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滿額折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031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5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疫情心理重建,是一種社會同理的過程,也是化解分歧對立、增進彼此包容的路徑。
◎推演潛意識的運作模式,再回到意識層面,互相琢磨,並與台灣在地疫情經驗與實況接軌。
◎給一般民眾、給第一線醫護相關人員、給醫療心理相關專業人員,從不同面向相互討論與包含。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在疫情初期成立「新冠疫情身心壓力照護專案」,本書即是相關文章的集結出版。

心理的傷很難一眼看穿,如何在重大壓力下,
仍可以保持想像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理論上所涉及的深度心理學,
借用精神分析的概念和經驗,
對於那些不再只是「完整客體」的經驗,
而是生命早年經歷生死攸關的心碎經驗下,
當年焦慮和憂鬱的多重變型,
至今仍如何流連忘返,
並影響著疫情下的適應?

疫情不只衝擊生理健康,也衝擊心理健康,
但卻經常被人忽視,我們要活著,
充滿和諧與希望的活著。

雖然人性如此複雜,但我們不因此而避開,
而是一步一步給自己機會,
當你給自己機會,也給他人機會,
就有機會找到更多的話來說它,
因為它的變化是多樣的。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578849.pdf

作者簡介

◎ 王盈彬

台灣大學醫學系學士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理論精神分析碩士
精神科專科醫師
臺灣精神醫學會會員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監事
前奇美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現任成大醫院暨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臨床心理治療督導
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駐校校園諮商暨督導醫師
現任王盈彬精神科診所暨精神分析工作室主持人

◎ 蔡榮裕

精神科專科醫師
前松德院區精神科專科主治醫師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
臺灣醫療人類學學會會員
高雄醫學大學阿米巴詩社社員
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資深督導

名人/編輯推薦

回首來時路!疫情紛亂下讓臺灣社會安定的一份力量!
文/羅浚晅(醫師公會全聯會/新冠疫情身心壓力照護專案總召集人)

很高興能夠為王盈彬醫師與蔡榮裕醫師的這本大作撰序!
我想先回到當初發起「新冠疫情身心壓力照護專案」的時空氛圍講起。當時國際新冠疫情已經延燒近500日,臺灣在嚴格的邊境管制與良好的公民素養下,社區疫情始終是零星發生;直到2021年5月15日(週六)近中午,媒體消息傳出疫情大升溫,萬華出現感染熱區,本土確診爆量為180例;當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的網路觀看次數逾57萬次,臺灣社會慌亂,人心開始浮動!八點檔的政論節目也為此緊急加開周六、周日晚間直播節目,連續兩天我都在媒體最前線,給自己的任務只有一個,忠實呈現國內疫情現況,避免人心過度慌亂,持續穩住防疫該有的專業判斷與節奏。
心裡的另一個聲音是,根據其他疫情走得較快的國家顯示,疫情之下民眾的心理健康普遍受到重大衝擊,但因為大家都著眼在確診數、重症死亡等議題上,這些重要的健康威脅反而容易受到忽略。後來的日子,確診數不斷上揚,校正回歸、疫苗短缺、朝野政治攻防紛擾不斷;雙北民眾自發性的減少外出,國人每日緊盯著確診數字,殷殷期盼疫苗抵臺,耳邊鎭日傳來救護車的聲響,北病南送,全國醫療量能逐漸吃緊。我總覺得是需要建構一個全國性身心照護平台的關鍵時機了。
2021年6月6日中午時分,我和王醫師提出這個建議,他非常贊同,短暫討論思考後,蔡醫師也願意加入,三人臨時群組就開始積極地運作起來。因為沒有過去的學習範例,我們試著尋找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點,畢竟身心精神醫學的理論範疇既深且廣,學派也多;王醫師與蔡醫師都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大師,面對社會大眾的多樣需求與理解能力,最終決定的呈現方式是,對於每一個主題都有不同層次的思考切入點,「一般民眾版」、「給疫情下第一線醫護相關人員的想法」與「給醫療心理相關專業人員的想法」;我們知道這樣的分類撰寫只能算是一種主觀理想性的建構,也猜測最後的結果是社會大眾可能會交叉看著其他人的版本,但或許這會是一種社會同理的過程,也是在疫情高度緊張下,化解分歧對立、增進彼此包容的可能路徑。
從第一篇〈那一針的重量〉開始,就可以感受到兩位醫師的熱情與執著,因著長年的臨床實務與專業涵養,文字產出的速度相當驚人,「疫苗選擇」、「疫苗恐懼」、「匱乏感」、「失落感」、「感動和行動」、「妥協和堅持」,短短的半年內,醫師公會全聯會官網為此計畫所設立的專區,已經掛上了76篇專論。與其說這只是疫情下的身心照護資源,不如說這是一個在2021年間臺灣人內在深層的共同記憶庫,我們共同奮鬥過、堅持過,即便未來疫情結束,這個記憶庫不會被遺忘,它會永遠保有獨特的韻味芬芳,歷久彌新!
感謝全聯會邱理事長的大力支持,還有許多不同科別醫師先進們的戮力付出,在此專案計畫的同時,我們也邀請了87家基層身心照護診所,近百位專科醫師來參與遠距身心醫療照護工作;此外,更結合了衛福部的「醫事人員COVID-19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讓醫療人員都能得到適當的心理健康照護。

