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沈從文的寫作課(簡體書)
滿額折

沈從文的寫作課(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4 元
定價
:NT$ 324 元
優惠價
8728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著名作家沈從文有關小說、散文寫作技巧的文章選集。

何為好的小說?何為好的散文?怎樣才能寫出詩意空靈的小說、簡潔雋美的散文,有何訣竅?

本書中,沈從文從創作觀、小說藝術、散文秘訣三方面,與讀者坦誠分享自己畢生在小說和散文方面的寫作經驗、寫作技巧,內容涉及思想、語言、描寫、結構等,既有切實可行的方法論,也有具體的作品案例探討,對於專業寫作者、文學愛好者、寫作學習者在小說和散文領域的寫作頗有指導幫助作用。

此外,本書還特別收錄沈從文經典短篇小說、散文各五篇為範本,相信本書幫助讀者掌握現代文學大師沈從文的寫作秘訣!


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1988)


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1922年到北京,開始文學創作。

曾在青島大學、西南聯大、北京大學執教。新中國成立後,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歷史文物及工藝美術圖案的研究。

主要作品包括《邊城》《湘行散記》等,並有《沈從文全集》行世。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現代文學大師沈從文畢生寫作秘訣全面大集結!

沈從文何以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大師、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沈從文何以寫出《邊城》《長河》《湘行散記》等傳世名作?

本書將揭示答案!

★一部教你描寫風俗民情、淳樸人性、詩意浪漫的小說散文寫作課!

沈從文以小說、散文聞名於世,其作品《邊城》《長河》《湘行散記》等善於描寫湘西地區的風俗民情和人性單純美好的一面,成為長盛不衰的經典,為世人所喜愛。

其語言簡潔平易、古樸典雅、蘊藉雋永,其風格詩意浪漫、醇厚質樸、散淡從容,儼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值得廣大文學愛好者學習。

★內容全面豐富,既有理論,也有技術,既有文學性,也有實用性,乾貨滿滿,助你成為寫作高手!

全書按內容分為創作觀、小說藝術、散文技巧三大類,

涉及思想、語言、描寫、敘述、結構、風格等,

既有切實可行的方法論,也有具體的作品案例探討,

手把手教你寫出詩意空靈的小說、簡潔雋美的散文!

★大師視角,見解獨到,觀點深刻!

關於技巧,沈從文這樣說:

就“技巧”一詞加以詮釋,真正意義應當是“選擇”,是“謹慎處置”,是“求妥帖”,是“求恰當”。一個作者下筆時,關於運用文字鋪排故事方面,能夠細心選擇,能夠謹慎處置,能夠妥帖,能夠恰當,不是壞事情。

關於人物塑造,沈從文這樣說:

一個好作品上的人物,常使人發生親近感覺,正因為他的愛憎,他的聲音笑貌,皆是一個活人。這活人由作者創造,作者可以大膽自由來創造,不怕說謊,創造他的人格與性情,diyi條件,是安排得“對”。

關於常識和想象,沈從文這樣說:

學術專家需要專門學術的知識,文學作者卻需要常識和想象。有豐富無比的常識,去運用無處不及的想象,把小說寫好實在是件太容易的事情了。懶惰畏縮,在一切生活一切工作上,皆不會有好成績,當然也不能把小說寫好。誰肯用力多爬一點路,誰就達到高一點的峰頭。

關於天才和靈感,沈從文這樣說:

作者對於“天才”懷了一種迷信,便常常疏忽了一個作者使其作品偉大所必需的努力;對於“靈感”若也同樣懷了一種迷信,便常常在等候靈感中把十分可貴的日子輕輕鬆松打發走了。

關於寫景,沈從文這樣說:

如寫風景,在《我所知道的康橋》,說到康橋天然的景色,說到康河,實在嫵媚美麗得很。他要你凝神地看,要你聽,要你感覺到這特殊風光。即或這是個對你十分陌生的外國地方,也能給你一種十分親切的印象。

★堪稱專業寫作者、文學愛好者、寫作學習者的寫作SJ!

何為好的小說?何為好的散文?

怎樣才能寫出詩意空靈的小說、簡潔雋美的散文,有何訣竅?

