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從平凡到卓越:優秀教師的修煉之道(簡體書)
滿額折

從平凡到卓越:優秀教師的修煉之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2 元
定價
:NT$ 312 元
優惠價
8727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理論性+實踐性,特級教師蔣宗堯40年經驗集萃,眾多教育名家鼎力推薦。
2.福建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余文森作序推薦。
3.3種維度,14打關鍵,80個智慧精華,用智慧鋪就優秀教師成長之路。
4. 立意高、觀念新、通俗易懂、操作性強,幫助青年教師找到成長內驅力!

這是一位特級教師說給年輕教師聽的心頭話,讓你越讀越自信。
書中關於教師的“教育研究”“教改實驗”,是絕大部分學校和教師特別關注的近年來教育改革的熱點和難點。作者結合自身從教40年的工作經歷、經驗以及獨特的教育理解力,現身說法,從“教育觀念”“教育研究”“教改實驗”三個層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揭示了成為優秀教師的秘訣。

作者簡介

蔣宗堯

特級教師,教育部福建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全國反饋教學法研究會常務理事,獲蘇步青數學教育獎二等獎。

 

目次

代序:送給老師的三句話


教育觀念:優秀教師從教、立教的奠基之路

價值觀——把教育工作當作事業來做
課堂觀——課堂是學生的,還給他們吧
評課觀——重要的是看學生是怎樣學的
績效觀——不要以“分”以“率”論英雄
學生觀——學生是需要信任與尊重的
教學觀——為了不需要教而教

教育研究:優秀教師形成風格的關鍵之路

教學常規——落實三個“十二條”
課前備課——努力做到“六個有”
有效教學——“十條”教學建議
聽課——努力做到“六個字”
評課——不僅要關注教,更要關注學
教學方式——吃透精神,擇善而從
核心能力——教會閱讀、思考、表達

教改實驗:優秀教師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三環節•三反饋”教學方式實驗研究介紹

(一)實驗提出的背景
(二)實驗發展的軌跡
(三)實驗的指導思想與目標
(四)實驗的理論依據
(五)實驗的假設及具體內容
(六)實驗的課堂教學模式
(七)實驗的配套材料
(八)實驗必須遵循的教學原則
(九)實驗的主要特點
(十)實驗應注意的問題

附錄 關於《導學與反饋》的編寫與使用

 

