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七年戰爭:大英帝國在北美的命運1754-1766(簡體書)
滿額折

七年戰爭:大英帝國在北美的命運1754-1766(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58 元
定價
:NT$ 948 元
優惠價
87825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2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8世紀北美大陸發生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七年戰爭,但是目前諸多已有的著作和視角低估了這一事件對於北美史、歐洲史,乃至世界史的重要意義。本書選擇從1754年開始描繪這場世界大戰,這場戰爭開始時,易洛魁六大部族的外交失誤導致法國和英國的殖民帝國為了爭奪俄亥俄河流域的控制權互相對抗;接踵而至的衝突從北美蔓延到歐洲、加勒比海、西非、印度和菲律賓群島,最終1763年《巴黎和約》的簽訂,使七年戰爭塵埃落定。但不止於此,作者還敘述了1763年之後混亂的戰後歲月,使我們能夠將七年戰爭理解為直接影響遠超出征服加拿大的大事件,並對美利堅合眾國的建立產生不同的理解。這場大戰改變了一切,而且絕不僅僅是往好的方向發展,特別是1760年以後的延伸階段,從而使我們深刻地領悟到,戰爭的力量塑造了殖民帝國之間和殖民帝國內部的多種關係。


作者簡介

弗雷德·安德森(Fred Anderson),1981年從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之後任教於哈佛大學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現為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歷史學教授。他的研究重點是北美殖民地時期、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和美國建國早期的歷史。除了本書,他撰寫的專著還有The Dominion of War: Empire and Liberty in North America, 1500-2000、A People’s Army: Massachusetts Soldiers and Society in the Seven Years’ War等。

冬初陽,1979年出生,原名吳焉,自由譯者、撰稿人、文史愛好者、軍事歷史書籍作者。翻譯作品有:時代文藝出版社的《海權論》《法國大革命人物傳》《領土論》等;廣西師大出版社的《藝術論》;中信出版社的《權力與文化》和《後基因組時代》;指文圖書策劃、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的《閃擊戰:從頭說起》;現代出版社的《怪談》和《影》等。


名人/編輯推薦

◎以帝國為視角,以北美大陸為立足點,正確理解七年戰爭,不同於傳統觀點,重新詮釋了它的意義和重要價值。

◎既能集眾家學術研究成果之所長,又能生動鮮活地講述七年戰爭的背景、主要過程和戰後影響,情節引人入勝,塑造的人物角色豐富多彩、富有魅力。

◎包含有珍貴的館藏18世紀北美地圖和圖片資料,有助於更直觀地感受七年戰爭前後大英帝國在北美的勢力和彼時的北美風光。

所獲獎項

2001年度美國歷史學家協會弗朗西斯·帕克曼獎

2001年度馬克·林頓歷史獎


書摘/試閱

第30章

勝利、焦慮和權力

威廉·皮特地位上升

1758年年底

1758年8月18日,星期五上午7點,一個神情疲憊的青年步兵軍官叩響了威廉·皮特的家門。這名軍官是威廉·阿默斯特上尉,8月17日剛從北美攜帶一批公文急件趕回英國,在樸次茅斯上岸。回到英格蘭之後,他連夜坐馬車趕了60多英裡的路來到倫敦。皮特大臣外出了,但估計會回來,阿默斯特上尉只能等候一段時間了。他苦等了3個多小時,皮特才回到家。阿默斯特終於能說出他從3000英裡之外趕回來要說的話:英軍已於4周前攻克路易斯堡。他榮幸地回到英國送信,就是要將此事稟告國王陛下。皮特喜不自禁,擁抱吃驚不已的上尉,縱聲高呼:“這是最棒的消息!”他還高聲說阿默斯特是“這麼多年來,到達這個王國的最受歡迎的信使”!