一、疫情下的深層心理部門/王盈彬

很榮幸這次有機會參與由「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主導成立的「新冠疫情身心壓力照護專案」的書寫,並與「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暨精神科前輩蔡榮裕醫師一同腦力激盪,著實是一件値得紀錄下來的事情。也感謝「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暨「新冠疫情身心壓力照護專案」總召集人羅浚晅醫師從中的大力整合,催生了這一個使用文字傳遞的元素,並有機會參與在疫情的實況中,讓這部分的心理資源採取一種可以與大眾連結的形式,並因此形成這樣的一種行動模式。
在世界精神醫學的發展脈絡中,精神分析曾經有其獨尊之時,而在台灣,也一直是一個令人愛恨交織的故事主角。從發展的面向來說,精神分析是一個願意嘗試深入人心的前驅者,也是一個願意思考接納異奇的學問和技術。
在憂鬱、焦慮、恐慌……等各類精神疾病瀰漫的年代中,各種精神或心理治療項目如雨後春筍般的各處林立,台灣也從世界各地引進各類的專業理論和訓練,慢慢與在地的文化脈絡碰觸,精神分析正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角色。疫情當下,除了各種原本就已經在各處運作的精神及心理介入模式之外,這樣的書寫梳理,也呈現出精神分析後設心理學的特色,希望從這些表徵世界的實況元素,來建構推演潛意識的運作模式,再回到意識層面,互相琢磨,並與台灣在地經驗與實況接軌。
最初在書寫時有一個相當大的猶豫,那就是精神分析在如此的疫情之下,是否可以做些甚麼來協助大眾?這一個命題,正如同在戰爭發生,生死在不斷交戰的同時,精神分析擅長的「深入思考」,會是站在什麼立場,來與這種急迫的狀態對話。病毒出現,疫苗跟著出現,病毒變種,疫苗也跟著變化,人類個體和群體所因應的行為模式,也充滿著各種多樣化的表現,也一直在變化中,而從目前已被研究得知的潛意識的運作模式,可以探索出一些令人無法從表面理解的行為背後所存在的可能脈絡,當然這不會是唯一的解讀或詮釋,但是如果可以藉此,讓惶惶人心進行更多且深入的被認識與理解,有可能被安頓並疏通,那麼就有機會讓更多行為或想法的歧異,有了可以不斷對話的平台和視野,讓共存的發生有了一種現在進行式疫情下的深層心理部門的節奏。
精神分析和精神醫學一直是互相協助的角色,儘管彼此之間也有一些衝突,然而,這更反映出我們每個人和每個所屬團體之間,存在的合作和衝突,也有其中來回的協調與拉扯。精神醫學雖然為全人醫學領域的一個分支學門,大家也不會不常聽聞其與其他分支學門之間的碰觸歷程。即使在疫情之下的科學論證與執行,也同樣和不斷合作與衝突的人性本質擦出火花。如同文章中有提及的生與死,看似絕緣的兩端,卻牽動著生命的開始與結束,合作也是,衝突也是,人命的存歿,病毒的存歿,我們有沒有機會站在另一個獨立的位置,在兩端之中思考運作,解答一些尙未有答案的矛盾及混亂的現象。可以解答的,未必有相應的作為可以運行,這也需要各界更多的交流與整合。
很淸楚的是,沒有一個唯一的作為或指引可以解決這多變的疫情,因為不只是病毒本身的衝擊,世界各地因應這樣的衝擊所啟動的反應,也連動著各地的風俗民情,各地的風俗民情也是多元組合的本質,因此只能採取最大公約數的方式來進行執行安全的考量,而且是「滾動式」,隨時進行適度的調整。疫情之下活著,才有希望和未來;如何活著,會是接下來的考量;活著可以如何作為,牽涉到個人與環境的關係;生病和死亡,也是在活著的時候存在的元素,又會被如何考量?以上種種,都是最基礎的命題,當然,以目前政府的作為方式,得以讓大多數的人並不需要直球面對這樣的議題,但是我們每天的生活,也就立基在這些命題之上,繼續生活著。

