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
滿額折
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
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
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
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
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
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
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
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
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
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
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
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
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
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
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

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90 元
優惠價
90351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9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親身體驗、有效改善的愛貓人掛保證
「認識吉兒才發現,原來我以前都在亂養貓……
謝謝你,讓我的養貓人生從恐懼變成美好!」

人貓都受用!共享美好生活的必備寶典

【無痛解決行為問題,有愛生活零壓力】
擔心挑食不健康,也許是你在錯的時間,給了錯的食物?
'不用騙貓喝水,也能成功讓他多吃溼食的祕訣
亂尿不能只用防水墊應付了事,要從環境解決問題!
'貓砂盆要幾個?有什麼零壓力擺法?全都有眉角
過度理毛變成禿毛貓,小心!你的貓咪可能過敏了!
'善用飲食紀錄表,蒐集美食百寶箱,找出過敏元兇
一言不合就多貓大戰!貓貓們有機會從頭來過嗎?
'重新隔離、引介,調整多貓作息與動線的完整方案

【學習人貓減壓技巧,面對狀況零恐懼】
爸媽出遠門,愛獨處也怕孤單的貓何去何從?
'找貓旅館、請貓保母的選擇考量與注意事項
看到外出籠就害怕,一進診間就無差別攻擊?
'看懂貓的壓力狀態,選對外出籠、找到好診所
愛要及時!別等貓老了,才想到要對他好!
'打破迷思,讓你的貓吃得開心,人貓都快樂
超越貓咪行為學,陪伴貓咪臨終的生死課題。
'該放手還是繼續治療?學習評估貓咪的生活品質

讓貓咪行為學,成為映照你與貓的一面鏡子,
找出影響貓咪的真正根源,徹底改善人貓關係!

※測測看,你跟貓感情有多好?
╳真心討厭你
看你出現就閃躲
別人能摸你不行
稍微靠近就攻擊
張嘴哈氣還出爪

♡有點喜歡你
早上起床會磨蹭
搓下巴會呼嚕嚕
看著你會瞇眼睛
肚子餓會拜託你

♡♡♡深深愛著你
叫他名字會答腔
下班回家會迎接
摸摸時腳會踏踏
沒事也會陪著你

♡♡♡♡♡不能沒有你
剪指甲也沒關係
天天黏著你睡覺
聞肚肚也歡迎你
看你離開會哀嚎

更多人貓感情加溫祕訣,請立即打開本書!

作者簡介

吉兒 Jill Su(蘇渝婷)

從青少女時期遇見人生中的第一隻貓開始,就立志成為貓咪行為諮商師。因為愛貓、懂貓,瞭解身為貓奴的喜怒哀樂,在超過20年的貓奴歲月中,努力鑽研各種研究,並於2017年成立「貼心毛寶-貓行為諮商與訓練」。
正如人類遇到困擾也會長期諮商做調整,吉兒以改善人貓關係為最大宗旨,搭配科學為本的專業知識,獨創「挑食退散 輕鬆放飯」、「多貓休戰秘笈」、「改善過度舔毛」,及「零恐懼醫療訓練」等線上課程,用耐心觀察貓咪,用愛與同理協助改善人貓相處的困境,成功解決許多貓咪行為問題,造福超過200個養貓家庭,不只幫助他們排除生活中遇到的養貓困擾,藉此讓人貓互動更輕鬆,感情更加溫,也幫助爸媽更開心生活。

經歷:
「貼心毛寶-貓行為諮商與訓練」創辦人
全臺首位Elite FFCP零恐懼訓練認證師
IAABC國際動物行為科學諮商課程結業
加拿大CASI貓科行為科學進修
全臺首位AABP動物行為職業協會會員
全臺首位IAABC國際動物行為諮商女會員
亞洲少數「反嫌惡式療法(LIMA)」諮商師
超過20年浪貓救援與行為問題經驗

 

名人/編輯推薦

專文推薦──
金信權(路加動物醫院院長)

愛貓認證──
Emily(《我愛陳明珠》作者)
Neneko貓日(愛貓插畫家)
我是白吉(吉媽)
莫允雯(演員)
張婉柔(安寧緩和醫療獸醫師)
路嘉欣(歌手/演員/貓奴才)
臺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
臺灣咪可思關懷流浪動物協會
露咖佩佩(貓系創作者)
(依首字筆畫排序)

