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拔一根頭髮,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101個哲學的日常體驗(長銷經典紀念版)
滿額折

拔一根頭髮,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101個哲學的日常體驗(長銷經典紀念版)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8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把玩哲理,顛覆日常!
哲學超現實全體驗!

【法國哲普書暢銷傳奇.經典紀念版】

選定一段時間.擷取一批素材.催化一種作用

跪著朗誦電話簿/在陽光下觀察灰塵/頌揚聖誕老公公
邊喝水邊尿尿/尋找藍色的食物/想像身體器官堆積的模樣
⋯⋯101種異想天開卻簡單上手的「玩轉哲學」生活處方箋!

這是一本消遣性質的書。
它試著以輕鬆的方式點出生命要義。
重要的問題不一定與無聊瑣事相對立,無意義的事也能發人省思,
微不足道的事會引領你思考嚴肅的課題。
深度本就源於淺薄。當然,並非必然如此。
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不見得一出現就富含哲思。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再平凡不過的情境,
都可能引發無數令人驚異的哲思。
如果我們願意承認哲學不是一種純粹的理論。

這本書的主要目的:
製造契機,讓你藉由做某件事、說某些話,而有驚奇的發現。
創造一些微不足道的啟動事件,讓你在「玩」的過程中,貼近事物根本。
書中描述的每一項體驗,都要靠你親自去體會。

如果這本消遣性質的書籍是有用的,主要還是因為它為你起了個頭,
設計了一些異乎尋常、刻意的、必要時還略顯荒誕的小體驗。
每種體驗的過程不同,最後的結論也不盡相同。

你只要去實踐就成了。

這本書可用以下兩個短句概括:
──「你到底要怎麼樣 ?」
──「你要往何處去 ?」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一〇一篇生活哲學思考實驗短文構成,每篇敘述一項輕鬆上手、當下即可身體力行的日常實驗,足以大量引發感官上的騷動與體悟。這些實驗包括:吃過量、在墓園裡狂奔、在陽光下觀察灰塵、跟著螞蟻動、凝視一隻鳥的死屍、讚美聖誕老公公、在心裡策劃謀殺、複誦尋常物件的名稱以掏空字意、邊喝水邊小便、跪著朗誦電話簿、在腦海中削蘋果⋯⋯等。這些實驗讓讀者清楚感覺到,一件平淡無奇的事物可以變得這般奇特。條理分明的步驟解說,簡單可行到有如尋常的「How-to」,但目的卻非常「哲學」:我們的生活習慣與成見將因此錯位不安、打亂重塑,構築我們身分、言談及時空關係的確定感,也將澈底瓦解,換來形而上的觀想。讀者可以同時在肉體與精神面產生全新體驗,對生命也會有更脫俗的認知。



101種哲學日常挑戰

吃過量/抗拒疲勞/數到一千/跟著螞蟻動/淚灑電影院/嘲笑一個觀念/自覺永垂不朽/
在墓園裡奔跑/聽自己的錄音/忍受囉嗦的人/呼喊自己的名字/在腦海中削蘋果/
切斷電視的聲音/杜撰時事的標題/凝視一隻鳥的死屍/認出一件兒時的玩具⋯⋯
===========================================
朱嘉漢/小說家
苑舉正/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幾米/繪本作家
黃雅嫺/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感同身受.強力推薦(按姓名筆畫排序)
===========================================
【各界好評】

德瓦重現了羅蘭.巴特式的奧妙,那是一種書寫,既屬於私我的,又充滿哲學意涵,細緻卻又嘲諷有加。遊走於評論與小說、理論與實踐之間,既是寫實主義,又帶有《神話學》的風采。
――《世界報》(Le Monde)

這本書雖然奇特但卻非常有用,無疑是對有志投入哲學歷險的讀者最佳的精神食糧。
――《快報》(L’Express)

這是一種讓你可以更像一名哲學家的思想實驗,每日演練一則,使你神清氣爽。
――《新觀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

書中所展現的不是偉大真理的鑽研,卻是教我們如何過更好的生活。
――《費加洛文學雜誌》(Le Figaro Littéraire)

德瓦在輕描淡寫之間,讓這野蠻的世界在哲學中獲得滋養,變得更加親切與輕盈,同時也不那麼因循於習常。
――《鴨鳴報》(Le Canard Enchaîné)

