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高年級的理想姿態:資深精神科醫師也嚮往的老後人生
滿額折

高年級的理想姿態:資深精神科醫師也嚮往的老後人生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40 元
優惠價
9030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4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日本學習之神、最懂情緒管理的精神科醫生和田秀樹,希望自己老後變成的樣子。
☆擔任老年精神科醫師35年,診治超過6000名老年人,獲得的幸福老年啟示。
和田秀樹醫師任職老年專科醫院,一年解剖一百例大體,最後他明白,沒有任何人能在年過八十五歲之後,大腦沒有阿茲海默行神經病變、體內沒有任何癌細胞、動脈沒有任何硬化症狀。
換句話說,不論怎麼努力,人終究只能接受年華老去。
坦然認老,不是認輸棄守,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還能做的事,從容不迫的面對老年生活,成為一個有格調的高年級生。
高年級生的理想姿態,和你想的不一樣
轉個念,老後生活更幸福
高年級的你,還是堅信「活到老,學到老」?
手機在握,能知天下事的時代,知識已經不值錢了,趕快放棄輸入型的學習吧!
高年級的你,幸福之道是「找人抬槓」:用自己的腦袋思考,將知識加工成與眾不同的觀點輸出,互相爭論,才能成為有趣的老人家。
高年級的你, 還是堅持「錢留子孫」?
拼命存錢捨不得花,只會落個吝嗇之名;大筆的遺產,更常常成為子女鬩牆的導火線。
高年級的你,幸福之道是「成為第一線的消費者」。在資本主義社會,花錢的人比有錢的人更偉大,更能幫助國家,更能改變社會,更能成為有智慧的老人家。
高年級的你,還是堅拒坐輪椅、包尿布,抗老到底?
不認老,不接受幫忙,因而失去外出活動、與人交流相處的機會,只會加速衰老,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高年級的你,幸福之道是「良性依賴」,讓他人、制度、輔具好好幫助自己,提高生活品質,同時提供回饋給對方,就能成為從容的老人家。

作者簡介

和田秀樹
一九六〇年出生於大阪府。東京大學醫學系畢業。
精神科醫師,曾任東京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神經科助理、美國卡爾.梅寧格精神醫學院(Karl Menninger School of Psychiatry)國際研究員,現為和田秀樹身心診所院長。身為老年專科精神科醫師,投身老年醫療現場近三十五年。
主要著作有《70代で死ぬ人、80代でも元気な人》(《七十歲死亡的人與八十歲仍硬朗的人》)、《80歳の壁》(《八十歲之壁》)、《70歳が老化の分かれ道》(《七十歲是老化的分歧點》)、《成大事的人懂取捨》(大是文化)等書。

 

譯者 莊雅琇
現為專職譯者。
譯有《價值,從視野開始》、《宅創業》、《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獻米給教宗的男人》、《這些事啊,沒什麼》、《小店不敗!》、《社區設計的時代》、《社區設計》、《從天而降的四十億債務》、《簡單思考》等多部書籍。

 

