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帕斯卡的賭注:上帝存在,人性敗壞!不信上帝將會墜入無盡深淵?從《思想錄》探索人性的本質
滿額折

帕斯卡的賭注:上帝存在,人性敗壞!不信上帝將會墜入無盡深淵?從《思想錄》探索人性的本質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70 元
優惠價
7929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2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上帝的存在不需要證明,只需要一場賭博!

不只是數學家與物理學家!
帕斯卡在神學和哲學上均有極高的造詣,
信仰有罪嗎?誰能夠證明上帝不存在?
如果無法證明,信仰又為何被汙名化?

帕斯卡英年早逝,在他身後,其手稿被編為《思想錄》出版,
與培根的《論人生》、蒙田的《隨筆集》並稱為西方三大經典散文。
那些對信仰、人性、道德、懷疑、欲望、權力……的探討,
最終都歸為那一句――人因為思想而偉大。

▍帕斯卡的賭注――上帝存在嗎?
帕斯卡:「讓我們權衡一下賭上帝存在這一方面的得失吧!讓我們估計這兩種情況:假如你贏了,你就贏得了一切;假如你輸了,你卻一無所失。」
因為無法證明上帝存在與否,所以得出以下推斷:
倘若上帝不存在,而你信仰上帝,那只會有一小部分損失;
倘若上帝存在,你卻不信仰上帝,那將會墜入無盡的深淵。

▍說甜言蜜語的人,其實品行惡劣?
帕斯卡:「用對仗拼湊詞語的人,就像為了對稱而製作假窗戶的人,他們的規則不是要正確地講述,而是要擺出正確說話的樣子。」
文字的不同排列產生了不同的意義,而意義的不同排列便有了不同的效果;意義從字詞中獲得它的尊嚴,而不是賦予字詞尊嚴。
「撲滅叛亂的火焰」――太雕琢。
「他那天才的激盪」――兩個太誇張的字眼。
「我的心深感不安」――本人深感不安更好一點。
「請原諒」――如果沒有這麼一句客氣話,我可能根本不知道有什麼事情出了錯。
「我想帶著敬仰之情說……」――唯一不好的就是他們的藉口。

▍人類喜歡偽裝,喜歡謊言和虛假?
帕斯卡:「很少有人是在謙卑地談論謙卑的,很少有人是在貞潔地談論貞潔的,很少有人是在懷疑中談論懷疑的……我們在向自己隱瞞自己並矯飾自己。」
人類不願意別人對自己說真話,也避免向別人說真話;
而這些遠離正義與理智的品性,都在心底有著一種天然的根源。

▍人類的兩種思維模式――數理思維與直覺思維
習慣於憑感覺下判斷的人不理解推理的過程,
因為他們往往看一眼就理解,並不習慣於追求原理;
而習慣於根據原理推斷的人不明白感覺上的事情,
因為他們尋求原理,卻沒有一眼看透的能力。

★本書特色
布萊茲.帕斯卡(Blaise Pascal,西元1623~1662年),十七世紀法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發明家、哲學家、散文大師和宗教聖徒式的人物。研究領域橫跨數學、物理、發明、文學等,在這些領域中皆有受人矚目的功績。其作《思想錄》涉及人性、人生、社會、哲學、宗教等諸多方面,被視為法國古典主義散文的奠基之作,闡述人們雖有感悟卻無法道盡的哲理。

作者簡介

游偉翔,西方哲學研究專家。

序言

布萊茲.帕斯卡(Blaise Pascal,西元一六二三至一六六二年),十七世紀法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發明家、哲學家、散文大師和宗教聖徒式的人物。

帕斯卡僅僅活到三十九歲。三十九歲這個年齡,剛過但丁《神曲》所說的「人生中途」,還不到孔夫子所說的「不惑之年」,帕斯卡便溘然長逝,但他身後留下了豐碩的成果。

當他還是一個十一歲不諳世事的少年時,就寫了論文〈論聲音〉,發現了歐幾里得的第三十二命題。十六歲時便寫了〈論圓錐曲線〉,完成了「帕斯卡定理」。十九歲時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機械電腦,能夠手搖計算六位數字的加減法。之後,他又提出了「帕斯卡三角」。接著寫了〈論液體平衡和空氣的重量〉,研究了液體平衡的一般規律,並發現了流體靜力學的最基本原理,即「帕斯卡定律」,他還發明了注射器、水壓計,並改進了氣壓計。此後,他又回到了數學上,並且發展出極限和無窮小的觀念,為之後的微積分學開闢了道路。

帕斯卡橫跨數學、物理、發明、文學等領域,而且在這幾個領域中,都不是簡單地涉水而過濺起一些表面的水花,而是影響到水下的深流,在這幾個領域中有著受人矚目的功績。

然而,他實際上並不在乎,甚至蔑視所有世俗的成功。他只是讀書、寫作和思考。科學研究和讀書的空檔,帕斯卡把他的思緒隨時寫在紙上,然後有一天,他把這些紙裁成的小條,依照內容歸納編排成書,這就是帕斯卡著名的《思想錄》(Pensées)。

