字組合成為詩句透露出來,語言的能量之傳達,就是「詩的張力」(tension of poetry),評論家阿倫.泰特(Allen Tate)在《現代世界中的文學家》中有一句話解釋道:「詩的意義,全在於詩的張力;詩的張力,就是我們在詩中所能找到一切外延力(extension)和內涵力(intension)的完整有機體。」(李英豪,1966:118)就詩的張力技術而言關乎文字的表現、意義的傳達、感性的訴求、語言的內涵,以及情感的濃度,也就是直接由外延通達到內涵,而不是運用文字的堆疊技巧,架起五花八門的空虛結構,反而築起一座高牆,把閱讀者的感情擋在牆外,簡單的文字,單純的意象,很快便可以招喚出靈魂與靈魂之間聯繫的小幻物(objects petit a),把人與人之間的集體潛意識串聯起來,把作者所要表達的心靈感受,與閱讀者的心弦激起同步共振。

詩的張力存在美麗的節奏、感性的語言、生存的共同情境、節奏流動速率、時間與空間的糾纏以及心象的對應等都是詩的張力機制,但是最大的重心並不在外在可分析的機制上,而是內在的心靈,透過語意的指涉(reference)直接喚起作者與讀者雙方之間的心裡鏡像反射應力(strain)。換句話說,詩的張力不是疊床架屋,而是情感的觀照與應力的傳達,是感性的對應,李英豪在《批評的視覺》中指出:「當情感通過嚴密的觀照與確切的表現,才能在語言張力中獲得均衡,在詩中我們……雖不需要全面理性化,但仍須秩序……。「說教」與「浪漫」,都是削弱了詩中張力的頑癬。」(李英豪,1966:126)

林煥彰的創作特質就是不理性、不說教,不浪漫、不矯飾、不戲劇性、不邏輯、不刻意、不雕鑿、不歸類、不悲情,他自承比較接近「自然主義」,閱讀他的詩,仿如走在靜寂的曠野,一任清風送爽,生意盎然,感性也是自然地從地底深處冉冉浮出,李英豪說:「一首詩就是一個大宇宙,每一個意象就是一個小世界。小世界複合成大宇宙,大宇宙包納了小世界。如果沒有小世界,大宇宙是不存在的;如果沒有大宇宙,小世界孤立的存在,亦根本一無意義。」(李英豪,1966:133)且閱讀林煥彰的自然小世界,不難透過人類集體的「通感」(correspondence)把張力傳到讀者的心靈深處。我把自己站立成一座「弓背的橋」,銜接來時的道路,望向濛迷的未來,不正在低吟淺唱著每一顆靈魂的傷感嗎?

抒情的象徵
象徵與隱喻的差別在於作品內蘊所折射的範圍,隱喻的折射強度通常是一比一的關聯,比如赫特.克蘭因(Hart Crane)的〈空氣植物〉中兩句:

這叢蓁莽袤然於鹹濕的虛無上
倒翻的巨鱆似朝天的多臂
(李英豪,1966:126)

茫茫大地之上的空氣中,伸起倒翻大章魚的許多手臂,朝天亂舞,這個意象明喻著許多植物爭相在地球的土地上,朝天矗立,好像空氣中亂闖的莖葉;用隱喻的觀點可以感受到詩人內心當中,想像著朝冷寂的空氣中,伸出求援的雙臂揮舞,期待造物的青睞,期待蒼天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孤寂。詩句裡的主體意象是叢狀揮舞的植物莖葉,比喻詩人在空氣中揮舞的期望,隱喻形而上的孤寂無援心境,是一比一的描述。

至於象徵,包含著兩種境界,一是小比大或一比多;一是托物喻志。其意義的折射強度非有理數可以計量,這說明象徵是詩作中最具摧毀性力量的張力。啟動張力的按鈕不是思考,也不是意義,而是小世界與大世界中互相糾纏的「頻率」,如洛夫《石室之死亡》第49首中有兩句:

