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論犯罪與刑罰(簡體書)
滿額折

論犯罪與刑罰(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論犯罪與刑罰》是意大利刑法學家切薩雷·貝卡裡亞創作的法學著作,1764年首次出版。

《論犯罪與刑罰》揭露了舊的刑事司法制度的蒙昧主義本質,依據人性論和功利主義的哲學觀點分析了犯罪與刑罰的基本特徵,明確提出了後來為現代刑法制度所確立的刑法基本原則,即罪刑法定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和刑罰人道原則,首次闡述了為現代世界各國共同奉行的無罪推定原則的基本思想。《論犯罪與刑罰》明晰而系統地論述犯罪與刑罰問題,在刑法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對世界各國的刑事法的理論和實踐,都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

作者簡介

切薩雷·貝卡裡亞
義大利刑法學家,刑事古典學派的主要創始人和代表人物。1738年生於義大利米蘭的一個貴族家庭,1758年畢業於帕維亞大學法律專業,曾擔任米蘭宮廷學校經濟貿易學教授。1771年,貝卡裡亞被任命為米蘭公共經濟*高委員會委員,先後從事經濟工作和刑事立法、司法工作。1764年,26歲的貝卡裡亞出版了他的傳世佳作《論犯罪與刑罰》一書。
譯者 鐘書峰
法學博土,已出版翻譯作品三百余萬字,代表譯著有盧梭《社會契約論》、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貝卡裡亞《論犯罪與刑罰》、泰戈爾《修行:生命的證悟》等經典作品以及美國《不動產》《美國財產法精解》等專業書籍,在法學核心期刊發表論譯文若干。

譯者前言:

