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英國的防衛(簡體書)
滿額折

英國的防衛(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價
:NT$ 588 元
優惠價
87512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系著名歷史學家李德·哈特在1939年二戰期間寫給大眾的關於英國防衛的作品,全書從問題、基礎的安全、戰爭前沿、陸軍的重組與軍隊的改革五個方面入手,深入淺出地分析了英國失利的深層原因,以及對於軍隊組織和戰略戰術軍事思想方面進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具體而言,從外交政策到軍事局勢,從英國到歐陸,從現實到歷史,從大戰略到步兵戰術,從武器裝備發展到價值觀精神層面,本書論述得極為具體,既說透本質,又闡明操作性細節。其中提及的諸多問題和改革思路超越時空限制,對於今天依然不無啟發意義。

作者簡介

李德·哈特(B.H.Liddell―Hart)英國軍事思想家。1895年10月生於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服役於英國步兵隊,1927年退伍,官拜上尉。曾任《每日電訊報》和《泰晤士報》軍事記者、《大英百科全書》軍事編輯。二次大戰前(1937-38)擔任英國陸軍部長賀爾貝利夏的私人顧問,致力於英國陸軍的改組工作。戰後,李德哈特在世界軍事學界的地位達到蕞高峰,歐美各大學及軍事院校紛紛授與榮譽學位並聘邀客座講學,1966年受封為爵士。著作超過三十余冊,包括《戰車:皇家戰車及其前身的歷史》、《山的那一邊》、《回憶錄》、《戰略論》、《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等。其有關於機械化戰爭的觀念對當代的戰爭藝術具有重大的影響,尤以在德國為然。

名人/編輯推薦

中文版首譯 二戰史必讀書目

譯者序


得知我在翻譯李德·哈特的《英國的防衛》,一位20世紀90年代從國防大學戰略部畢業的軍事學碩士在朋友圈中響應:“哈特,非常著名的軍事理論家!”的確,這位英國著名軍事理論家,一生勤於軍事理論、軍事歷史和軍事人物的研究,撰寫了30多部著作,他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山的那一邊——被俘德國將領談二戰》和《戰略論:間接路線》均已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翻譯出版。不過,這本《英國的防衛》似乎罕為國人所知,搜索相關詞條沒有提及。其實,它匯集了在哈特本人看來當時最需要、最切實、最有針對性的思考和建議。


此書出版於1939年,正是二戰歐洲戰場熊熊大火將燃之時。哈特對危機迫近背景下的英國重整軍備作了分析和批評,對必須抓緊時間做些什麼提出了剴切建議,重點是英國陸軍以及本土防衛軍的重組。看看目錄就知道,從外交政策到軍事局勢,從英國到歐陸(也包括正在發生的日本侵華),從現實到歷史,從大戰略到步兵戰術,從武器裝備發展到價值觀精神層面,哈特談得極為具體,既說透本質,又闡明操作性細節。比如,他對英國防空和民防重要性的反復強調,無疑對英國在“倫敦大轟炸”中支撐下來起到了作用。


哈特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深知戰爭是“毫無價值的毀滅”,也感慨於那個時代戰爭的笨拙與呆滯。從劍橋畢業後,他加入國王統轄的約克郡輕步兵,一戰奔赴法國,作為一名初級步兵軍官對德作戰,在1916年法國索姆河戰役中遭德軍毒氣殺傷,住院醫治期間開始研究軍事。1927年因健康原因以上尉軍銜退役,先後擔任英國《晨郵報》《每日電訊報》軍事記者,《泰晤士報》軍事專欄評論員,《大不列顛百科全書》軍事編輯,1937年曾任英國陸軍大臣霍爾—貝利沙的軍事顧問。


網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哈特對中國古代兵法家孫子推崇而對近代德國軍事家克勞塞維茨輕慢?在本書中,針對克氏極為強調進攻和人數優勢,哈特確有批評——深入理解這位普魯士戰爭哲學家思想實質及其由來之後的批評。孫子未提,但“前言”中提到了另外兩個中國人——曾國藩與李鴻章的一段對話。見於清代吳永《庚子西狩叢談》的這段文字頗為生動,曾不贊同李所言以“打痞子腔”辦洋務,“捋須不已,久久始以目視我曰:‘依我看來,還是用一個誠字。……腳踏實地,蹉跌亦不至過遠,想來比痞子腔總靠得住一點。’”曾國藩強調的是誠實誠信,但被哈特解讀為面對真相:“對真相關注不足,由此而來的所有問題,就導致了我們今天這種局勢。我還是努力去遵循曾國藩那一個字的原則——誠!”