所有的玫瑰在一夜萎落 如同你們的名字
在戰爭中成為一堆號碼 如同你們的疲倦
(李英豪,1966:157)

四個句子所寫的是戰爭與死亡,所有的生靈在一瞬間滅絕,所有的榮譽在砲聲中湮滅,所有的期待在一夜間落空,所有的希望在權欲下消弭;小世界是一堆冰冷的號碼,大世界是戰爭的苦難。一堆號碼對照國破家亡,一堵哭牆對照種族仇恨,一堆玫瑰對照犧牲的一個世代,一塊鐵十字勳章對照千萬條性命殞落,一面旗幟對照斷絕的民族血脈,這就是象徵。象徵因風格上的差異而呈現不同面貌,詩人洛夫的象徵殘酷血腥,向明的象徵溫婉銳利,杜甫的象徵伶仃悲壯,岳武穆的象徵壯懷激烈,周夢蝶的象徵孤絕剝離,洛夫於1975年4月11日寫給李英豪的一封信中有一段話:「每個世界中都有一個自我,每一個意象都構成一個暗示。」(李英豪,1966:61)象徵與隱喻的關鍵性按鈕就在「暗示」,而小暗示大多比較偏向隱喻,大暗示則進入象徵的境界。

林煥彰的詩風傾向抒情自然主義,他善用周遭順手拈來的素材,用來暗示一種小生命處於洶湧的時間暗流中蔓生的孤絕。林煥彰個性隨和,樂於與人相處,因此也造就他的創作所獨有的溫暖與和諧,然而用欣賞風景畫的眼光來掃描林煥彰的詩作,只能看到波瀾不興的湖面,感受不到漣漪底下的伏流。雖然那一道伏流以溫和的姿態在水下隱隱潛行,然而仔細觀察與擷取之下,這道伏流巨大而浩瀚,從人間直通宇宙之垠,換句話說,在林煥彰的詩裡,我們彷彿置身於大自然的時序輪迴中,就如中國詩人陶淵明和王維的作品表象,自然對人盈溢著仁慈與善意,人也是自然大生命當中的一環,用「人」的情感與「自然」對照,自然帶著更深一層的意義,處於大寰宇的蜇音中,「人得到的勸告是將自己的存在淹沒在事物的無限洪流中,使自己的生死成為自然中不斷生、老、病、死然後再生的永久輪迴的一環。」(劉若愚,1977:77)自然與人的情感交錯,被表達在詩作當中離不開幾種元素,包括時間(time)、歷史(history)、閒逸(leisure)、鄉愁(nostalgia)、愛欲(Eros)、醉(drunk)等,詩人潛藏在無邊無際的自然中潛泳。有一種詩人走進大我無我的關照境界,而大部分詩人「他們感嘆與自然的萬古常新對照之下人生的短促。」一方面感嘆人生的變異無常,一方面在意識裡頻頻回到舊往去撈取曾經有過的美好,如醇酒、愛情、成就、閒逸等回味,而這些回味的內容其實都涵攝在「憶舊」(nostalgia)裡,因此把這些憶舊按下不表,所剩下的最鮮明內容就是對「時間」的感嘆。林煥彰這一類的詩不少,如:

夜很深。再黑再深,也難抵達
時間的終點;
……

夜的確很深,很黑很暗
我必須摸黑,再追問自己
你到了嗎?你到了嗎?

我是時間之外的唯一,
唯一的乘客?
──〈你是何許人也〉

在時間的洪流裡逐波浮沉,以人眼所能觀看的小世界對照整體無垠的大世界,宇宙空無一物,所有的現象轉瞬即逝,詩人從這種形而上的觀點體認到人生無常,世代交替,在季節更換、晨暮交疊的空隙裡掙扎,引發對自己青春不再的憂嘆。道家追求讓自己回歸到自然生命的無限長流中,佛家則強調體悟世間大悲,以四聖諦「苦、集、滅、涅槃」悟道,中國人的兩種最大的宗教同樣啟迪人們靜修,參透歲月無常,拋棄各種多餘的感嘆,置存在於度外。而儒家則用文字、詩詞傳達生存與思潮之間的辯證所衍生的美麗感謂。

