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胡佛政論集(五):憲政危機
滿額折
胡佛政論集(五):憲政危機
胡佛政論集(五):憲政危機
胡佛政論集(五):憲政危機
胡佛政論集(五):憲政危機
胡佛政論集(五):憲政危機

胡佛政論集(五):憲政危機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70 元
優惠價
9033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7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為胡佛院士討論憲法及修憲爭議的第二本專論,選錄了胡先生對 1990 年召開的國是會議、第一、二階段修憲,及因修憲所引發的憲政危機所發表的 74 篇評論。
這些文章的內容涵蓋了對憲政概念與責任內閣制的釐清,對國會、地方自治等憲政議題的建言、以及對兩輪修憲工程的批評。
本書也收錄了胡先生退出國是會議的相關報導,當時他有感於國、民兩黨欲藉國是會議進行政治協商,將憲政改革工具化、政治化,
更無法苟同民進黨毀憲、制憲的主張,不願為其背書。胡先生說到:「知識分子就在要能維持個人的獨立立場。
能維持獨立立場而不開會,說不定是對國是會議最大貢獻。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已經到了花果飄零的地步,我應該更慎重。
這完全是站在一個知識分子的立場講話,不矯情、不虛妄,也不做政治擺飾。」

作者簡介

胡佛先生(1929-2018)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美國愛摩瑞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主修憲法學及政府學。
胡先生一生從事教學及學術工作,研究領域包括憲法學、政治文化、政治參與、選舉行為及政治變遷等。
胡先生曾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第一屆傑出研究獎,出任國立台灣大學第一屆連震東法政講座教授,
第一屆國立台灣大學講座教授、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並獲頒國立台灣大學名譽法學博士。

 【代序】

胡佛——中華民族復興的實踐者
曹俊漢
中流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兼任講座教授
當大陸習近平總書記高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口號時,台灣有一位學者畢其一生為這個崇高的信念孜孜奮鬥,無怨無悔燃燒著他的生命,實踐這個目標。
不幸地,他在 3 天前倒下了。我們敬愛的胡佛院士終於離開了這個戰場,永別了追隨著他的伙伴。
他的奉獻與犧牲沒有任何怨言,然而卻含著熱淚,充滿著不捨及遺憾,未能看到他一生追求的美夢「中國統一」,溘然長逝。他的追隨伙伴、門生弟子,面對噩耗,掩面齊聲痛哭!
當此悲痛時刻,門生弟子,都在懷念胡院士在自由民主的戰場上奮鬥的幕幕實情;也在追念胡院士為國家憲政體制奔走吶喊;
更在為胡院士毅然決然退出他創辦而變質為台獨走向的「澄社」敬佩萬分。
胡院士絕不向威權低頭也不為利誘而失身,即使蔣經國先生登門拜訪委以重任,慨然婉言相拒。學人典範,常存我輩內心深處,彌久難忘。
胡院士的一生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以及中國人的地位提升奮鬥不懈,為國家民主憲政的落實慘澹經營、為學術園圃的茁壯勤勉的耕耘,
以及為中國統一大業終生奉獻犧牲,他,燃燒著寶貴的生命,孜孜奮鬥,無怨無悔。他的一生,是一個中山先生的思想忠誠赤膽的實踐者!中山先生在天之靈有他這麼一位革命鬥士足可告慰九泉。
他是一位弘揚中國文化及倫理道德的尖兵,終生熱愛家庭,是一位與師母伉儷情深的好丈夫、為兒女做表率的好爸爸;
他愛護學生,提拔學生,使他們都成為學術界的菁英,社會的中流砥柱,更是他理念的追隨者,目標的實踐者。
他關心兩岸關係的發展,在島內與大陸帶著中流的伙伴,向有關單位或朋友獻策或座談,希望中國早日統一的願景能透過兩岸的政治領導人或學術界的智庫推動下完成。
然而胡院士在他的人生中更有輝煌的一面,卻低調得難為人知的事蹟。
胡院士是一個不折不扣為中華文化保續與發揚的實踐者。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來凸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推動者。
更要以兩岸的「血濃於水」情操來貫徹這個目標的實現者。為此,他以一介書生於 1995 年創辦了「財團法人中流文教基金會」,
實現他畢生服膺的另一個偉大目標:「一、探索 21 世紀中國人在世界之角色及地位;二、促進中國文化與人本精神之調適與重振;三、推動兩岸學術交流,增進相互瞭解,並提高知識水準。」
這個基金會的目標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銜接起來。
對胡院士來說,21 世紀中國人在世界的角色及地位必須在學術基礎學門札根,而中國在 90 年代經濟掛帥時期,政府對冷門學門無力問津,
這是中華文化與人本精神嚴重失調最為嚴重的情勢。胡院士深深體會到,兩岸學術界在此關鍵時刻必須合作,台灣務必伸出援手,
對大陸的冷門學門,諸如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政治學、中國哲學等研究生大力給予研究論文經費的幫助,俾免後繼無援半途而廢。
這是一個神聖而莊嚴的使命及任務,胡院士乃毅然決然成立中流基金會。但胡院士乃一介書生,囊空如洗。
但他莊嚴的呼喚得到朝野文教及企業人士響應,諸如趙耀東、毛高文、鈕廷莊、許士軍等都熱烈協助募集基金。
胡院士是一位人本主義者,他帶領董事紛訪大陸各重點大學,簽訂合作協定,並個別找到各校的研究需要。
在 90 年代初期,包括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四川聯合大學、中國社科院、上海社科院等十所獲得了必要的研究生寫作補助,
為冷門學科今日得能開花的結果,胡院士當時的學術情懷與人本精神,今天仍為大陸學術界津津樂道。
 

