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德勒茲論文學(簡體書)
滿額折

德勒茲論文學(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6 元
定價
:NT$ 396 元
優惠價
87345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德勒茲論文學》是一本研究德勒茲文學論著的綜合性導讀書。通過對德勒茲討論文學的核心文本的細致辨讀,博格在各章節分別考察了薩克-馬索克和卡羅爾作品中的疾病與健康,普魯斯特作品中的符征,卡夫卡的文學機器、“次要文學”的概念,卡爾梅洛·貝內的次要戲劇,以及T. E. 勞倫斯和貝克特的“視覺與聽覺”,由此對德勒茲研究寫作藝術的方法提供了一套清晰而系統的闡釋。

《德勒茲論文學》把這些研究與其他散見的諸多文本納入貫穿德勒茲全部思想生涯的一般性研究計劃中:將文學看作一種健康,將作家視為文化的醫生。

作者簡介

羅納德▪博格(Ronald Bogue,1948— ),美國佐治亞大學比較文學系榮譽退休教授,德勒茲專家。代表作有《德勒茲與瓜塔裡》和“德勒茲與藝術”系列(《德勒茲論音樂、繪畫與藝術》《德勒茲論文學》《德勒茲論電影》)等。

譯者簡介

石繪,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西方文論和美學研究,譯有《新生》(合譯)。

名人/編輯推薦

細致辨讀,解析天才作家核心文本語言創造

追根溯源,闡釋德勒茲文學理念與哲學洞見


▼作者為美國著名的德勒茲研究專家,本書是其系列著作“德勒茲和藝術”中的一本,另外兩本分別為《德勒茲論音樂、繪畫和藝術》《德勒茲論電影》。本系列專著對德勒茲文學思想進行了全方位、深入淺出的介紹,不失為理想的德勒茲思想入門讀物。


▼德勒茲以其思想艱澀、自創概念眾多而難以理解,本書對德勒茲討論文學、語言和寫作的核心著作進行考察,闡明他對文學在一般社會實踐領域之內的本質和功能的理解,展現了貫穿其生涯眾多文學作品研究的大致思想軌跡。

目次

縮寫表 / 1

導論 / 1

第一章疾病、符征、意義 / 10

詮釋和評價 / 11

馬索克和受虐戀 / 17

意義和表面 / 27

第二章普魯斯特的符征機器 / 40

符征的輻散和詮釋 / 41

符征的再詮釋 / 50

符征的繁衍與生產 / 56

機器 / 64

第三章卡夫卡的法律機器 / 73

欲望機器和欲望生產 / 74

何謂機器? / 78

單身機器 / 85

寫作機器 / 92

法律機器 / 98

藝術和生命 / 107

第四章次要文學 / 111

小眾文學 / 112

解域化的語言 / 115

語言和力量 / 119

語言的次要使用 / 122

聲音和意義 / 126

陳述的集體裝置 / 132

第五章克萊斯特、貝內、次要戲劇 / 140

克萊斯特和戰爭機器 / 141

戰爭和彭忒西勒亞 / 147

貝內的理查 / 154

淫穢的歷史 / 160

德勒茲的貝內 / 167

戲劇和人民 / 178

第六章生命、線路、視覺、聽覺 / 183

逃逸線 / 184

線 / 188

視覺和聽覺 / 196

視覺、軌跡與生成 / 206

終曲:貝克特的電視劇 / 213

結論 / 226

參考文獻 / 233

譯名對照表 / 237

書摘/試閱

結論

對德勒茲而言,語言是一種行動模式,並且正是在實踐和權力關係的寬泛領域中,作家既跟隨又生產逃逸線。在一種語言中,語言的常量和恒量並非首要的,它們只是權力結構的次生品。內在的持續變動之線穿過語言的語音、句法和語義要素,這些要素是正確發音、標準句法和引申意義所遵循的規則,它們代表著對變量的限制性和控制性使用。次要作家激活這些持續變動之線,追尋它們的軌跡並激發其進一步的變動。作家的遣詞構成了一種符征體制的部分,亦即一種將異質性實體相互關聯到行動和運動的複雜模式中的裝置布局。符征體制在陳述的話語集體裝置和社會技術機器的非話語裝置之間穿針引線,話語裝置介入非話語裝置之中,詞語通過言語行動對物進行非身體的轉化。因此,詞與物相互盤繞交織,並且二者均是由相互連接但分離的生產進程所塑造而成。

