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母親節暖心加碼,點我領取「限時加碼券」
中國歷史文化地理(全2冊)(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歷史文化地理(全2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08 元
定價
:NT$ 648 元
優惠價
8756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歷史文化地理》是享譽國際的地理學家陳正祥先生的代表作,兼具現代地理科學的專業視角和宏闊的歷史視野。作者學識廣博,研究角度獨特,重視從正史、方志、遊記等各類傳統典籍中汲取素材,縱論中國大地上的大江大河、名城古跡,展現了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的時代變遷及相互影響,以及其對中國文化精神特質的塑造。作者見識深邃,論證細密,並且非常重視數據的力量,不遺余力地製作了大量精致圖表,化繁為簡,堪稱妙品。

作者簡介

陳正祥(1922—2003),國際著名地理學家、生態學家。祖籍浙江海寧。1942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地理系。1945年之後,留學澳大利亞、日本、英國等國,獲地理學博士學位。曾在臺灣大學任教,並創辦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和“國際研究中國之家”,後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地理學講座教授(第一位被任命為英制大學講座講授的中國人)、東京大學特級教授等。

陳正祥教授研究領域廣泛,著述豐富。據統計,1932—1992年間,他撰寫了中、英、德、日等4種文字的著述共計624種,其中專著和專刊256種、論文368篇,這在國際地理學界juewu僅有,其早期關於祖國西南、西北、海南島等地的著作,至今仍是研究這些地區的寶貴歷史文獻。國際地理聯合會前會長卡爾·特羅爾(Carl Troll)稱其為“中國地理學界第一人”,並推崇其為“東方的亞歷山大·馮·洪堡”。


名人/編輯推薦

◎作者陳正祥在國際地理學界享有崇高聲譽,是英制大學首位中國籍講座教授,也是中國學術界數據可視化的先驅。

◎《中國歷史文化地理》兼具現代地理科學的專業視角和宏闊的歷史視野,展現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的時代變遷及相互影響,以及其對中國文化精神特質的塑造。


中國文化是全世界延續最久、影響最大的文化,它發源於黃土地帶,然後向周邊擴散,波及整個東亞和東南亞,並向西伸入西域。在秦漢和唐宋時代,中國文化曾放發無比的光輝。自北宋王朝滅亡,中國文化開始失落;但在廣闊的漢文化圈內,經濟開拓繼續向南方發展,生產技術仍不斷有所改進。

漢文化基本上是農耕文化,特別是水稻的栽培。稻米是人類最好的糧食。漢文化愛好和平,努力建造城池來抵御侵略。大批城池成為中國特有的地理景觀。

農業的高度發展,需要適當的水熱條件。中國文化中心的從西北移向東南,一方面固然是不斷受到遊牧民族的壓力,但也受到東南地區較佳生產條件的吸引。科學實驗知識告訴我們,在同樣的耕作技術下,愈炎熱濕潤的地方,農業生產的效果愈好,但當然也有限制。從華南而南洋,乃至澳大利亞的北部,都很適宜漢文化的發展;又因為漢文化是緩進的、和平的,它的自然發展會給各地的原居民帶來安定和繁榮。唯此項自然發展,受到了歐洲侵略勢力的阻撓。

十五世紀初葉明王朝偉大航海事業的中止,是漢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捩點,中國的勢力從印度洋和非洲東部退縮,給歐洲人以機會,讓他們紛紛搶奪新世界。明代中後期蒙古殘余勢力的侵擾長城內外,倭寇的不斷襲擊東南沿海,兩面夾攻,更削弱了中國的勢力。亞洲人內爭方殷,歐洲人傾巢而出,侵占了全部所謂新土地。這是漢文化和歐西文明發生差距乃至優劣倒置的基本原因。到了十八、十九世紀之交,歐洲的殘暴勢力終於侵入亞洲。

歐洲人要掠奪亞洲的資源,並確保新侵占的土地,關鍵在乎能否阻擋中國勢力的南下。因為當時在力量的對比上,可能抵抗他們邪惡勢力的便只剩下古老的漢文化。於是他們首先殘酷地屠殺漢文化前哨城市像馬尼剌[拉]、巴達維亞[雅加達]等地的華僑,後來又想出利用鴉片毒害中國的狠辦法。英國人大做鴉片生意,先摧毀中國人的健康,再麻痹中國人的意志,然後以真刀真槍,劫掠中華大地美好文物,並且破壞不能搬走的!