為什麼會有這種稍顯牽強的引為知音?正是哈特感慨於當時英國政府和軍方不面對現實的保守和短視所致。“軍隊因其扮演的角色,應該是適應性最強的機構。然而,它卻太多地被證明是最為僵硬的。如果它們未能讓自己在時代中得到改造,對於它們要去保衛的那些國家就是致命之事。”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簽訂《慕尼黑協定》。綏靖除了缺乏道義感,更是因沒有實力和底氣而來的軟弱。哈特警告國人:“在這場危機中,我們防御準備的不足和無效,暴露在公眾和全世界面前。然而,這並沒有導致足夠快或足夠大的步伐以趕上形勢。尤為兇險的是,人們仍在忽略一些正在損害我們戰略立場的因素。在戰鬥開始之前,現代戰爭的輸贏可能就已經確定了。”


在戰略立場、戰術思想和軍隊建設等問題上,哈特有一些至今仍具啟發的洞見。


一方面,他強調要承擔應有的國際義務,維護集體安全體系,反對當時英法對德意日推行綏靖政策,姑息養奸,犧牲小國。“英國執著於綏靖的希望,在一個接一個的國際議題上,我們的政府都想方設法避免我們的義務,而事實則是每一個放棄都導致了更糟糕的放棄,導致了我們自己局勢的惡化,以及文明的惡化。”


另一方面,哈特強調國家利益至上,不能去做會損害自身核心利益之事。就大英帝國的防守而言,必須維持海上、陸地和空中力量。然而,資源只有一個來源。“一個國家承受壓力的能力不僅取決於其資源的多少,還取決於其資源分布的合理。”他認為,戰爭中的“有限責任”是可能的,“大海如同我們的護城河,還有我們的海上力量,這些形成了對我們責任的限制——對一切耗盡之風險的限制,而一切耗盡正是在戰爭中失敗的最常見原因”。


所以,支援歐陸盟友,不能超越自身能力,派出大規模地面力量去協助它們防守邊界,“我們的主要武器是通過海上力量而施加的經濟壓力,我們通過兩個補充武器的使用來協助其效果,一個是金融的,它包含對盟國的資助和軍事供應;另一個是軍事的,它包含了派遣相對較少的遠征軍去打擊敵人的脆弱四肢,或者用來鞏固任何有希望的盟軍合作。一方面是最大化地發展我們的海軍力量,另一方面我們又致力於把我們的軍事努力限至最低程度。靠著這種大戰略,我們保存了我們的力量,同時又把可以使用的力量用於敵人的最薄弱之處”。一戰中,英國動員了一支龐大軍隊用於歐陸地面戰爭,哈特對其必要性是質疑的。


哈特知道,軍人的職責是尋找有利於進攻的新手段,探討每一種可能性。然而,不能被“進攻即是最好之防守”的金句誤導,這個說法只有條件適宜時才是對的。現代戰爭中,要找到進攻的適宜條件並不容易。一戰及後來各場戰爭的經驗,清晰表明了現代武器裝備發展下防守勝過進攻的優勢。

“進攻的問題涉及雙方力量性質和數量的關係,涉及它們的空間密度。進攻要有足夠的把握,看來就需要接近於3比1的優勢。否則就很容易形成僵局。當然,這個優勢不再是單純人數上的,而是‘火力單位’上的。”攻方需要火炮的機動性、坦克與用來支持地面力量的飛機,它們構成了火力優勢。


哈特認為,對英國而言,防御戰爭是最好的,這可以盡可能地節省人和資源。然而,總體上取防守戰略,並不意味著寸土必爭。“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如果視某處陣地極其重要必須收復,而不是視為進攻者付出高昂代價就可以放棄,那麼這還是一種防守心態的反映。更為糟糕的是,如同1914—1918年戰爭中那樣,軍隊的戰術觀念還去認為土地本身重要,每一寸土地都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來守住。這種觀念盛行的地方,就最為清晰地表明戰爭藝術已為愚勇的習俗所淹沒。以這樣的觀念來打仗,會把一支軍隊的士氣擠壓到崩潰點。”


哈特強調戰爭的機動性,一戰之後“所有的發明,或者更確切地說這些發明在軍事上的發展,背後的動機就是要驅散一戰中期那種停滯狀態。軍事物質層面的每一個近期發展,都指向更大的力量和更快的運動速度。更輕的裝備和機械化運輸是一些讓此得以實現的技術手段,這些需要研究和裝備上的支出,但有一種方法,它不需要金錢上的額外開銷,這就是加快部隊在部署和運動上的靈活性。歷史上那些杰出軍隊的成功,都建立在這個很簡單的基礎之上”。