文學作品的功能遠大於其意義。自出機杼的文學乃是產生效果的機器。德勒茲敬佩的作家踐行著對語言的次要使用,對真實物進行實驗,由此既完成了一種權力批判,又打開了一條朝向生命之新可能性的通道。卡夫卡對法的描寫直接作用於構成奧匈帝國內部權力關係的諸表征,抽取出未來邪惡力量的矢量,將它們與悖論性的網絡相連並將它們分散至不可預見的方向。卡夫卡《審判》的文學機器則作為更大的社會和物質機器的組成部分而發揮作用,這些更大的機器乃是既在小說之內又在小說之外運轉的陳述的集體裝置和社會技術機器裝置。在作品和世界之間不存在明確的區分,也正因此,卡夫卡的語言實驗具有直接的政治性和社會性。藝術和生命之間的劃分同樣有名無實,卡夫卡的日記和書信作為同一部寫作機器的部件與短篇故事和小說協同運轉。

卡夫卡寫作機器的結構就像一個地洞,這是由地道和連接異質空間的拓撲學通道組成的一個開放網絡,它向四處無限蔓延。在這個意義上,文學機器總是未完成的。它是一個處在永動中的過程,與其說是一個打好的地洞不如說是一次無休止的掘洞。但是德勒茲認為,文學機器也可以形成一個特定的整體。普魯斯特的《追憶》就是一部龐大的符征機器,並且它具有某種統一性。盡管其部件由“橫貫線”(transversals)聯結在一起,這些橫貫線就像卡夫卡地洞中的拓撲學節點和交點一樣,將互不通約和互不連通的部分相互連接,並增強而非抑制它們的差異,但它同時還擁有一個附加上去的整體部件,引發某種統一體效果(unityeffect)。這個“整體”是一個額外的部分,就像一個種子的晶體,一旦放入亞穩態溶液中,就會引發溶液中的一連串結晶過程。作為附加部分的整體產生了一個“混沌宇宙”,即一次混沌變成宇宙的過程,它源自一種動態的自我分異的差異。

《追憶》的混沌宇宙是符征的混沌宇宙,並且在馬塞爾的符征學習生涯中,德勒茲發現了關於詮釋和藝術創作之間關係的暗示。符征作為動態的自我分異的差異在某種意義上就像一個受精卵,在發育為完全成形的有機體的過程中分裂出越來越多的細胞。分裂和增殖的過程就是單細胞受精卵最初包含的動態差異的一次展露或闡發,不僅如此,每個發育成熟的有機體的細胞也都裹藏或蘊含著這種差異。在這個意義上,整個有機體都裹藏在它的每個細胞中。因此,每個細胞都是一個符征,亦即一個被裹藏和蘊含的差異,當它被詮釋時就會被展露和闡發。但是符征的宇宙沒有專門的起始點,任何符征都有可能成為那個有機體由之而生的受精卵。在這個意義上,符征的宇宙就像一個可從諸多視角觀看的城市。城市中的每個地點都可能是一個觀看全景的制高點。如果把卵子和城市這兩個意象結合起來,我們可以說,每個制高點都是一個潛在的卵子,它可能在任何時刻自我分異為一個完全成形的有機體城市。