【序】
【序一】
人的內在,是不會老化的

朱為民

這是一本日本精神科醫師寫的書,而在撰寫這篇序文的時候,我正好在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擔任客座研究員。因此,我想説一個跟日本人有關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日本現代最知名的古典音樂指揮家小澤征爾,今年八十七歲。他年少即成名,一生獲獎無數,曾任波士頓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以及維也納國立歌劇院首席指揮,在古典樂界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我最喜歡小澤征爾的,是他在指揮台上所傳達的熱情。他不喜歡使用指揮棒,因為全身都是他的指揮棒。演奏的時候,他好像在跳一場激情的現代舞,把他對於音樂的喜愛傳達給台下的每一個人。
然而,在他七十五歲的時候,傳來他得到食道癌的消息,並且暫別舞台半年。那之後,雖然他還是有回到舞台,但是演出漸漸減少,逐漸淡出。甚至,網路上傳出他罹患失智症的假新聞。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距離上一次登台已有四年的時間之後,他重回舞台,在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的KISSEI文化廳登台,指揮齋藤紀念管弦樂團,演奏貝多芬〈艾格蒙〉序曲。
這項演出的特別之處在於,演出直播訊號會同步發送至日本太空站,在太空中的太空人也可以享受現場音樂的美好。
但是,看到影片的我,第一時間的感覺,是震驚。
87歲的小澤征爾坐著輪椅被推上台,他的臉看起來是浮腫的,雖然穿著襪子,還是可以從小腿看出肌少症的狀況。最明顯的是他的雙手,關節僵硬,已不若年輕時的靈活飛揚,只能用最小的動作指揮演出。
「這不是我熟悉的小澤征爾啊!」我在心裡吶喊。
老化,像是一把巨大的錘子,每一個人都會被擊倒,即使是如小澤征爾般的巨人也不例外。我在心裡嘆息。
但是,隨著〈艾格蒙〉序曲的樂章逐漸展開,我似乎看到了什麼:
儘管雙手僵硬、指揮動作很小,但是每一個動作起伏,都準確地落在節拍上。
儘管坐著輪椅,幾乎沒有肢體動作,但是所有的樂團成員,眼光都緊盯著小澤征爾,需要他的帶領。
儘管他一直皺眉,看起來體力有點辛苦,但是他的眼神,依然閃耀著光芒。
終於,在樂曲結束的那一刻,從外太空傳來了掌聲,所有樂團成員也不停地拍手,小澤也掉下淚來。八十七歲高齡,他完成了九分鐘的演出,沒有瑕疵。
我這才明白,年齡與疾病並不會擊倒一個人,那些都是外在的變化。但是內在是不會衰退,不會老化的。只要你知道如何保持初心,如何持續熱情,如何練習灑脫,如何放下執著,就像本書作者和田秀樹所給我們的忠告一樣。
最後,我想問大家,如果你八十七歲了,你是否還會有熱情做你喜歡的事?你是否還會堅持著把一件事情完成?你是否還會在眾人為你鼓掌時,留下滿足的淚水?你可以做到嗎?
這些問題的答案,藏在這本書的內容之中。

(本文作者為台中榮總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序二】
姿態!創造老後萬種風情的繽紛

林依瑩

有一天,妹妹很緊張的跟我們兄弟姐妹說,父親騎摩托車又撞到人了,他一定是失智了!
這兩年,爸爸常出一些小車禍,也摔了幾次,還好都是皮肉傷。加上父親靜下來時,常會出現很沉的撲克臉,所以有點擔心他是否是失智。也曾帶著父親去看醫生,還好醫生說不是,心裡暗暗鬆了一口氣。只不過父親每次受傷,「會不會是失智症」的擔心還是不由得浮現。
不過,因著自己長期在長照領域服務,對失智有較多的理解,特別上回聽了日本早發性失智者的演講,更有深刻的體悟:就算是失智,也還是有能力生活。特別是如果家庭社會能平常心對待,給予社會參與甚至就業的發揮,失智症患者其實仍可以很有貢獻。
因此,面對妹妹的緊張,那時正值「不老騎士」招募報名期間,我立馬跟妹妹說,既然擔心父親失智,那就趕快去報名不老騎士吧!若錄取了,父親應該可以延緩失能三年吧!
出了車禍,還報名不老騎士,會不會太奇怪了?一點也不會。正因為我開創了不老騎士,很清楚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辦理不老騎士的周全性,而且參與不老騎士可以認識許多新的老朋友及年輕志工,更常有許多創新、老派時尚的活動參與,是預防失智或延緩失智的好方法!
很欣賞本書作者提出全方位預備老年的人本觀點,特別作者自身是醫師,但全然跳脫醫療為主的框架,用許多務實的案例,不斷的提醒我們,老化帶來的失智、孤獨等所謂的「問題」,應該都是我們學習共存的生活元素。
拐杖、助聽器、輪椅、尿布,都是減少對他人依賴的生活好物,無需排斥;身體衰退了,就欣然接受政府的照服員,減少任性想自己獨立生活而造成跌倒的高風險。不要陷在愛面子,或老了只能做什麼的限制中,老年消費、談戀愛、好好享受生活,都是大有可為的!
生命有千萬種風情,這本書讓我們看見老後的無限可能。學會正向的面對老後的各項變化、接納共存,進而創造,將會是老後最大的祝福!繽紛的老後自然源源不絕。