在這個問題上,他主張大規模應用一戰結束後設計出來的“膨脹洪流”(expanding torrent,也有人稱為“洪水泛濫”)的作戰方式:“這種方式是滲透戰術的發展,只要在敵人前線找到或製造出任何缺口,就以一種半自動化的過程接著去同時加深和加寬。從排的單位朝上,每一個朝前推進的單位,其任務就是盡可能快和盡可能遠地推進,只有當發現自己後面沒有己方部隊時才停下來。一旦一個單位似乎進展較好,其直接上級指揮官就可以把他的預備隊調過去,從而確保這個單位得到後方支撐,同時盡早用側翼的戰火和威脅來瓦解敵人對己方其他進攻單位的抵抗。在那些進攻單位清除抵擋‘小島’,重新組織之時,指揮官可以使用他的預備隊接管這些進攻單位的正面並繼續推進,以避免時間的喪失或對敵壓力的減緩。更上一級的指揮官也可以用他的預備隊做類似使用,跟上進展最快的進攻部隊,這個過程要好於遵循一個事先預想的計劃,集中主要力量去打一個事先選好的點,而這個點可能被證明十分堅固難以突破。”


在哈特看來,現代戰爭變成了抓住瞬間機會,開發累積過程的馬賽克拼圖。一個集中力量於一個固定思路的計劃,很容易被證明是一個貧瘠的極點。事先設想好力量的調動與集中,這已經過時了。“機會理論提供了唯一的機會,也是計劃的唯一現實基礎。今天的需要,是把機會理論變成一個體系。”


基於對現代戰爭性質的理解,針對英國陸軍承擔任務的不同,1939年5月,哈特在關於陸軍重組的報告中建議:“步兵師不要是一個標準模式,它們應該是一種可隨它們使用情況進行調整的組織。要有兩種不同的類型——一種由9個營而不是原來的12個營構成,但要增加炮兵的規模,以用於對付一個一流大國軍力的行動;另一種類型不需要有永久配備的炮兵,用於增援海外駐防部隊,應對內部麻煩。第一種類型我稱為‘近戰’(closefighting)師,第二種為‘輕盈’(light foot)師。配備給‘輕盈’師的部隊,要與配備給‘近戰’師的部隊定期交換。這樣可以確保適應性,並防止視自身為次等部隊的傾向。”顯然,這不僅與後來將陸軍基礎兵種乃至其他兵種組合為合成化部隊的做法相通,而且更強調了根據不同任務形成不同組合的模塊化思路。


當時的英帝國總參謀部,在哈特看來,有著官僚機構的通病。“‘極像一架梯子,而不夠像一把扇子,結果就是太多的人一再處理同一個問題,付出重復努力而個人責任感減弱。’由於懂得本部門某項具體業務的軍官常常處於這架梯子的下端,而軍方習慣是反對任何越過中間層級到源頭找信息的做法,一些想法就不得不在一系列梯子層級中來回旅行,最後才會有陸軍委員會的決策。小心不要漏掉任何一層梯級,常常就意味著漏掉了關鍵的東西。那些只有第四手或第五手信息的部門負責人之間的討論,多半會有一些概念的混亂。”


軍隊的“超前思維”是哈特非常重視的:“在所有職業中,打仗這個職業最關心未來而非現在,因為它的主要活動和主要目的,就是為未來的意外情況做好準備。”他論證建立這樣一種研究機構的必要:“越是反思過去那些戰爭過程,就越感覺到軍事政策和準備是多麼頻繁地走錯了方向。犯錯誤的這種不正常比例,可以追溯到一種習慣:軍事政策和準備,它們依據的是假定,沒有足夠的查證核實。戰略問題、戰術問題、組織問題,對這些問題的決策方式令人哀傷地很不科學。在軍事服從的條件下,要發展出真正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很是困難;缺乏致力於研究的參謀機構,也是部分原因。”


他舉了一個典型例子,說明當時英國體制下一些基本制約因素如何被遺漏。“從上次戰爭以來,軍隊的戰術手冊已經撰寫完成,並且改寫了好幾次。幾乎是一代人的時間過去了,然後才注意到,上次戰爭中,不管是哪方,西線幾乎任何一次成功的進攻,能見度都為大霧所阻。而且,即使如此之晚才注意到這個因素,天氣條件的分析也還是外邊的人所做,引起了總參謀部的注意。”所以,“這樣的一個機構應由軍隊中最聰明並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組成,在挑選這些人時還要特別注意他們的創新思維和批判能力如何。另外,最好還要有一個由一流大學科研人員構成的持久核心”。

