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歧視or障礙
90折

歧視or障礙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00 元
優惠價
90360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95折,單本省下1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為了回應其基金會(恩惠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長期關注身心障礙等社會弱勢者的工作。特別以身心障礙此一議題邀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平安基金會」,「慈光身障協會」、「高雄手語教會」、「手語雙福關懷協會」等相關學術與服務機構,假台南市「身心障礙之家」舉辦研討會。研討會以身心障礙者自己現身說法(故事)開始,從醫療觀點、社會、文化建構及神學反省不同角度,一起來反思教會宣教,以及社會面對身心障礙者應有的態度與做法。


「身心障礙」這個稱呼到底是個客觀的形容詞還是出於歧視的產物?這是近年來身心障礙者以及身心障礙事工服務的從事人員,共同面對的一個深刻省思的題目,也是基督教「神義論」(theodicy)長期以來待解決的課題。
在這裡,神學語言的應用面對了複雜的挑戰。一方面,後天造成的「缺損」是一個很具體而深刻的經驗,從有到無所經歷的失落與不便,是無可否認的。因此「缺損」與「障礙」的確具有緊密的關聯。但是講缺損的概念,又不可避免的預設了「完全」(perfect)的標準與規範。有完全的人存在嗎?誰是完全的人呢?尤其是對許多與生俱來的所謂「身心障礙者」而言,這種「完全主義」的假設,無疑的把他們的存在貶為不完全、次等的身分。如果說,沒有人是完全的,我們都或多或少,或快或慢,要面對並經歷著某種程度的缺損。那麼,「缺損」就不必是「障礙」的原因,不需以障礙為標籤。
於是,在信仰與神學上,我們不得不處理上帝「創造」的議題。聖經說,上帝創造萬物「各從其類」,因此,造物的多樣性,代表著不同的特質,換個角度說,也就是各具不同的缺損。在各從其類的創造下,沒有所謂的普遍「完整」,各種受造物都在其受造的「類」與「別」中享有「有限的完整(完全)」。因此,上帝看他所造的「都是好的」。我們受造都有缺損,但仍為上帝看為是好的。
障礙的發生,因此不是來自缺損,而是當這些不同的受造物彼此遭遇、互動,而發生的權力不對等,所營造的生活空間與環境,導致弱勢群體的不便與阻擋。障礙的概念乃因此產生。從這個觀點看,障礙是權力使用不當的結果,而不是缺損的問題。從這個角度說,身心障礙事工不應該以「慈善事工」的概念為之。因為慈善事工帶有標籤化的憐憫,
而忽略障礙背後的權力使用不公義的問題。
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為了回應其基金會(恩惠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長期關注身心障礙等社會弱勢者的工作。特別以此一議題邀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及「平安基金會」(含其所屬的身心障礙關懷中心與高雄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慈光身障協會」,「高雄手語教會」,「手語雙福關懷協會」,「嘉義基督教醫院」,「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林澄輝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長榮大學神學院」和「台南青年會」等相關學術與服務機構假台南市「身心障礙之家」舉辦研討會。並感謝台南市教育局的支助與指導。研討會以身心障礙者自己現身說法(故事)開始,從醫療觀點、社會、文化建構及神學反省不同角度,一起來反思教會宣教,以及社會面對身心障礙者應有的態度與做法。
本書的出版要特別感謝所有合辦單位的出錢出力,並貢獻相關經驗與學術智慧。讓我們能對此一議題有更廣泛多面向的視野和學習。希望本書的出版有助於教會這方面宣教的調整,以及社會大眾對生活在我們當中百分之十五以上的族群朋友「刮目重看」。來共建一個尊嚴、平等而互愛的美好社會。榮耀歸於上主。
主曆2022年2月

目次

叢書系列 序/黃伯和…………………………………………………… 3
本書 序/黃伯和…………………………………………………………… 5
第一部 峭壁上的玫瑰──身心障礙者的心路歷程
寫在故事之前/黃伯和…………………………………………………… 11
翻轉身障角色/蔡其達…………………………………………………… 13
「千」人養「育」之人/兵素新………………………………………… 16
「蕾」積生命的價值/葉雅芳…………………………………………… 19
圓夢靜謐人生/黃煥文…………………………………………………… 22
一根小蠟燭背後的祝福/羅文謙………………………………………… 28
我的小詩人女兒/蘇郁雯………………………………………………… 34
圓夢天使/蔡麗英………………………………………………………… 43
我的慢飛天使元元寶貝/郭慧慧………………………………………… 47
寬恕的力量/郭智玲……………………………………………………… 51
病痛中的天使/郭玉琴…………………………………………………… 63
第二部 從醫療模式看身心障礙
從醫療模式看身心障礙、健康的界線/郭英調………………………… 69
尊重生命的個別差異,許孩子一個光明的未來/姚淑芬、曾麗吟…… 77
身體的缺口與生命的傷口:口腔癌病友障礙經驗之探討/張麗珍…… 84
第三部 社會建構的反省
透過障礙,傳遞主愛/張盟宜…………………………………………… 97
從人權角度談台灣身心障礙福利政策之發展/卓春英……………… 107
心智障礙者刑事案件法律問題已經排除──然後呢?/孫一信……… 118
基督教對弱勢者的關懷使命/黃德成………………………………… 145
第四部 神學與宣教反省
台灣盲聾教育的英日情懷/陳育麟…………………………………… 155
身障服務者個人與團體之靈修/葉寶貴……………………………… 182
從解放神學對貧窮觀點論與殘障神學之關聯/李茂榮……………… 195
從〈瘋女十八年〉談本土文化神學的解構與再建構/陳文珊……… 209
補贖vs. 慈善/黃伯和………………………………………………… 230
身心障礙關懷的態度跟方法/林偉聯………………………………… 242
附錄一…………………………………………………………………… 246
附錄二…………………………………………………………………… 248
附錄三…………………………………………………………………… 252
附錄四…………………………………………………………………… 25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