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提醒您!您有折價券未完成領取,請盡速登入以保存至您的帳號。
王陽明傳:十五、十六世紀中國政治史、思想史的聚焦點(簡體書)
滿額折
王陽明傳:十五、十六世紀中國政治史、思想史的聚焦點(簡體書)
王陽明傳:十五、十六世紀中國政治史、思想史的聚焦點(簡體書)
王陽明傳:十五、十六世紀中國政治史、思想史的聚焦點(簡體書)
王陽明傳:十五、十六世紀中國政治史、思想史的聚焦點(簡體書)
王陽明傳:十五、十六世紀中國政治史、思想史的聚焦點(簡體書)

王陽明傳:十五、十六世紀中國政治史、思想史的聚焦點(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王陽明傳:十五、十六世紀中國政治史、思想史的聚焦點 有血有肉的心學,正本清源說陽明》建立在對國內外所見王陽明生平資料的網羅和研究的基礎之上,對上述問題,做了認真的考證,從獨特的視角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作者獨到的見解,勾畫出比較真實的王陽明的生平脈絡。
這是作者多年明代政治史、思想文化史和王陽明研究的成果。

作者簡介

李慶,1948年生。1977年恢復高考後首屆大學生,1978年復旦大學首屆文獻學研究生。畢業後1982年留校,任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講師、副教授、教授。1988年應邀赴日本金澤大學任教,為外國人教師、教授。退休後,為該校名譽教授。著有《顧千裡研究》、《中國文化中人的觀念》、《日本漢學史》(共五卷)、《海外典籍與日本漢學論叢》等,編有《全明詩》(主編之一)、《日本收藏清代詩話初編》、《東瀛遺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稀見史料輯注》等,譯有《文選索引》、《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六朝道教史研究》、《明季黨社考》、《唐代研究指南》(共十二種)等。策劃影印出版王欣夫先生《蛾術軒篋存善本書錄》等遺著多種。

王陽明是怎樣一個人?他生活成長的家庭、社會環境如何?
他怎樣一步步走上了明代的政治舞臺?廣為人知的“投江渡海”的傳說,是否真有其事?
他在當時的政治體制中,處予怎樣的位置?和各種政治勢力有怎,樣的聯繫?一生幾經波折,原因何在?
他以“致良知”為中心的心學體系究竟是如何建立、如何發展而成的?
“良知”說,究竟有怎樣的含義?他所說的“心”“良知”,和傳統儒家所說的“性”“理”等概念,是怎樣的關係?當如何評價?
他本人的思想和作為,對我國歷史和文化有怎樣的影響?有沒有可供我們今天參考的因素和值得吸取的教訓?
本書建立在對國內外所見王陽明生平資料的網羅和研究的基礎之上,對上述問題,做了認真的考證,從獨特的視角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作者獨到的見解,勾畫出比較真實的王陽明的生平脈絡。
這是作者多年明代政治史、思想文化史和王陽明研究的成果。
十五、十六世紀,是大航海的時代,是世界地理大發現的時代,是世界走出了中世紀、新時代的曙光映現在地平線、新的生產方式展現出生命力的時代。
十五、十六世紀,也是中華文明——這存續了近五千年的文明,在歷史進程中,開始從世界的領先集團中脫落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在東亞的中國大地上發生了些什麼變化?
為什麼會這樣?作為中華文明代表的知識分子階層,面對社會的變化,在現實中,是如何活動的?他們的夢想和追求是什麼?他們的精神世界如何面對世界變化?他們的思維模式和知識結構是怎樣的?這樣的模式和結構在社會變化過程中起到怎樣的作用?
五百年後再回首,面對著當今的世界,面對著未來的云天,我們應該有怎樣的反思?可以吸取怎樣的經驗和教訓?
這些就是我在提筆時,一直縈繞在腦海中的問題。
毫無疑問,我不可能完全回答這些問題。但我在思考,在反思。
思考和反思,應該有具體的物件。王守仁,恰恰就生活在十五、十六世紀這個時代。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號陽明。明代浙江余姚人。弘治十二年進士。《明史》卷一九五有傳。他是那個時代中國最有代表性的政治人物、思想家、詩人。通過對這樣一個典型的追尋和剖析,或許可以為探討上述問題,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
這就是寫這本書的出發點。
那麼,就讓我們把鏡頭的聚焦點,對準王守仁這個人。鑒於王守仁多以“陽明”自稱,故以“王陽明”為傳名。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莽蒼中原行(弘治十二年)

第二章 會稽山麓的瑞云(成化八年九月—成化二十三年)