1939年的英國,大戰迫近,新兵涌入,訓練改革也是哈特關心的一個重點。“對於老百姓來說,‘訓練’一詞往往傳遞這樣一種感覺:一套單調、毀滅靈魂的動作,旨在壓扁個性,將人變成機器,以便生產一支機器人軍隊。這種看法實際上不無道理。然而,從本質上理解,訓練與人類活動的組織分不開,並不僅僅限於軍事活動。軍事意義上的訓練,有兩個方面。首先,它的目的是發展出肌肉控制、頭腦反應和精神凝聚。當這些質量熔鑄在一起,就可以確保個人有紀律地活動。第二,發展出一個單位的機動性和靈活性,這也是它的目的,從而讓各級指揮官能夠以最少的阻力和延誤來移動各級部隊,避免他們退化為不受控制的烏合之眾。”


然而,不管訓練本身有多大價值,它卻是一個很容易誤用的工具。一戰後期,哈特本人曾相對自主地訓練一個營,用自己設計的體系和方法取得了很好成效。對比之下,他痛感“太多的軍人習慣於將訓練作為一種制度來接受,而不去問現在這些訓練形式是否實現它們的目的。戰鬥是軍隊的最終手段,也是對軍隊的考驗,軍隊訓練的每個部分都要考慮到這個目的,要與戰鬥條件直接相關”。他認為,步兵是最難訓練的兵種,因為比起其他兵種來,步兵不那麼關注物質因素,他是一個戰場手藝人,而不是一個技工。“由於這樣一種本質差別,不僅新兵首先需要戰術訓練,而且要在他服役的一開始就進行這種訓練,以便發展出他的戰術本能。如果他身上缺失了這個本能,要恢復就很困難了。在新兵對基本戰術略有所知,打下基礎之前,先讓他‘站隊列’,軍隊的這種習慣做法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害。這妨礙了他的基本功能——在一支戰鬥隊伍中成為一個富有技巧的個體戰鬥者。”


武器裝備的發展,使得步兵的作用範圍縮小;然而,有技能的個體戰鬥者的價值卻增加了。機警同時又有著精心考慮之後的勇氣,快速移動的同時又熟練地隱藏自己,射擊準又同樣長於利用機動性和出其不意,這樣的步兵可以為現代戰場上的制勝抓住或創造出許多機會。“現代戰場上的控制已經從將軍轉移到無數下級軍官和軍士長手中,他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自己思考,這樣才能有效地對整個大計劃作出貢獻。閱兵場上生產出來的自動化士兵,在現代戰場上已無立足之地。”


寫作此書時的哈特是不太得志的。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的一條附注中談到一件趣事:這本《英國的防衛》在二戰即將爆發時出版,“在書中我對於波蘭軍事領袖們仍然繼續信仰騎兵衝鋒的情形表示憂慮。結果卻引起了他們的憤怒,並促使波蘭外交部正式提出抗議。這也可以算是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插曲”。在英國,盡管有幾位軍政大臣重視他的看法,但“由於我頻繁地向陸軍大臣霍爾—貝利沙先生指出這些需要,一再講它們的緊迫性,已經要影響到我們以前的良好關係了”。然而,“看到戰爭風云正聚焦於歐洲地平線,如果還有機會在暴風雨來臨之前把我們的房子修整堅固……我感覺對我來說,寧可做一個私人的討厭鬼,也強於未能預先阻止這樣的公共危險”。他的觀念和見解在國內未受到應有重視,但卻獲得了德國將軍古德裡安和隆美爾等人的青睞。古德裡安曾形容自己是哈特的“追隨者和學生”,隆美爾則認為“英國人對於李德·哈特的理論若能多加重視,則一定可以避免吃這麼大的敗仗”。二戰結束後,一位仰慕哈特的以色列軍官在送給哈特的照片上寫了一句話:“送給指教將軍們的上尉”(To the Captain Who Teaches Generals),後為許多人引述。然而,這些人理解、欣賞和接受的只是哈特較為具體的戰術思想如“膨脹洪流”、裝甲兵機動作戰等,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接受哈特的大戰略思想精華。


哈特的確理解和欽佩孫子。他對中國這位古代兵聖的興趣,源於1927年春收到的一封來自駐防上海的鄧肯爵士的信:“我剛剛讀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公元前500年在中國寫的《戰爭藝術》。其中有一個觀念令我想起你的膨脹洪流理論,‘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這本書中還有一條今天的中國將軍們正在採用的原則,即‘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讀完《孫子兵法》,哈特發現書中許多內容都和他自己的思想路線非常接近。他曾這樣評價:對於戰爭的研究,《孫子》是最佳的簡短導論;深入研究,經常參考亦可受益無窮。不過,較之孫子,他的大戰略思想更具現代深度和整體觀。


