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與屠刀為鄰:倖存者、劊子手與盧旺達大屠殺的記憶(簡體書)
滿額折

與屠刀為鄰:倖存者、劊子手與盧旺達大屠殺的記憶(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18 元
定  價:NT$ 708 元
優惠價:87616
領券後再享88折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發生在盧旺達小鎮尼亞馬塔的大屠殺開始於1994年4月11日上午11點,一直持續到5月14日下午2點。這期間的每一天,從上午9點30分到下午4點,胡圖族民兵和平民在尼亞馬塔的山崗上屠殺圖西人。當地約六萬名圖西人,有近五萬死於屠刀之下。

在這場屠殺中,殺人者與被殺者彼此並不陌生。他們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是鄰居、同事、朋友、愛侶甚至家人。有的胡圖人前一天還曾和圖西朋友一起喝酒聊天,可一夜之間,他們就拿起了屠刀,有組織地對所有圖西人展開屠殺。一部分圖西人鉆進沼澤、樹林和山上,每天像獵物躲避獵人似的逃命,白天吃生食、喝露水,晚上睡在泥漿裡,好不容易才活到了屠殺結束。然而,當他們回到鎮上,卻發現劊子手並未得到應有的懲罰,他們得像從前一樣,和這些胡圖人繼續生活在一起……

大屠殺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胡圖人為什麼要這樣屠殺圖西人?屠殺過後,他們該如何繼續生活?帶著這些問題,哈茨菲爾德來到盧旺達,住在當地人身邊,經過長達十四年的走訪調查,采訪了眾多幸存者和屠殺者,力圖從多個角度還原大屠殺的真相,理解這場發生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類浩劫。


名人/編輯推薦

圖書版次以收到版權頁為準!


★ 2001年法國文化獎、2003年法國費米娜文學獎、2007年法國美第奇獎和國際記者聯合獎獲獎作品

★ 十四年實地調查,記錄盧旺達大屠殺的經典系列作品“三合一”

從1994年到2007年,作者基於對這場大屠殺的長時間調查,於2000年、2003年和2007年先後出版了三本著作,廣受西方媒體和讀者贊譽,被稱作“盧旺達大屠殺三部曲”。此次中文版將這三本書合為一本,以便更為完整、連貫地呈現該作與歷史的面貌。

★ 第一人稱口述為主,消除一切雜音,由大屠殺當事人自己講述歷史

本書采用口述史的方式寫成,由當事人本人對大屠殺的回憶、思考構成,偶爾穿插一些第三人稱描寫和反思。這些當事人大多都是平民百姓,他們的敘述摒除了一切來自權力和外部輿論的雜音,還原了普通人遭遇一場歷史浩劫的真實過程。

★ 同時記錄幸存者與屠殺者的聲音,多角度呈現和探索大屠殺與人性的複雜

作者在第一部關注幸存者的聲音,在第二部采訪了屠殺者,第三部則兼而有之。他們不僅在屠殺中表現出不同的行為和心理活動,事後的反應、評價或辯解也因人而異,使得本書在深度上完全超越了單純地記錄歷史、為受害者鳴不平的層次,伸向了人性中的幽微之處。

★ 持續跟蹤調查當事人多年後的生活,思考大屠殺對人類造成的漫長影響

因為盧旺達政府奉行“和解政策”,屠殺者後來和被屠殺者又重新生活在了一起。因此,作者並未因屠殺本身的結束而停止關注;他繼續跟蹤采訪,記錄下了屠殺造成的余波和當事人在生活中面對的困境。屠殺可能會結束,但永遠不可能過去。


書摘/試閱

引言

發生在盧旺達尼亞馬塔(Nyamata)的大屠殺開始於1994年4月11日(周一)11點,一直持續到5月14日(周六)14點。這期間的每一天,從上午9點半到下午4點,胡圖族民兵和平民在尼亞馬塔的山崗上屠殺圖西人。圖西族約59,000人口中,有近50,000人死於屠刀之下。這就是本書的起點。

1994年4月6日晚,盧旺達共和國總統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Juvénal Habyarimana)的專機在首都基加利(Kigali)的機場上空爆炸。這次襲擊點燃了已籌謀數月之久的大屠殺的引信。屠殺於第二天黎明在基加利街上爆發,並迅速蔓延到整個國家。