二、病毒與疫苗的恩怨情仇:如何不陷進二分撕裂裡而能持續思考呢?/蔡榮裕

這是2021年6月起,盈彬和我在受邀下的合作書寫,現在我們將這些系列文字結集。疫情仍在很難百分百說得準的狀態,但各國都漸傾向開放來面對了,雖然這不是意味著就沒事了。感謝「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以下簡稱「醫師公會全聯會」)在疫情下,成立的「新冠疫情身心壓力照護專案」,盈彬和我在「醫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新冠疫情身心壓力照護專案總召集人羅浚晅醫師的邀請下,參與這照護專案小組的活動,也感謝陳書喬醫師在這過程的所有協助。
回頭來看,台灣在相關單位的警覺和反應快速下,不讓疫情在起初難以收拾,而能一步一步起伏走到現在。
這時回頭來看,談談當時開始書寫這系列文字時,心裡的一些些心思做為紀念,在困局下所做的某些思索?在明顯有著政治立場分裂下,對於疫情的解讀,對於疫苗品牌的選用,容易陷在二分撕裂的反應,但是臨床經驗提醒自己,我們如果過早地跳進這種二分法下的爭議,會挑動的不只是眼前的事務爭議,而是讓更深層的心理衝突,在疫情不確定的未來下更被放大。這可能使得我們所寫的想法,變成只是助長這種撕裂的氛圍,然而如果只是這樣,我們又何以踩進這種爭議裡呢?
不可避免的事實是,「醫師公會全聯會」的理事長是目前執政黨的不分區立委,但是就我們的了解,「醫師公會全聯會」在防疫過程,也得站在全國各科醫師的立場想事情,但這和政府的立場不必然完全相同,而不必就是得替政府背書所有政策。只是也深知防疫這件事,不可能完全和政治無關,畢竟愈要這麼說,可能愈顯得在替政治服務。這也是盈彬和我受邀開始書寫這系列想法時,一直繞在心中的課題。
如何不陷在二分的分裂裡呢?有這麼容易做得到嗎?
我們是假設很困難做得到,但也不會因困難就算了,而是讓這個心思一直環繞著。從第一篇文章到目前為止,要出版時的最後一篇,可以說都不曾眞正的做到過,不陷在二分的撕裂裡來來回回。畢竟,就事情論事情時,不是那麼單純的假設,自己可以做得到不陷進二分撕裂裡,我寧願假設,就是可能會不自覺如此,以這樣的態度讓自己保持著,不斷觀察和思考的空間。
就算書寫這序的此刻,已是疫情較平穩但仍有一些社區傳播的狀態,仍可以從政治的攻防裡,看見政治是如此深刻地影響著,以科學做基礎,以人性做舞台的防疫工作,是多麼困難的事情。我們的文字是希望能夠讓民眾和醫療人員,在如此重大壓力下仍能保有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在疫情不確定的處境被淹沒,甚至因此發生傷害自己的舉動。但這是我們的觀察和描繪,能夠幫得上忙的情況嗎?
其實,我是抱持著不確定的心情。因此整個過程的書寫,只能說盈彬和我盡力的,從收集眾多國內外的新聞報導,以及疫情相關科學知識的進展,以及每天下午兩點指揮中心的疫情記者會裡,從這些資訊裡來思索,其中反映著什麼不被自覺的心理學運作著?
精神分析的論點或經驗可以幫上什麼忙?當然也得思考是要幫什麼忙呢?也得自問,我們眞的知道一般民眾和精神科相關的醫護們,需要的是什麼嗎?
我也深知這些文字仍有它們的難度,在精神分析理念的不易理解,和疫情的難以預測之間,如何讓我們的話語可以帶來思考呢?這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況盈彬和我更是抱持著,精神分析對於人的理解仍是有限,而疫情的情境是如此巨大的外在現實,我們如何在這當刻能夠克服自己對未知的恐懼,還能保持著思考並想像,如何說明我們的經驗,讓大家一起來想像呢?的確是個難題,至今要出版了,覺得是還未完全解決的難題。
在這些文章裡,每三篇有著相同主題,為了讓不同人閱讀,因而有不同的細節描繪。不過就算是我們分成,「一般民眾版」、「給疫情下第一線醫護相關人員的想法」、與「給醫療心理相關專業人員的想法」,這只是我們的想像和人為區分罷了。畢竟現實上每個分類裡都有著千百種差異,有不同的了解和解讀方式。在疫情下,談論我們所發現的各式問題時,都是需要以事實做基礎,但就算相同的數據,也都會有不同的解讀,這當然也讓我們想著,既如此,那麼我們如果堅持,從人的主觀心理出發,來談論疫情下發生的種種現象,是有著它的需要。
雖然我們不可避免的,有著心情和心思,希望我們的文字可以被閱讀、被思考、被討論,進而在疫情下,在不可確定的重大壓力下,能夠在閱讀文字後,可以有著更多的思考,進而帶來穩定心情,有著持續可以創造的態度。
最後,祝福大家,可以在疫情下度過難關,也祝福台灣的永續發展。