在數十年的文學生涯中,沈從文自發或應邀發表過不少關於文學創作的文章或演講,也樂於與文學青年、作家同行書信往來,共同探討創作心得,既涉及小說,也涉及散文,時有金玉良言,可圈可點,令人感覺如醍醐灌頂。這些作品表現了沈從文對於文學創作的真知灼見,雖並非“放之天下而皆準”,卻也成一家之言;雖歷經數十年的時間洗禮,卻猶未過時。

本書對於專業寫作者、文學愛好者、寫作學習者在小說和散文領域的寫作頗有指導幫助作用。

★特別收錄沈從文經典短篇小說、散文各五篇為範本!

短篇小說:《丈夫》《蕭蕭》《三三》《靜》《生》;

散文:《常德的船》《桃源與沅州》《云南看云》《昆明冬景》《生命》。


中國現代文學大師沈從文以小說、散文聞名於世,其作品《邊城》《長河》《湘行散記》等善於描寫湘西地區的風俗民情和人性單純美好的一面,成為長盛不衰的經典,為世人所喜愛。其語言簡潔平易、古樸典雅、蘊藉雋永,其風格詩意浪漫、醇厚質樸、散淡從容,儼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雖然沈從文具備文學天賦,但其成就更多來自後天的學習摸索、勤寫苦練,終使其實現從天真小兵到文學巨匠的華麗轉身。

在數十年的文學生涯中,沈從文自發或應邀發表過不少關於文學創作的文章或演講,也樂於與文學青年、作家同行書信往來,共同探討創作心得,既涉及小說,也涉及散文,時有金玉良言,可圈可點,令人感覺如醍醐灌頂。這些作品星散於沈從文的文集中,表現了他對於文學創作的真知灼見,雖並非“放之天下而皆準”,卻也成一家之言;雖歷經數十年的時間洗禮,卻猶未過時。

為方便今天的讀者學習,本書以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的《沈從文散文·第二集》《沈從文散文·第三集》《沈從文散文.第四集》為底本,從中輯錄出沈從文談論文學創作的數十篇精華之作結集為一冊,命名為《沈從文的寫作課》,以集中展示沈從文的文學創作思想。現將編選、編輯原則說明如下:

一、按內容分為創作觀、小說藝術、散文技巧三大類;

二、為保持沈從文作品原貌,除修改校訂錯別字、統一字詞現今用法(如“的”“作”)外,其慣用的表達方式不作改動;

三、為便於讀者理解,對於入選文章,盡最大可能交代原始出處、創作背景、寫作時間(因年代過於久遠,部分文章原始出處或寫作時間已無法尋獲);

四、為便於讀者理解,對於冷僻的方言俚語,均加腳注說明;

五、特別收錄沈從文經典短篇小說、散文各五篇為範本,供廣大讀者學習參考。

因編者水平有限,本書或有錯訛、不當之處,祈望讀者海涵。


目次

第yi章 沈從文自述創作觀

小說與社會

新文人與新文學

論中國創作小說

談創作

學習寫作

一封信

給一個寫小說的

給一個作家

給志在寫作者

致《文藝》讀者


第二章 小說講究藝術

小說作者和讀者

短篇小說

論技巧

一個作品的成立,是從技巧上著眼的

給一個讀者

給某作家

給一個青年作家

給一個寫詩的

情緒的體操


第三章 散文其實有技巧

關於看不懂

從徐志摩作品學習“抒情”

從周作人、魯迅作品學習“抒情”

從冰心到廢名

論落華生

談“寫遊記”


附錄一 沈從文經典短篇小說選

丈夫

蕭蕭

三三


附錄二 沈從文經典散文選

常德的船

桃源與沅州

云南看云

昆明冬景

生命


書摘/試閱

一個作品的成立,是從技巧上著眼的

?

幾年來文學詞典上有個名詞極不走運,就是“技巧”。多數人說到技巧時,就有一種鄙視意識。另外有一部分人卻極害羞,在人面前深怕提這兩個字。“技巧”兩個字似乎包含了纖細、瑣碎、空洞等意味,有時甚至於帶點猥褻下流意味。對於小玩具、小擺設,我們褒獎贊頌中,離不了“技巧”一詞,批評一篇文章,加上“技巧得很”時,就隱寓?似褒實貶。說及一個人,若說他“為人有技巧”,這人便儼然是個世故滑頭樣子。總而言之,“技巧”一字已被流行觀念所限制,所拘束,成為要不得的東西了。流行觀念的成立,值得注意。流行觀念的是非,值得討論。