-----------------------

Neneko 貓日/愛貓插畫家
作者教你以貓視角解讀問題,也會懂得如何改善家中環境,滿足每位貓主子的需求,讓人貓相處不用再鬥智鬥勇,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擄獲貓貓更多的愛~

我是白吉/吉媽
如果說育兒有聖經,此書就是育貓聖經!幫助我們重新思考和貓咪的關係,解決困擾許多養貓家庭的問題,非常推薦給想努力改善毛孩生活的爸媽們。

金信權/路加動物醫院院長
這不僅是一本養貓「工具書」,更是一本溫暖的「關係書」。只要照著書中的內容實際執行,你會發現貓咪與你的生活品質將產生非常大的差別。

莫允雯/演員
愛我們的貓咪,更要學習同理他們的身心靈!本書帶領讀者學習以貓咪視角看待生活的一切,才能真正讓他們活出最快樂的貓生!

張婉柔/安寧緩和醫療獸醫師
吉兒擅長帶著貓家長換位思考,去除了理論的生硬,使本書成為乾貨滿滿的人貓相愛實用手冊,讓人貓關係再升級。

臺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
推薦給多貓家庭、搞怪貓家庭、難搞貓家庭、玻璃心貓奴家庭……這是一本帶你和貓一起遠離壓力,學會貓咪照護疑難雜症的超實用書!

臺灣咪可思關懷流浪動物協會
本書不只提到許多貓奴會遇到的問題,也會教大家瞭解貓咪狀態、解決困境與減壓。是一本想要養出「快樂貓」飼主的必備書單!

露咖佩佩/貓系創作者
無論你養貓多久,只要想瞭解你的貓幸不幸福,或想試著解決貓咪的挑食、打架行為,吉兒都能用貼近日常的情境,帶我們去瞭解更多貓咪行為原理和方法!

*親身體驗、有效改善的愛貓人掛保證

媽媽/林卉耘,貓咪/小虎
謝謝你,讓我的養貓人生從恐懼變成美好!原來養貓可以很輕鬆,當然前提是,需要遇到對的人帶領。

媽媽/舒恬,貓咪/管管+呆門
認識吉兒之後,我才發現原來以前我都在亂養貓。

媽媽/湘湘,貓咪/小胖+蛋蛋
在諮商過程中,深深感到被重視和聆聽,被理解並且在一路上不斷點亮你腳邊的燈的感覺真的很安心。

媽媽/張珮蓁 Joyce,貓咪/波波+妞妞
吉兒的幫助讓超級怕人膽小的波妞慢慢打開心房,現在還會主動來撒嬌,我真的很開心!

媽媽/陳虹蓁,貓咪/小不點
吉兒讓我吸收了很多貓知識,也更了解如何跟我家寶貝健康幸福的一起生活。

媽媽/吳思璇,貓咪/阿一+二月
跟吉兒諮商過後,貓咪的生活變得更加愜意,人也跟著被療癒了!

媽媽/Tracy Fu,貓咪/Murmur+Minna+Molly
吉兒讓人貓在無壓力的情況中循序漸進一同進步;貓咪們開心自在、我也開始真正體驗養貓的樂趣。

媽媽/Elisa,貓咪/茶茶
吉兒的課程和零恐懼醫療大幅改善了我和茶的生活,一起走向人貓的幸福生活。

媽媽/賴彥伶,貓咪/阿傻醬+小晶+阿妹妹
吉兒的引導與建議,讓我們與三貓都能夠開心地一起生活,真的是一件非常棒的事!

媽媽/Summer,貓咪/Kyle+Nana
吉兒將貓咪行為轉換成我們能讀懂的語言,藉由反覆練習滿足貓咪的需要,並且保持耐心互相尊重,用放鬆的心情享受和貓咪一起生活的每一天!

媽媽/海苔媽媽,貓咪/海苔+極樂+吉祥(小黑)+烏咪
吉兒從讓父母及毛孩都雙贏的角度給予建議,並不斷給予支持及鼓勵,陪著我度過焦慮憂心的日子。

媽媽/林恩如,貓咪/小美
吉兒帶我規畫後癱貓咪的生活環境,讓我們現在每天都能舒舒服服、開開心心,不再神經緊張了!