作者簡介

羅傑-坡爾.德瓦(Roger-Pol Droit)
法國當代知名哲學家、暢銷作家,亦擔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撰著歷史、哲學相關著作數十餘冊,譯為多種語言,讀者遍布全球。訪談過多位哲學大師,如傅柯、李維史陀、哈伯瑪斯等。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法國國家生命科學倫理諮詢委員會委員。

目次

0. 日常生活的小探險
1. 呼喊自己的名字
2. 掏空字意
3. 遍尋不著「我」
4. 只讓世界存在20分鐘
5. 星星落在下方
6. 視眼前景物為一開展的畫布
7. 遺失某物又忘了是什麼
8. 知道早上置身何處
9. 自己挑起短暫疼痛
10. 自覺永垂不朽
11. 盲目撥電話
12. 旅行後回到自己的房間
13. 邊喝水邊尿尿
14. 在雙手之間做一道牆
15. 在黑暗中行進
16. 冥想世界所有的角落
17. 在腦海中削蘋果
18. 想像身體器官堆積的模樣
19. 幻想自己在高處
20. 想像自己瀕臨死亡
21. 試著衡量生命
22. 數到一千
23. 恐懼巴士的到站
24. 在墓地裡奔跑
25. 像瘋子般玩樂
26. 觀察窗邊的女人
27. 創造生命
28. 從車內看人
29. 跟著螞蟻動
30. 吃一種不知名的東西
31. 在陽光下觀察灰塵
32. 抗拒疲勞
33. 吃過量
34. 假扮動物
35. 凝視一隻鳥的死屍
36. 認出一件兒時的玩具
37. 無所事事地等待
38. 試著什麼都不要想
39. 上美容院
40. 閉著眼睛淋浴
41. 在太陽下趴著睡覺
42. 到馬戲團一遊
43. 試穿衣服
44. 認真書寫
45. 在壁爐內生火
46. 知道自己要說什麼
47. 淚灑電影院
48. 與多年不見的朋友重逢
49. 逛舊書店
50. 變成音樂
51. 拔一根頭髮
52. 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
53. 獨自上街頭示威
54. 待在吊床上
55. 杜撰時事的標題
56. 聽短波
57. 切斷電視的聲音
58. 重返看來變大的童年嬉戲地
59. 習慣吃某種不喜歡的食物
60. 禁食一段時間
61. 低聲抱怨10分鐘
62. 駕車穿越森林
63. 毫不猶豫地付出
64. 尋找一種藍色的食物
65. 成聖或成為劊子手
66. 找回失落的記憶
67. 凝視另一人熟睡
68. 找一個假日工作
69. 視人類源起為一種謬誤
70. 置身「小舉動」的世界
71. 切斷電話
72. 向所有人微笑
73. 進入一張畫作的空間
74. 大白天從電影院出來
75. 潛入冷水裡
76. 尋找永恆的景致
77. 聽自己的錄音
78. 稱讚一位陌生女人很美
79. 相信一種氣味的存在
80. 甦醒時不知身在何處
81. 走下無止盡的樓梯
82. 消滅激動的情緒
83. 使瞬間成為定格
84. 整理一間房間
85. 嘲笑一個觀念
86. 消失在露天咖啡座
87. 在自家划船
88. 在夜裡閒逛
89. 依戀一個物品
90. 頌揚聖誕老公公
91. 跟孩子玩
92. 純粹碰運氣
93. 跪著朗誦電話簿
94. 想想別人在做什麼
95. 到處演戲
96. 在腦中殺人
97. 漫無目的搭捷運
98. 拿下手表
99. 忍受囉嗦的人
100. 晚宴過後做整理
101. 尋找輕柔的愛撫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1. 呼喊自己的名字

