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一切境(簡體書)
滿額折
一切境(簡體書)
一切境(簡體書)
一切境(簡體書)
一切境(簡體書)
一切境(簡體書)
一切境(簡體書)
一切境(簡體書)
一切境(簡體書)
一切境(簡體書)

一切境(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6 元
定價
:NT$ 396 元
優惠價
87345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暌違五年後,全新散文集出版
慶山(安妮寶貝)交付靈魂之作,一部坦露自我內在的純然文字

慶山(安妮寶貝)2021年全新散文集。《一切境》留下了慶山最近幾年生命活動的痕跡與標記。伴隨作者數年的日常觀察、旅行、閱讀和思考,作三言兩語的靈光一現的直覺式表達。仿佛與知己之人談話,誠懇、單純而率性;也是在跟自己對話,傾聽並調馭內在的自我。在這本書中,所有隱秘而深刻的記憶和情感袒露無餘,而思省的成分在日益增加。作者一直向內,退回到靈魂的深處,尋找讓生命自在、寧靜的豐沛源泉。

“那光亮與能量還是如此真摯而強烈”,經歷二十餘年寫作,從安妮寶貝到慶山,文字的力量一直都在,影響無數讀者並抵達他們的精神生活內核。前方路途迢遙,相信所有相通的心靈終將相遇。

名人/編輯推薦

每一個情與思的潮動都付以高度警覺的燭照,這即是覺知。
《一切境》以毫不鬆懈的激情,將自我與萬物之間的關聯與映照一一記錄,讓生命本身的律動以一種極為鮮活、飽滿的方式呈現,它是作者坦露自我內在的赤誠之作。
生命的質地因與美好事物的執著纏繞,它由那一個一個美的瞬間聯結,而成為如此純粹的模樣。讀慶山,得以親近一種珍貴的個人體驗:在覺悟之路上,克服如臨淵一眼的驚懼,也要無畏、堅毅地前行。

“一切境”,經由文字的秘道,抵達我們的心靈。


自序


在2002年,我出版了《薔薇島嶼》,這是第一本散文集,之後陸續出版《清醒紀》《素年錦時》。早期創作階段的散文,主要以行走、城市生活及情感的個人記錄為主體。2013年,出版《眠空》,也許是新的散文階段的開啟。期間相隔11年。我從年輕女子進入中年,期間經歷更多世事磨煉和生活變化,包括父親去世、孩子出生、各種情感與旅途的交錯與擴展。
從《眠空》開始,在散文創作中,進入一個更注重探索哲思與記錄當下觀念的階段。結構上傾向於散漫,但也因此留出較為充足的靈性捕捉與意識思考的空間。之後,2016年出版《月童度河》更進了一步。
這本2021年出版的《一切境》,歸屬於這條脈絡,又有其嶄新的生髮和探究。散文中所有生長變化的經驗都跟隨著我自身的實踐與體驗。
散文是我創作內容中重要的組成,比重與長篇小說同行並進。通常,長篇小說出版之後,我會整理與出版一本散文集。我一直保持這種節奏。也許,散文集更像是一種創作上的調整與休息。因為長篇小說這種空中搭建宮殿的創作藝術,對作者來說,身心消耗劇烈,需要持續好幾年。每次都如同攀爬過一座高山。散文是在這幾年,以文字整理自己的思路與生活狀態。也是一種深入的回顧與省察。
讀者對這兩種主要形式也是各有喜好。有些讀者喜歡我的小說,有些則更喜歡散文,因為這是讀者進入作者內心最快速的捷徑。
這三本散文內容,素材大多來自於數年的日記、日常觀察與心得,偶然三言兩語的記錄,當下靈光一現的直覺。形式上,內容彼此之間抽離,分散,思路跳躍性強,碎片化。但內在其實是一條綿延而持續的心流脈絡,傳遞對我來說,最為真實而深刻的記憶、情緒、感情與觀念。
這些文字為我的生命活動留下痕跡與標記。它們也可以被當作是我的日記來閱讀。
在日記中,表達的氣質是私人的,任性、單純而又坦誠。仿佛隨心所欲說話,與看不見的暗中的心心相印之人。也像是對自己說話,給予自己傾聽。在小說中,作者的這些個人部分會被打散、隱藏。在日記中,它們簡短,直接,有一句是一句。
我在《一切境》中亦提過,寫作者在散文表達中通常一覽無餘,他所有的生命體驗都在敞開,展示出內外,與一切讀者分享。不管他在多遠,是從未見過面的陌生人或任何。在文字中,彼此的心流相融。這也是失去自我重要感的一種訓練方式。把自己的一切存在體驗消融於大眾之中。如同鹽粒溶解于茫茫大海。
2019年出版長篇小說《夏摩山谷》之後,由於作品本身的重量,負重攀越山頂的過程,身心頗為透支。因此,這一兩年一直以中藥調養身體,休息居多。期間全球疾病橫行,發生動盪。閉關靜守的階段也是之前從未有過的。之前的我,一直有很多旅行,也與人交集。在《一切境》中,記錄了寫作和出版《夏摩山谷》期間的這幾年生活。經常獨自在家靜閉,令人思考更多,更深入。對自己也有了全方位的整體性的回顧與檢查。
寫作二十餘年,也許在一些讀者的心目中,我始終是那個走在路上、情感充沛、意志強烈的人,有少女般的存在特質,似乎永遠是年輕的,是不變的。也許在我的內心,這股能量始終存在並保持其熱量。但在物質世界中,我的肉身在不可避免地老去。當我們逐漸在老去,會感受到,自己的靈魂在與肉身逐漸拉開距離。肉身有時候追趕不上靈魂那恒久的光亮與能量。
那光亮與能量還是如此真摯而強烈,而肉身如同花園裡的花朵,經過風吹雨打,黯然失色,凋落消亡,要面對自然與無常的變故。前者不變,後者會變。
最近幾年,在世界性傳染疾病引發的變故浪潮的各種顯現中,我們看到人類社會所被引發的死亡、恐懼、經濟衰退、各種艱難與局限。個體既要應對外界的業力大潮,也要處理好自己的微小身心所面臨的各種困境。這種雙重夾擊,帶給人真實而徹底的挑戰和試煉。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這些生命課題。
靈魂明瞭,它需要形成更高級的密度和強度,才能平衡與這一切之間的交會。
在葉芝的詩歌裡,他寫過:多少人愛你愉悅丰采的時光,愛你的美,以或真或假之情,只有一個人愛著你朝聖者的心靈,愛你變化的容顏裡所蘊藏的憂傷。
當人逐漸老去,靈魂的功課會讓他得到更為純淨與深入的思辨力,對痛苦與孤獨的更為寧靜的忍耐,以及承擔的勇氣。在內心,他會得到一種沉默的透徹與洞察。
沒有比淨化身心、懺悔、思考反省、訓練自心、面對生死更重要的事情了。
以後的路怎麼來走。如何去抵達與面對我們此生旅程的終點。在那一刻,我們將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得到什麼樣的心境,去往什麼樣的道路。
在《夏摩山谷》之後,《一切境》之後,我仍想持續探索,去思考這些問題。
2021/9/26北京