《詩經》上的詩,有些篇章讀來覺得極美麗,《楚辭》上的文章,有些讀來也覺得極有熱情,它們是靠技巧存在的。駢體文寫得十分典雅,八股文章寫得十分老到,毫無可疑,也在技巧。前者具永久性,因為注重安排文字,達到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親切、妥帖、近情、合理的目的。後者無永久性,因為除了玩弄文字以外毫無好處,近於精力白費,空洞無物。

同樣是技巧,技巧的價值,是在看它如何使用而決定的。

一件戀愛故事,趙五爺愛上了錢少奶奶,孫大娘原是趙五爺的寶貝,知道情形,覺得失戀,氣憤不過,便用小洋刀抹脖子自殺了。同樣這件事,由一個新聞記者筆下寫來,至多不過是就原來的故事,加上死者胡同名稱,門牌號數,再隨意記記屋中情形,附上幾句公子多情,佳人命薄……於是血染茵席,返魂無術,如此而已。可是這件事若由冰心女士寫下來,大致就不同了。記者用的是記者筆調,可寫成一篇社會新聞。冰心女士懂得文學技巧,又能運用文學技巧,也許寫出來便成一篇杰作了。從這一點說來,一個作品的成立,是從技巧上著眼的。

同樣這麼一件事,冰心女士動手把它寫成一篇小說,稱為杰作;另外一個作家,用同一方法,同一組織寫成一個作品,結果卻完全失敗。在這裡,我們更可以看到一個作品的成敗,是決定在技巧上的。就“技巧”一詞加以詮釋,真正意義應當是“選擇”,是“謹慎處置”,是“求妥帖”,是“求恰當”。一個作者下筆時,關於運用文字鋪排故事方面,能夠細心選擇,能夠謹慎處置,能夠妥帖,能夠恰當,不是壞事情。

假定有一個人,在同一主題下連續寫故事兩篇,一則馬馬虎虎,信手寫下,雜湊而成;一則對於一句話一個字,全部發展,整個組織,皆求其恰到好處,看去儼然不多不少。這兩個作品本身的優劣,以及留給讀者的印象,明明白白,擺在眼前。一個懂得技巧在藝術完成上的責任的人,對於技巧的態度,似乎應當看得客觀一點的。

也許有人會那麼說:“一個作品的成功,有許多原因。其一是文字經濟,不浪費,自然,能親切而近人情,有時雖有某些夸張,那好處仍然是能用人心來衡量,用人事作比較。至於矯揉造作、雕琢刻畫的技巧,沒有它,不妨事。”請問閣下:能經濟,能不浪費,能親切而近人情,不是技巧是什麼?所謂矯揉造作,實在是技巧不足;所謂雕琢刻畫,實在是技巧過多。是“不足”與“過多”的過失,非技巧本身過失。

文章徒重技巧,於是不可免轉入空洞、累贅、蕪雜,猥瑣的駢體文與應制文產生。文章不重技巧而重思想,方可希望言之有物,不作枝枝節節描述,產生偉大作品。所謂偉大作品,自然是有思想,有魄力,有內容,文字雖泥沙雜下,卻具有一瀉千裡的氣勢的作品。技巧被詛咒、被輕視,同時也近於被誤解,便因為:第一,技巧在某種習氣下已發展過多,轉入空疏;第二,新時代所需要,實在不在乎此。社會需變革,必變革,方能進步。徒重技巧的文字,就文字本身言已成為進步阻礙,就社會言更無多少幫助。技巧有害於新文學運動,自然不能否認。

唯過猶不及。正由於數年來“技巧”二字被侮辱、被蔑視,許多所謂有思想的作品企圖刻畫時代變動的一部分或全體,在時間面前,卻站立不住,反而更容易被“時代”淘汰忘卻了。

一面流行觀念雖已把“技巧”二字拋入茅坑裡,事實是,有思想的作家,若預備寫出一點有思想的作品,引起讀者注意,推動社會產生變革,作家應當做的第一件事,還是得把技巧學會。

目前中國作者,若希望把本人作品成為光明的頌歌、未來世界的聖典,既不知如何駕馭文字,盡文字本能,使其具有光輝、效力,更不知如何安排作品,使作品似乎符咒,產生魔力,這頌歌、這聖典,是無法產生的。

人類高尚的理想、健康的理想,必須先融解在文字裡,這理想方可成為“藝術”。無視文字的德行與效率,想望作品可以做杠桿、做火炬、做炸藥,皆為徒然妄想。

因為藝術同技巧原本不可分開,莫輕視技巧,莫忽視技巧,莫濫用技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8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