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何定生著作集二:尚書與文法
滿額折
何定生著作集二:尚書與文法
何定生著作集二:尚書與文法
何定生著作集二:尚書與文法
何定生著作集二:尚書與文法
何定生著作集二:尚書與文法

何定生著作集二:尚書與文法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60 元
優惠價
90594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65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何定生是顧頡剛在廣州中山大學任教時的學生,早年即已有文章收錄於《古史辨》中,而享有古史辨學者的光環。一九四九年隨國民政府來臺,任教於臺大中文系。生前出版有《詩經今論》一書,收錄三篇《詩經》研究論文,為臺灣學界所仰重。一九七○年去世後,其弟子何寄澎、曾志雄整理遺稿,出版《定生論學集──詩經與孔學研究》,收錄四篇論著。《何定生著作集》即在此二書的基礎上,復廣泛蒐求其論著、書信與相關資料,編為二冊。第一冊為《何定生著作集一:詩經、孔學及其他》,第二冊為《何定生著作集二:尚書與文法》,雖尚未能將何氏著作網羅殆盡,但已足將何氏學術的主要面向及研究精華充分展現出來。
何定生深受五四以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繼承顧頡剛及古史辨的學風,將此學風在戰後的臺灣學界持續發皇。何定生的學問主要表現在《詩經》,強調復古解放的精神,他呼籲今日的《詩經》研究,應從清學的漢學壁壘中出來,以復於原始的樂歌地位。他認為惟有站在《儀禮》的樂歌地位來讀《詩經》,從人性的同類意識來接觸人性,才有碰到詩人靈感的可能。

作者簡介

車行健
國立中央大學文學碩士,天主教輔仁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以《詩經》、經典解釋學、經學思想史及近現代學術史為主要研究領域,著有《禮儀、讖緯與經義──鄭玄經學思想及其解經方法》、《新讀郁離子──劉伯溫寓言》、《詩本義析論──以歐陽修與龔橙詩義論述為中心》、《釋經以立論──漢代毛鄭詩經經解的思想探索》、《現代學術視域中的民國經學──以課程、學風與機制為主要觀照點》、《民國經學六家研究》等書。又主編《傳經授業──戰後臺灣高等院校中的經學教育》和《陳延傑先生經學論著三種》(點校整理其中之《詩序解》)。

目次

目次
緣滅又緣起──喜見《何定生著作集》出版 何寄澎 1
《何定生著作集》序 楊晋龍 5
關於《何定生著作集》的整理與出版 車行健 9
《何定生著作集二》整理說明 盧啟聰 15

一 《尚書》與文法
漢以前的文法研究 3
前論 3
一 本題的範圍 3
二 過去的幾部文法書和本題的關係 4
1 《爾雅》 5
2 《助字辨略》 9
3 《經傳釋詞》 11
4 《經詞衍釋》 15
5 《古書疑義舉例》 18
6 《文通》 20
三 新材料的問題 21
1 甲骨文 22
2 彜器文 23
3 《尚書》二十八篇 26
4 《論語》《詩三百篇》及其它 31
本論 35
第一篇 代詞 35
一 人稱代詞 37
(1)商 37
A 第一身 37
a「我」 37
b「余」 47
B 第二身(缺) 49
C 第三身 51
a「之」(?) 51
b「其」 53
《尚書》的文法及其年代 61
作者的自白 61
一 代詞 72
1.「我」「予」「朕」 72
(表一甲:「我」字之用法細目) 72
(表一乙:「我」字之用法及次數) 80
(表二甲:「予」字之用法細目) 81
(表二乙:「予」字之用法及次數) 87
(表三甲:「朕」字之用法細目) 89
(表三乙:「朕」字之用法及次數) 92
(表四:三字比較) 93
(表五:百分比較(A)) 93
(表六:百分比較(B)) 94
(表七:各詞在各篇中用次之百分表) 95
(表八甲:「我」字之用法細目表) 96
(表八乙:「我」字之用法及次數) 100
(表九甲:「予」字之用法細目表) 100
(表九乙:「予」字之用法及次數) 103
(表十甲:「朕」字之用法細目表) 103
(表十乙:「朕」字之用法及次數) 104
(表十一:三字比較表) 104
(表十二:百分比較表(A)) 105
(表十三:百分比較表(B)) 105
(表十四:百分比較表(C)) 106
(表十五:《商》《周書》用各代詞次數比較表/用法百分比較表) 106
(表十六:〔《商》《周書》用各代詞次數比較表/用法百分比較表(續)〕) 107
2.「汝」「爾」 108
(表十七甲:「汝」和「爾」字的用法細目(A) 108
(表十七乙:「汝」和「爾」字的用法及次數(A)表 119
(表十八甲:「汝」和「爾」用法細目(B) 120
(表十八乙:「汝」和「爾」的用法及次數(B)表 123
(表十九:「乃」字之用法及次數) 125
3.「其」「之」「厥」 125
(表二十甲:「其」字在賓位細目) 126
(表二十乙(A):「其」和「之」的用法及次數) 127
(表二十乙(B):「之」字的用法) 128
(表二十一:「厥」字之用法及次數) 130
(表二十二:「厥」字之用法及次數) 131
(表二十三:「之」字領格用法) 132
(表二十四:〔「之」字領格用法/商書〕) 136
二 虛字 140
1.「惟」 146
(表二十五:〔「惟」字之用法樣式〕) 178
(表二十六:〔「惟」字之用法次數〕) 180
(表二十七:〔「惟」字之詞性〕) 181
2.「肆」 189
3. 連詞 191
(1)「乃」 197
(2)「矧」 201
(3)「越」 206
(4)「則」 209
(5)「故」「與」「而」「雖」及其它 213
(表二十八:周篇的連詞) 215
4.助詞 219
三 成語 233
1.哲廸 236
2.格知 243
3.受命 251
4.圖功 255
5.棐忱 257
6.有辭 263
7.不畀 268
8.怙冒 270
9.姦宄 272
10.天顯 273
11.卭敉 274
12 勤毖 276
13.小腆 279
14.不靜 280
15.不典 280
16.考翼 280
孳乳詞及其它 284
1.攸 284
2.丕 285
《商書》的成語 287
〈毛公鼎〉與〈盂鼎〉成語 289
《詩經》之成語及其它 293
四 結論 301
二 書信
1.致顧頡剛(撰於1928年3月8日) 315
2.致顧頡剛(撰於1928年5月1日) 317
3.致顧頡剛(撰於1928年5月25日),附顧頡剛案語 321
4.致顧頡剛(撰於1928年6月1日) 325
5.致顧頡剛(撰於1928年7月9日) 329
6.致顧頡剛(撰於1928年7月31日) 333
7.致余永梁(撰於1928年5月25日) 335
8.致余永梁(撰於1928年5月27日) 337
9.致余永梁(撰於1928年11月7日) 339
10.答衛聚賢先生(撰於1928年10月18日) 341
附:衛聚賢致何定生(撰於1928年9月7日) 355
11.致楊筠如(撰於1929年5月20日) 361
12.致王叔岷(1968年8月8日) 363
13.致王叔岷(撰於1969年2月15日) 365
三 附錄
1.讀何定生君〈尚書的文法及其年代〉 楊筠如 369
2.〈尚書的文法及其年代〉述評 曾志雄 385

後記 盧啟聰 40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9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