書摘/試閱

有效教學——“十條”教學建議
有效教學,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採用各種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在有限的教學時間裡,取得盡可能多和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益。
有效教學關心的主題就是如何使用恰當的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這個問題。下面從教學論的角度提出建議。
(一)關於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實現教學目的的期望,它是一個狹窄的、短期的概念。它具有里程性、具體性、列舉性,表現為個別的、部分的、階段的價值。通俗地說,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主體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所要達到的預期的結果或標準。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它具有:(1)導向功能,指引著教學活動的方向;(2)評價功能,教學活動中所進行的各種評價都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3)調節功能,教學程序的設定、教學方式的選擇等一切具體的課堂教學環節均受到教學目標的制約,而經常發生著相應的變化;(4)激勵功能,教學目標對師生雙方都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也就是說,教學目標不僅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還具有重要的管理職能。設計並陳述教學目標,實施目標定向引導,成了課堂管理的重要環節。
理解和把握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教學目標,並圍繞目標教學,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是有效教學的第一要義。
1. 教學目標設計與實施低效的主要表現
(1)只重知識與技能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是課堂教學關注的中心,其他方面的價值被認為都是附屬的,可有可無的。所以,幾乎每個教案中的知識與技能目標都不會被遺漏,而其他目標往往被忽視。
(2)陳述不具體、不明確、不科學。查閱教案可發現,不少教學目標的陳述含含糊糊、模棱兩可,缺少操作性。有的主體不明確,如,“通過……使學生……”。
(3)教學目標學生不十分明確。有的教師設計的教學目標,僅僅是自己知道而已,學生並不知道,所以課堂上學生只能是盲目地跟著老師轉。
(4)沒有體現層次性、針對性。有的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沒有體現層次性與針對性,而是一刀切,齊步走。
(5)教學背離教學目標。片面追求時髦,盲目迷信開放式教學,把開放異化成放任。課前預設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得不到有效的落實。
2. 提高教學目標有效性的建議
(1)正確把握“三維”教學目標的內涵
知識與技能。知識是指事實、概念、原理、規律等;技能是指動作技能以及觀察、閱讀、計算、調查技能等。要根據基礎教育的性質和時代特點,確定哪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學生終身發展必備的,同時還應重新界定新時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概念,如英語基本能力、信息意識與能力等,也應成為當代公民必備的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十分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教學。也就是說,強調“三維”目標不等於可以削弱“雙基”教學,對那些學生終身有用的、必備的“雙基”知識仍然是要讓學生牢固掌握好的,而這種掌握不應該是教師灌輸給學生的,不應該是學生通過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得到的,而應是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自己獲得的。
過程與方法。過程與方法是指認知的過程和方法,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認知過程中人際交往的過程和方法。特別強調在過程中獲得和應用知識,學習和運用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教師要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方法,探索新知,培養能力。傳統教學更多關注的是學習的結果,忽視學習的過程,忽視學生是通過什麼樣的學習方式和策略來學習的。當然,強調探索過程,意味著學生要面臨一定的問題和困惑,甚至是挫折和失敗,也可能學生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結果卻收穫甚少,甚至一無所獲。但是,這卻是一個人的學習、生存、生長、發展、創造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的能力、智慧發展的內在要求,它是一種不可量化的“長效”、一種難以言說的豐厚回報,而眼前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應該說是值得付出的代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一般包括對己、對人、對自然及其相互關係的情感、態度、價值判斷以及做事應具有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動機,更是指內心體驗和心靈世界的豐富。態度不僅指學習態度、學習責任,更是指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科學的價值,更強調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人類的價值,更強調人類價值與自然價值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從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性發展的概念。教師要在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選擇,有遠大理想,有社會責任感,將來能為國家盡責,能為人民服務。因此,情感、態度、價值觀必須有機地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去,並有意識地貫穿於教學過程始終,使之成為課程教學內容的血肉,成為教學過程的靈魂。
(2)教學目標設計要全面、明確具體、有層次性
新課程所要求的“三維”目標不是獨立的三個目標,它們是一個整體,不能把它們人為地割裂開來。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整體、全面考慮“三維”目標,不能只注重知識領域目標的設計,而忽視其他領域目標的設計。在具體的每節課中,教學目標又要有不同的側重點,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每個課時教案都要體現“三維”目標,特別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機滲透,不必每節課都寫出來;但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十分明確、具體,不要含含糊糊、模棱兩可,要有可操作性;又因為學生學習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教學目標的設計還要有層次性與針對性,不搞一刀切、齊步走。
(3)教學目標要讓學生十分明確
教師設計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不僅教師本身要十分明確,而且要讓學生也十分明確。教師可通過口述或板書、或多媒體投影、或提供文本等形式使學生對教學目標十分明確。實踐證明,學生對教學目標是否十分明確,學習效果大不一樣。當然,也要防止學生思維被教學目標所禁錮,要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係,要十分重視課堂上的生成,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留有餘地,不要把時間安排過滿。
(4)不能以具體內容標準代替教學目標
課程的具體內容標準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化,但它不是詳細、具體的教學目標,因此,不能以具體內容標準來直接代替相應的教學目標,而應依據課程目標、課程具體內容標準和教學實際來設計教學目標。例如,“練習使用顯微鏡”這一節課,如果把具體內容標準中的“說明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作用”直接作為教學目標,顯然是不合適的。可以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為:知識與技能目標——說出顯微鏡主要構件的名稱和作用,說出顯微鏡的規範操作方法,練習使用顯微鏡,嘗試使用顯微鏡觀察生物玻片標本;過程與方法目標——學會按程序操作和觀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同顯微鏡的規範操作方法,愛護顯微鏡。
(5)正確理解和把握學習水平要求
課程標準中給出了“學習目標的說明”,闡明了各目標水平的要求,列舉了各目標水平對應使用的行為動詞(設計目標時不限於列舉的動詞範圍),教師應在深入理解和把握學習水平要求的基礎上,準確選擇和使用相應的行為動詞,在分析具體內容標準中的目標水平時,一般可以通過描述“標準”的動詞來判斷其學習水平要求,如“概述、闡述、說明”等對應于理解水平,“描述、說出、識別”等對應于瞭解水平。
(6)要千方百計地保證教學目標的落實
一方面,教師不僅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目標,而且還必須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來精心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和進行教學評價。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目標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另一方面,教學目標設計是以分析的方式進行的,即按照三個領域分別設計出若干個目標,在實施教學目標時,往往是將目標綜合在一起進行的,分析的目的是全面具體地把握教學目標,綜合地實現教學目標。
總之,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和實施教學目標時,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學生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既要關注全體學生統一的“保底”要求,更要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發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7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