鴉片戰爭對漢文化的打擊是空前的,它揭穿了當時中國人的虛弱,破壞了漢文化在東亞和東南亞的傳統突出形象;科學和技術的相形見絀,使有煙毒後遺症的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從此中國的經濟和文化力量,無法繼續向南擴張。中國過剩的大量人口無法向外移殖,接著連漢文化本身,也受到了可怕的腐蝕,直到今天!漢文化圈的外圍,包括日本、朝鮮和越南等,一向崇尚漢文化的,都遭遇極大的震蕩,開始懷疑這古老文化的優越性,爭相擺脫漢文化的影響,轉而接受歐西的文明。日本的明治維新以及稍後的所謂日英同盟,都是鴉片戰爭的附屬產品。

優美中國文化的如此失落,好似美滿家庭因不肖子弟吸食鴉片而突然破產,曾長期令人迷惘!中國文化經受這惡毒的打擊,難道永遠不得翻身?我不相信。中國文化如果真的不能復興,中國人就要永遠做世界的二等公民!於是我發奮努力,多多旅行,用功讀書,一直使自己在地理學研究上遙遙領先,最後主持了包括各國專家學者的世界農業地理委員會。我在北非各國考察並指導沙漠灌溉,首先把中國人的影響力帶回非洲!

據說我還是第一個直接選任英制大學講座教授的人,但我從來不講求這些!我只做每一個知恥中國人應做的事。1952年美國地理學會慶祝創會招請的地理學家中,我是亞洲的四人之一;1957年日本承擔召開國際地理學會首次在亞洲舉辦的區域會議,因其時未脫窮困,舉辦方發表的邀請名單僅有十一人,我是亞洲的兩人之一;1959年是現代地理學之父洪包德[堡]逝世一百周年,柏林地理學會聯同國際地理學會邀請的亞洲學者,我是三人之一,並且是全體一百人中最年輕的一人。這些我做到了,其他只會空喊復興漢文化的人,又做出了一些什麼貢獻?

我從臺北轉職到了香港,很想對鴉片戰爭的發源地做一番實地考察。英國人以香港作基地,對中國欺辱搜括了一百多年,我誤認他們已知罪疚深重,要從事懺悔,想做點善事,才創辦這所新大學,我可能對此做出貢獻。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到香港後不久,便發覺鴉片戰爭的邪惡意識及犯罪形象依然存在!

要挽救中國文化的沉淪,阻止它的繼續被腐蝕,進而恢復它固有的光輝,我想這一代的中國人實應負擔較多的責任。為達成此項目標,首先要認識中國文化,而我願以身作則。我一直是念理科的,有了這個信念之後,就得改變我的研究方向,用文史哲的知識代替腦海裡的符號同公式。有幾段頗長的時期,我只讀中國的古書,樂而忘倦;所訂購的科學書刊,任其塵封。終因文史的根基不夠好,進步甚為緩慢。所寫的有關論文,多數屬於嘗試性質。

本書所收的文章,大部分發表過,但不見得都很成熟。《中國文化中心的遷移》,是1979年在日本廣島大學和國土地理院的講稿,稍後又刊載廣島大學《地理科學》季刊第32期。《方志的地理學價值》是1964年我就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時的就職演說,也就是英國制大學的所謂Inaugural Address,曾經由該大學印刷發行。上述文章,皆或多或少經過了修訂。《北京的城市發展》,是國際研究中國之家於1977年出版《中國研究叢書》第三號《北京》一書的摘要。《長城和大運河》是殘卷。我在過去三十年間,對長城和大運河曾收集大批資料,包括地圖和照片,兩者皆可單獨成書;但1977年底離開中文大學時,大部分稿子都不見了。大運河的因為摘要油印過,部分賴以保存。

在學習過程中,我體會到文化地理和歷史地理實難以嚴格劃分;譬如地名,它是文化地理的一個構成部分,但卻追隨歷史而不斷改變。我最近所寫的另外七八篇論文,體系倒比較完整,有朋友勸我應先發表《中國歷史地理》一書。但我總覺得中國靠歷史吃飯的人太多,對此應該特別小心謹慎;同時內地近年從地下發掘出了許多古文物,必定有一些可充實我的歷史地理著作,不妨再等待數年。因此才決定先出版這一本書。我知道應該提到而未能觸及之處尚多,可是我目前的研究工作實在太忙,無法面面顧到;若有缺失或不妥當,希望讀者指點和批評。

我的研究考察旅行,尤其是在東亞,使我深信漢文化並非單獨屬於中國人,而是為整個東亞人民所共有。我和我的許多日本朋友,都認定漢文化是很優美的文化,特別是在精神感召方面,否則它不可能延續得這麼長久;漢文化圈是一個偉大的地理單元,否則它不可能養活十二億人口。

放眼世界,局勢激蕩。我呼吁廣大漢文化圈人民的大團結,用較大的經濟、文化聯合力量,迎接非常艱難但也可能轉運的二十一世紀。我們要忘卻過去的是是非非,而努力爭取將來。日本人應該放蕩胸懷,盡量消除因狹窄生存空間所產生的偏激。我們應該互相了解,加強合作。我一直就想通過我的學術研究,特別是文化地理的研究,能對促進漢文化圈人民的了解和合作有所貢獻。或許也就是這個心願,才引導我在艱苦的環境中不斷努力工作。