《思想錄》已經誕生了三百多年,與培根的《論人生》、蒙田的《隨筆集》,並稱為西方三大經典散文,然而,與前面兩者相比,《思想錄》卻姍姍來遲,最後為我們所知。但是,《思想錄》卻最耐人尋味,它涉及人性、人生、社會、哲學、宗教等諸多方面,被視為法國古典主義散文的奠基之作。在《思想錄》中,帕斯卡說出了我們雖有感悟卻無法道盡的哲理。

他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就這樣,帕斯卡用一串串的精神紀錄證明,他是一根最有尊嚴的蘆葦。這個體弱多病的人,就像蘆葦在風中搖擺,但有著哲學家的堅定。

他是一位思想的鬥士,毫不妥協地說出世間的一切,向我們指明人因思想而偉大的事實。然而,他遺憾地發現世人很少想到這一點,「人顯然是因為思想而生的,人的全部優點盡在於此,人的全部責任也在於依照恰當的方式思想。但世人在思考什麼呢?是跳舞、吹笛、唱歌、寫詩、鈴響了就賽跑,還有打鬥,讓自己當國王,卻不想想當國王是怎麼一回事,當普通人又是怎麼一回事。」

三百多年後,這一切有什麼重大的改變嗎?沒有。不同的是,現代人不想打仗,不想當國王,人們想得更多的是錢,是色,是名,是國王以下的官位,是一切虛浮而功利的東西。「我們是如此狂妄,竟然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們,甚至是後來者,哪怕那時我們已經不在人世。我們又是如此虛榮,哪怕我們周圍只有五、六個人的尊敬,就能使我們開心和滿足。」我們不只是脆弱的蘆葦,我們更是平庸的蘆葦,是深深地沉湎於世俗的蘆葦,溼漉漉的葉片墜滿了簡單而低俗的欲望。或許,這就是普通的芸芸眾生不可擺脫的命運?

因此,我們這個世界需要哲學家和思想家來澄清一些迷惘,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滿足於人生表面的光怪陸離和虛華。思想是一個人的靈魂,既沒有主見、又沒有自己思想的人是淺陋和可怕的。一個人如果沒有帶著思想去生活,那麼,他只是活著,而不是生活,更不可能擁有富有意義的人生。我們應該成為一個熱愛思想的人,正是思想使我們有別於其他動物,並持有一份尊嚴。

既然人是一根脆弱的蘆葦,那麼,思想的纖維不是可以讓這蘆葦結實一些嗎?

《思想錄》一書為哲學和宗教方面的探討提供了豐富的源泉,成為人因思想而偉大的一個證明。《思想錄》本來有可能改寫啟蒙運動與理性主義思想在法國和歐洲的發展史,可惜帕斯卡英年早逝,只留下了一部尚未完成的手稿。其中有些部分業已大致成章,斐然可讀,文思流暢,清明如水;還有些部分則尚未定稿或僅有提綱,言簡意賅或竟致不成語,使讀者很難看懂。本書是帕斯卡原著的精選譯本,是集帕斯卡思想之大成的作品。書中對原著中某些缺乏連貫性和用詞晦澀難懂的內容,進行了適當的增刪和改動,目的就是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帕斯卡的思想。

帕斯卡的《思想錄》,這一超越時空的經典哲理散文,它不但屬於歷史,而且超越歷史,彷彿不死的靈魂在其中永存,正因如此,我們在閱讀時能感受到一種靈魂覺醒的驚喜。《思想錄》就像一葉智慧的扁舟,帶你駛離浮華虛空的彼岸,更是一次走近大師的心靈之旅,幫助我們從精神的噩夢中甦醒。

目次

序言
人的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
雄辯的藝術
說服的理由
心靈的影響
雜議語言
優雅和美麗的標準
真誠的評判
人沒有上帝是可悲的
人缺少心靈
人必須自知
論人的狀況
生活的感悟
人在自然中到底是什麼
人的感官不能感受無限
人兩種相反的品性
跛腳的精神
論想像力
謬誤的來源
習慣的力量
論自愛
來自別人的惡習
判斷的可靠性
論變化無常
人不甘寂寞
論娛樂
願望難以滿足
人因為思想而偉大
人的狂妄與虛榮
真正的朋友
論痛苦與快樂
對不幸的思考
掌握現在
論靈魂不朽
沒有光明的可恥
天堂與地獄之間
有限消失在無限面前
為上帝存在下賭注
論信仰
習俗是正義的本質
強權是世界的帝王
權力的特性就是能保護
尊敬的原因
論法律
暴政是將強權發揮到極致
人人渴求普遍的美好
人的偉大和悲哀
我們應該愛上帝
人類天性腐化
論欲望
整體的利益
真正的宗教
義人的表現
自我完善
做人的節操
道德的思索
懷疑主義
人生就是一場夢
理性和激情的內戰