時間:約20分鐘
素材:一個安靜的房間
作用:從自我中抽離

選一個安靜、最好沒有太多家具的房間,席地坐在中央。先專注於靜寂片刻,因為待會兒你得練習說與聽。專心聆聽四周極其微弱的聲響,要不了多久,這平和沉靜的氣氛將會中止。準備開口打破沉寂。
高聲唸出自己的名字。一個字一個字唸清楚,重複唸,大聲地唸。就好比你從遠處呼喊一個人,他一直沒聽見。想像自己在叫喊一個認識的人,對方卻沒察覺到。你可能隔著一座田野呼叫、在河邊朝船上的他呼喊,或從一間屋子朝另一間屋子叫喊。
一開始的十五或二十次,你只會覺得自己像在自言自語,呼叫一個不在現場或難以接近的人,行徑有些荒唐可笑。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會徒勞無功地,一遍接一遍以各種聲調、拉長聲呼叫。繼續下去,反正房門是關的。慢慢地,你開始有被呼喚的感覺。最初模模糊糊,不易察覺,遲疑又不大肯定。此時最好坐定,專注於這個內在與外在不穩定平衡的狀態。再次機械式、無意識地大聲重複叫自己的名字數十次。這才意識到,那的確是你的聲音,但那也是從另一頭傳來的別人的聲音。
你的聲音並未一分為二。當然,人,也沒有分成兩半。只是你覺得自己彷彿成了兩面人,出現內在分裂的現象。是你在叫名字,卻不自覺;也的確有人呼叫你的名字,只是你不知叫聲從何而來。或許你跟別人一樣,很清楚「喊人」與「被喊」的都是自己,「你們」其實是同一個人。你雖然知道「你們」就是「你」一人,卻不再像過去感覺那麼實在與篤定。呼喚與被呼喚的似乎是同一人,又像是不同的兩個人。
這個經驗可以讓你於內在與外在世界、呼喊與聆聽的情境遊戲中,感受一段時間。你會覺得奇怪,這個平常再熟悉不過的名字,有時竟變得如此遙遠,也會領悟到:只有自覺是另一個人的時候,才有可能呼喊自己的名字。平時只有別人會這麼叫你,你怎樣都不可能如此稱呼自己。持續做下去,每隔一段時間就喊一喊自己的名字,有時扯開喉嚨呼喊也無妨。這麼做會引起小小的不自在,但感覺也不壞,還可以稍微從自我中抽離開來,在略微混亂的情境中自處片刻。
那麼最後該如何擺脫混亂?以什麼方法敉平兩者之間的距離,使之重新合而為一?
你只要以強而有力的聲音、再自然不過的態度說「是的,我做到了!」就可以了。

2. 掏空字意

時間:約2至3分鐘
素材:手邊的東西
作用:去除象徵意義

無須固定的場所,也沒有特定的時間。只要能確定呼叫的聲音沒人聽得見。在練習的過程中,最好不受干擾,免得你因害怕成為笑柄,覺得不自在;自言自語無所謂,遭窺視或嘲笑則會影響預定的結果。
那麼,就找個沒人聽得見你的地方吧。看手邊有什麼就拿什麼,日常用品:一枝筆、一只手表、一個杯子,甚至服飾零件,鈕扣、腰帶、口袋、鞋帶都好。只要是平凡的事物,什麼都可以。你已經習慣它的名稱,以及它的存在。對你來說,這個東西向來就有特定的對應字眼。它們的配對是如此自然與正常。
將這個單純、普通、無害的東西拿在手邊。看著它,低聲重複它的名字。譬如,將鉛筆固定在手指間,重複唸:「鉛筆」、「鉛筆」、「鉛筆」、「鉛筆」、「鉛筆」、「鉛筆」、「鉛筆」、「鉛筆」、「鉛筆」、「鉛筆」。你可以繼續唸下去,但時間無須太長,要不了多久,這個原本熟悉的字眼開始變得陌生、僵化,你彷彿在反覆發出一連串奇怪的聲音。一連串愚蠢、無意義、不指涉什麼、不代表任何事物,又顯得荒誕、流暢而刺耳的聲音。
也許你孩童時期已玩過類似的遊戲。所有的人幾乎也都意識過,文字與事物之間的關係是如此脆弱。一旦經過扭曲、抽離,疏遠之後,它們之間的關係就不再簡單,甚至會變得複雜而無意義。原本的文字變成了冷漠、碎散的字眼,一如充塞著虛幻聲響的空殼。
你對事物本身的看法,也將大大改觀。它的材質彷彿變厚、變密、變粗了。與原本習慣對應的名稱剝離之後,它看起來如此奇怪。
這個老掉牙的「分解」遊戲,要不斷重複練習,以便觀察字義流失之後,文字以外的真實粗糙面。換句話說,一如在流暢的散文中尋覓真理。面對一件物品,重複唸好幾次它的名字,最後這些字眼竟然變得毫無意義。這不是很棒嗎?或者讓你覺得可怕?可笑?原本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事物名稱,竟然就像一層脆弱的薄膜,三兩下就給剝落了。