前言 我想建立的,是貓與人之間的零壓力關係
遇到我的第一隻貓──毛鼻那一年,我讀國中3年級。毛鼻當時大約2~3個月大,他被困在一間錄影帶店的木頭隔間,叫了好幾天媽媽都沒有出現,最後被消防隊救出。當時他們告訴我,如果沒人認養,貓就會被送進收容所。因此我跟很多貓奴一樣,完全沒徵求爸媽同意就先斬後奏,直接把小小的毛鼻帶回家!
不過我很幸運,雖然爸媽一開始完全不贊成我養貓,他們還是很快就接納毛鼻。只是,我們全家都沒有養貓的經驗,毛鼻又是隻超級調皮的小橘貓,每天早上6點整就會叫我們起床,假日也不例外,而且他喜歡把桌上的東西推到地上、翻箱倒櫃偷吃零食、亂咬人、還會啃我的耳機,害我至少每個月都會損失一副耳機。毛鼻也喜歡暴衝,有一次還不小心踢破玻璃割傷自己的腳,送醫縫了好幾針。每次看到他搗蛋時家人困擾的樣子,我都心想:既然他是我帶回家的,我就有責任教他乖乖不搗蛋!於是,我便展開一連串的「馴貓研究」,想預防和改善家人的困擾。
當時Google還沒誕生(至少還沒出現在我的世界裡),我腦子裡所有的動物知識只來自吉米哈利的獸醫傳記與散文全系列,還有一本1999年剛出版的百科全書,叫作《養貓完全指南》,我根本不曉得我在做的事情其實就叫「貓行為調整」。
上高中後的某一天,我花了好幾天研究的訓練終於完成了!我看著毛鼻乖乖聽指令握手、換手,然後趴下,覺得好有成就感,突然靈機一動:「我以後一定可以成為貓咪訓練師!」想完又嘲笑自己:「可是世界上根本沒有這種行業啊!」那是我第一次接觸「貓咪行為學」卻渾然不知。
直到2019年,貼心毛寶誕生2年後的某一天,我做了整整8小時的貓行為諮商後,又突然想起這件事,那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從認識毛鼻的那一天開始,我就已經與「貓咪行為學」為伍了。
長大成家後,我還是不改先斬後奏的毛病,(強迫先生)與我陸續收養3隻貓:娜娜、邱巴卡和巴迪,也持續遇到不同的養貓困擾。在結束貓行為諮商訓練、創立「貼心毛寶(毛鼻的原名就叫毛寶)」後,我常常仔細回想毛鼻小時候的各種調皮行徑,還有自己摸索研發的「馴貓方式」。除了訓練,還有觀察調整他的飲食作息、生活環境,以及家人和他的互動。我才慢慢意識到:原來養貓就是一連串的「貓行為調整」;而「貓行為調整」其實就是「調整環境」和「調整人貓關係」,只是以前的我是為了解決家人的困擾而調整,後來的我則是為了享受生活而調整。
我開始跟找我諮商的貼心爸媽分享這個心境轉折,鼓勵大家思考養貓的初衷,我終於找到了貼心毛寶的核心精神:我想幫助爸媽在養貓時能看到快樂的貓咪,同時也能感到開心、享受、零壓力。
在寫這本書以前,我一直在想我該怎麼下筆。是要用教科書、百科全書的方式,把我知道的貓行為知識全部吐出來給你?還是要像媽媽、老師一樣苦口婆心叨念你?後來我決定,我要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貓咪的行為給你聽,跟你分享我和貓咪的故事,希望帶給你更多啟發、讓你更輕鬆瞭解貓咪行為學。

目次

專文推薦 懂養貓前先懂貓,願天下貓奴都能與貓咪親密相依!(金信權/路加動物醫院院長)
親身體驗、有效改善的愛貓人掛保證
讀後有感的各界貓奴熱情推薦!

前言 我想建立的,是貓與人之間的零壓力關係

CHAPTER 1 貓咪行為學,映照人貓關係的明鏡
1-1貓和貓奴都需要紓壓
1-2養貓首要看個性

CHAPTER 2零壓力,從貓咪生活大小事,學習人貓減壓技巧
2-1飲食作息會決定貓的穩定性
2-2打造一個適合貓咪的家
2-3感情取決一切的人貓互動
2-4爸媽出遠門,怎麼處理最適當?
2-5克服陌生人來家裡的恐懼
2-6新貓來敲門──再養一隻貓的注意事項

CHAPTER 3 零恐懼,人貓都不再怕照護、醫療與臨終
3-1輕鬆帶貓看醫生──零恐懼醫療訓練技巧?
3-2貓咪害怕外出籠怎麼辦?
3-3讓浪貓變親人的──零恐懼親訓技巧?
3-4老貓照顧,一起走最後一程
3-5培養照護默契,好印象趁早建立