目次

1 當前憲政的危機與前景 ⋯⋯⋯⋯⋯⋯⋯⋯⋯⋯⋯⋯⋯⋯⋯⋯⋯
2 讓政爭在軌道上運行 ⋯⋯⋯⋯⋯⋯⋯⋯⋯⋯⋯⋯⋯⋯⋯⋯⋯⋯
3 不容太上國會出現 ⋯⋯⋯⋯⋯⋯⋯⋯⋯⋯⋯⋯⋯⋯⋯⋯⋯⋯⋯
4 國代一夕之所得 也可能毀於一夕 ⋯⋯⋯⋯⋯⋯⋯⋯⋯⋯⋯⋯
5 回歸憲政 才不致流於空談 ⋯⋯⋯⋯⋯⋯⋯⋯⋯⋯⋯⋯⋯⋯⋯
6 我們的體制是責任內閣制 ⋯⋯⋯⋯⋯⋯⋯⋯⋯⋯⋯⋯⋯⋯⋯⋯
7 謀求朝野共識、解決憲政危機 ⋯⋯⋯⋯⋯⋯⋯⋯⋯⋯⋯⋯⋯⋯
8 兩黨對談應對憲政改革建立共識 ⋯⋯⋯⋯⋯⋯⋯⋯⋯⋯⋯⋯⋯
9 短評——國是會議 ⋯⋯⋯⋯⋯⋯⋯⋯⋯⋯⋯⋯⋯⋯⋯⋯⋯⋯⋯
10 資深民代任期由大法官會議解釋在技術上相當可行 ⋯⋯⋯⋯⋯
11 基本法問題 ⋯⋯⋯⋯⋯⋯⋯⋯⋯⋯⋯⋯⋯⋯⋯⋯⋯⋯⋯⋯⋯⋯
附載:基本法是萬靈丹?學者見仁見智 ⋯⋯⋯⋯⋯⋯⋯⋯⋯
12 總統請客未開席 座上賓客論菜單 ⋯⋯⋯⋯⋯⋯⋯⋯⋯⋯⋯⋯
13 明確要求立即回歸憲法 ⋯⋯⋯⋯⋯⋯⋯⋯⋯⋯⋯⋯⋯⋯⋯⋯⋯
14 增附但書解決修憲難題 ⋯⋯⋯⋯⋯⋯⋯⋯⋯⋯⋯⋯⋯⋯⋯⋯⋯
15 知識分子談國是會議 ⋯⋯⋯⋯⋯⋯⋯⋯⋯⋯⋯⋯⋯⋯⋯⋯⋯⋯
16 短評——總統閣揆職權 ⋯⋯⋯⋯⋯⋯⋯⋯⋯⋯⋯⋯⋯⋯⋯⋯
17 一團亂的憲政觀念 ⋯⋯⋯⋯⋯⋯⋯⋯⋯⋯⋯⋯⋯⋯⋯⋯⋯⋯⋯
18 對「回歸憲法」的澄清與說明 ⋯⋯⋯⋯⋯⋯⋯⋯⋯⋯⋯⋯⋯⋯
19 平心論憲政 ⋯⋯⋯⋯⋯⋯⋯⋯⋯⋯⋯⋯⋯⋯⋯⋯⋯⋯⋯⋯⋯⋯
20 我們為什麼主張修憲? ⋯⋯⋯⋯⋯⋯⋯⋯⋯⋯⋯⋯⋯⋯⋯⋯⋯
21 有關國是會議的聲明 ⋯⋯⋯⋯⋯⋯⋯⋯⋯⋯⋯⋯⋯⋯⋯⋯⋯⋯
22 胡佛:退出國是會議,說不定是最大貢獻 ⋯⋯⋯⋯⋯⋯⋯⋯⋯
23 胡佛:這樣做法是玩弄學者沒有參加意義 ⋯⋯⋯⋯⋯⋯⋯⋯⋯
24 胡佛已決定退出國是會議 ⋯⋯⋯⋯⋯⋯⋯⋯⋯⋯⋯⋯⋯⋯⋯⋯
附載一:胡佛震撼:宣布退出國是會議《自立早報》⋯⋯⋯⋯
附載二:認同差異 地基分裂了《聯合報》⋯⋯⋯⋯⋯⋯⋯⋯