目次

序一 回首來時路!疫情紛亂下讓臺灣社會安定的一份力量!(羅浚晅)
序二 疫情下的深層心理部門(王盈彬)
序三 病毒與疫苗的恩怨情仇:如何不陷進二分撕裂裡而能持續思考呢?(蔡榮裕)

2021.06.23星期三
那一針的重量

2021.06.26星期六
等待解封中的遙遙無期
疫情下公衛政策和個體之間的衝突

2021.07.07星期三
疫苗心理學
拒絕疫苗注射的潛在無力感

2021.07.09星期五
疫情下的無助感
疫情下的無助感如何反應在對疫苗的態度

2021.07.13星期二
不是句點的無望感:有時,有了疫苗,才把它映照出來
當有了疫苗後,無望感卻可能反而出現?
無望感:還未發展出疫苗的心理瘟疫

2021.07.16星期五
都是我沒做好
罪惡感(罪咎感)的多重樣貌
罪惡感會如何傷人傷己,卻是難以剎車

2021.07.16星期五
你和我不同嗎?淺談分裂機制的防衛
某些壁壘分明原就難以相互說服,漫談分裂機制的影響
兩極化裡的心理防衛機制:深談分裂機制引發的難題

2021.07.23星期五
分裂了,該怎麼辦?
漫談分裂機制:例如疫苗選擇所誘發的心理困局
疫苗恐懼裡另有潛在的恐懼:分裂機制的僵局能被整合嗎?

2021.07.27星期二
我想要最好的疫苗,有嗎?這是過於理想化嗎?
當「理想化」變身成嚴厲的武器時,會是什麼樣貌呢?
當「理想化」化身成分裂機制的內心戲時

2021.07.31星期六
疫情下理想化的多重面貌
理想化的心理因素帶來的撕裂現象
理想化所隱含的「自我理想者」和「超我」的嚴酷

2021.08.03星期二
這都是憂鬱嗎?
從口罩荒到疫苗荒有多「荒」?被重複挑起的憂鬱心
重複說未來疫苗會不足?失落和匱乏的憂鬱心理學

2021.08.11星期三
你解釋的,我有自己的詮釋?以疫苗覆蓋率為例
解釋和詮釋的差異,對疫情訊息接收的影響?先談解釋
解釋和詮釋的差異,對疫情訊息接收的影響?談談詮釋