1980年9月25日於日本廣島


書摘/試閱

《中國的城》節選


中國自古為農業社會,初期所發展的城市主要是農產品集散中心。農民把產品運送到市集去,回程要購買一些日用品或補充農具和陶器。這就使市集出現制陶和冶煉等手工業。在邊界地區,還產生實物交換的貿易,例如以絲和茶交換馬匹及毛皮之類。這也會產生市集。市集的人口增多,生活的需要也隨之增加,而以商販和手工業為生的,也漸向城市集中,於是城市的範圍日益擴大。城市愈擴大,商業和手工業愈興盛;這是互為因果、循環影響的事。

中國城的規模,尤其是城墻所包圍的土地面積,遠較歐洲及日本的城堡為大。中國城不但包括民居,還有農田、園圃、山林、川泉。這並非完全為了保護老百姓,也是為持久性的防御設想。城中有農田和水利,圍城的威脅可以減少。若干大城,其內有大片空地;配合水源,開關為公園或遊玩地區。古代長安的曲江,洛陽的天淵池,開封的龍池,南京的玄武湖,北京的三海以及濟南的大明湖等,都是佳例。只有這樣的格局,人民心目中才會起“大亂在城,小亂在鄉”的念頭。福建的泉州城,在1945年經航空測繪訂正的地圖上,仍有四分之一是空地。民國初年完成的二萬分之一蘇州城圖,顯示城內也還有不少農田。(參閱陳正祥《中國地圖學史》附圖,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1979年出版)

中國較大的城,特別是在北方的,給水每有困難,常須從城外遠處引河水入城。我在《北京》一書中,已做出了詳細的論述。現再以洛陽為例,說明引水對於城內土地利用的影響。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十):

元豐初,開清汴,禁伊、洛水入城,諸園為廢,花木皆枯死,故都形勢遂減。四年(1081),文潞公留守,以漕河故道湮塞,復引伊、洛水入城;入漕河,至偃師,與伊、洛匯,以通漕運,隸白波輦運司。詔可之。自是由洛舟行可至京師,公私便之。洛城園圃復盛。

中國的城,多數造得很高大。根據方志的記載,低的也有5米,高的則達18米,防御的功用顯著。用軍隊衝殺,很難越過城池。比較有效的攻城辦法,是挖地道、架云梯或用水淹。中國歷史上曾發生過和這些行動有關的無數故事!歷史小說對這些故事的描寫有聲有色,非常生動精彩。

周文王征伐商朝西部主要同姓諸侯崇國,就是利用鉤梯、臨車、衝車等攻城器械,攻陷崇城,一舉滅掉崇國。

西漢景帝三年(前154),以吳王劉濞為首、包括邯鄲的趙王劉遂在內的七個諸侯王,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漢王朝為維護統一,堅決出兵打擊。《漢書·高五王傳》關於出兵趙國,有這樣的一段記載:

漢使曲周侯酈寄擊之,趙王城守邯鄲,相距七月。吳、楚敗……欒布自破齊還,並兵引水灌趙城。城壞,王遂自殺,國除。

《明史·莊烈帝本紀》(卷二四):

崇禎十五年(1642)夏四月癸亥,李自成復圍開封。……九月壬午,賊決河灌開封。癸未,城圮,士民溺死者數十萬人。

在金朝末年,也就是滅亡前兩年,蒙古兵圍攻河南歸德城,久攻不下,曾經發生過如下的一件弄巧成拙的趣事。

《金史·石盞女魯歡傳》(卷一一六):

正大九年(1232)二月,以行樞密院事守歸德。……方大兵圍城,議決鳳池大橋水以護城。都水官言,去歲河決敖遊堌時,曾以水平量之,其地與城中龍興塔平,果決此口則無城矣。及大兵至,不得已遣招撫陳貴往決之,才出門,為遊騎所鈔,無一返者。三月壬午朔,攻城不能下,大軍中有獻決河之策者,主將從之。河既決,水從西北而下,至城西南,入故濉水道,城反以水為固。求獻策者欲殺之,而不知所在。……五月,圍城稍緩,頗遷民出城就食。

內蒙古昭烏達盟(今赤峰市。編按)的寧城,曾是遼代的中京,1958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發掘。這座城經過遼、金、元、明四個朝代利用,也有外城、內城和皇城;城門、道路、宮殿、官署的布局,明顯模仿了中原的都城制度,是契丹族接受漢文化的一種表現。從遼穆宗開始,契丹受漢族的影響逐漸加深,遼代墓葬中反映了此項演變;在興宗重熙以後的遼墓中,表現得更為明顯。