書摘/試閱

人的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

人擁有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數理思維與直覺思維。這兩種思維具有本質上的區別。

在數理思維中,原理是顯而易見的,但卻遠離日常的運用。由於習慣的原因,人們的思維很難轉到這上面來,倘若稍稍轉向這一方面,原理就不難看清。如果誰從這些清晰的原理中做出錯誤的推理,那麼,他的思維一定非常混亂。

在直覺思維中,原理就在每個人的眼前,就在日常的運用中。人們只要睜眼去看,無須費力,這只是眼光好壞的問題。眼光必須好,因為原理如此微妙而眾多,以至於人們不可能不發生錯漏。漏掉一個原理就會導致錯誤,因此,人們必須有足夠敏銳的眼光,要看到全部的原理,而且還要有精密的思維,切不可從已知的原理中做出錯誤的推理。

如果有敏銳的眼光,所有數學家都會是直覺的,因為他們不會根據已經掌握的原理進行錯誤的推理;如果思維直覺的人去注意那些他們不熟悉的數學原理,則會具有數理思維。

因此,一些思維直覺的人沒有數理思維的原因,是他們根本不願意將注意力轉向數學原理。然而,數學家之所以不能進行直覺思維,是由於他們對眼前的東西視而不見,而且習慣於精確簡潔的原理,沒有仔細檢查和整理好原理就不願開始推理,當一些原理不允許進行整理的時候,他們就會在直覺的事物中迷失方向。這些原理很少是被看出來的,它們是感覺出來的。對於那些本身無法感知這些原理的人而言,要讓這些原理被感知,是無比困難的事情。這些原理如此精細而繁多,以至於要感知它們就需要有細緻而又明晰的感覺,並在感知時做出適當的判斷。但大多數情況下不能用數學裡的秩序來展示,因為這些原理並不是以數學的方式為我們所獲知的,也因為這事做起來將是永無止境的。我們必須一眼就能看出那個事物,而不需要推理,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應該如此。

所以,數學家很少是直覺的,而思維直覺的人也很少是數學家,正是因為數學家想要以數學的方式處理直覺的事情,想要以並不屬於這一類推理的方式,先是以定義,接著用定理來處理它們,這樣一來他們就把自己弄得非常荒唐可笑了。並不是說我們的思維不能這樣推理,而是說它在默默地、自發地進行著,沒有機械的規則,因為沒有人能表達直覺思維的原理,而且只有很少的人才能感覺到它。

反之,直覺思維的人由於習慣於看一眼就做出判斷,所以,面臨自己毫不理解的命題,並且進入這些命題又要透過他們所不習慣的、枯燥無味的、需要仔細研究的定義和定理時,他們往往會驚慌失措,以至於退避三舍、神情沮喪。

然而,思維遲鈍的人永遠無法進行直覺思維,也無法進行數理思維。

數學家們有著嚴密的思維,所有的事物都要以定義和定理的形式向他們解釋,否則他們就會因犯錯而讓人無法忍受,因為只有在原理十分清楚的時候,他們才會是正確無誤的。

僅憑直覺思維看待事物的直覺者,沒有耐心進入思辨性的和概念性事物的根本原理中,這些原理是他們在世界上從未見到的,完全脫離日常生活。

正確理解的途徑各式各樣。有些人在某一類事物上有正確的理解,但在另一類事物上則並非如此,往往誤入歧途;有些人僅僅根據幾個前提就可以很容易得出結論,這顯示了他們敏銳的判斷力;還有些人在前提較多的情況下很容易得出結論。

例如,前者很容易就能掌握流體靜力學,流體靜力學的前提很少,但結論卻要非常精細,只有極其敏銳的人才能得出這樣的結論。雖然如此,這些人可能並不是偉大的數學家,因為數學包含大量的前提。也許有一種智力能輕鬆地從少數前提中追根究柢,卻無法對包含大量前提的事物深入探究。

因此,便存在兩種智力:一種能敏銳而深刻地看透既定前提的結論,這是精確性的智力;另一種能理解眾多的前提而不致於混亂,這是數理方面的智力。前一種智力,有力而精確;後一種智力,全面而廣博。一種智力可以在沒有另一種智力的情況下存在,智力可能是強大而狹隘,也可能是全面而脆弱。

習慣於憑感覺下判斷的人不理解推理的過程,因為他們往往看一眼就理解,並不習慣於追求原理;反之,習慣於根據原理推斷的人不明白感覺上的事情,因為他們尋求原理,卻沒有一眼看透的能力。

感覺屬於判斷,正如科學屬於智力。直覺是判斷的一部分,數學是智力的一部分。

【沉思】

以研究帕斯卡著稱的法國學者維克多曾經說過:「如果整個法國文學只能讓我選擇一本書留下,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留下《思想錄》,它是一個崇高的純粹法國天才的標本。」

毋庸置疑,帕斯卡的確是一個天才,他僅活了三十九歲,卻是世所公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哲學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錄》表現出對人類問題的極大關注。

帕斯卡的言語,飽含理性的思考,我們的閱讀也應該有靈魂的參與——在閱讀的同時自我發現、自我成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92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