第三章 奔波的青年時代:余姚、北京、南昌(成化二十三年八月—弘治五年秋)

第四章 科舉的洗練:北京、濟南、余姚(弘治五年秋—弘治十一年)

第五章 官場與文壇(弘治十二年十月—弘治十四年七月)

第六章 周遊和探索(弘治十四年八月—弘治十八年五月)

第七章 仗義進諫:錦衣衛監獄的日子(正德元年—正德二年二月)

第八章 漫長的南行之路:從北京到貴州(正德二年二月—正德二年五月前後)

第九章 貴州生涯(正德二年五月—正德四年十二月)

第十章 從貴州到廬陵(正德五年一月—正德五年十月)

第十一章 北京風塵(正德五年十月—正德八年九月)

第十二章 滁州和南京時期(正德八年十月—正德十一年九月)

第十三章 巡撫南贛(上)(正德十一年九月—正德十二年十一月)

第十四章 巡撫南贛(下)(正德十二年十二月—正德十四年五月)

第十五章 平定宸濠之亂(上)(正德十四年六月—正德十四年七月)

第十六章 平定宸濠之亂(下)(正德十四年六月—正德十四年七月)

第十七章 獻俘杭州(正德十四年八月—正德十四年十一月 )

第十八章 風波江上行(正德十四年十月—正德十五年二月)

第十九章 經營江西(上):從九江到贛州(正德十五年三月—正德十六年六月)

第二十章 經營江西(下):白鹿洞講學前後(正德十五年三月—正德十六年六月)

第二十一章 百戰歸來白發新:從江西到浙東(正德十六年七月—嘉靖二年十月)

第二十二章 在“大禮議”風波中:良知說的成熟(嘉靖二年十一月—嘉靖六年四月)

第二十三章 踏上最後的征程(嘉靖六年五月—嘉靖六年十一月)

第二十四章 平定兩廣 獻軀南疆(嘉靖六年十一月—嘉靖七年十一月)

尾聲——在歷史的長河中

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試閱

王陽明的婚姻

就在王華的前途光明,日子見好的時候,卻遇到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就是家庭內部的關係問題:如何處理兒子王守仁和續弦的趙夫人以及側室楊氏的關係?

在這個家庭中,有新的繼母,還有從情理上推測,和王守仁的生母有著隔閡的側室楊氏,再加上又有了新的弟妹,父親心思也不可能全部放在王守仁身上。而王守仁正處青春期,帶有反叛的性格,這從他曾到關外的行動可略見一斑。

如何處置這些關係,成了王華以及十七歲的王守仁必須面對的問題。

這時,給王守仁帶來溫暖的,是諸讓。

諸讓,和王華在京城關係很好,時常相互走動,對於王守仁也比較賞識。諸讓看到王守仁一些突兀的舉動,心中頗有感觸:王華續弦了,他這時還不滿四十歲,有幾個孩子。長子的母親已經去世,此後王守仁怎麼辦呢?看他思辨敏捷,心有大志,所以盤算,想將女兒許之。

回家後,和妻子張氏商量定了,就和王華商談,打算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王守仁。這對於當時內心孤獨而有些自卑的王守仁,實在是一種很大的溫暖,因而他對於舅姑非常孝順。

如前所述,就在成化皇帝去世的這一年,王守仁十七歲,和祖父一起,從北京回了故鄉。

諸讓這時被派往江西為官,當參議。得知王守仁回了故鄉,就寫信給王華,要王守仁到江西去成婚。王華寫信給王守仁,命他前往。

讓長子在母親喪期剛滿,十七歲的年紀就獨身遠道前往南昌,到未來的岳父那裡迎親結婚,這有點違背常理,然而也是必然的選擇。也就是說,家中有著促使王華、王守仁這樣做的原因。

那麼,原因何在?

就王守仁而言,父親在北京,官場上仕途正忙,家中弟妹要照顧。自己如果到北京,必須繼續面對繼母、弟妹等新的家庭關係。這對於一個正處於青春敏感期的少年來說,心理的感受可想而知。

自己隨祖父從北京回到故鄉浙東的余姚,依然是過去的老屋。屋在人非,母親亡故。自己喪期已滿。祖父、祖母已經老了。雖然三叔王袞還有幾個堂兄弟都在,但畢竟不是父母,無法一直靠在別人身邊過活。

經歷過北京繁華的年輕的王守仁,或許會覺得故鄉這浙東的山村,寧靜的世界有點閉塞,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