一回頭,一轉身
我們都會看到
自己的年少,陌生的從前
或熟悉的現在,都會
逐漸走遠

有一天,我們都會抵達,那座山的背後
走進淡藍的雲天……
──〈那背影,是一座山〉

林煥彰的詩作,有一種心平氣和、清風徐徐的安逸表象,不像其他詩人的字裡行間流竄著哲學憂思,也沒有專業學院出身的文人那種咬文嚼字,製造出晦澀、浮誇、華麗、異境的詞藻,不過其間所飄揚的幽思,往往隱隱的勾出來自大自然深處轟轟然而來的象徵聲息,撥動著廣袤的閱讀者心靈那一條弦線,靜默地、恢宏地振盪著。


【推薦序】隨兒童文學家林煥彰走近文學心田╱羅文玲(明道大學國學研究中心主任)

序曲
小女柔柔已經是大學生了。她從小喜歡畫畫、喜歡貓咪、喜歡狗狗,也喜歡讀繪本童書,從小隨著我參與「濁水溪詩歌節」的活動,在辦活動過程中認識好多詩人爺爺,詩人林煥彰爺爺是她極為喜愛的兒童文學家。

有一年,我帶著柔柔準備回迪化街,在捷運雙連站馬偕醫院前巧遇煥彰老師,老師站在街頭隨手拿出一張卡片畫了一隻貓咪送給柔柔,還信手拈來寫了一首關於貓咪的詩,喜歡貓咪的柔柔愛不釋手,之後陪著她大量閱讀煥彰爺爺的童詩,連結起畫動物的詩人林煥彰。

充滿趣味性的詩,跟著生肖主題的精采繪畫是煥彰老師獨特的風格,讓孩子們很自然靠近文學靠近生命的觀察。這些年,在明道大學或者福建的詩歌活動,蕭蕭老師總會邀約林煥彰老師同行,古琴村、武夷山、閩南師大,連結起珍貴而溫馨的情誼。

2015羊年 帶來人的吉祥
2015那一年的閩南詩歌節,以茶與琴為主題,2015年4月2日我們相遇在漳州長泰縣龍人古琴村,福建閩南師範大學林繼中前校長、黃金明院長,北京作家協會著名詩人安琪、燎原,詩人林煥彰老師、蕭蕭老師、明道大學書法家陳維德講座教授、李憲專老師,一行來到龍人古琴文化村,在香樟樹下,以琴、茶、書、畫為題,舉辦「文人雅集」,品賞詩歌、茶香,聆聽古琴音樂,創造著「美麗的價值」!

在老樟樹下,閩南師大林繼中校長,為所有與會者說詩說文學教育的重要,文人風骨與氣韻,讓所有在場的人儼然身處五四時代的大學課堂。

蕭蕭老師,即席創作了一首新詩〈古琴村的老樟樹〉,在涼風徐徐中,聽著詩人朗誦詩歌,心也清涼了。「我68歲,他1000歲,我靜靜抱著他。當我1000歲時,大約我也不認識那些抱著我的人。」蕭蕭老師寫古琴村的老樟樹,傳神的將千年香樟樹的翠綠與巨大表現出來。讀詩的兒童文學專家林煥彰老師,彈撥古琴演奏高山流水的錦冰老師,在福建龍人古琴村進行一場特別的文人雅集。

煥彰老師,拿起書法家的筆,跪在地上自在揮灑毛筆,畫下了吉羊圖案,並寫下了「活著寫詩 死了 讓詩活著」,傳遞著文學生生不息的力量呀!