附載三:胡佛的決定〔黃碧端〕 ⋯⋯⋯⋯⋯⋯⋯⋯⋯⋯⋯⋯
25 對不起,我退出!國事宴,怎收場? ⋯⋯⋯⋯⋯⋯⋯⋯⋯⋯⋯
26 憲政問題淪為政治交易 ⋯⋯⋯⋯⋯⋯⋯⋯⋯⋯⋯⋯⋯⋯⋯⋯⋯
附載:進退有度,名下無虛〔勞思光〕 ⋯⋯⋯⋯⋯⋯⋯⋯⋯
27 期待一個摒棄情結明是辨非的時代 ⋯⋯⋯⋯⋯⋯⋯⋯⋯⋯⋯⋯
28 如採總統民選 勢須大幅修憲 ⋯⋯⋯⋯⋯⋯⋯⋯⋯⋯⋯⋯⋯⋯
29 覆議 明確內閣制的權責制衡 ⋯⋯⋯⋯⋯⋯⋯⋯⋯⋯⋯⋯⋯⋯
30 憲政、國家認同迄未產生共識 ⋯⋯⋯⋯⋯⋯⋯⋯⋯⋯⋯⋯⋯⋯
31 建立憲體比執政更重要 ⋯⋯⋯⋯⋯⋯⋯⋯⋯⋯⋯⋯⋯⋯⋯⋯⋯
32 國是會議結論不被重視 ⋯⋯⋯⋯⋯⋯⋯⋯⋯⋯⋯⋯⋯⋯⋯⋯⋯
33 我們的司法何時才能擺脫政治的陰影 ⋯⋯⋯⋯⋯⋯⋯⋯⋯⋯⋯
34 處理倒閣危機 宜先經由政黨政治解決 ⋯⋯⋯⋯⋯⋯⋯⋯⋯⋯
35 談憲法思想的糾葛與澄清 ⋯⋯⋯⋯⋯⋯⋯⋯⋯⋯⋯⋯⋯⋯⋯⋯
36 「一機關兩階段」修憲能否順利完成憲政改革 ⋯⋯⋯⋯⋯⋯⋯
37 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 相關法規如何修正?⋯⋯⋯⋯⋯⋯⋯⋯⋯
38 廢止臨時條款 可否逕付三讀?⋯⋯⋯⋯⋯⋯⋯⋯⋯⋯⋯⋯⋯⋯
39 徹底回歸憲法才能化解政治糾葛 ⋯⋯⋯⋯⋯⋯⋯⋯⋯⋯⋯⋯⋯
40 兩黨都沒觸及問題關鍵 ⋯⋯⋯⋯⋯⋯⋯⋯⋯⋯⋯⋯⋯⋯⋯⋯⋯
41 體制內改革 唯一可行之路 ⋯⋯⋯⋯⋯⋯⋯⋯⋯⋯⋯⋯⋯⋯⋯
42 從兩黨協商 看未來憲政發展 ⋯⋯⋯⋯⋯⋯⋯⋯⋯⋯⋯⋯⋯⋯
43 修憲案第九條是落日條款還是「日出條款」? ⋯⋯⋯⋯⋯⋯⋯
44 尋求符合現況的修憲途徑 ⋯⋯⋯⋯⋯⋯⋯⋯⋯⋯⋯⋯⋯⋯⋯⋯
45 總統還可宣告戡亂時期的終止嗎? ⋯⋯⋯⋯⋯⋯⋯⋯⋯⋯⋯⋯
46 《第一階段憲政改革研究計劃》學者訪談紀錄整理 ⋯⋯⋯⋯⋯
47 國會議員應走向專業化 ⋯⋯⋯⋯⋯⋯⋯⋯⋯⋯⋯⋯⋯⋯⋯⋯⋯
48 「修正式內閣制」與總統民選問題 ⋯⋯⋯⋯⋯⋯⋯⋯⋯⋯⋯⋯