11. 盲目撥電話

時間:20至30分鐘
素材:一線電話
作用:人性化

拿起話筒,開始撥電話。隨便什麼號碼,不必刻意選擇或控制。胡亂按數字鍵,看會出現什麼狀況。剛開始,你多半會失望。占線、撥錯號、靜悄悄沒反應或空號。不通就是不通。除非幸運之至,否則最初的嘗試幾乎都是白費力氣。電話不是亂撥就可以撥通的。存僥倖之心難以竟功,必須有組織地做。
開始時,得根據所在的國家,以及想撥通的地區,決定國碼、區碼,以及總共要撥幾個號碼。當然,你可以時而試國內電話,時而擴大範圍,撥世界其他地區的電話號碼(視個人心情、語言能力及預算而定)。
當然,這絕不是開玩笑,不是學世界各地的青少年用電話惡作劇。這也是在電話撥通後,你必須向對方澄清的第一件事。你開頭可能說:「我是隨意撥號撥通了這個電話。可以告訴我你是誰嗎?」但你也必須盡可能讓話筒另一端的人了解,此舉絕非為了開玩笑。
接下來就情況難料了。有人可能馬上吃閉門羹,聽到掛電話的聲音,有人或許會與曼徹斯特一家鋼鐵公司的總機,開始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對話。你可能會遭到羞辱,或在半匿名的情況下,與前一秒還不認得的人開始建立奇妙的關係。
這種經驗主要不是想教你如何不出門,就交到新朋友或泡上妞。不需要有罪惡感,但這並非你的目的。重要的是去感受人類世界是如此稠密,有時近,有時似乎又無窮遠。隨意撥電話只是在這個稠密的世界裡進行迷你探險的第一步。只能算是微乎其微的歷險。瞬間的不自在,如同在緊湊的日子裡突然出現的一個裂縫或奇特的缺口。你只要掛斷電話,就能重新找回在家的感覺。然而卻不是即刻回神。因為事後總會有些餘音,迴盪在空氣中;或是一些混雜的思緒,存留在某個摸不清的地方。

13. 邊喝水邊尿尿

時間:1至2分鐘
素材:廁所與杯水
作用:敞開

數十萬年以來,無數人經歷過出生與死亡的過程,卻對死後世界一無所知。其實答案非常簡單,也十分有趣。
你跟所有人一樣會尿尿,然後在尿尿以外的時間喝水。但你可能沒想過,如果同時做這兩件事,會是何等光景。以下經驗可以提供你解答。
很簡單,先準備一大杯水,等到有尿意時,就開始邊喝邊尿。盡可能一口氣喝完,中間不要停頓。一種前所未有的奇特感覺會立即出現。你立刻開始幻想,尤其是體驗到一種截至目前為止,你無法想像自己身體可能會有的構造。喝下去的水,似乎直接從膀胱排了出來。要不了幾秒鐘,你就會發現喉嚨─尿道間出現一條直通管道,一條從胃直達膀胱的管道。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絕無可能。但你確實親身體驗過了。
在幾秒鐘之內,你創造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簡化至極的身體,卻是你親身體驗過的身體。沒有腸子、腎臟,不需要時間等待,也省了過濾─滲析的過程。水在你體內垂直流通,新鮮的液體流過你體內,以怪誕卻具體的方式清洗你體內。你的身體似乎由內向外敞開,水在體內與體外靈活地循環流動,就好像宇宙間的流水,或像在進行自動清洗一般。
你可以不定期做一次這項實驗,既不用花半毛錢,還能不時提供你新的發現或驚奇。但可別把它當成了溫泉療法