2021.08.17星期二
台灣,眞這麼糟嗎?恐慌裡潛在的匱乏感與失落感
催眠般說需要第三劑疫苗,引發的匱乏感和失落感
疫苗荒?從荒到慌,從匱乏到不安,從憂鬱到焦慮的層次感

2021.08.24星期二
口罩後的世界,看創造力這件事
疫情壓力如石頭,心理的花朵如何有創意開放呢?
在無可確定的未來裡,觀察生死苦難裡的創意

2021.08.31星期二
疫情下,集體歇斯底里適合被用來說明某些群體反應?
集體歇斯底里是汙名化?或是好名稱描繪某種群眾反應?
表面情緒裡,隱藏著更深層二分撕裂的你死我活

2021.09.07星期二
用力的守護,卻引發用力的反擊,談談投射認同
滾動式調整,被接受或難被接受的心理學:略談投射認同
不滿和痛苦翻攪裡,心理的投射認同有多深沉呢?

2021.09.14星期二
跟著偶像打疫苗,應該沒問題吧?
投射認同:推想疫情壓力下影響決定的原始因子
投射認同:為何在疫情下相互溝通容易走往壞的心思?

2021.09.21星期二
各種疫苗的族群,怎麼會這樣?
生死交關的想像,投射認同的心理碎片如孤島
疫情下破碎的投射認同,以四散的家族移民來比喻

2021.09.28星期二
尙未接種者,要如何挑疫苗?
回到過去,是去蕪存菁挑選事實嗎?
莫名的痛苦:分裂機制裡找出兩種對立的名稱

2021.10.05星期二
為什麼不隔離就好了?
忍了很久了是什麼意思呢?把惡夢趕走就好了?
為什麼不說淸楚就好了?無法命名的恐怖感

2021.10.12星期二
我想通了一些事
我們的職人技藝:創傷破碎心理經驗的整合
我們的職人技藝:碎片如孤島般心理創傷經驗的聯結

2021.10.19星期二
坐而言,起而行
我們的職人技藝:創傷心碎裡,詮釋如何影響未來
我們的職人技藝:創傷心碎後,心理一層再一層的建構

2021.10.26星期二
誤會一場
如果誤會是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起點,這是什麼意思呢?
常寧願處在誤會裡,以便覺得自己的答案是對的?

2021.11.02星期二
感動和行動
不確定的疫情,需要多少誤會讓自己不被恐懼淹沒?
重大壓力下的恐懼,同理心有多少誤會做基礎?

2021.11.09星期二
妥協和堅持,是敵人或難兄難弟?
為了原則而不妥協,這是實情,還是錯覺?
沒有妥協這件事,有的是妥協和堅持?

跋‧疫情尾聲談「反移情的恨意」後再出發

書摘/試閱

◎日期:2021.07.09星期五
疫情下的無助感(民眾版)