CHAPTER 4 真實案例,貓奴常見苦惱相談
4-1亂尿尿的小不點
4-2過度理毛/禿毛的胖胖、走走和小毛球
4-3挑食又不喝水的Q餅
4-4多貓大戰──呆門和MURMUR
4-5動不動就咬人的栗醬
4-6茶茶的減肥大作戰
4-7陪你到最後,我的娜娜

謝辭

書摘/試閱

1-1貓和貓奴都需要紓壓
如果上網搜尋「貓咪行為學」,一定輕易就能找到各式各樣的學術解釋。可是對很多貓奴來說,看著眼前搗蛋的寶貝,可能很難理解這些理論在貓身上是怎麼運作的。也因為許多行為術語太抽象,很多人甚至會把行為諮商和寵物溝通搞混,誤認為行為諮商師是靈媒,可以跟貓咪通靈,說服他們不要搗蛋、乖乖聽話,這真是天大的誤會。
若用一個簡單的事物比喻貓咪行為學,我覺得是鏡子。德國作家歌德曾說:「行為就像鏡子,反映出一個人的形象。」我也常覺得貓的行為是一面鏡子,會很誠實反映出生活環境,還有跟爸媽、家人或其他貓咪的關係。也就是說,如果生活環境有問題,貓就會有問題;如果平時家人及其他貓咪處得不好,或人貓的互動出問題,貓也容易焦慮,因此,如果人類想解決貓咪的問題,也就是鏡子反射出來的問題,一定要先探索鏡子外到底發生什麼事。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我在做行為評估時,常聽爸媽說貓很怕人,不願意給人摸抱。多數人一開始都會強調貓的脾氣很差、很傷腦筋,但深入探究後往往會發現,貓的脾氣不是一夕之間變差的,而是爸媽常需要剪指甲或餵藥,無法兼顧貓咪的心情,更沒有特別培養人貓之間的感情,久而久之,貓每天跟家人都有不愉快的摩擦,個性才會越來越孤僻、暴躁。
我也常遇到貓咪有禿毛或血尿的狀況,爸媽帶著看遍大小醫生都確認身體沒問題,醫生就會推論:「他可能壓力太大。」於是爸媽來求助我,想知道怎麼改善貓的壓力。這時,我就會請爸媽把貓想像成一面鏡子,如果貓有壓力,通常都是反映人類的壓力,如果可以先檢視人類的生活習慣和壓力,就能輕鬆找到貓的壓力來源和改善方法!用這樣的模式思考,你就會記得:想改善貓的問題,一定要先從人類的習慣著手改變,才會有顯著的效果。
因此,我會在本書中更詳細介紹各種檢視的技巧,帶你實際操作,讓你更瞭解自己的單貓或多貓家庭,學會改善常見的貓咪問題行為。