(本書作者為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理事主席)

目次

序一 人的內在,是不會老化的 朱為民
序二 姿態!創造老後萬種風情的繽紛 林依瑩

前言 我想成為這樣的老年人
診治老年人三十五年的我,心目中「嚮往成為的老年人」
光是擁有金錢與地位,不可能成為幸福的老年人
與其想著得到什麼,不如思考怎麼活

第1章 從容面對老去的人是有品格的
抗老當及時
放棄無能為力之事,善用力所能及之事
沒必要咬牙抗老到底
坦然接受自己與別人相繼老去
不善加利用輪椅與尿布會吃虧
由自己決定接受何種醫療

第2章 不必害怕衰老
讓沒來由的不安影響自己,是不幸的
失智症會變得神智不清,是天大的誤解
失智症愈嚴重,愈能成為理想老人!?
不要想著消除不安,而是思考如何共存
努力長命百歲,比健檢結果更重要
上了年紀後,如何與藥物和平共處
不必害怕孤獨,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吧!!
事先預習一個人的老後

第3章 不要拘泥於常識,當個有趣的老年人吧!
知識淵博的老年人,不等於大智大慧的老年人
跳脫常識正是老年人的有趣之處
能否想出獨創巧思,與學歷無關
高學歷的人令人感到無趣的理由
與人爭辯時,要將知識結合自身經驗
對偏見和定論保持質疑態度
不管是右派老人或左派老人,都要包容

第4章 放下對金錢與頭銜的執著
上了年紀會發現,金錢沒有想像的可靠
讓身邊的人覺得很有安全感
上了年紀才能享受選擇工作的自由
成為活躍於第一線的消費者
「人生,從死亡開始」
想想有沒有人為了自己的死而哭
死後留名,好過留下墓碑與金錢

第5章 做一個讓眾人稱讚「不虛此生」的老年人
老年人的優勢在於能說出「世上沒有正確答案」
變節很了不起,牆頭草實在不像話
認同「人生百百種」而懂得欣賞多樣性
放下對職業的偏見
以「不試不知道」的精神勇於挑戰
坦然接受「難免有失敗」
老年期更要鍛鍊「遠見」

第6章 如何成為出色的老年人
從「我想成為〇〇」到「我想這麼做」
人生的顛峰遲來一些比較好
以灑脫的老年人為目標
將荷爾蒙失衡化為轉機
做一個能夠「良性依賴」的人
想想不依賴他人的話,自己能做些什麼
可以情感豐富,但不可情緒化
不要聽天由命,而是意識到「事在人為」