49 凝聚朝野修憲共識 確立憲政發展宏規 ⋯⋯⋯⋯⋯⋯⋯⋯⋯⋯
50 總統制比內閣制容易導致獨裁 ⋯⋯⋯⋯⋯⋯⋯⋯⋯⋯⋯⋯⋯⋯
51 學者認國民大會行使兩權易起爭議 ⋯⋯⋯⋯⋯⋯⋯⋯⋯⋯⋯⋯
52 輕率變動憲制易生修憲危機 ⋯⋯⋯⋯⋯⋯⋯⋯⋯⋯⋯⋯⋯⋯⋯
53 雙主軸政治體系 易造成憲政危機 ⋯⋯⋯⋯⋯⋯⋯⋯⋯⋯⋯⋯
54 修憲要規範現實,不能只在法條打轉 ⋯⋯⋯⋯⋯⋯⋯⋯⋯⋯⋯
55 如果總統直選,牽一髮如何動其身 ⋯⋯⋯⋯⋯⋯⋯⋯⋯⋯⋯⋯
56 修憲前夕我們對憲政體制與權力之爭的看法 ⋯⋯⋯⋯⋯⋯⋯⋯
57 總統直選牽動體制改革 學者剖析利弊 ⋯⋯⋯⋯⋯⋯⋯⋯⋯⋯
58 你準備好修憲了嗎? ⋯⋯⋯⋯⋯⋯⋯⋯⋯⋯⋯⋯⋯⋯⋯⋯⋯⋯
59 擺脫省籍情結,回歸憲法 ⋯⋯⋯⋯⋯⋯⋯⋯⋯⋯⋯⋯⋯⋯⋯⋯
60 扯上台獨 修憲最大後遺症 ⋯⋯⋯⋯⋯⋯⋯⋯⋯⋯⋯⋯⋯⋯⋯
61 雙軌制權責不清 體制運作埋下變數 ⋯⋯⋯⋯⋯⋯⋯⋯⋯⋯⋯
62 監委應在政治道德上 自我期許 ⋯⋯⋯⋯⋯⋯⋯⋯⋯⋯⋯⋯⋯
63 打老虎角色未變 條件不應大轉變 ⋯⋯⋯⋯⋯⋯⋯⋯⋯⋯⋯
64 犧牲在雙頭馬車下 王建煊不值得 ⋯⋯⋯⋯⋯⋯⋯⋯⋯⋯⋯⋯
65 論行政院院長的任期與任職 ⋯⋯⋯⋯⋯⋯⋯⋯⋯⋯⋯⋯⋯⋯⋯
66 更換閣揆應建立明確制度 ⋯⋯⋯⋯⋯⋯⋯⋯⋯⋯⋯⋯⋯⋯⋯⋯
67 祈政治體制及早建立 ⋯⋯⋯⋯⋯⋯⋯⋯⋯⋯⋯⋯⋯⋯⋯⋯⋯⋯
68 不妥 危及憲政體制安定性 ⋯⋯⋯⋯⋯⋯⋯⋯⋯⋯⋯⋯⋯⋯⋯
69 糾舉權施用於政務官不甚妥當 ⋯⋯⋯⋯⋯⋯⋯⋯⋯⋯⋯⋯⋯⋯
附載:對糾舉權施用於政務官不甚妥當進一解 ⋯⋯⋯⋯⋯⋯
70 維持憲法尊嚴與穩定性 ⋯⋯⋯⋯⋯⋯⋯⋯⋯⋯⋯⋯⋯⋯⋯⋯⋯
71 雙首長 可行嗎 ⋯⋯⋯⋯⋯⋯⋯⋯⋯⋯⋯⋯⋯⋯⋯⋯⋯⋯⋯⋯
72 我國憲法就是內閣制 國民黨應明確強調 ⋯⋯⋯⋯⋯⋯⋯⋯⋯
73 救黨、護憲、安台、保國 ⋯⋯⋯⋯⋯⋯⋯⋯⋯⋯⋯⋯⋯⋯⋯⋯
74 關鍵年代的歷史見證 ⋯⋯⋯⋯⋯⋯⋯⋯⋯⋯⋯⋯⋯⋯⋯⋯⋯⋯