草木中人最有情,在千年老香樟樹下,隨風飄揚的花,花香四溢,聽琴悠揚,一切都可以如實,如實自在。

七月,2015的七月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在明道參加「文學研習營」,我們邀約煥彰老師講「撕貼畫.拼貼詩──你也可以這樣玩」,他以撕貼畫帶著閩師大學生貼出一首詩。文學原屬人類生命最精微細膩的表現,充盈人類心靈最敏銳易感的悸動,飽含存在意義、生命意義的觀照與探索。因此文學作品能夠透過同體共感的共鳴,讓個人生命與人類整體生命,乃至大宇宙的生命,取得貫串彼此的繫聯與呼應。透過文學能夠將作者的生命經驗或人類文明的共通經驗,內化為讀者的精神內涵、生存意志與生命力量。

2016猴年 帶來生命的活潑生動
2016年3月適逢明道大學建校15週年,蕭蕭老師帶著國學所設計策畫了「諸侯祝福.千猴報到.林煥彰千猴圖展」以及一系列的圍繞著煥彰老師的畫猴以及演講活動,安排了明道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林爺爺教你畫猴子」,兩個小時的時間,小朋友或坐或站或趴在地板上,真的畫出有故事性的猴子,小朋友隨著畫說出畫裡的故事,充滿趣味性的課堂。

明道附近的八卦山有二水獼猴自然保護區,我們帶著閱讀寫作班的學生一起陪著林煥彰老師與千猴對望,學生也開心記錄著沿途所見的人與猴子互動風光。回到教室,煥彰老師對著大學生以及中學國文老師演講「十二生肖教學演講」,為猴年的三月校慶活動注入許多有趣珍貴的回憶。活潑了明道幼兒園教學,也增強「閱讀與書寫」計劃學生繪畫與製作海報能力,更協助中學國文科教師增能。

趣味,讓閱讀與寫作多了許多生命力。

2018狗年 帶來忠誠的詩的堅持
2017年歲末,明道大學囑咐我主持設計2018年詩歌月曆,主題是「濁水溪詩歌節十年回顧」,我重新整理梳理十年走過的詩歌活動足跡,整理過去十年活動精彩照片,從幾百張照片中挑選經典照片12張,其中十月份以林煥彰老師為主題,挑選古琴村的文人雅集照片,月曆上的文字是:

明道大學跨越海峽抵達漳州辦理閩南詩歌節,詩人林煥彰在福建龍人古琴文化村的千年香樟樹下,以詩以畫繫連兩岸親情。

古琴村林煥彰跪在地上畫羊的照片,詩人凝神專注,令人動容。月曆印製完成之後,我以快遞寄送煥彰老師,過幾天收到回信了:

「文玲所長晚安︰
承蒙您悉心安排照顧,我佔了好多篇幅;所選照片,我也很喜歡。非常感謝您。
這幾年有機會跟著您們走,獲益良多。十分榮幸,銘感於心。
祝福
煥彰敬上」

是啊,這些年跟著蕭蕭老師,策畫海峽兩岸詩歌活動,所以認識並與煥彰老師相遇在許多場域中。每一次的相遇,煥彰老師總是充滿童心與豁達自在,很像現代老頑童般瀟灑,記得2018年5月前往武夷山的旅途,飛機起飛往武夷山十分鐘前,他突然發現將隨身行李遺忘在候機室咖啡廳裡,但他依然淡定不驚惶,人在窘途,煥彰老師卻說就讓行李安靜待在廈門幾天吧!真的,那行李真的靜靜地躺在廈門機場三天,後來的三日武夷山的講詩行程,老師依然悠然自得在山林間,不得不令人佩服啊!

平常的日子偶爾會收到老師LINE上給我的詩,讀詩讓生活裡多了趣味,例如夏天暑熱,收到這樣的一首詩:

〈夏天趕走春天〉
很熱很熱,春天說;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各有三個月;不知是誰規定的,
很公平。

不過,春天總是慢慢來
夏天不一樣,他是用跑的
他一來,就很熱很熱的
把春天趕走!
(2018.05.17╱23:30研究苑)

2019豬年 帶來單純的價值
或者,我奔忙在行政公務中,收到〈小蝸牛,慢慢走〉,也會停下腳步,學小蝸牛,慢一點:

〈小蝸牛,慢慢走〉
小蝸牛,慢慢走
這是一種修養;
慢慢走,慢慢走
有慢慢走的好處;
小蝸牛,常常會
自言自語,自己對自己
說,你是聽不到的

就是不要你聽到;
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為什麼要讓你知道?