後記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內文試閱一】
我想成為這樣的老年人
每個人都是從兒童長大成人,然後步入老年。從兒童過渡到成人的思春期,幾乎所有人都會隨著成長而思考「我想做什麼」,或者進一步探索「我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然而,從成人過渡到老年人的「思秋期」(我自創的名詞),應該沒有多少人會去想「我想成為什麼樣的老年人」吧?現在的日本,多數人想的仍然是「我希望青春永駐」、「我不想變老」。
反觀歐美,常常可以在影劇圈裡看到不少愈老愈迷人的明星,例如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及凱薩琳.丹尼芙(Catherine Deneuve)。
我曾以電影導演的身分多次受邀至摩納哥參加影展,常在當地看到一位雞皮鶴髮的老人家從法拉利走下來。那樣的身影真的很酷,也從中感覺到令人心嚮往之的價值觀。
另一方面,日本人嚮往的對象,則是像吉永小百合那樣看起來青春永駐的人。這當然沒什麼不好,但或許是這股風氣使然,影劇圈愈來愈少看見諸如大瀧秀治或北林谷榮這般知名的老演員了。
我覺得現在的日本,幾乎找不到令人嚮往,「想成為這樣的老年人」的榜樣。
比方說,如果有人像現代版「水戶黃門」一樣,當過首相卻急流勇退,周遊全國傾聽各方需求,並且在各地懲奸除惡――這樣一定很有意思,可惜我從來沒聽說過有這般人物。
我從事老年精神醫學至今已將近三十五年,切身感受到有的人老得很迷人,有的人卻不然。有的人即使上了年紀,看起來卻是鳥肚雞腸,斤斤計較,讓人見笑,或者吝嗇又健忘;但也有人一派悠然自得,坦然接受年華老去。
我自己也步入了六十大關,開始思考究竟要如何邁向老年。於是,在我心目中有了三個明確的目標,我想當一個「有品味的老年人」、「有智慧的老年人」以及「有趣的老年人」。
在此先聲明以免誤解,這並不代表我已經是一個有品味、有智慧且有趣的人。曾有人批評我,明明寫了一本《避免情緒化的書》(《感情的にならない本》),卻總是在YouTube與部落格對政治等議題破口大罵。所以我要在此強調,我寫的是「我希望自己是這樣的人」,而不表示「我就是這樣的人」。
身為老年精神科醫師,我診治過的老年人至今已超過六千人。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心目中「想要成為」的老年人究竟是什麼模樣,藉此提供一些幸福邁向老年的啟示。
光是擁有金錢與地位,不可能成為幸福的老年人
長年面對老年人,我學到了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年輕時候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並不適用於老年期。不少人年輕時為了身分地位拚死拚活,到了晚年卻只感到落寞。
我從東京大學醫學院畢業後,便成為執業醫師。我的大學同學,有幾位畢業後留在大學附設醫院裡一路升遷,也有好幾位在東大等頂尖大學的醫學院擔任教授,可以說是得到了世人眼中極高的身分地位。然而,到了步入六十大關的今日,迎接他們的卻不見得是美好的未來。
許多人為了在附設醫院升遷無礙,一路對教授老闆言聽計從,導致到了退休年齡,也沒能做出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更何況今非昔比,退休之後已沒那麼多去處可以空降了。
另一方面,差不多年紀從私立大學醫學院畢業的人,則是早早開業行醫,如今六十多歲了,仍是老當益壯,工作熱忱絲毫不減。
在美國,當到教授之後,就得全心投入研究、靠自己爭取研究補助費。也就是說,成為教授是投入研究的起點。但是在日本,教授一職代表的是「人上人」的身分地位,因此,很多人當了教授之後,反倒喪失了積極上進的動力。
這樣的人光有頭銜卻毫無內涵,更有不少人因為思想陳舊,一旦退休失去職位,便成了「一無所有」的人。