改變個性與行為的元兇──壓力
如果想瞭解貓咪的個性和行為,那你一定要先認識「壓力」。
我先來說個故事,你可能聽過類似的情節,或甚至自己經歷過:阿凱是個努力、傑出的業務,老闆非常賞識他。有一天,一個大客戶來訪,老闆告訴阿凱,如果兩週後提案成功,他們就能接到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訂單,阿凱也可以升遷經理。從那天開始,阿凱不眠不休準備提案,每天熬夜練習,把提案背得滾瓜爛熟,連閉著眼睛不看稿都能倒背如流。可是就在提案前一天,阿凱失眠了。他躺在床上不停地想,萬一失敗怎麼辦?萬一客戶不喜歡,老闆會怎麼想?萬一老闆因為這樣炒他魷魚,他以後要怎麼付帳單、繳房租?想著想著,居然天亮了,阿凱匆匆咬了兩口早餐,趕往辦公室。會議都還沒開始,阿凱就覺得反胃,他把早餐全吐光了,手心一直冒汗。會議開始後,他的心跳不停加速,看著大客戶的臉,他覺得喉嚨好像卡了一顆大石頭,腦筋一片空白,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為什麼阿凱明明把提案背得滾瓜爛熟,卻在開會當天腦筋一片空白?為什麼他明明沒生病,卻會把早餐全吐出來?為什麼在客戶面前,他的心跳會加速、手心會冒汗?如果你也跟阿凱有過一樣的經驗,那你一定知道,兇手就是:壓力。
在有壓力的情況下,人的腎上腺素會上升,會覺得緊張、口乾舌燥、血壓上升、心跳加速。如果長期處在有壓力的環境下,身體會釋放出皮質醇(Cortisol),也就是俗稱的壓力賀爾蒙。壓力賀爾蒙的破壞性極大,它可以讓人失眠、記憶力衰退、影響學習能力,甚至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滋養癌細胞生長。
所以人類開始注重紓壓,像是看書、運動、冥想。壓力找到出口後,人就能恢復平時的水準,記憶力回來了,學習新事物時更得心應手,開會也可以侃侃而談。但你可能會想:阿凱的故事跟貓有什麼關係?貓又不需要工作,哪會有什麼壓力?
其實,貓是非常敏感的動物,他們的聽力比人類靈敏4倍以上,更是厲害的獵人,感官極佳,所以貓的壓力常常比人類的壓力還大喔!而且,壓力對貓造成產生的負面影響,往往不亞於人類。
在貓的世界,最常見的高壓就是看醫生。我們常聽到原本溫馴聽話、會坐下握手的聰明貓咪,只要出門看醫生就六親不認,聽到自己的名字沒反應就算了,甚至會攻擊爸媽和醫生。
多貓家庭也常有這樣的狀況,原本個性溫和的貓,看到其他貓卻獸性大發,老愛衝上去抓咬對方;或在隔離時相安無事的兩隻貓,見到面卻不停叫囂,吃不下睡不著,甚至血尿、禿毛。這些都是壓力賀爾蒙影響貓咪個性和行為非常典型的例子,但也只是冰山一角的例子。貓的生活裡還有很多因素會讓他們感到壓力,散布在飲食、環境、作息、多貓相處等各種層面,有些顯而易見,你可以常常聽到不同的行為諮詢師倡導衛教;但有些很少人知道,甚至對很多爸媽來說根本微不足道、無法置信,卻會對貓造成巨大影響。
在我諮商多年的經驗中,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原本溫馴的貓變得愛咬人;原本撒嬌的貓變得容易尖叫生氣;原本健康的貓開始莫名頻尿、尿道阻塞、膀胱炎、血尿;有些貓會把肚子舔得光禿禿(為了導正爸媽常有的迷思,我必須特別聲明:貓的肚子應該要有毛,不是天生粉紅色的喔!),有些貓甚至已經禿肚了還在繼續舔毛,所以禿毛會蔓延到大腿內側、外側、屁股、尾巴,甚至一路向上到肋骨兩側,好像頂著一顆龐克頭。除了這些明顯易見、類似疾病的症狀,壓力也會讓貓產生一些焦慮的行為反應。2016年,美國獸醫馬蒂.貝克(Marty Becker)創立的Fear Free零恐懼訓練中,就把這些反應統稱為「FAS」,分別是恐懼(Fear)、焦慮(Anxiety)、壓力(Stress),幫助醫師、訓練師和爸媽藉由觀察這些FAS行為,判斷貓是否感受到壓力。
當然,貓的行為改變不一定是壓力,很多疾病也會引起行為異常,所以如果你發現貓的行為跟以往不同時,應該先看醫生檢查,排除生理和病理因素。如果看醫生後還是找不到原因,而且病症還是常常反覆發作,那就可以幾乎確定是壓力造成的,也就是俗稱的「心理影響生理」。
如果你已經確定貓有這些壓力反應,該怎麼辦?先前我提到人類需要紓壓,才能回到平時的水準,貓其實也是。這本書的宗旨就是要帶你深入瞭解貓的壓力,全面檢視你們的生活,有系統、條理地調整環境,幫貓紓壓,讓他恢復原本的個性,無論是活潑、文靜、大膽,或是謹慎的貓,都可以在放鬆後活出自信,而身為爸媽,你也能開始享受養貓真正的樂趣。相信我,養貓真的不應該很委屈、很辛苦。