目次

自序
壹 當作一個幻術
貳 曙光微起,安靜極了
三 簡單和純度
肆 佛前油燈

書摘/試閱


重新寫梗概的一天。覺得是龐大的故事。但我相信它以及裡面的那些人,一種清淨的虔信。晚上靜坐,如在大海中漂浮。
也許是對無常顯現生起的警惕和覺知,身邊的生老病死,看到、聽說的太多。俗世沒有穩定和永久,如同浪潮起伏的海洋,始終動盪,也始終深沉。這一切並非與自身無關,一直如影相行。在變動中反復取得平衡。
而對人而言,無常之中,最重要的又應該是什麼。
做事需及時,過了特定的時間點,就無可能。以目前的體力狀況,再走一趟雅魯藏布峽谷無疑很困難,未必成行。但十幾年前各種因緣聚合,完成徒步墨脫,心願就此了結。也再沒有什麼牽掛。
做過的事,一段一段地形成生命質地。這段記憶得以成為人生重要的部分。
需要做事,完成,並做好。心無雜念、一心一意地活。高空走鋼索。
開春以後,忙碌,繁瑣,有障礙。感受到壓力與震盪。塵世事務層出不窮,旁觀自己的任重負荷、極力忍耐、自我厘清以及一一對應。雖然打擾工作,一再停頓,但也在發展出一種靜觀中的內在清明。
什麼事來了都接著。嘗試理解,以及由此產生更有深度的認知。之後或許出現開闊的局面。
在東京的同學問我,今年來看櫻花嗎。我說沒有時間去,要工作。

今天整理三萬六千字。早上醒來,喝會茶發會呆,磨磨蹭蹭,覺得可以開工。發現這一年多翻來覆去重寫,終於進入正確的節奏。終於想得清楚明白。有幾個點仍需要琢磨。這預熱好長、好久。
十多年前那種迅速進入狀態、迅速完成的力氣,更多是一種激情。現在很慢地做一個東西,反復琢磨,反復思量。體會其中真味。
晚上給小姑娘做晚飯。意大利面、蔬菜湯。她很喜歡,吃完還道謝。對她說,媽媽要趕稿子,時間緊迫,不能總給你做飯。有時很想有間小屋,關起門來寫。累了睡,醒了寫,有人送三頓飯。跟閉關一樣。
創作中的人尤其需要被照顧。
對我來說,日常生活並不是內心真正的源頭。它們只是一種存在。
女性天命裡需要承擔的事情何其多。獨立工作,妥當持家,養育孩童。還需要持續學習,發展靈性。算不算三頭六臂。而大部分男人們似乎只需要工作就可以。閒暇熱衷打遊戲,在電視裡看球賽。
年輕女性們妄想找到一位假性母親般的男人照顧自己一生,渴望像個巨嬰般被餵食,被護佑,免流離,無哀愁。怎麼可能。

