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被抹去的歷史:巴拿馬運河無人訴說的故事(精)(簡體書)
滿額折

被抹去的歷史:巴拿馬運河無人訴說的故事(精)(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價
:NT$ 468 元
優惠價
87407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巴拿馬運河一直被視為美國在20世紀的輝煌成就:憑借在政治、經濟和技術上的現代性,美國征服並改造了惡劣的自然環境,成為西方“先進文明”治理的“落後地區”的標桿項目。然而這一文明與技術的成果更像是修辭上的勝利:在“西方文明論”盛行的年代,美國為了確立占領巴拿馬運河的合法性,成功地將拉美這個民主政治先驅之地描繪成不開化的野蠻大陸,抹去巴拿馬文化和政治上的現代性,將這個先進富饒的商貿王國塑造成貧窮落後的蠻荒之地,將殖民、破壞和侵占美化成“文明”的救贖。

歷史學家瑪麗薩·拉索根據大量未經披露的原始檔案資料和私人回憶,還原了一個被美國商業和政治野心抹去的世界,描述了運河區真實的日常生活圖景,並記錄了美國在管理上的諸多失敗之後,如何強制遷移城鎮和居民,改換運河區景觀,將破碎、失敗與背井離鄉的絕望留給了巴拿馬。

巴拿馬運河不僅是工程與技術的煉金術,更是美國展現自己神力的試驗場;它揭示了西方中心主義如何將世界分裂、建構成發達文明的“西方”和落後蠻荒的“非西方”,而這一虛構的觀念又如何統治了現代世界。


作者簡介

【哥倫比亞】瑪麗薩·拉索 (Marixa Lasso)