在這個年代,與其為了外在頭銜、職稱而活,不如選擇回歸自我,會更能發光發熱。例如解剖學家養老孟司,原本是東大醫學院教授,當寫作生涯步上軌道,便早早卸下原職,選擇以「養老孟司」的身分而活。我想,正是因為如此,「養老孟司」依然能活躍至今。所以我在步入五十大關後,也想以「和田秀樹」的身分而活。
我之所以成為老年精神科醫師,可以說純屬偶然。當年在大學附設醫院的精神科與內科完成實習之後,我有一段時間找不到工作,還好後來運氣不錯,專門診治老年人的綜合醫院浴風會醫院(東京都杉並區)精神科,願意錄用我。
換句話說,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成為老年專科醫院的精神科醫師,只不過是偶然罷了,並不是因為我有多麼關懷老年人。然而,不管是幸運或是不幸,在這沒什麼競爭對手的領域裡,我得到了珍貴的體悟與機緣,認為很值得發展下去,因此得以堅持這份工作至今。
浴風會醫院是在大正時代,以貞明皇后的御下賜金所成立的附設醫院,因此有不少高社經地位的住院病患,其中不乏昔日政壇高官、大企業的前任董事長等等,要說這些人晚年必定幸福嗎? 倒也未必。
有的人靠著巴結上司而升官發財,身分地位再高也得不到下屬的愛戴。最常見的情況是,當年對自己關愛有加的上司,因為年事已高紛紛離世,自己又得不到下屬的心,所以上了年紀而住院時,也沒有人前來探訪。
此外,我在醫院任職期間適逢泡沫經濟,所以也見過不少病患因為買賣土地成了巨富,但是這些財產卻成了子女鬩牆而撕破臉的導火線。
老後的幸福,並不是光靠地位與金錢就能得到,這是我在與高齡病患朝夕相處的過程中,最深切的體悟。
與其想著得到什麼,不如思考怎麼活
我認為,獲得幸福的重要關鍵,便是趁早或是到了那個年紀時好好思考,自己如何能在七、八十歲時,成為有趣及出色的人。
有的人在退休後,仍然迫切地想找一份收入較高的工作,雖然不少人是為了生活不得不如此,但是我很懷疑,始終只以金錢為優先的生活方式,是否真的能帶來富裕的生活與真正的幸福?
假設有一份工作,年收入二百到三百萬日圓,另一份工作則是年收入數千萬日圓。對於在退休後可以領取一筆還過得去的養老金,而且自用住宅貸款已經還清的人來說,無論選擇哪一份工作,生活品質都不會有太大的實質差距。即使是只領國民年金的人,只要多了三百萬日圓的收入,就能過上充裕的生活。當然,其中仍然有不同之處,例如就無法三不五時上高級餐廳享用美食了。
不過說到住家,年紀愈大愈不需要住豪宅。我常聽到高齡長輩說,當子女相繼離家自立,寬廣的房子裡只剩夫妻兩個人,甚至是自己一個人,空蕩蕩的不免令人感到寂寞。所以有人說,到了一定的年齡後,與其住透天厝,還不如住小而美的套房更舒適。
隨著年齡增長,沒有必要再追求更高的收入。換句話說,不必再汲汲營營於金錢與地位,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與想要的生活。
二○一八年,有一位當時七十八歲的男性義工,尋獲了失蹤兒童,頓時成為眾人矚目的「超級義工」。他並不是為了獲得世人的稱讚才投入義工活動,只是單純的想幫助別人,而且長久以來一直樂在其中,最終獲得世人的讚揚。
不要一味消極地看待上了年紀這件事,也不要再想著想得到什麼,不妨想想往後想做什麼、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並且按照所想的活下去,最後一樣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與老年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如前面所提到的,我之所以成為老年精神科醫師純屬偶然,但也多虧踏上這條路,我得以跳脫組織的束縛,行醫之餘還能寫書、拍電影,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從今往後,我也會照這個方式繼續生活吧!
毫無疑問的,身為老年專科醫師深深影響了我的生活方式,而我覺得自己何其有幸。

