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母親節暖心加碼,點我領取「限時加碼券」
文明世界的戰爭(簡體書)
滿額折

文明世界的戰爭(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18 元
定價
:NT$ 708 元
優惠價
8761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融貫進化心理學、人類學、考古學、歷史社會學、政治科學等知識領域;深析史前世代至21世紀漫長歷史進程中的暴力、衝突、征伐、殺戮。
●《泰晤士報文學副刊》2006年年度書籍。
●以色列學者阿紮·加特歷時9年完成本書,是一部詮釋戰爭之謎的人類通史。作者用跨學科、跨地域、跨時空的視野,分析了從史前時代到21世紀的人類戰爭衝突。

人們為什麼會投身於戰爭,是天性使然,還是受到文化的影響?
戰爭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處於何種位置?
現時代的戰爭是減少了,抑或只是改換了面目?
阿紮‧加特兼取人類學、進化心理學、社會學、政治科學的研究成果,站在全球視角,試圖捕捉人類文明自早期狩獵―採集者群體到21世紀新安全形勢下的戰爭陰影,尋找上述問題的答案,揭示貫穿人類歷史的“戰爭之謎”。

作者簡介

阿紮·加特(Azar Gat),牛津大學政治學博士,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傑出講席教授,研究領域為軍事史、軍事戰略以及戰爭與和平相關專題,主要著作有:《軍事思想的起源:從啟蒙至克勞塞維茨》(The Origins of Military Thought: From the Enlightenment to Clausewitz,1991)、《軍事思想的發展:19世紀》(The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Thought: The Nineteenth Century,1992)、《法西斯主義與自由主義的戰爭觀》(Fascist and Liberal Visions of War,1998)、《軍事思想史:從啟蒙至冷戰》(A History of Military Thought: From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Cold War,2003)、《國家:政治族裔與民族主義探源》(Nations: The Long History and Deep Roots of Political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2013)等。

名人/編輯推薦

作者對有關人類行為的核心理論信手拈來,並將其巧妙融入書中,幫助讀者撥開戰爭的“迷霧”。
——《社會史雜誌》(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一部雄心勃勃的作品,涵蓋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人種學、人口統計學、經濟學……作者在字裡行間,將自己對戰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傳遞給讀者。期盼有更多這樣的學者!
——《泰晤士報文學副刊》年度書籍


每一個對戰爭感興趣的人都該讀一讀這部傑出著作。
——勞倫斯·弗裡德曼(Lawrence Freedman),倫敦國王學院戰爭研究榮休教授


敏銳、嚴謹、博識……本書無疑是1945年之後關於戰爭主題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理查德·霍爾姆斯(Richard Holmes),克蘭菲爾德大學軍事史教授

序言:戰爭之謎

本書為作者的雄心之作,其目的是為與“戰爭之謎”相關的一系列最根本問題尋找答案。人們為何會捲入致命且極具毀壞性的爭鬥行為?爭鬥究竟是源於人類天性,還是一種晚近的文化發明?人與人為戰的現像是向來就有,還是從農業、國家和文明出現後才開始的?這三者與此後人類歷史上更多的重大突破是如何受到了戰爭的影響,以及如何反過來影響了戰爭?戰爭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姑且假設存在這樣的條件――才能被消滅?它現在已經處於衰落過程中了嗎?
這些問題並非首次提出,但從未有人能給出公認的最終答案,以至於問題本身和就其而作的種種解答都已經變得幾近陳詞濫調。然而事實卻是這些問題很少被拿出來加以嚴格詳細的考察,因為它們往往被認為太“大”太空泛,從而不能成為嚴肅學術研究的主題。戰爭關乎萬事萬物而萬事萬物也關乎戰爭,因此一部詮釋戰爭並探索戰爭與人類總體歷史發展之間關係的書,幾乎就等於一部人類通史和社會綜述。與這一主題相關的東西是如此之多,以至於研究者必須閱讀各個領域的文獻並達到足夠的精通程度。以上這些就是著手寫作本書前所需滿足的先決條件。
在圍繞戰爭這一主題寫作的過程中,本書汲取了很多學科和知識領域中的信息和見解。這些學科和知識領域包括:動物行為學、進化論、進化心理學、人類學、考古學、歷史、歷史社會學,以及政治科學。學科畛域之別往往令每一學科自成一體並對其他學科的方法、視角和知識積累予以無視――如果不是嗤之以鼻的話。每一學科均有其獨特的主題領域、優先選擇的研究方法、一組突出的研究議題,以及――最後但非最不重要的――獨具特色的用詞術語、學科歷史和當下流行的關注焦點,等等。所有這些共同構築起了一套學科“文化”並為每一學科通過學術訓練加以掌握的“標準研究”設定了準則,定義了什麼是好的問題、可接受的答案和[x]得到認可的學術追求。結果就是,和本書中所描述的不同文化、社會和國家一樣,學科從業者往往會感到另一學科的人與自己格格不入,其語言怪異難懂,其學術議程也言之無物。甚至在處理跨學科相關議題時,他們也發現彼此間難以溝通或難以將另一學科研究成果應用於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甚至可以說,在處理跨學科相關議題時尤其容易出現學科間互相懷疑、鄙視甚至冷嘲熱諷的情況――有時是合理的,因為每個學科各有其專長和短處。因此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學者長期以來被訓練得認為生物學和人類生物學與他們的主題領域基本無關。歷史學家常常震驚於社會科學家對各個時代各個地區特殊性的漫不經心態度以及粗糙的建模手法,反之後者則認為歷史學家執泥於對特定時代和社會的細枝末節進行重構,無力勾畫出任何更廣泛更具普遍性的圖景。
本書採用了更為廣闊的跨學科視角,以期達到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原因在於本書並非對現有知識的概述,或簡單的綜合,或一本按部就班的教科書,而是意在寫成一部完整全面的研究性著作。本書借鑒且極大受益於來自多個學科的研究成果,但同時也提出了一些與前人不盡相同的見解,甚至可能在每一點上均與之針鋒相對。俗話說看見樹木不等於看見森林,從一種廣闊的跨學科視角中能夠產生其他情況下容易被忽視的新的重要認識,而這樣的認識對特定領域的專門研究者而言也是有益的。當然,一項研究要想在學術上站得住腳,也不能只有森林沒有樹木;它仍需以現有研究和已知事實為自身堅實基礎。為了保證本書達到最嚴格的標準並對與之相關的各學術共同體產生影響,我事先已將書中討論的一些主題以論文形式發表在多個相關領域的學術期刊上。為了書中仍不可避免會存在的錯訛之處,我在此請求讀者的原諒。