符征的詮釋始於一次動蕩的失衡,始於由符征的秘符產生的一次顫抖,這個符征裹藏著一個隱匿的差異並暗示著一個超越自身的世界。馬塞爾的瑪德萊娜糕點侵擾了他,並迫使他去打開那裹藏在糕點味道和氣味中的貢布雷的世界。但是貢布雷的本質既非瑪德萊娜糕點自身,亦非真實的貢布雷的過去時刻。這個本質乃是一種將自身裹藏在瑪德萊娜糕點的符征和真實的貢布雷的符征中的自我分異的差異。當馬塞爾把握這一本質時,他仿佛跳出自己的房間,登上了一個瞭望塔,從這裡可以俯瞰整個宇宙城市。那個宇宙在某種意義上已經被創造,而馬塞爾只是重構了裹藏在瑪德萊娜糕點中的過去的世界,但是在另一個意義上,向瞭望塔的跳躍開啟了一次創造的過程,仿佛他由以觀看城市的制高點自身生產出這個城市,仿佛瞭望塔在此刻是自我發育為一個有機體城市的卵子。從這個方面來看,符征的詮釋即是符征的生產。去闡發或展露隱匿在符征中的差異就是去占據制高點,從這個制高點中,一個宇宙永遠處於開始展露的進程中。馬塞爾認識到,符征的本質在藝術中,但是把握本質的唯一真正手段在於將它們生產出來,即創造藝術作品。馬塞爾的符征學習生涯同時就是《追憶》的寫作過程。但是,符征的詮釋或生產絕不是某種單純的對自我的主觀表達,也不是某種簡單的對現實的客觀記錄。向瞭望塔的跳躍展露出一座宇宙城市的非個人的視點,可以說,在這個視點中,觀看者是城市中的可見物件之一。盡管宇宙城市作為一個真實的、被建構的實體在某種意義上已經生產出符征,從而引發向瞭望塔的跳躍,但在另一個意義上,正是這一跳躍本身產生出宇宙城市。

對於德勒茲而言,作家總是在處理生成中的現實世界,但他們同時也在世界之內創造一個世界,或者毋寧說他們與世界共同創造。詮釋並不是指對符征的接受,歸根結底,它意味著符征的生產。尼采所說的對文化符征的詮釋和評價乃是一種對文明的疾病和健康症狀的診斷性讀解,但這診斷本身是一種介入。詮釋就是征用和塑造力,而評價就是生產價值。唯有在對力進行創造性征用並饋贈價值時,才能產生真正的詮釋和評價。作家對真實物進行實驗,他們對世界的詮釋和評價同時也引發了世界的一次轉變。《追憶》中普魯斯特對符征學習生涯的描述正如卡夫卡的《審判》或貝內的《理查三世》一樣,既是對這個世界進行批判性讀解,又是創造性地開啟一個新的世界,這個新世界是一個混沌宇宙,它誕生自一種包含生長力的差異。

然而,作家對世界的介入與其對語言的介入密不可分。按照普魯斯特的說法,偉大的藝術作品都是以某種外語寫成的,在德勒茲看來,這裡的外語指的是語言中的結巴,亦即對語言變量的某種次要使用,這種運用將變量置於持續變動之中,從而使語言自身停頓或結巴。這種語言的次要使用需要以語言的聲音、句法、語義進行一種形式上的實驗,但它的物件還擴展至一般被視為語言之外的要素。作為一種行動方式,語言與其施為語境不可避免地相互交織。每個語義單元都是潛在的言語行為連續體的一次現實化,這種現實化對身體實施了非身體的轉變,並且,語言的每種運用都發生在更大的行動和力的結構中。正因此,戲劇可被視為文學創作的典範形式,而貝內對臺詞、聲音、姿勢、服飾、道具、布景和燈光的次要使用則順理成章地堪稱次要寫作的巔峰,他的戲劇進一步將次要寫作的語言學實驗領域拓展至一般被認為屬於語言之外的演出場景上。

德勒茲敬佩的作家試圖促使語言超越自身,在語言中引發一次變化,將語言推向其邊界,卡羅爾通過非身體事件的悖論探索了詞與物之間的表面,而阿爾托將這一表面溶解,由此,詞語碎片滲入身體並撕裂肉身,聲音簇團與無器官之身體迷醉地融為一體。阿爾托創造了呼喊呼吸,使詞語變異為身體的尖嘯和動物的嚎叫,塞利納、康明斯、盧卡和貝克特也以類似方式將語言推向無法言說的界限,塞利納憑借的是遍布文中的感嘆詞,康明斯的對策是將無法兼容的句法結構進行合並,盧卡依靠的是諸多碎片句子的結巴重復,貝克特的方法則是對詞語進行頻繁地重復、堆積、刪除、排列。甚至像諸如梅爾維爾和卡夫卡這樣的作家,即使他們的文章並未觸動任何標準使用的形式,但穿過或越過詞語的回響、鳴響和呢喃使得風格呈現出某種氣氛的陌異性。梅爾維爾和卡夫卡創造了“聽覺”,亦即位於語言邊緣的致幻的聲音要素,正如勞倫斯在可見物和可說物的邊緣創造了“視覺”。視覺和聽覺構成了語言的外部,它是畫面、聲音和言說之間的薄膜,並且,通過在語言中生產視覺和聽覺,作家便創作出語言獨有的繪畫和音樂。貝克特嘗試在語言中打洞,抹除詞語並揭示出詞語底下的“虛無或某物”,德勒茲認為詞語底下的必定是“某物”——視覺之物或聽覺之物,亦即縈繞和寓居在語言中的純粹視覺和聲音圖像。貝克特在其電視劇中窮竭了語言和聲音,以便創造出純粹的圖像,這些創造在有時候發生在語言的界限上(《……可那些云……》),另一些時候則發生在完全超越詞語的地點(《方庭》)。正如貝內的戲劇一樣,貝克特的電視劇最終完全進入語言的外部區域,但是,這些劇作上演的乃是語言超越自身的過程,此過程是語言的生成他者,這是所有次要寫作的特徵:無論是卡羅爾筆下的無意義話語,阿爾托的呼喊呼吸,塞利納、康明斯、盧卡和貝克特的語言變異,還是梅爾維爾、卡夫卡和勞倫斯的視覺和聽覺。