今天,是小蝸牛的生日
牠對自己說,
慢慢走,慢慢走
我要把今天當作一年過,
要慢慢走,
慢慢走……
(2019.04.17╱07:22研究苑)

2021牛年 好牛.好年.好運
經過整整一年新冠病毒的干擾,牛年伊始,收到煥彰老師的最新詩集稿件,囑託我寫序,這是他生肖詩畫集系列第七本書,很幸運的我從羊年開始,年年不中斷的閱讀煥彰老師的生肖詩集,新冠肺炎的疫情,讓所有人都只能待在台灣旅行,無法自如出國,靜居時間延長,可以靜心讀詩閱讀,日日收到老師在LINE上或者微信上分享的詩,感到特別歡喜而珍貴。

牛,對於華人而言是吉祥的動物,牠代表耕耘與勤勞樸實,牛年,且讓我們隨著老師的作品,耕耘心田,長養諸善根與智慧心。

牛年,期許是陽光的一年,如同2021年3月春暖收到的作品,

影子常常,對
太陽說:
我來了!
(2021.03.03╱05:26研究苑)

影子愛玩,他喜歡
和光
做朋友。
(2021.03.03╱05:41)

這些年來隨著蕭蕭老師推展詩歌節以及兩岸文化交流活動,閱讀煥彰老師的詩歌,深刻感受到要讓孩子接觸詩歌、繪畫、音樂,讓孩子的心靈填滿高尚的情趣。我一直相信這些高尚的情趣會支撐孩子的一生,能夠讓孩子遇艱險時,在最嚴酷的冬天也不會忘記玫瑰的芳香。誠如老師常說,理想會使人出眾。在煥彰老師的詩畫中,看見詩歌傳遞生活裡發現趣味,時時發現生活的美好與光明。

這些年與煥彰老師接觸,感受到「開心」:讓心迎向光明與快樂。「開悟」:在文字及生活中領悟,成為自己生命的亮光。生命的過程就應該是這樣開心,開悟,讀煥彰老師手機傳來的短詩,也感受煥彰老師隨緣隨時為有緣人開示。面對生命所有的遇見,用兒童單純的口吻,展示了人間處處皆有溫情、趣味,呈現出生命豁達自在的人生智慧。他用靈魂深處的力量勾起我們的詩心,創造了人性裡的「單純的價值」!

單純的人會有恆久的幸福,祝福煥彰老師活力犇放,牛年,好運好年。

目次

【推薦序】那背影是一座行走的山──揀擷林煥彰詩作裡的象徵╱朱介英
【推薦序】隨兒童文學家林煥彰走近文學心田╱羅文玲
【卷頭詩】

【卷一 老鼠的春天】
 你是何許人也
 剪燈.夜在鼓浪嶼
 夜失眠,我醒著
 飞飞飞,我看到的
 火車、鐵支路與我
 腳下的行程
 驚嘆號和問號──最難過的一個年的第一號
 我在胡思
 上一秒,下一秒
 用心點燈──兼致名醫李文亮大夫
 瞬間與永恆
 春天安好──我想遠方的朋友

【卷二 鏡中鏡之中】
 時間的腳步聲
 心痛,新冠肺炎疫情蔓延──
 鏡借,鏡中鏡
 老鼠當家
 睡與醒之間
 春天,雨中行
 有陽光,風是綠色的
 死亡是不存在的―是你哲學命題的練習之一
 那背影,是一座山―是你哲學命題的練習之二
 下雨天,怎麼說
 童年,紅色的小蜻蜓
 有陽光,正好
 禪思,人間事
 空╱禪
 禪,什麼
 禪╱問
 禪非禪
 禪不禪
 禪未禪
 禪即禪
 詩,也被確診
 因為不在
 最後封棺
 你不走,我走―致新冠肺炎病毒
 蝙蝠,什麼都不是
 新冠,每個國家都參賽
 睡眠兩段式