疫情開始之後,無論從官方或民間等各種媒體訊息,我們有了各種防疫的概念,接下來搭配的是執行面的運作。各行各業都開始動作起來,多數人可以知道,這些隨之而來的措施,總不免造成一些不方便,但是背後是立基於安全的考量,因此多數人都可以調整與合作,當然也各自在自己的生活文化中,落實這樣的防疫需求。
從周遭和媒體的訊息,不乏看到一些令人捏一把冷汗,需要進一步理解的實際狀況。舉例來說:進入醫療院所請戴好口罩、進入商家時請掃QR code或實聯制登記、隨時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這些看似容易遵循的規則,卻因為每個人各自的狀態不同,出現了必須在現場溝通的狀態,也就是執行面遇到的困難了。舉例來說:臨時忘了戴口罩出門而附近也沒有賣口罩的地方、身上沒有手機、不會寫字、聽覺障礙者必須看嘴形判讀、視覺障礙者必須靠觸摸辨識……等。
當溝通出現了瓶頸,因各種主客觀因素(時間緊迫、對話態度、雙方理解度、價値觀……等)而無法進一步釐淸時,各種情緒、語言、舉止,會因此而反應出現,讓原本要執行的規則,成為一種衝突的焦點,這過程其實是滿複雜的事,我們這裡挑出了「無助感」這件事情來談。大家此時心中的對話旁白有許多,其中可能有一個是「為什麼不幫幫我,反而要刁難我」。
理性上都知道,所有措施都是要協助大家,一起對抗病毒的入侵或傳播。但在執行面運作時,有些人或有些狀況,並非故意要和這些措施作對,而是不知不覺地爆發出了一些感覺,此篇文章想要談的,是一種無助感。
「無助感」,字面上的意義是「無法得到幫助的一種感覺」。細看一下這一句話,「無法得到幫助」指的是在現實上沒有人可以幫助自己,「一種感覺」指的是來自自己內心的一種感受。當拆分成這兩種元素時,我們會發現至少有二種組合,一種是現實上眞的沒有人可以幫助自己,然後自己有所感覺到了;另外一種是有人可以幫助自
己,但是自己感覺不到。
如果是第一種,眞的沒有人可以幫助自己,然後自己感覺到一種無助感,很直覺解決的方式,就是必須自己動手來幫助自己,甚至必須引導別人來幫助自己,這需要的是一些能力的訓練,當然也可能需要其他中間人的協助。
如果是第二種,有人可以幫助自己,但是自己感覺不到,這是可以從精神醫學或心理學來進一步理解。這個主題就會是,「自己感覺不到」的原因是甚麼?可以如何思考?對有些人來說,要調整自己的感覺,只需要來自外在的現實,也就是去反證自己的感覺是錯誤的,就會恍然大悟,當然,這也需要可以自我反思和放下主觀的能力;但是對有些人來說,要調整自己的感覺是困難的,即使有來自外在現實的證明,也不見得可以扭轉,這在醫療情境,並不是少見的狀況。
這在處於憂鬱、焦慮、慮病狀態……等的人們身上,是很常見的,特別是在面臨重大壓力時,也會強化這樣的狀況。簡單的說,是我們心中被挑起了會危及個體掌控自己的狀態,也就是「失控」的狀態,此時已經很難顧及到周遭的人事物,即使看似仍在對話著或處理著事情,但是內心已經和外界隔絕,只想逃走或強硬起來作戰。當然,也有一些屬於精神醫學定義上的疾病或狀態,使這樣的人或這樣的狀態,是不自覺地處於無法感覺到外界或他人。
回來談談疫苗的例子,有些人不想打疫苗,因為有許多的擔心,就算是醫療人員努力詳盡解釋,也無法讓他們可以充分放心,他們總是會看到那些可能相關的副作用說明,不會去注意到發生的比例,也無法和注射疫苗而得到的安全性做比較。排除掉生物學因素,這在精神分析學上有一些可能的解釋,也就是我們會不知不覺地把現在的擔心,和過去成長經驗的一些記憶連接起來,於是現在的擔心不是只有擔心現在,而是感覺疊加的過程,像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概念,通常這需要一些新的、好的經驗,來中和過去不好的經驗,只是過去經驗的詳細內容是需要費一番工夫去收集。
每個幼小的心靈中,都需要可以依附的成熟大人來協助自己,不僅是認識這個現實的世界,也要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來經驗這個世界,只因為身體長大了,外觀讓人覺得不需要再幫忙了,或者別人會覺得有限度的幫忙就可以。
殊不知這樣的無助感一旦被引發,一種無法和別人連結的各種感受就會出現,如同幼小的自己無法和可信賴的成人一起經驗這個世界。人的記憶是一件複雜的事情,不只是記憶事件的內容、也會記憶事件的感受,於是當我們在談論的無助感,是一種感受的時候,意味著這個無助不只是來自於現在狀態,也可能是當年不知不覺所留下來的遺憾,等待著被彌補,等待著被接納。

疫情下的無助感(給疫情下第一線醫護相關人員的想法)