輪回之中沒有真正的永恆不變的快樂。人們自以為的快樂,轉眼變成苦。
我不愛享樂。能帶來至深滿足的,是求知、寫作、體驗、實踐。維持簡單生活,其目的是創造、給予,不是只為暢快盡情地活著。
身為女性,只以家庭日常事務或物質享樂度過一生,會有幻滅感嗎。
如果二十幾歲時,命運安排給予彼此深愛熱戀的男人,一切都對,在一起天長地久,也有可能成為醉心於家庭生活的女人。生幾個孩子,朝朝暮暮。事後看看,所有環節都有事先設計與安排。不屬�自己的部分不會兌現。人各有使命。
目前對我而言,寫長篇是漫漫攀山路,持續消耗大量精力與心血。需要保持穩定的身心狀態。南師說,文字般若也是一種服務工具。
一旦開始寫作,頓時萬籟俱寂。日以繼夜。起初定的計劃是每天上午四個小時,但基本上持續六個小時。下午兩點之後關上電腦。身體僵硬眼睛乾澀,需要做一些事務活動身體。散步,看朋友,超市購物。晚上讀書,做功課。
陷入一處巨大的有磁性的漩渦或深淵。無須額外閉關活動。寫作深入意識,有甚深作用。
文字與觀點的顯現,需要有擊碎對方的力量。以此碎裂對方心中的障礙與限制。此過程伴隨令人不適的傷害感。傷害感是能夠幫助人自我更新的動力。
但大部分人不接受,不知道,也不覺得是如此。

這一生,住過最多的是別人的家,別人的旅館、別人的房間。人與人之間也不執著。不是不想執著,而是無法執著。只是一趟人間雲遊。
需要控制的是食物與言語,這兩者稍稍不慎就傷人。前者傷自身,後者傷他人心。謹慎進食,少在生活中開口隨意說話,必然有益。免去很多麻煩。在世俗交往中,說話需要越來越謹慎。
昨天夢見生活中相識的一位朋友。第一次夢中有他。在現實中接觸不多,偶爾遇見幾次覺得這個人熟悉。有說不完的話,彼此很親。夢中看到與他發生過的一些事。醒來後想,大概是前世隱約的命運聯結,以此瞭解那些果背後的因。人與人之間的相遇、發生、狀態從來不是無緣無故。
人的情感關係有四種。第一等好的,在金字塔尖,志同道合的伴侶。這樣生活即便樸素簡單只是過得去,也是好的。第二等,獨身。如果經濟與精神有準備,獨身是精簡與有效的。第三等,有心意雖不能互通協調但對自己極為善待與照顧的伴侶。這也是人世間的一份福報。第四等,既不能心意互通又不能善待的伴侶。輕則分離、互傷。重則帶來損耗、毀滅。
這個分類裡,世間男女百分之八十都是金字塔底部。能秉持獨身大概百分之十。金字塔尖百分之十。這些數字是我猜想的。
人越趨向經濟獨立與精神意識發展的金字塔尖,越會接受個體性。進行個人思考,保有個人權利。也更趨向孤獨。反之,則會喜歡抱團取暖,互相依賴、需索。也格外強調對家族、父母、區域的服從與愚孝,對婚姻的佔有與控制,對集體歸屬的渴求。以及獲得個人權力與財富。

事情總是會自動變化。順其自然就好。
明天我是否應該早起寫作,安安靜靜寫一天。感覺到它在催我。以前它不是那麼急迫。
塔可夫斯基的書和日記,內心有引為知己的感受。與看完梵高書信之後相似。即,再找不到人,能把自己的想法如此深邃而精確地梳理出來。本質上他們是傳教士,源頭連接著神性。兩人都早逝。塔氏生前還獲得一些國際性聲名。梵高一生潦倒。
日記一讀放不下,太多認同。早上繼續讀三十來頁。被感動的是,即便在日記這樣私密的形式中,他一邊被實際生活的困難、心情的抑鬱和自我掙扎所折磨,一邊卻從未停止過思考信仰、本性、人類出路……這些宏大而重要的命題。
他摘抄托爾斯泰日記的句子。晚年托爾斯泰有明顯抑鬱症狀,思考仍強有力。抑鬱症沒有得到治癒。黑塞也得過嚴重的抑鬱症並且請榮格給予治療。他們的作品提升很多人的精神意識,卻不能治癒自己內心的衝突。
整體而言,天生傾向神性的人,不喜歡人世間,連帶厭惡肉身存在。生活在這樣一個無法如願的世界,寫作仿佛一條紐帶,讓他們的意識從大地回歸神性故鄉。如果沒有寫作,也許崩潰得很快。
寫作者依靠寫作而回憶起自己的神性。並讓靈魂取得根源性的聯繫。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45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