在二戰後出版的《戰略論:間接路線》中,哈特梳理了戰術、戰略、大戰略三者的關係:“戰術,是戰略在較低階段中的運用。同樣,戰略,也就是大戰略在較低階段中的運用。大戰略必須搞清楚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的經濟資源和人力資源,並且有效地動員這些資源,用以保障武裝力量的作戰行動。同時,它也要充分估計到國家的精神力量,其重要性並不亞於物質的斗爭手段。大戰略也必須負責陸、海、空軍之間的兵力兵器分配,負責整個武裝力量與工業之間的調整工作。更進一步說,軍事力量只不過是大戰略所掌握的各種手段中的一種而已。為了達到削弱敵人抵抗意志的目的,大戰略更應該注意和利用的是其全部力量,即財政上的壓力、外交上的壓力、商業上的壓力以及從重要性來說並不算最後一項的思想道義上的壓力。如果說,軍事戰略只限於研究與戰爭有關的各種問題,那麼,大戰略所研究的,不僅是與戰爭有關的問題,而且包括與戰後和平有關的問題。所以,大戰略不僅要結合使用戰爭的各種工具,而且要保障它們的運用,以避免對未來的和平有所損害,也就是要使和平得到保障,得以發展。”


哈特感慨:“如果國家的命運單純為軍事家所控制,那麼戰爭對它們而言,就是‘過於沉重的一件事情’。”“戰勝國常常最受害於那些成功的、但目光短淺的戰略家,這些人除了最後一戰外,看不到更為超越的東西。”誠哉斯言!


王毅2022年1月於南國


目次

譯者序 / 1

前言 / 1


第一部分:問題1


第1章人人之問 / 3

第2章防守的條件 / 10

第3章《慕尼黑協定》之前的局勢 / 32

第4章《慕尼黑協定》以來的局勢 / 56

第5章防御的方式——是進攻還是防守? / 74


第二部分:基礎的安全

97第6章英國會被入侵嗎? / 99

第7章海上防御 / 105

第8章空中防御 / 116

第9章地面防空 / 129

第10章對空戰進行限制 / 150


第三部分:前沿157


第11章法國中部的防御 / 159

第12章左翼防御——低地國家的防御 / 172

第13章右翼防御——瑞士的防御 / 188


第四部分:陸軍的重組201


第14章歷史背景:1869—1937 / 203

第15章問題的探究:1937 / 209

第16章問題的處理:1937—1938 / 222

第17章改革的進展:1938—1939 / 254

第17章之附錄已經實現的一些改革 / 269


第五部分:軍隊改革的各個方面277


第18章陸軍部的組織 / 279

第19章晉升體系 / 290

第20章陸軍的應對——新戰術 / 309

第21章訓練改革 / 319

第22章基礎訓練 / 329

第23章本土防衛軍的改革 / 342

第24章本土防衛軍的擴展 / 356


書摘/試閱

戰略問題、戰術問題、組織問題,對這些問題的決策方式令人哀傷地很不科學。在軍事服從的條件下,要發展出真正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很是困難,這是部分原因;缺乏致力於研究的參謀機構,這也是部分原因。


如同許多代人表現出來的那樣,有一種對人性期待太多的情況,這就是把挑選完全交給軍人自己,相信他們能夠克服對自己多年伙伴的偏愛,挑選時毫不猶豫地採用必要的標準。


對於那些能力出眾者,在規則之外作例外處理是明智的,而同樣明智的是,接受過去的教訓,對職位占據者因相互考慮而延長自己和別人任期的自然傾向進行抑制。就任何個人來說,年齡高低並不是其健康程度的精確指示,但普遍而言,看年齡一直被證明是較為可靠的,哪怕在將軍們身上也基本如此。“例外恰恰證明了規律的存在。”


在武器和組織相同的條件下,現代戰爭有利於可培養有思考之步兵的國家,這樣的步兵能夠以自己的主動性去行動。



上次戰爭中很有意味的一點就是:那些崩潰的軍隊都是專制國家的軍隊,一次是俄國、土耳其、奧地利和德國。這些軍隊是最強調盲目服從的。對比之下,上次戰爭中最好的戰鬥群體,人們公認是澳大利亞軍隊和加拿大軍隊。在這兩支軍隊中,紀律在成長時保持著最自由的狀態,一個愚蠢或不公正的命令受到有道理的批評,在這兩支軍隊中是正常的,結果就是他們的指揮官十分慎重地讓自己的命令與常識和公正相一致,而進一步的結果就是他們的命令得到了最情願和最有效的執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