可以簡化的說,面對疫情下的病毒,由於它不可見,只能透過周邊人突然出現發病症狀才會發現,原來病毒就在旁邊,或離自己很遠,這是實際空間的距離,但外在環境空間距離的不確定感,除了先前提過的,讓民眾和助人者感到內在的無力感外,也常合併出現無助感。無力感通常是針對自己內在裡覺得使不上力,但也可能出現過度使力,來避免自己經驗到無力感。
至於無助感,常是有客體對象,可能是對於家人、老板、朋友、醫療人員、或目前針對疫情指揮中心,覺得這些客體對象,都是幫不上自己忙的人,或者常會聽到有些人說,沒有人可以幫上忙的說法。這讓想幫忙的人,容易因此感到灰心,覺得算了,何以找自己麻煩……等反應,甚至讓助人的醫護人員原本的無助感被攪動起來,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値的人……等心理反應。
無助感如果是源自每個人生命早年的經驗殘留,這是不會自覺的,不是以自己意識的無助的感受或想法浮現出來,可能以其它樣貌出現,通常要事後才會察覺自己先前是如此無助。試想一個人在很小的時候,如果覺得只能靠自己解決所有問題,這種感覺在長大後,也許會是重要的動力,推著人去做某些事,但是就算做事有了成就,並不必然內心世界裡那種無助感會消失,可能仍會以模糊無法說淸楚的感受存在著。
相對的,無助感是有對象的,也就是會有期待求助的對象。每個人都是從小長大,很難說完全沒有無助感的存在,只是如果這種感受很深刻而不自覺時,可能讓自己和周邊人物很不易相處,可能潛在地覺得這些人都幫不上自己的忙,因此常出現的聲音是,只能靠自己,一切只能靠自己。
辨識到無助感,尤其是深層的無助感時,通常並不會就馬上改變現狀,尤其是對於他人的信任,懷疑周遭的人或重要人物無法幫助自己,常使得周邊的人感到很挫折,總有著愛莫能助的感覺。做為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不論是那種醫療科別,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如果我們沒有想到這種可能性,就會覺得我們要幫助對方,但對方卻好像不領情,甚至覺得我們根本幫不上忙,如先前說的,這種覺得沒有人可以幫上忙的感受,是由來深遠。這會呈現出,他們起先是要來求助於你,但是不久你卻發覺,他根本就是覺得,世界上沒有人可以幫上他的忙,對方也許順口這麼說,更常見的是他們也不知自己是這麼看待幫助他的人。
做為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如果缺乏這種想像時,就會陷進這人是怎麼回事,明明來求助我,卻把我當做是個無用的人那般,會讓我們想算了吧,你另求高明吧。雖然你知道這些可能性,並不保證就能幫上對方的忙,因為如果直接指出來他的無助狀態,他可能常是否定的。
試想如果他把我們當做無用的人,是幫不上他忙的人,我們說那些會有用嗎?不過我們說明這種可能性,並不必然使你可以幫上對方的忙,但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疫情下,我們如何不被這種情況弄得很無助,這是很重要的自覺。因為在疫情的壓力下,自己很容易也跟著無助了起來,好像以前所習得的知識,在這種時候很難派上用場,因為疫情並不是馬上可以用以前熟悉的知識來完全解釋,就更容易不自覺地接收對象投射出來的無助感,而更顯得沒有人可以幫上忙的感受。
一般來說,臨床上憂鬱的眾多症狀裡,是有著無力感、無助感和無望感,有時三者之間無法細分,而且會相互連動,相互動態式的影響。我們嘗試對三種「無」加以說明,它們呈現的樣態,幫助大家觀察和了解,希望借著這些細微的了解和變化,有助於各位在助人工作時,能夠減少陷於對方深層的無助感裡,而讓自己更感到挫折。
這種無助感和無力感的特色之一,由於都是「無」的感受,而且常是不自覺的,因此在互動過程,也會不自覺地出現要「有」幫助的感受,要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人,可以有助於對方。殊不知,對方如果是長期處於無助感的人時,並不會因為我們一直想幫助他,就會讓對方覺得有被幫助,甚至也可能會出現,對方因為不自覺如此無助而引出的不滿,會針對想幫助他們的人,而呈現著生氣和不滿。除非有人刻意如此,不然在臨床上常是處於不自覺的狀態,並不是我們就不幫忙對方,而是如果我們知道在助人過程有這種可能性時,至少可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誤解或強求。

以上內容節錄自《誰不怕死?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學想像》王盈彬、蔡榮裕◎著.薩所羅蘭出版,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578849.pdf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