18. 想像身體器官堆積的模樣

時間:30至40分鐘
素材:解剖板(非強制)
作用:冷酷

出發點很簡單。在人體上可以活動自如的手不足為懼,你甚至察覺不到它的存在。或者,如果它有什麼引你注意之處(纖細、靈敏,或粗短、四方、過短),那是一種有意義、活潑,能馬上帶來許多聯想的特徵。反之,看到一隻無力的、與身體分開隔離的手,你可能會愣住。如果那不是名人的手,只是個石膏模(伏爾泰或蕭邦等人的手),效果就頗令人驚愕了。因此庫頁島人曾切下一名同胞的手,丟在即將啟航的貨船上,只為讓世人知道他們曾經存在過。
如果看到的是一堆手(發揮一下想像力,甚至只是石膏、硬紙板或木製的手),像成堆的物品一樣,一個接一個交疊,情況又有所不同,也許會更糟。萬一是同類型的人體碎塊,像沒用處、來歷不明的東西一般,雜亂疊成一堆,你更容易有種特別不自在的感覺。這跟肉攤扯不上關係。你穿越市場或大賣場的肉舖,可能會有噁心、厭煩的感覺,但卻不會覺得攤上陳列的成堆肉品有什麼稀奇。因為你知道那是日常食用品。
當你想像很多手掌、手臂或許多腳堆放在一起的情景,會有不知所措的反應。因為每一個手掌或腳,都會令人聯想到一個身體,它原本應該與上(或下)肢相連,隸屬於一個整體。另一個原因是,這堆東西本身又令它們動彈不得,使得荒謬落單的器官更令人害怕:擔心如果類似的荒謬遺棄事件發生在我們身上,該怎麼辦。我們對此束手無策。事實上,彼此相似的螺帽排放在一起,情況與其他任何領域的東西一樣容易令人理解。但把人類器官疊放在一起的動機,就讓人百思莫解。
除非真能看到這樣的景象,否則只能靠幻想。想像在你眼前堆放了大約百餘隻小腿,只是一隻隻的腿,它們膚色不一,各種年齡層都有,有的扁平,有的圓圓胖胖,有的布滿皺紋,有小的、也有大到出現靜脈曲張病徵的。毛茸茸、脫過毛、無血色、泛紅、帶青或帶血等不同特徵都有,放得橫七豎八。瞧瞧,有腳趾分開或交疊的,也有的指頭不見了,踝骨血管鮮明可見,甚至膝蓋凸出或模糊難辨。
你可以改用手指、肩膀、胸部來重複這項體驗。接著再以心臟、肺、肝做嘗試,但效果不如頭顱、扭曲的臉、睜開或閉起的雙眼、藍色的唇或大半黏住的頭髮來得驚人,只是前者可能比較令人作嘔。你甚至可以幻想一個不再有活人,所有人都被剁成碎塊、並排成堆的世界,從一個十字路口到另一個十字路口,成堆的人體器官散放在路旁,象徵一種世界新秩序的勝出。

90. 頌揚聖誕老公公

時間:約10分鐘
素材:一個會場
作用:使人重振

不再相信聖誕老公公的存在,被視為是長大的象徵。輕信人言,任人哄騙,或天南地北跟你胡扯的弱小時期結束了。擺脫幼年期好一段時間後,現在的你是強壯的成人了,對事物多半抱持不輕信、不抱幻想的態度,至少已經不會再輕易受騙上當。
你真的這麼有把握?事情就這麼簡單嗎?你相信自己純粹從中獲利了?你變得較有自主性,可能也比較明理。但卻少了些夢想、希望,思想的境界也變狹隘了。聖誕老公公以及所有跟他有關的事物,能讓你留住歡樂童年的片段。臉色紅潤、萬般慈愛的聖誕老公公,看似平凡卻充滿魔力,全身上下散發出溫暖,以及如仙女般吸引人的氣息。閃閃發亮的天堂,隨和又令人安心的世界。你可能想清醒驕傲地略過這些。但或許不大可能。
聖誕老公公會不斷重新出現,只是模樣可能跟你我印象中的好好先生有些出入。換句話說,就是比較貼近現實,外表不再那麼天真無邪。我們繼續夢想。但這一次是以科學、革命或成功之名。因此我們是一邊夢想,一邊認為自己已脫離做夢的年紀。或許還是穿著紅衣、駕著雪橇的聖誕老人比較好。
試試在公眾場合頌揚聖誕老公公。無論在朋友或陌生人面前都可以。說世人沒有好好為聖誕老人辯護是件憾事,說你希望他是真實的存在,並表明希望由立場客觀的專家組成一個委員會,舉辦一次全球性的大調查,以澄清至今仍難解的一些謎團。
記住,聖誕老公公是人類的恩人。長久以來,他年復一年為全球千百萬孩童帶來玩具與夢想。只是聖誕老人的存在仍是最近的事,他還很脆弱。一九五一年法國第戎的天主教徒指稱這名勇敢的英雄人物會威脅到耶穌的存在,會讓原本歲末忙著慶祝耶穌誕生的人分心,因此燒毀了其人頭像。
投入足夠的熱情、信心與熱誠。你心裡究竟怎麼想並不重要。但要盡可能發揮說服力。這項體驗的目的不是要去影響任何人。你只要觀察人們在聽到頌揚聖誕老公公的言詞時,必然會產生兩種不同的反應。有人會聳聳肩,不表贊同,並認為你很愚蠢,傻乎乎的。另一部分的人則會站在你這一邊,提議成立一個捍衛委員會,並立即投入「通煙囪」的工作。你並未失掉一切。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