尼亞馬塔坐落於遍布山丘和沼澤的布蓋塞拉(Bugesera)。四天之後,大屠殺從這個小鎮的主幹道上開始。大批圖西人有的立刻跑到教堂裡避難,有的逃進香蕉園、沼澤地和桉樹林中躲藏。僅4月14日到16日的三天裡,在尼亞馬塔和恩塔拉馬(N’tarama,位於尼亞馬塔20公裡開外的另一座小村莊)的教堂中,就分別有5,000名圖西人被胡圖族的民兵、士兵和眾多鄰居殺害。由此,這片幹旱的紅土地上的大屠殺拉開了帷幕。屠殺一直持續到5月中旬。在這整整一個月裡,訓練有素的暴徒們帶著屠刀、長矛和大棒,在卡云巴(Kayumba)的桉樹林和尼揚維扎(Nyamwiza)的紙莎草沼澤地中,一邊高聲歌唱,一邊包圍和追捕那些逃跑的人。當地六分之五的圖西人死於他們之手,而在整個盧旺達農村,圖西族人口被屠殺的比例也差不多如此,遠高於城市中的比例。

在此後的歲月裡,這裡的大屠殺幸存者同別處僥幸活下來的人一樣,都變得沉默寡言。他們的沉默和納粹集中營幸存者的沉默一樣令人費解。一些幸存者解釋說,“生活崩潰了”;另一些人說“生活停止了”;還有一些人覺得“生活必須要重新開始”。但所有人都承認,關於大屠殺的那段往事成了他們之間唯一的話題。

所以我才要回到盧旺達,到瑪麗—路易斯的店裡喝幾瓶啤酒,或在基本戈(Kibungo)的酒吧裡喝點香蕉酒,去土墻房中、小酒館露臺上或金合歡的陰涼下和他們聊天。在那裡,我拜訪了卡修斯(Cassius)、弗朗辛(Francine)、安熱莉克(Angélique)、貝爾特(Berthe)以及其他幸存者。他們起初還很靦腆,後來漸漸和我熟悉起來。我也有了更多信心,去說服他們講出自己的故事。他們中有很多人表示疑惑,不明白為什麼要對一個外國人講述大屠殺,或是不理解為什麼一個外國人想要傾聽他們的故事,但是他們並沒有拒絕我。

他們解釋了自己長久沉默的原因。比如,“感覺自己在大屠殺裡陷得太深而被邊緣化了”或是“不敢再信任別人了”,他們感到灰心喪氣、孤苦伶仃,“被徹底毀了”。還有人因為自己占據了親朋好友生存的機會而活下來,或者因為重新開始適應正常的生活而感到不安,甚至覺得自己應該受到譴責。

農婦、牧民、商人、教師、社會工作者、泥瓦匠助工……他們在尼亞馬塔或附近的山上,每天向我講述自己的故事,坦承他們的疑慮或回憶帶來的痛苦,並且回答我聆聽過程中提出的新問題。雖然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並不認可歷史能給我們以教訓,或對此並不關心,但還是試圖與他人分享自己持續至今的不解、惶恐和孤獨。

大屠殺不是一場傷亡慘重的殘酷戰爭,而是一項滅絕計劃。戰爭過後,幸存者會有強烈的欲望去做證和講述;但屠殺過後卻恰恰相反,幸存者無比希望閉口不言。他們的閃避令人困惑。

書寫這段歷史需要很長的時日。但本書無意於為那些已經公開發布的調查、檔案和故事添磚加瓦(其中一些非常出色),只希望將這些幸存者令人震驚的講述帶給讀者。

借用一位女性幸存者的話來概括,大屠殺是由人類策劃出的反人類事業,它太過瘋狂又太過縝密,讓人無法理解。克洛迪娜(Claudine)、奧黛特(Odette)、讓—巴蒂斯特(Jean-Baptiste)、克裡斯蒂娜(Christine)以及他們的鄰居,這些幸存者在沼澤地裡逃生的經歷,他們居無定所、窮困潦倒並被羞辱和邊緣化的故事,他們對他人目光的恐懼,他們的困擾和默契,他們對自己那段記憶的探尋和審視,他們作為幸存者、村民及非洲人的反思,這一切都讓我們能夠盡量走近大屠殺的歷史。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16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