《論犯罪與刑罰》是世界文明史上第*部系統、明晰論述犯罪與刑罰的著作。它毫無疑問主要論述刑法學上的刑罰問題,其主旨誠如本書結尾所言:“本質上,刑罰,為免淪為某個人或者多數人針對個別人的暴行,應當是法定的、公開的、及時的和必然的,應當是與罪行相稱的,應當是在一定條件下盡可能輕緩的。”1764年,貝卡裡亞26歲時撰寫的這部《論犯罪與刑罰》,破天荒地論述了無罪推定原則、罪刑法定原則、罪刑公開原則、罪刑相稱原則和刑罰及時性原則、刑罰必然性原則、刑罰輕緩原則等,對世界各國刑法理論和實踐都產生了革命性影響,如今已基本成為各國刑法的主流思想。溯本追源,後世尊稱貝卡裡亞為“刑法學之父”或者“刑法學鼻祖”,將《論犯罪與刑罰》列為學習研究刑法學的必讀書目。
《論犯罪與刑罰》不但是刑法學經典名著,而且是刑事法學經典名著;不但涉及刑法學,而且涉及刑事訴訟法學、偵查學、證據(法)學、犯罪學、犯罪預防學、刑事政策學等等。*為人們稱道的是,貝卡裡亞反對刑訊,反對酷刑,提出了限制死刑甚至廢除死刑的主張。本書出版後,在18世紀即產生巨大影響,書中諸多理念先後被多國立法所吸收。我國著名刑法學家陳興良教授說:“如果要我在刑事法學科推薦而且只能推薦一本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義大利著名刑法學家貝卡裡亞的《論犯罪與刑罰》一書……該書如同橫空出世,震驚了整個歐洲思想界……它至今仍然具有巨大的思想魅力。舉凡當代刑事法治理念,例如罪刑法定、無罪推定,無不在書中有著精辟而雋永的闡述,閃耀著理性的光芒。貝卡裡亞的《論犯罪與刑罰》一書值得反復閱讀,深刻領會,是刑事法初學者的進階寶典。”
《論犯罪與刑罰》不但是所有刑事法學習者的必讀書目,而且是所有法學人的必讀書目。伏爾泰評價:“本書具有寶貴的精神價值,好似服用少許就足以緩解病痛的良藥一樣。我閱讀時真感到解渴,並由此相信:這樣一部著作必定能夠清除眾多國家法學理論中仍然殘存的野蠻內容。”
《論犯罪與刑罰》不但是法學經典名著,而且是人文主義經典名著。在“致讀者”中,貝卡裡亞旗幟鮮明地宣布:“關懷與人道才是人們心目中的正當權*。”又如,在“導論”中,他用辛辣語言猛烈抨擊強權和不合理制度:“幾乎一切人類社會都有如此力量,總是試圖讓一部分人極度強勢和幸福,而讓另一部分人極度貧弱和悲慘。”“翻開歷史,就會發現,作為或者本應是自由人之間契約的法律,絕大部分是滿足少數人私欲的工具,或者是權宜之計的結果。”“嚴酷的刑罰與混亂的刑事訴訟程序,仍然主宰著立法領域,仍然在歐洲得不到重視,仍然幾乎不被認為有什麼問題……殘酷無知和麻木不仁的掌權者手下犧牲品的弱者呻吟,未證明有罪者或者根本無罪者遭受的毫無必要的嚴刑拷打,殘忍無情的行刑手讓命運不濟的悲慘者在監獄裡陷入的黑暗恐怖,應當能激起以引導人類思想為己任者的關注。”他明確提出:“立法的唯*目的”,就是“滿足*大多數人的*大幸福”。再如,在書中其他各章,他毫不含糊地指出:“酷刑,與社會契約的本質與正義相悖。”他毫不客氣地寫道:“刑罰*嚴酷的年代和國家,往往就是*血腥、*不人道的,往往就是犯罪*駭人聽聞的。”他一針見血地論述:“人們對死刑的自然情感是什麼?就是自然流露的憤恨鄙視劊子手的情感。”“唯有嚴格遵守、執行法律,才能保障公民人身與財產的安全。”“無法實施之法,或者社會環境注定無法實施之法,根本就不應頒布。”“人們越是尊重法外之物,就會越不尊重法本身。”字裡行間,無不閃耀著正義與人權的光芒,無不體現著深邃的人文關懷思想。因此,1764年,《論犯罪與刑罰》剛一出版,在尚不知作者是誰的情況下,位於伯爾尼的愛國者協會就決定,授予作者金質獎章,稱讚作者是“敢於為保衛人類,反對*根深蒂固的偏見而吶喊的公民”。當時石破天驚的《論犯罪與刑罰》,至今都值得人們認真研讀並從中汲取營養。
當然,正如任何一部偉大著作一樣,由於時代的局限,貝卡裡亞《論犯罪與刑罰》當然也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相信讀者完全有能力明鑒,恕不贅述。

鐘書峰
2021年5月17日晚
草於深圳巍峨山下

目次

目 錄

導 論
第一章 刑罰起源論
第二章 刑罰權論
第三章 前述結論
第四章 法律解釋論
第五章 法律模糊論
第六章 罪刑相稱論
第七章 罪行輕重標準論
第八章 犯罪類型論
第九章 名譽論
第十章 決斗論
第十一章 擾亂公共秩序論
第十二章 刑罰目的論
第十三章 人證論
第十四章 證據與審判制度論
第十五章 秘密控告論
第十六章 刑訊論
第十七章 國庫論
第十八章 宣誓論
第十九章 刑罰及時性論
第二十章 暴力犯罪論
第二十一章 刑上貴族論
第二十二章 盜竊罪論
第二十三章 恥辱刑論
第二十四章 政治惰性論
第二十五章 放逐與沒收財產論
第二十六章 家庭精神論
第二十七章 刑罰輕緩論
第二十八章 死刑論
第二十九章 審前羈押論
第三十章 追訴時效期限論
第三十一章 難以證明之罪論
第三十二章 自殺論
第三十三章 走私論
第三十四章 債務人論
第三十五章 庇護論
第三十六章 懸賞論
第三十七章 未遂犯、共犯及其處罰論
第三十八章 提示性訊問與口供論
第三十九章 特殊犯罪論
第四十章 錯誤功利觀論
第四十一章 預防犯罪論
第四十二章 科學論
第四十三章 司法官員論
第四十四章 獎勵論
第四十五章 教育論
第四十六章 赦免論
第四十七章 總 論
譯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