當天上午,他們急匆匆地逐一拜訪高官顯貴。皮特發現,大家對阿默斯特上尉的兄長杰弗裡將軍“極盡溢美之詞”,他讓“此役以後,魁北克不足為慮”。利戈尼爾勛爵無比欣喜,慷慨贈予年輕的上尉500英鎊,隨即又追加100英鎊,以便讓阿默斯特能為自己購買一柄合宜的佩劍。國王像以往一樣,問了許多問題,但是沒有給予任何獎賞。威爾士親王——他本人亦是一名渴求杰出榮譽的年輕人——說“我曾期待阿默斯特將軍的偉業”,但是“將軍達成的功業超乎預期,對一名如此年輕的男兒而言,能以這般非同凡響的方式為自己增輝,實在是大喜之事”。當然,紐卡斯爾公爵也是熱情洋溢。阿默斯特上尉記錄道:“公爵閣下懷著巨大的欣喜,反復提到他已‘向兩家商行下了訂單,要痛飲一番’。”1

當然,滿足公爵願望的可不止兩家商行。英國人喝幹了成千上萬桶啤酒,向阿默斯特、皮特和英王致敬。每一座山上都好似有篝火閃耀;每一門禮炮都在隆隆作響。群山之中,鐘聲長鳴,一隊盛裝打扮的人將英軍在路易斯堡繳獲的旗幟送入聖保羅大教堂,把它存放在教堂裡的神聖象徵物之間,人們在那裡聆聽宣講路易斯堡大捷神聖意義的布道。這是戰爭開始以來,來自北美無與倫比的最重大消息,大不列顛舉國一片歡騰。2

在1758年結束之前, 大不列顛會有很多勝利要慶祝, 乃至霍勒斯·沃波爾帶著玩笑的口吻抱怨:“我們的大鐘為了這麼多勝利敲響,都已經被磨薄了。”然而,在阿默斯特上尉傳遞完捷報數月之後,路易斯堡大捷是否會成為諸多尚未到來的大事的先聲,這一點還遠未明朗。實際上,就在皮特欣喜擁抱阿默斯特才兩天後,提康德羅加慘敗和豪勛爵陣亡的消息就被送達倫敦。這位南方事務部大臣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甚至一連多日都沒緩過勁來。直到10月,他才知道布拉德斯特裡特已經摧毀弗朗特納克堡;1759年新年,皮特才得知福布斯已經拿下迪凱納堡。因此,在8月的最後幾天,皮特在考慮下一步該怎麼辦,因為比起路易斯堡大捷帶來的榮耀,他更加注意的是前路籠罩的陰云。最為昏暗的陰云都是從歐洲隱約升起的。3

皮特的戰略目光仍然集中在攻打法蘭西帝國的邊緣地帶,而不是它在歐洲的大軍。但是,1758年歐洲大陸的戰鬥迫使他將大陸放在關注的中心位置,這讓政府在歐陸投入的資源急劇上升。自1757年年中以來,英國的盟友普魯士的腓特烈,受到法國、奧地利、俄國和瑞典等國敵軍的四面圍攻,這種情況是無法避免的。雖然腓特烈多次贏得令人難忘的顯赫勝利——1757年11月,他在羅斯巴赫擊敗法軍,取得輝煌勝利,不過一個月之後,他以更為杰出的大師級戰術才華在洛伊滕奇襲奧軍——但他的軍隊付出了沉重的傷亡代價。受腓特烈連戰連勝鼓舞,英國力圖通過大幅增加財政援助,來抵補他的損失。1758年4月,根據英普兩國的正式同盟條約——兩國在該條約中承諾不會單獨媾和——的條款規定,皮特政府同意每年向腓特烈提供67萬英鎊。然而,金錢無法減輕普魯士軍隊的壓力。因而,該條約規定,英國將負責漢諾威陸軍的軍費(這一義務每年將耗費英國120萬英鎊),還會在北海的埃姆登港駐軍——在這場戰爭中,英國正規軍首次前往歐洲大陸。4

此前皮特一直拒絕直接參與歐陸戰事,他擔心派一個營的兵力去德意志戰鬥,將會開啟無休止要求增派部隊的大門。當時在歐洲發生的事件,證明他的擔憂確實有先見之明,甚至在派往埃姆登的駐軍上船之前,增派成千上萬英國正規軍前往歐洲大陸的呼聲就已變得愈發緊迫。最終使這些呼聲變得無法抗拒的,不是阻止普魯士人力資源流失的必要性,而是在西歐出現了決定性擊敗法軍的希望。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皮特將親手改變這一政策。