書摘/試閱

《胡佛政論集(五):憲政危機》為胡先生討論憲法及修憲爭議的第二本文選。《胡佛政論集(四):憲法與政府》收錄至 1989 年底的文章。

本書則納入了從民國七十九年(1990)至民國八十二年(1994)初的 74 篇文章,大約是從李登輝即將當選為第 8 任總統前到第三次修憲之前。

以下是我們對選錄文章及編輯過程的扼要說明:

1. 本書紀錄了胡佛教授對國是會議、第一、二階段修憲,以及由修憲所引發的憲政危機所發表的評論。

首先,他撰文澄清憲政概念,對國會、地方自治、選舉等憲政議題提出建言,並期許國、民兩黨仍能回歸憲法所設計的責任內閣制。國是會議籌備期間,他更大聲疾呼回歸中華民國憲法。

1990 年 4 月 3 日胡先生受邀擔任國是會議籌備委員,但於籌備會結束之際毅然退出國是會議(1990 年 6 月 27 日)。

他有感於國、民兩黨欲藉國是會議進行政治協商,將憲政改革工具化、政治化,更無法苟同民進黨毀憲、制憲的主張,不願為此背書。

胡先生說到:「知識分子就在要能維持個人的獨立立場。能維持獨立立場而不開會,說不定是對國是會議最大貢獻。

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已經到了花果飄零的地步,我應該更慎重。這完全是站在一個知識分子的立場講話,不矯情、不虛妄,也不做政治擺飾。」

我們深知維護憲法與回歸責任內閣制是胡先生一貫旗幟鮮明的主張,由此,我們將退出國是會議的報導,儘可能地完整收錄入於本書(可見第 21-26 篇文章)。

2. 本書也收錄了胡佛教授對兩輪修憲工程的批評,並對雙首長制所造成的憲政危機,擔憂不已。

所謂修憲只是基於泛政治化與權力分配的考量,已全然破壞憲法原有的內閣制設計與結構。更有甚者,修憲的過程嚴重加速族群撕裂。

即便如此,身為知識分子,他仍不斷提出批判與建言,盼能澄清憲政問題及導正修憲進程(譬如第 53、60、68 篇文章)。

此外,胡先生持續闡明責任內閣制於中華民國國體的適用性(譬如第 6、29、50 篇文章),並對監察院職權釋疑(譬如第 62、69 篇文章)。

3. 第二階段修憲後,郝柏村院長內閣總辭。胡先生高度讚許郝柏村尊重憲法,護憲保國的決心。

我們另將胡先生在 1994 年為《無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所寫的序文收錄於此(可見第 74 篇文章)。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33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