目次

目 錄

中文版前言
序言:戰爭之謎
致謝

第一部分 最初200萬年的戰爭:環境、基因和文化
1引言:“人類的自然狀態”
2和平或好戰:狩獵―採集者戰鬥嗎?
3為何爭鬥?進化論的觀點
4動機:食與色
5動機:欲望之網
6“原始戰爭”:它是如何進行的?
7結語:進化的自然狀態下的爭鬥

第二部分 農業、文明和戰爭
8引言:演變中的文化複雜性
9農業和牧業世界中的部落戰爭
10國家形成過程中的武裝力量
11作為先鋒的歐亞大陸:東方、西方和大草原
12結語:戰爭、利維坦,以及文明的快樂與痛苦

第三部分 現代性:雅努斯的雙面
13引言:財富和權力的爆炸式增長
14槍炮與市場:新歐洲國家和一個全球化世界
15解放的和被縛的普羅米修斯:機器時代的戰爭
16富裕的自由主義民主社會、終極武器與世界
17終章:解開戰爭之謎 / 820

索引
圖片說明

書摘/試閱

引言:“人類的自然狀態”

戰爭是否無可逃避地根植於人性之中?人類天生的暴力傾向和對待同類時極富攻擊性的行為是否有著某種原始的根源?這似乎是人們思索戰爭之謎時最早想到也是最常問的問題。
不過我們究竟如何觀察“人性”呢?除人類之外的所有動物都有著一種或多或少固定的生活方式,大體上由它們的基因所決定,因此也只能相對緩慢地隨著生物進化而變化,從而使得這樣的生活方式可被認為是“自然”的。正因如此,對於動物可以有動物學,有動物行為學,若以地質年代為尺度的話,還有進化論,但沒有動物的歷史可言。與之相對,人類將哺乳類的學習能力發展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挖掘出了驚人的潛力。除了祖先生物學上的遺產外,一代又一代人類自行積累出巨量的典章文物、科學技術、行為模式、交流方式和被稱作文化的信仰體系,並將之傳遞給同時代人以及後裔。遠快過生物進化的文化進化極大地改變並分化了人類的生活方式。這可被看作使人得以區別於獸的最主要特性。
人類生活在萬花筒般不斷流變的多樣文化之中。文化之間彼此差異懸殊,但總體上它們均為“人造之物”。我們[4]人類如今與自身物種的起源之間已有天壤之別。結果是,極端的相對主義者、經驗主義者和歷史主義者往往認定人具有無限的可塑性,質疑是否真有所謂“人的本性”存在。更多情況下,人們均同意在人的塑造這方面,先天與後天、基因與環境、生理與文化以及“硬件”和“軟件”緊密交織、幾不可分。這兩類因素以及它們彼此間頻繁的相互影響,是一個研究人類進化這一非凡現象的人必須時時刻刻加以留意的。
不過我們仍可以很肯定地說,在這一進化過程的起點階段,一種不同於17世紀哲學抽象意義上的人類的“自然狀態”曾經存在。在“人屬”這一種群約200萬年演化的99.5%的時間裡,所有種群成員都有著同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作為狩獵―採集者的方式。直到1萬年前(進化史意義上可以算須臾之間)在某些地區――其他地區還要更晚――人類才開始轉向農業和畜牧業。這一我們將在後面詳細探討的變革,是一場不涉及顯著生物學變化的文化革新。也就是說,現代人類幾百萬年來通過進化而在生理上所適應的仍是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方式。人類學文本中,“原始戰爭”這一概念通常被用來描述戰爭的最初形態,而並未對狩獵―採集者和前國家時代的農民做出區分。儘管這樣的分類有一定價值,還是應當意識到,在進化論的意義上這是把所有人類的原始狀態和一種較近的文化創新混為一談了。在更晚近時期被國家和文明的發展所超越的農業社會,只代表了人類歷史上的冰山一角,在此之前的漫長時光則因為信息的匱乏而被遮蔽在人們的意識之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1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