【卷三 詩,轉身──】
 夜是屬於──
 我的時間
 心中,風中雨中
 禪,戲說
 媽媽星
 假設,就是真的──人類要謙卑,人與人要相親相愛,國與國要互助合作……
 不選擇,我是路燈
 雨中行(一)
 雨中行(二)
 我在想
 水雕──詩,靜坐冥思之一
 333,三個m趴著
 火吻──詩,靜坐冥思之二
 金定──詩,靜坐冥思之三
 木相──詩,靜坐冥思之四
 土土──詩,靜坐冥思之五
 它們在開會
 影子的腳踏車
 五行,蜘蛛之死
 高山上的明月
 找時間,先說說時間

【卷四 蝴蝶三夢】
 蝴蝶三夢
 我愛,對牛彈琴
 楓樹家族
 烏雲,無聊的種種──謹向法.亨利.卡蒂耶.布列松致敬
 弓背的橋
 夏日午後
 雲遊,七天九天之外
 時間,我走過
 初鹿,麋鹿迷路
 海,地球只有一顆
 天上的雲
 今天的我
 詩,轉身──
 詩,回頭──

【卷五 我的月份】
 八月,我的月份
 世事紛飛
 月亮,天空的眼睛
 奔馳!再奔馳,不是問題
 夜裡的想╱睡前的想
 我走過,我走走看看……

【卷六 密碼和密語】
 極機密,密碼和密語
 想想,有什麼不好
 海,永遠年輕
 解讀,龍潭湖面的皺紋
 孤獨的重複
 會移動的樹
 心想.心相
 大鵬在天之夢
 白鷺在老街溪
 那棵老龍眼樹
 我和山和海
 寫一首詩
 我是獨行者
 喜怒哀樂空與禪(三行10首)
 雪也要避冬
 在思想中行走
 心靈的終點

【編後記】詩,我活著的記錄──牛年生肖詩畫集《好牛.好年.好運》

書摘/試閱

〈你是何許人也〉節錄

夜很深。再黑再深,也難抵達
時間的終點;
我必須召喚自己,在夢的入口
入與不入
誰來決定,這件平常事?
迷迷糊糊,算是幸福……

人生不宜太清醒,
生命總是單向,時間
永遠是單程
如果我是
其實就是,我是它的乘客
卻也不是唯一的;
人人都是,盲目
也是忙碌的
乘客,總是坐不安穩……


〈上一秒,下一秒〉

死亡,是另類
哲學──

上一秒,剛剛死去
下一秒,接著誕生

這是永恆的規律;
無須鐘錶顯示……


〈我的時間〉

我的時間,有皺紋
我不知道
它的年齡;
老不老,無關
深不深,無關
我只是想:
白年百年,之後
它還會是
我的時間嗎?


〈不選擇,我是路燈〉

不是想睡就能睡,我已經
站了很久──
不分晝夜;只是
白天
我可以偷懶,故意閉上眼睛

不是不想看,能看的
我都看;沒得選擇,
不選擇就是選擇,我選擇了
──我是路燈


〈五行,蜘蛛之死〉

在暴風雨中──

我乃死之初次;
在自由與不自由
之間,選擇

──擺盪!


〈弓背的橋〉

弓背的橋,辛苦了
日夜挑著
兩岸的土地;包括
地上
所有作物,和每樣建築
人,密密麻麻
又算什麼,只不過是
會走動的螞蟻;
火車汽車,各種車輛
也算不了什麼,
都算是玩具而已!

橋,背是彎了
駝了,沒錯!
我說他是一個
了不起的,辛苦的挑夫;
他的力氣,巨大無比……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24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