哥倫比亞國立大學歷史教授。哈佛大學哈欽斯非洲和非洲裔美國人研究中心研究員。

扈喜林 譯

自由譯者,主要從事品牌管理、創新研究、心理學、小說等領域的翻譯工作,翻譯出版了《綠色黃金》《利奧波德國王的鬼魂》《帝國的十字路口》等近30部作品。


目次

前 言

第一章 港口與城市

巴拿馬港

巴拿馬港的失去

第二章 1904年的運河區

戈爾戈納和查格雷斯河

在熱帶的十字路口勞動和生活

從公民到土人:黑人共和國的政治難題

恩派爾和加通:鐵路城鎮和拉利內阿的出租屋

熱帶地區的工業化

熱帶地區的農業

第三章 運河區老城鎮的新制度

運河區的照片

市政管理試驗,1904—1907 年

施工繁榮期的運河區管理

運河區城市自治的結束

行政區

安裝防蚊絲網之爭:也許不可能在雨林裡防蚊蟲

第四章 沒有巴拿馬人的運河區

巴爾博亞的未來

第五章 大水之後

加通湖的圍筑

從戈爾戈納到新戈爾戈納

新戈爾戈納的命運

運河區居民的房屋產權

離家的痛苦

第六章 失落的城鎮

新加通

新利蒙的多次搬遷

查格雷斯:失去一條河,丟了一個城堡

第七章 運河區的新地貌

洪水之謎:作為自然災難的人口遷移

一個新世界的出現:永久城鎮巴爾博亞、拉博卡

西方文明的景象

新查格雷斯的遺跡

新恩佩德拉多的碎片空間

後 記

新查格雷斯的遺跡

新恩佩德拉多的碎片空間

致 謝

注 釋


書摘/試閱

前 言

巴拿馬運河區

我關於巴拿馬運河區最早的記憶,來自兒時從爸爸的轎車中向外張望時看到的情景。那是20世紀70年代,運河區—— 一片十英裡長、占據運河兩側各五英裡的狹長地帶——當時屬於美國管轄。美國通過1903年的《美巴條約》(Hay-Bunau-Varilla Treaty)占有了那片土地,並擁有了對運河區的主權,有權力修建和管理運河。運河區位於巴拿馬共和國中部,毗鄰巴拿馬城,將整個國家一分為二。如果要到巴拿馬西部的鄉村,就必須穿過運河區。不管是離開巴拿馬城去海邊度假,還是去我奶奶長大的那個城鎮小住一周,我們一家人每次都要開車穿過運河區。我記得每次要穿過運河區邊界的時候,我心裡都滿懷期待。對於我這樣的孩子來說,運河區是一個充滿異國風情的地方:在運河區內,公路兩邊是茂密的叢林,完全不同於泛美公路巴拿馬境內其他路段旁的幹旱牧牛場。透過轎車車窗,我興致勃勃地看著懸掛在樹上的碩大的擬椋鳥鳥巢。在我童年時期的運河區,那片叢林構成了軍事基地和少數美國郊區風格的小鎮特有的背景。擁有整齊的草坪、遊泳池和空調別墅的城鎮與叢林之間的強烈反差,讓人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我記得,對於一個生活在巴拿馬的孩子來說,運河區是一個高不可攀的地方。除非有運河區居民的邀請,否則那裡眾多的遊泳池、網球場、電影院、餐館都不對巴拿馬人開放。在整個巴拿馬,只有運河區的海邊有鐵絲網隔離,為的是保護遊泳者免受鯊魚的攻擊。能被邀請前往運河區的公園、遊泳池和海灘,對巴拿馬人來說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情。與此同時,鐵絲網柵欄和上面“禁止擅自進入” 的牌子、十二個軍事基地門口的諸多檢查站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人們有關運河區的諸多限制。我曾聽說,往運河區的人行道上扔一張糖紙都會遭到處罰。不過,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運河區那片郁郁蔥蔥的熱帶叢林。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運河區那片獨特的叢林景觀壓根不是運河區的原始地貌,而是20 世紀的產物——建立在抹殺當地長達400 年的城市和農業歷史的基礎上。到了20世紀70年代,大多數巴拿馬人已經忘記了,1912 年的運河區曾是巴拿馬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那裡充斥著縮小版的巴拿馬城和科隆城,城鎮裡還有出租屋、酒館和集市。可是,人們卻感覺運河區和那片叢林很久之前就已經存在了。關於美國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William Howard Taft)在1912 年頒布的運河區人口遷移令的回憶變得模糊起來,其細節已經被人們遺忘。然而,對於20世紀初的巴拿馬來說,運河區人口外遷是最具創傷性的事件之一,其痛苦程度甚至超過了巴拿馬在1903 年脫離哥倫比亞。運河區景觀的滄海桑田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與巴拿馬運河的修建相提並論。

1913—1916 年間,運河區的巴拿馬城鎮一個接一個地被拆除,大約有40000人被迫離開。運河區在當時仍是巴拿馬最重要的地區之一。運河區的人口遷移是政治需要,而非技術需求。導致產生上述巨大變化的決策進行得很緩慢,也沒被人預料到。在修建運河的大部分時間裡,美國官員並沒有想要拆除運河區的巴拿馬城鎮,而是設法對其管理、教化和征稅。

要理解運河區的人口外遷,就必須了解20世紀之初巴拿馬運河重要的象徵意義,以及美國對拉丁美洲尤其是對拉美熱帶地區的設想。對於有的人來說,這條運河成為一個炫耀美國在現代化上取得卓越進展的舞臺。這個規模龐大的項目象徵著美國建築工程的巨大成就。在巴拿馬成功根除黃熱病則象徵著現代美國醫藥學的偉大勝利。在“進步時代” 的很多改革者看來,巴拿馬運河是一場偉大的試驗,用以檢驗這個國家為了共同利益而插手他國事務,將私人企業沒有做成的事情做成的能力。“進步時代”的改革者——以及他們的反對者——紛紛到訪運河,以便宣揚或批判美國政府對該項目的實施和對待勞工的方式。

巴拿馬運河成為一個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的地方。甚至在竣工之前,運河就成為了極受歡迎的旅遊地,有關巴拿馬運河的宣傳冊、書籍和新聞報道層出不窮,巴拿馬運河的修建更是成了20世紀初美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不計其數的展現巨大船閘、恢宏大壩、最新式的蒸汽起重機以及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的照片,向美國人淋漓盡致地展示了科技的力量,正是這一力量鑄就了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巴拿馬運河。

在這種背景下,運河區城鎮的變化就顯得意義非凡。有的運河官員認為,如果這條運河是驗證美國科技實力的範例,那麼將運河區的巴拿馬城鎮改造成為完美的現代城市則應該是證明美國政治和公共衛生實力超群的典範。雖然美國說自己的目標是讓這一荒涼地區實現現代化,然而事實則完全相反。美國的占領和後來實施的運河區人口外遷政策,抹殺了19世紀巴拿馬地峽走廊地帶在政治和經濟上的現代性。1904年運河開始施工之際,運河區根本不是19世紀那些旅遊手冊上所說的“叢林”。自16世紀起,全球貿易和國際勞工就一直是巴拿馬經濟的核心。當美國在1904年開始修建運河時,運河周圍地區的人口已經非常稠密,並深入實施了共和政體。鐵路線、鐵路城鎮、河流城鎮、耕地、法國人用於挖掘運河的機器也隨處可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