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典型在夙昔:經世濟民情懷書寫
滿額折
典型在夙昔:經世濟民情懷書寫
典型在夙昔:經世濟民情懷書寫
典型在夙昔:經世濟民情懷書寫
典型在夙昔:經世濟民情懷書寫
典型在夙昔:經世濟民情懷書寫

典型在夙昔:經世濟民情懷書寫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8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典型在夙昔――經世濟民情懷書寫」,運用敦煌文獻資料考證深入了解李白對於經世的理想與抱負,探討唐代宗佛經護國經世價值,蘇軾對陶淵明「影」的轉化,蘇軾烏臺詩案前的節慶感懷、蘇軾黃州時期詩詞中對於蜀地的思鄉情懷、鄭俠《流民圖》事件中的胸懷百姓疾苦大愛、李若水忠愍詩情之更迭轉化探論、使金文人宇文虛中與朱弁的忠義情感表現。領略了唐、宋、金三代文人書寫情懷,可以感知心懷生民社稷的典範人物,在俯仰天地之際,如何運用書寫抒發情感,著書立說流傳千古。

作者簡介

林宜陵
現任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獲得東吳大學學士、碩士學位、輔仁大學博士學位。研究主題為古典詩歌,國文教學、曾參與教育部書寫閱讀計畫、社會實踐計畫、數位人文計畫,多項跨領域計畫。曾擔任「詩學專題研究」,「詩選及習作」,「國文」、「生態旅遊文學」等課程教師。

目次

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敦煌李白〈古蜀道難〉、〈月下對影獨酌〉 詩歌探微 5
一 前言 5
二 古蜀道難 6
三 月下對影獨酌 11
四 小結 17
第二章 唐代宗佛經護國經世價值――「出世」與「入仕」的詩情轉化 19
一 前言 19
二 佛經護國――邊疆的懷柔功用 22
三 「出世」與「入仕」的詩情轉化 37
四 小結 47
第三章 蘇軾對陶淵明「影」的轉化――以烏臺詩案發生前的詩作為例 51
一 前言 51
二 陶淵明與蘇軾對「形」、「影」、「神」的詮釋 52
三 蘇軾詩中「影」字的自我期許 61
四 小結 75
第四章 蘇軾宋神宗元豐元年的節慶感懷 79
一 前言 79
二 「歸來誰主復誰賓」的寒食感懷 82
三 「月豈知我病」的中秋感懷 84
四 「明日黃花蝶也愁」的重陽感懷 89
五 小結 92
第五章 君已思歸夢巴峽――蘇軾黃州時期詩詞中對於蜀地的思鄉情懷 95
一 前言 95
二 元豐三年――君已思歸夢巴峽,我能未到說黃州 96
三 元豐四年――永夜思家在何處 101
四 元豐五年――推手從歸去 105
五 元豐六年至汝洲前――萬里家在岷峨 108
六 小結 111
第六章 鄭俠《流民圖》事件與相關詩歌探微 113
一 前言 113
二 《流民圖》事件 114
三 詩歌探微 122
四 小結 128
第七章 以「詩」為鏡鑑「人」與「史」――李若水忠愍詩情之更迭轉化探論 129
一 以史鑑人 129
二 以詩鑑人與史――「皦然與日月爭光」 143
三 小結 172
第八章 使金文人從自責、羈留、到思鄉的忠義情感表現――宇文虛中與朱弁詩詞作品為例 175
一 前言 175
二 生平始末 179
三 詩歌忠義情感的轉化 185
四 小結 201
結論 205
參考文獻 211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