【內文試閱二】
放棄無能為力之事,善用力所能及之事

我發覺現在的人,對於老年的態度呈現兩極化。
一派認為必須與衰老抗爭到底,也就是「抗老派」。這一派的人希望青春永駐,不想變得年老體衰,也不願臥病在床或罹患失智症。
「我九十歲了,還健步如飛。」「只要有心,不管年紀多大都能保持青春。」應該有不少人看到那些在保健食品廣告裡現身說法的人,都會心嚮往之,暗忖「我也想要那樣」吧!
另一派則是持相反意見,反對抗老,也就是「自然老化派」。例如我也看到年方五十的女明星反對抗老,公開表示「希望自然而然變老」。
到底要與衰老對抗還是坦然接受?遺憾的是,我認為不論怎麼努力,人終究只能接受年華老去。

換個角度想:還能做什麼?

我是根據自己在老年醫療現場的經驗才這麼說的。我任職的浴風會醫院,是運用皇室的御下賜金所成立的機構,用來救護因關東大地震而無依無助的老年人。後來為了研究老年醫學,由當時的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派遣醫師前來替老年人診療,並且解剖往生者大體,進一步研究老年人的大腦與器官。
至今浴風會依然保留這項傳統,當年我在醫院任職時,一年執行的解剖案例便有一百件左右。
我一直在研究解剖的結果,最後我明白,沒有任何人能在年過八十五歲之後,大腦沒有阿茲海默型神經病變、體內沒有任何癌細胞、動脈沒有任何硬化症狀。
換句話說,不管再怎麼努力預防失智症,或者藉由注重飲食及運動來預防生活習慣病,人只要到了一定的年齡,一定都會罹患失智症,也會得到慢性病,這一點必須先有心理準備。
相較於不願接受失智症,認為「若是罹患失智症,寧可安樂死」,我認為更健康的態度是換個角度思考,「既然痴呆是無可避免的,那就試試痴呆了也能做的事」。
衰老意味著面臨各式各樣的生活方式,當然也包括坐輪椅及臥床,或者罹患了失智症。
盡己所能,不讓自己變得痴呆或腰腿無力,這樣的想法固然重要。不過更重要的是一旦罹患失智症或步履變得蹣跚,要懂得自我調適,「活出自己的人生」。如果不懂得調適,就會覺得往後的人生毫無意義可言,這未免太可惜了。
老年人在社會上儼然成了「弱勢」族群。而我認為老年人的特點是, 能坦然承認人類本來就是極其弱小的生物,而所謂的「格調」,便是接受自己和其他人,都有一天會青春不再。
不善加利用輪椅與尿布會吃虧
不少人因為不願面對衰老而吃虧,例如堅決拒用輪椅或拐杖的人。
當步行能力衰退,只要使用輪椅代步,還是可以輕鬆前往各處。可是有的人就是固執己見,「別想要我坐輪椅,我要用自己的腳走路」,結果只好悶在家裡哪裡也去不了,這種情況十分常見。
從醫師的觀點來看,那些不願因為尿失禁而包尿布的人,感覺上是最難以接受衰老的人。然而,如今就連年輕女性也會使用防漏尿的護墊,更何況是老年人,尿布已不再是需要照護的老年人的象徵了。
我最近因為服用治療心律不整的利尿劑,時常跑廁所,不免擔心在外面找不到廁所該怎麼辦。於是,開始穿有漏尿專用棉墊的紙尿褲。
雖然有些麻煩,但是一想到能解決開車或旅行途中忙著找廁所的壓力,頓時覺得輕鬆許多。
日本的尿布是全世界功能最優異的,不用的話太浪費了。如果能坦然接受包尿布,不僅夜晚能安心入睡,也能改善睡眠品質。
再舉個例子,有的人擔心一旦開始坐輪椅,步行能力就會大幅衰退,到最後一步也不能走了。但不管怎麼努力,老人家的步履一定會愈來愈蹣跚,終究還是得坐輪椅。
既然總有一天要面對現實,不如早一點接受,對自己更有益。
接受便利的輔具協助,能做到的事情就會增加許多。雖然拒絕輔具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但是看起來就像無謂的掙扎。
「走路愈來愈吃力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既然坐輪椅還能出門,那就坐吧!」
「我不想急著到處找廁所,不如試試包尿布吧!」
「我想常常跟家人聊天,還是戴個助聽器吧!」
長輩若是能這樣說,我覺得是很棒的事情。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06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