東北地區在草原和森林交接地帶,也很早就建築城堡了。黑龍江肇東縣(今肇東市。編按)八裡城的金代城堡遺址,曾經正式發掘,城周4公裡,開有四門;門外有甕城;城外壁布置馬面,環繞壕溝。從城的建築和出土的許多武器觀察,這裡可能是一處屯軍的城堡,但同時又出土了大批的鐵農具,而且種類繁多,形制和中原地區相似,表明農耕已到達這一帶。牛、羊、豬骨和三股倒刺魚叉的發現,證明居民兼營家畜飼養和捕魚。就當時的政治情勢說,這些農民可能大部分是金人從中原擄掠來的。類似八裡城的屯軍城堡,在松花江流域尚有不少。

中國所有的城,並非完全為漢人所筑。古代和漢族交錯雜處的少數民族,稍後也學會了筑城,用以防範漢族的進侵。例如分布在陜西涇河和漆河以北的義渠,就曾經建造了許多城。《史記·匈奴列傳》(卷一一○):“當是之時,秦晉為強國。……岐、梁山,涇、漆之北有義渠、大荔、烏氏、朐衍之戎。……其後義渠之戎筑城郭以自守,而秦稍蠶食;至於惠王,遂拔義渠二十五城。”《水經注》引《晉書》:“涼州城有龍形,故名臥龍城;南北七裡,東西三裡,本匈奴所筑也。”

云南洱海地區南詔早期所建的城,一般都很小。例如劍川縣鄧川舊城東北1公裡的城址,建在背依大山、西憑深塹、東臨彌苴河的山岡上,用夯土筑成,面積僅3,000平方米,顯然是南詔學習漢人筑城,用來防御漢人的。大理的太和城、羊苴咩城以及劍川的羅魯城,面積也都很小。但昆明一帶九世紀中期以後所建的城,像拓東城和喜洲的大厘城,卻在交通便利的平地上,面積也比以前的城擴大。這反映了南詔晚期政局的比較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西藏的主要寺院,也建有城。例如日喀則西南的薩迦,便有高大的城堡,形制完全模仿中原。薩迦分南寺和北寺,而以南寺為主寺。寺的東、南、西三面俱設街道,隔街建有石砌的多層平頂僧房。南北兩寺共收藏三萬函藏文書籍,除佛經外還有文學、傳記、天文、醫藥等書籍,大多數是14世紀以前之物。日喀則東南的夏魯萬戶府城址,平面作正方形,四隅有角樓基址,四壁各開一門;門外有甕城,城周掘壕。著名的夏魯寺在城的東南部,占了全城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寺外壁的東墻上,鑲嵌了以藏民生產為內容的石雕版畫,其中有農耕、紡織、制陶、冶鐵、營造等圖像。寺的大殿使用了重檐歇山屋頂,鋪有琉璃瓦;梁架結構也採用漢式,還有小木做裝飾。這些表明了西藏文物和中原地區的淵源關係。

帝國聲威空前強大,而國都之城非常簡陋的,似僅有和林一例。和林亦作哈拉和林,為蒙古初年三帝駐蹕之地,到元世祖遷都燕京,尚尊稱其地為上都,並建置嶺北行中書省以資守護。《元史·地理志》說太祖十五年(1220)建都和林,但當時只有行帳,到太宗七年(1235)才筑城垣。歐洲旅行家魯不魯乞(Guillaume de Rubru-quis,約1215—1270)到達和林時,其地已筑有土墻,位置在和林川的東岸。他描述此土城為龐大蒙古帝國商路的焦點,常有外國商人及使節來到,城內有許多從各國俘虜來的工匠。城四周的土墻,開有四個城門;在每一城門旁邊,有一個指定的市場。東門旁邊的市場買賣谷物,西門旁邊的市場買賣綿羊和山羊,南門旁邊的市場買賣牛只和車輛,北門旁邊的市場買賣馬匹。蒙古人當時建造這座土城,一定是很勉強的——因受到漢文化的傳統影響,不得不筑以阻擋牛馬駱駝而已。當時蒙古騎兵耀武亞歐大陸,各國使臣奔走和林,不絕於途。其中頗有些人,對和林做了記載。只是和林遺址,不在目前我國境內,暫且不去提它。

中國城市的形態,絕大多數是方形的。在平原地帶,特別是較小的城,形狀常呈正方形。使用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可在華北平原找到許多例子。正方形的城,包括的面積最大;中國人筑城,講究以最低成本,取得較大的面積,於是正方形便成為中國城的傳統形制。試觀古代的國都,從西安、洛陽、開封到北京,所有的城都是方形的。北京一地,從戰國時代燕國的薊算起,曾建造過五個大規模的城,但都是方形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6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