對德勒茲而言,文學自始至終都是一個關乎健康的問題。作家是尼采式文明的醫生,他們的批判既摧毀又創造。薩德和馬索克以及卡羅爾和阿爾托都是偉大的符征與症狀的診斷醫生,但他們還表達了生命的新可能性,這種新的生命超越了某種特定的性倒錯、神經症、精神病的界限。普魯斯特是一位深刻的符征詮釋者,但他同時也生產了《追憶》的符征,這是一部偉大的時間機器,它橫穿一個開放的整體,將重生的使命恢復到時間之中。同樣,卡夫卡也建造了一部精密的寫作機器,機器部件包括日記、書信、短篇故事和小說,並且,機器的關聯部分橫穿個人、家庭、社會和政治領域。他詳細描述了藏匿在奧匈帝國內部的未來邪惡力量的病理學,以及法西斯和資本主義官僚體制的權力關係,但是,他還創造了逃逸線,亦即使其齒輪滑脫的法的反常運用。他發展了一種主要語言的次要使用,由此吸引了一種解域化的集體陳述,這種陳述為將要來臨的人民鋪平道路。貝內在其次要戲劇中同樣對權力進行批判,雖然褫奪了莎士比亞的國家及其官方歷史的配備,但在理查生成女人的過程中,他將烏托邦——即一座變形島嶼的“不可能的”可能性——搬上舞臺,理查/卡利班和珍妮女士/米蘭達在這座島嶼上可以創造出新的生活方式。勞倫斯診斷出英國人背叛阿拉伯人、阿拉伯人背叛英國人,以及他同時背叛英國人和阿拉伯人的多重方式,但在其視覺中,他展露了空間的敞開、力的運動及虛構的未來人民的形象,這個形象就像其所居住的風景那般廣袤無垠。貝克特則以刪減實施批判,剔除敘事、習規、意指,但這必須是為了使純粹圖像在短暫的瞬間可以爆炸和消散成一個無限定的空間。

“文學是一種健康狀態。”(CC 9; lv)當它墮入臨床狀態時,“詞語不再產生任何東西,我們既聽不到也看不到任何穿過它們的東西,只剩一個失去其故事、色彩和音樂的黑夜”(CC 9; lv)。當它健康時,詞語被攜帶著“從宇宙的一端抵達另一端”(CC 9; lv)。諸道路被開啟,一個無器官生命的曲折之線被創造。“每部作品都是一次航行、一段旅程[trajet],但它唯有借助內心的道路和軌跡[trajectoires]才能穿過或此或彼的外部道路,這些內心的道路和軌跡組成了作品,構成了作品的風景或音樂。”(CC 10; lvi)寫作是生成他者,是語言向內部變動力和外部逃逸線的敞開。無器官生命的軌跡是居間——在詞語之間,在狀態之間,在事物之間,以及在詞語、狀態和事物之間——的通道。寫作是逃離、製造逃離、譫妄、離開徑跡、背叛、生成、匯合諸流、組構裝置、解域化。但最為重要的是,寫作即標畫逃逸線,由此抵達無器官生命的線,而這是一條走向健康和生活新可能性的居間線。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4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