王守仁也許感覺到孤獨,同時,內心中更衝涌著大丈夫仗劍走天涯的豪情。他覺得自己長大了,選擇離開是合理的。

從王華的角度看,他理解王守仁所處的境況。老友諸讓非常喜歡王守仁,這時,諸讓被任命為江西布政司參議,在江西當官,因而讓兒子到他那兒去,解決婚姻大事,獨立門戶,脫離家中各種關係的羈絆;同時,讓他受到更多的人生歷練。這倒是一個妥善的安排。

從諸讓的角度看,他關心著未來的女婿王守仁,也考慮到了王華的情況,積極促成王守仁的南昌之行。

諸讓寫了信,邀王守仁到南昌來結婚。王華也催促王守仁前往。王守仁後來這樣回憶當時的情況:

岳父憐憫我中年喪失了母親,給我父親寫信問候,並教誨我。在弘治己酉(二年)那年,他到江西當參政,來信叫我去。我當時或許還有點猶猶豫豫,父親答應了,並對我說:“你岳父有命,你還敢磨磨蹭蹭?”

在故鄉、北京、南昌三處的選擇中,南昌成了王守仁和家族選擇的結果。

這年七月,王守仁從故鄉出發,經浙西,前往南昌,到後來的岳父家中。

諸讓當時是江西布政司參議。這又是一個新的環境。

王守仁從浙江出發,到了南昌,那裡除了未來的岳父以外,一切都是陌生的。

岳父安排他在自己的官署中住下。守仁開始慢慢地熟悉環境。官署即江西布政使司的衙門。

明代江西南昌一帶,道教興盛,流行凈明道,漂浮著道教、神仙養生的氛圍。著名的道觀有鐵柱宮。在成化年間,尊封道士為天師,使得宣揚煉丹養氣、修身保精的風氣在民間愈發流行。

諸家的人,對於這位未來的姑爺,是友好和歡迎的。這從王守仁留存的、後來給諸家人士的文字中,可以感覺到。岳父諸讓也是一個講求儒學之人。在當時,婚姻多由父母之命,身為儒官之家的小姐當然遵從。

作為大家的閨秀,按理,她當也只有近二十歲。要和一個從來沒有謀面、既無功名、又無家財的年輕人結婚,即使在五百年前,大概也還是會有些心理上的波折吧。可以想象,小姐的態度就是:順從、冷靜,但不熱情。

年紀僅僅只有十七歲的王守仁,雖說經過在北京的那些日子,已經漸趨成熟,但畢竟還充溢著青澀的味道。

他會想到些什麼呢?

——想到自己這十多年來的境遇: 從貧困寧靜的浙東山村,到官宦喧鬧的北京城;從慈祥親切的祖父母、溫順勤勉的母親,到奔波升騰的父親;

——想到書齋中讀過的《四書》,北方奔馳著的騎馬射箭。文人、將軍、俠客、隱士、道士、神仙,不同的人生境況;

——或許,還會想到小姐模樣,自己以後的生活前景,甚至還有對於成親結婚,多少帶有神秘感的忐忑。

凡此等等,都會在他腦海中展現,影響著他的情緒。

結婚大喜的日子臨近了,雖說諸讓生性淡泊,但畢竟是官宦之家的喜事,不會過於平淡。

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家人在準備著。

婚禮之日,賓客匯集,多是岳父家人。看著眾人的忙碌,獨自等待的王守仁感到有點落寞。

母親的去世,父親的續娶,自己的孤獨一身,有志而未酬,如今飄零在此,加上自己身體狀況未必很好,他感到迷茫和不安。

突然想起,到南昌以後,曾在鐵柱宮聽道士講過的養生之道、陰陽之事,於是,便獨自前往鐵柱宮。

他在宮內四處轉,見到室內有道士打坐,便唱喏進入。相談之下,發現此人並非本地道士,於是和他談及養生吐納之法。道士將道教內丹派“八卦收鼎煉丹”之類的道法向他細細講述。

不知不覺,已經入夜。天黑,無法返回,王守仁就在鐵柱宮內留下了。他或許還有想就此出家的衝動。

諸府的人,忙碌停當,這才發現新郎不知去向了。

於是全府上下,一起尋找。新娘則坐在房中等待,個中滋味,不言而喻。

當夜天色昏暗,無法尋得,只好等到天明再說。小姐就在新婚之日,孤單單地過了一夜。

這就是王守仁結婚的一幕。

這一幕當然是翻過去了,但是,這對於結婚當事人的日後生活會留下什麼樣的影子呢?

如果說北京的生活,使王守仁感受到了官場的動蕩、北方的曠野和莽蒼;那麼在南昌的生活,使他更多地受到了人生的洗練、受到了更多的宗教和文化的熏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