在聲明摒棄《克洛斯特-采文協定》後,不倫瑞克的斐迪南接管坎伯蘭在漢諾威的觀察軍團的指揮權,他以令人瞠目的速度重建起一支足以采取攻勢的部隊。斐迪南等到腓特烈在羅斯巴赫取得大捷之後,就在漢諾威和普魯士的東弗裡斯蘭領土上開始對法軍發動冬季攻勢。斐迪南的靈活機動,再加上幾艘英軍戰艦及時到來,迫使法奧聯軍在1758年3月撤出埃姆登。聯軍撤退,使得有必要派遣一支英國駐軍守住埃姆登。法軍從埃姆斯河進一步後撤,越過了萊茵河,這種局面要求派出大量英國正規軍。5

到了這個地步,皮特寧願對法國沿海發動“近海騷擾”——兩棲突擊。這些行動取得的勝利比他希望的要小,因為雖然這樣的突擊能將數千法軍束縛在岸防工事內,但是戰鬥本身的風險很大,實行起來很困難,關鍵還是非決定性的,且不受奉命指揮這些戰鬥的軍官歡迎。最新的近海騷擾戰,是6月對聖馬洛港布雷頓造船廠的一次突擊,摧毀了法國人的大量船只,但此外幾乎別無所獲。突擊隊的指揮官害怕法軍反擊,甚至沒有攻打聖馬洛城就撤退了。斐迪南率軍越過萊茵河,追擊正在向奧屬尼德蘭撤退的法軍,消息傳到倫敦後不久,聖馬洛突擊戰的不光彩結果在白廳就盡人皆知。6月23日,斐迪南最終迫使他的對手克萊蒙特伯爵路易·德·波旁·孔代親王在杜塞爾多夫附近的克雷費爾德鎮附近與他一戰。結果,法軍大敗,迫使克萊蒙特沿著萊茵河而上,一路退到科隆。6

圖30.1 不倫瑞克的斐迪南(1721—1792年)。他是腓特烈大王的小舅子,接替英國的坎伯蘭公爵繼任觀察軍團司令一職。斐迪南是軍事機動技藝方面的大師,是18世紀軍事職業精神的典範。1758年年初,他成功重振漢諾威軍隊,使他在英國成為英雄,連英國陸軍最具雄心的軍官都爭相要求到他麾下去歐洲大陸效力(承蒙密歇根大學的威廉·克萊門茨圖書館提供圖片)。

威斯特伐利亞和奧屬尼德蘭的這些戲劇性發展勢態,加上他贊成的海岸突擊行動的實際效果並不好,皮特改變了反對直接在歐洲大陸參戰的政策,同意派遣6個騎兵團和5個步兵團(共計約7000人)支援斐迪南。增加援兵的政策實際上調整得太晚,已經無法讓局勢產生什麼變化了。經過一年的機動行動,在多次小規模遭遇戰和一次大戰役之後,斐迪南已率領他的軍隊傾盡全力。11月,他率部進入冬季營房,讓他麾下的漢諾威軍、黑森軍、普魯士軍—此時還要加上英軍—部隊再度成為一個觀察軍團。在第二年春天到來之後,他會再度率部對法軍采取行動。7

這樣一來,皮特決定向歐洲大陸派兵的主要結果就是提高了英國的軍費——為了承擔英國在歐洲大陸的義務,每年將耗費300萬~400萬英鎊;同時削減了可用於保衛本土列島的兵員數量。派遣英國的部隊隨斐迪南軍團並肩戰鬥,無疑能讓漢諾威更加安全,還能削弱法國從低地國家入侵英國的能力。然而,這對改變歐洲的戰略平衡無濟於事,這一局面取決於普魯士的相對力量。更何況,令皮特和腓特烈同等驚愕的是,普魯士看來正在變得日益虛弱。8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25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