3-2 貓咪害怕外出籠怎麼辦?
在害怕看醫生的貓當中,大概有9成是從看到外出籠就開始害怕,毛鼻就是這樣。如果能克服對外出籠的恐懼,大部分的貓在看醫生的過程中都會冷靜許多。
貓對外出籠的恐懼來自經驗的學習。很多人為了把貓放進外出籠,會無所不用其極。多人夾攻把貓逼到角落、拿大毛巾捕捉貓咪、把貓從沙發下或床底下拖出來……最後使勁蠻力把抓狂掙扎的貓塞進外出籠裡。每一次的過程對人貓來說都是筋疲力竭的陰影,漸漸地,貓咪開始學會記得:看到外出籠就代表人類要抓他了!久而久之,你甚至不需要拿外出籠,只要打開放外出籠的櫃子、或跟家人同時站起來,你的貓就會跑去躲起來。
我常常覺得,讓貓對外出籠感到恐懼其實很可惜。外出籠在急難時能成為貓咪的救命工具,像是火災、地震等緊急事件發生時,如果你的貓懂得趕緊進入外出籠,就能讓你盡快帶他遠離危險。因此,我常推薦大家除了帶貓看醫生,平時也要幫貓咪做好外出籠訓練。
外出籠訓練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教貓主動走進外出籠,另一種是讓貓平時就喜歡待在外出籠裡。如果你的貓現在真的非常害怕外出籠,你需要先讓貓平時就喜歡待在外出籠裡,訓練方法非常簡單,在行為學上我們稱為「減敏」,你現在就可以著手進行。

技巧一、確認工具!
首先,選擇符合以下3 個要素的外出籠,提供貓咪安全感。
1 硬殼外出籠
外型穩固的硬式外出籠,可在就醫途中預防貓咪被無預警的聲音嚇到、爆衝或走失,坐車時也能降低行車危險。
2 可以上下分離
大部分的貓對外出籠的形狀都已經有印象,如果可以將外出籠拆解,變成貓咪還不認識的形狀,就能重新介紹給貓咪認識,讓貓習慣外出籠,不會觸發他們的恐懼印象;另外,在看醫生時,爸媽也可以把上蓋拆開,讓貓咪留在外出籠底座裡接受檢查,貓會更有安全感,不容易害怕。
3 至少有兩個出口
上方和前方都有出口的外出籠是最適合的,這樣的外出籠能讓貓咪進入後覺得隨時能逃跑,會更有安全感、更願意待在籠子裡。

技巧二、融入日常!
接著,我們要把外出籠融入日常,讓貓平常就習慣並喜歡使用外出籠,而不是只有要看醫生才會看到外出籠。這個技巧有6個很重要的步驟:
1 布置外出籠
把外出籠上下拆開,變成貓咪不認識的形狀,重新讓貓咪認識外出籠。在外出籠底部鋪上貓咪平日最喜歡的紙箱、毛巾、毛毯,或有爸媽氣味的衣物,噴上貓用費洛蒙後放置15 分鐘,或撒點貓草。(費洛蒙是一種仿貓咪腺體的噴劑,能釋放「安心訊息」,讓貓咪聞到之後覺得放鬆。)
2 選擇適合的位置
大部分的貓都喜歡垂直空間,可能是離地面50公分的椅子、70公分高的書桌、120公分高的五斗櫃、或180公分高的鐵力士架。把步驟1中布置好的外出籠底部放在貓咪經常休息、睡覺的垂直空間,並且設計容易上下走動的路線。記得在籠子前方預留一小塊空間,貓如果能在跳到垂直空間後再走進外出籠,他們會更喜歡使用。還有,別忘了想辦法將籠子稍微固定,遇到貓咪奔跑或地震時才不會位移或掉下來。
3 裝沒事
執行完前2 個步驟後,爸媽要耐心等貓自行探索。有些貓會馬上過去,有些貓會觀察好幾天,尊重貓的個性和步調,不要刻意介入或打擾他們。當貓在探索外出籠、或走進外出籠休息時,切記輕聲細語,不要有大動作或巨大聲響嚇到貓咪,才能避免貓咪對外出籠有不好的印象。
4 慢慢恢復外出籠原型
等貓習慣會睡在外出籠裡面後,循序漸進把籠子慢慢組裝回去,恢復原本的形狀,例如先裝好上蓋、再裝門、最後關上天窗、然後蓋布。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確認貓咪會重新使用外出籠,才能繼續推進。
5 練習關門
如果貓已經會待在外出籠裡,而且常常使用,爸媽可以不定時練習短暫關門,增加貓咪對外出籠的好印象。適應良好的貓可以固定在外出籠裡吃零食、正餐,或梳毛、遊戲等等,貓咪會更喜歡使用外出籠。
6 強化效果
不定時移動外出籠,改變地點反覆練習就能強化效果,貓咪看到外出籠也會越來越自在。

NG !一定要避免的外出籠錯誤用法
╳把外出籠收起來,只有要看醫生才拿出來。
╳提著外出籠追貓、抓貓。
╳在貓探索外出籠時發出巨大聲響或突然移動。
╳硬抓貓、把貓硬塞進外出籠。
╳在醫院裡把貓從外出籠裡硬抓、硬拖、倒出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51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